建军大业观后感1500字_建军大业观后感

观后感 时间:2020-02-25 20:10:1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观后感】

建军大业观后感1500字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建军大业观后感”。

建军大业观后感1500字

放在建军节档期里前后上映,也算是应景的。更难能可贵的是,两部电影都非常成功,在艺术和商业上都很有成就。都被称为良心之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军大业观后感1500字,欢迎大家阅读。

建军大业观后感1500字【1】

7月27日,《建军大业》上映,我也赶着热潮去看了建军大业,看完第一反应是:震撼加热血。我看过刘伟强导演拍摄的《古惑仔》、《无间道》系列电影,他对于反叛、不羁的拍摄异常到位。这次电影展现的是意气风发的一群年轻人,为了信念而不断努力,勇于献身的无畏。脖子系上红巾胳膊缠着白布的战士,斗志昂扬,喊着口令:“河山统一”的壮志雄心,一群年轻人拉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在影片开始的时候,工人和学生被北洋军阀惨烈杀害,横尸遍野,这一幕看得我触目惊心,在历史的方面我确实知识面太窄,对于各位伟大的战士,不太熟悉。但就整部片子来看,气势磅礴,看完让人荡气回肠,先一辈的开拓者让我们无比的敬佩,我们庆幸出生在一个没有战争的时代。

在这部影片中,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需要安插各个角色,着实有些困难,但坐镇指挥的周恩来、刘伯承,还有枪指华灯震慑全场的朱德、在德胜门与藩台衙门冲锋陷阵的贺龙与叶挺,是让我印象深刻的。

1927年,各位革命先辈还年轻,毛泽东当时仅仅是作为湖南代表,在会上都没有发言权,粟裕大将军还仅仅只有19岁,只是作为守卫兵在门口镇守。贺龙大将军还在为入党而苦苦挣扎。他们意气风发,进行了武装革命,有着舍我其谁的阳刚,凭借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中国革命的重担。

朱亚文饰演的周恩来儒雅,睿智,身姿挺拔,和我心目中的周总理形象比较吻合,他在看到屠杀事件之后,站在窗边发誓的一幕,让我深深感动,或许这只是电影桥段,但是我觉得真实的周总理就是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不然也不会有“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壮观景象。

叶挺将军后人叶大鹰曾发微博成:“对于腿都站不直女里女气的小鲜肉来演叶挺是一种对叶挺的羞辱。”,而我作为一个观众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欧豪演叶挺有功有过,他在整个片子里的角色,是我最深印象之一。在带领军队在进入南昌之时,面对城门守卫的阻拦,依然是霸气直前,对方说没有接到命令,他就现写一个命令,带着他训练得让人畏惧的的铁军进入南昌,这点演技虽然比较浮夸,但演出了那放荡不羁的感觉;还有在面对军痞挑衅自己的兵时,毅然站出,他感动的我的是拿起鞭子抽兵痞的模样;南昌起义的时候,去增援贺龙将军部队,在那炮火烟弹中,声嘶力竭的吼着:“放”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将军应有的血性与无畏体现了他的硬汉气质。

朱德在1927年时已经40岁,在相比于其他年轻的革命者,多了一份沉稳与内敛。南昌起义前晚,他杯酒交错的巧妙周旋,冷静的掌握着场内所有人的动向,牵制住敌方的力量。在三河坝战争中,运筹帷幄,用三千兵力硬生生拖住了钱大钧三万兵,临危不惧、大敌当前、英勇抗战、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三河坝战役第三天决定撤退的时候,朱德站在满是尸体的战场上,上一次的硝烟还未散去,下一次的突袭可能就要来临,需要留下200人断后为主力部队争取时间,大家都英勇献身。在那个年代里,都愿意去送死,是为什么?因为这些经过战火洗礼的灵魂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们要把生留给新生代的希望,他们有奉献的精神,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都是把头拴在裤腰带上的。我记得影片中有一句台词:什么是幸存者?幸存者就是把别人的生命一起活下去。

看着影片中,被活埋、被砍头、在三河坝里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电影里的爆破场景让我无比的震撼,如果我们身临其境,该是多么恐怖的事情,虽然距离那次的事件已经过去90年,感觉战争离我们很遥远,但是纵观世界,不太平的国家很多,前几年的利比亚事件、伊拉克的战争,伤亡惨重,而作为中国人,我们该庆幸自己出生在的是没有战争的国家。

整部影片整体不错,但是结尾比较仓促,有些动作都有戏剧程式化的感觉。

影片的最后,井冈山会师,看见中国共产党队伍的庞大,我的心也激动起来,那是胜利的曙光。

就像毛主席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就像朱德元帅说的:万难险阻、九死一生。

今年是建军的90年,为了缅怀伟大的革命先驱,让我们看到那年轻无敌、心怀理想、置生死置之度外的他们,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像解放军人民致敬、像革命先烈致敬。

我很幸运自己出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也庆幸自己出生在一个没有战争的国家。

建军大业观后感1500字【2】

感谢《建军大业》和李易峰先生,让我和家人在大银幕上看到了一个充满元气和义气的少年何长工!

我是一个影视从业者,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身份。

我还有一个最引以为荣的身份,但从未对外人主动提起过,就是,我是何长工的外孙。

我之所以不说,是因为很多人不知道何长工是谁,我也不想去给别人普及什么,毕竟他老人家那荣耀的一生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是我们这些后辈要放在心里默默守护的财富,也是我们要传承下去的珍宝。

但是,随着一部电影的即将上映,我惊喜地发现,我外公的名字在网上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提起,很多80后、90后乃至00后都知道了,何长工是参与设计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的人;他的名字是毛主席帮他改的,为的是希望他永远做人民的“长工”;他在1928年受毛主席委任,在广东韶关联系到了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部分部队,为之后的井冈山会师奠定了基础„„

小时候,母亲教给我的,不光是外公曾经做过的那些了不起的大事,还告诉我要做一个外公那样的人,诚恳,踏实,乐于助人。

冲这一点,我很感谢电影《建军大业》,让那么多年轻人认识了我外公。

7月24日,我有幸参加了《建军大业》在清华大学的首映。作为一个80后,我真的被这部电影打动,刘伟强导演拍出了这个题材的电影从未有过的感觉,那种宏伟、震撼的感觉让人时刻揪着心,精美的画面感可见团队的认真严谨。作为一个同行兼后辈,我深知要把这一切做到尽善尽美是有多不容易,而这才最能体现这部电影的精神:这是一次战斗,而战斗,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最让我激动的,莫过于看到我外公的名字出现在大银幕上,饰演我外公的李易峰很帅气也很有趣。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听到后面有小女生在感叹:“真是个元气少年啊。”突然有点想哭。我想,当年27岁的外公能只身一人到处奔走,沟通起义部队与党组织的联系,能做到这一切,除了军人的使命和毅力之外,一定也有着满满的元气吧?

感谢李易峰先生,您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元气和义气的何长工的形象。

影片明天就要上映了,这两天我看到网上有很多争议,有些言论也让我觉得有些遗憾。因为我一直相信,90年前,我外公和他的那些战友们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靠的不是戾气而是冷静,不是盲从而是睿智,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大局为重,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集体团结一致。

而这部电影的台前幕后,也让我有同样的感觉。监制黄建新导演,导演刘伟强先生都很诚恳,还有戏里那些年轻的演员也仿佛都变了一个样子,这一切让我相信他们是在用心对待这部电影,而不是在戏谑和所谓的“捞钱”。

时代可能变了,但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比如,我外公那代人为了河山统一做出的贡献和牺牲,在今天应该被更多的年轻人传承下去。我自己也是年轻人,我也希望在未来可以遇到更多愿意包容鼓励我们这些年轻人成长的前辈,也希望能遇到像我外公当年遇到的那些战友,可以互相信任,一起战斗,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而不断打拼。

完了,说了这么多,身份也曝光了,以后只能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了。

最后想说,我们家人都会去包场支持《建军大业》,也希望更多年轻人可以通过这部电影学习历史,懂得团结,大步向前。

世界要不断进步,需要更多正能量的引导,一部电影若能带给年轻人这样的正能量,在我看来,就是一部很好的电影了。

《建军大业》观后感

《建军大业》观后感影片中大量耳熟能详的革命先辈名字在紧密的历史事件中一一出现,这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为信仰而勇往直前的精神震撼人心,而现在来看我们所处的幸福和平的国度......

《建军大业》观后感

《建军大业》观后感怀着对党的忠诚,来看《建军大业》,体会着那血与肉的历史。我能想象,那时候的天空的颜色、河水的颜色、泥土的颜色;我能想象,那时候的将军的面容、士兵的面容、......

建军大业观后感

建军大业观后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军大业观后感......

建军大业观后感

建军大业观后感8月1日,建军90周年。那是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展开的起义,换来的我们现在的美好。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忍不住流泪。4.12反革命政变,罢工的......

建军大业观后感

回归党的本质,回归革命精神《建军大业》观后感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军90周年,8月5日,在党支部的组织带领下,我们支部全体党员观看了电影《建军大业》,影片中的人物和历史令人感动,使......

下载建军大业观后感1500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军大业观后感1500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