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红旗渠有感_红旗渠参观有感

观后感 时间:2020-02-29 05:25:1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观后感】

参观红旗渠有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红旗渠参观有感”。

参观红旗渠感想

4月10日,分公司总经理室组织9个部门、6家中支、3家新筹机构、6个工作组的负责人、部门经理、骨干等参观了被世人誉为“人工天河”---河南林州红旗渠。以往,在倾听红旗渠的动人故事时,就对红旗渠怀抱着浓浓的敬仰之情。而此次的红旗渠之旅,更让我感触颇深。

红旗渠--信仰的象征,精神的传承。20世纪60年代,以杨贵、李贵“二贵”为首的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提出“用林县人民勤劳的双手,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誓言,他们决定在太行山开凿一条引水渠,从山西省平顺县把漳河水引入林县,以改变十年九旱的恶劣环境,而这条渠就是被世代人景仰的“红旗渠”。10年的苦干,一锤一钎的开凿,林县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架起157个渡槽,打通211个隧道,终于修成宽8米,高6米,全长71公里的总干渠;它,蜿蜒于太行山区崇山峻岭之中的悬崖峭壁上,如同“人工天河”纵贯林县全境;它结束了林县“水贵如油”的历史,大大改变了林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它更创造了闻名中外的一大胜景。此次的参观学习,让我震撼,深刻认识到:

第一,工作要有规划和前瞻性。

红旗渠的建成,离不开不怕吃苦、不怕牺牲、勤劳勇敢的林州人民,更离不开领导林州人民的优秀干部——杨贵。杨贵在任命为林县县委书记,就下定决心,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定要改变林县贫穷落后的面貌。他不止作出了决定,更身先士卒、率领修渠大军开赴引漳入林工地,在历经数载春秋,终于修成了红旗渠。红旗渠完工就预示着它将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传承的一座丰碑。而杨贵为林州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务实低调的工作作风是这一丰碑矗立的基石。他的态度、他的精神、他的作风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更是引领我们向更高目标攀登的动力。

第二,公司发展需要企业精神的凝聚 红旗渠的建成,需要林州人民心有所想、心有所向。这是一种向心力、一种精神——红旗渠精神:它以自力更生为立足点,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它影响着林州人民在困境中发奋图强、它带领着林州人民在逆境中坚持不懈。我们在发展中也需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需要“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集体信念,只有团队的心融合在一起,只有企业的精神凝聚在一起,才能跟随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诚信立业、稳健行远”更稳步发展。

第三,公司的发展需要每一位员工“执行到位”

红旗渠的建成,更依靠的是林州吃苦耐劳、成千上万的能工巧匠。百年大计,精心施工,林州人民在搭砌一砖一瓦都认认真真、工工整整,正是他们的这种执行力塑造了这浩大的工程、成就了这一举世瞩目的胜景。在市场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公司要发展,更需要每一位员工的“执行到位”,一位员工、一个团队的执行力越强,越能推动企业的发展。执行到位,不只是在特定的某一时间,应是在任何时刻,每一位员工都不遗余力地贯彻执行计划,全力落实,在这个不断执行到位的落实过程中,公司的基业才能稳健、公司的发展才能长青,而这正是作为中支一员的责任及义务。

红旗渠精神动人心弦,启人思考,催人奋进。它反映了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红旗渠精神不会随着时代的远去而疏逝,而是历久弥新,光彩照人,长驻心中。而我亦将在中支内部弘扬红旗渠精神,让红旗渠精神进行传播,为中支的发展奠定基石、为中支的前进铺设方向。

参观红旗渠有感

参观红旗渠有感 山崖下曾扎满了简陋的工棚,山腰曾拥挤着往来不停的小推车,山顶上那炮声、巨石开裂声和号子声此起彼伏„„太行余脉,林州大地,十万群众组成的一个集体,不分昼夜战......

参观红旗渠有感

参观红旗渠有感参观红旗渠给我最深的感受是,红旗渠的修建,迄今发挥效用造福于人类四十余年,这一工程的伟大享用于世世代代子子孙孙。红旗渠是林州人民的“生命渠”、“幸福渠”......

参观红旗渠有感

参观“红旗渠”真实感受7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在对外宾谈到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时曾说,中国有两大奇迹,一是南京长江大桥,二是林县红旗渠,并多次安排外宾到林县参观。红......

参观红旗渠有感

参观红旗渠有感最近,在机关党委的组织下,我随队参观了红旗渠展览馆和青年洞,深受教育和鼓舞,“林县人民多奇志,誓把山河重安排!”和“与天奋斗,与地奋斗”的豪情一直震撼着我、感染......

法院干警参观红旗渠有感

法院干警参观红旗渠有感2004年8月1日,我院全体干警,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外闻名的林县红旗渠。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在红旗渠纪念馆,我们参观了修渠时的文物......

下载参观红旗渠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参观红旗渠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