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城故事 观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费城故事影评”。
《费城故事》观后感
《费城故事》,这部电影于1993年上映,在那个时候,即便是美国这样开放,号召自由平等的国度对于艾滋病,同性恋这些字眼都是颇有些忌讳的。而乔纳森·戴米却同时把这两大题材搬上大银幕,这样的举动无疑是需要勇气的。
汤姆•汉克斯通过这部电影得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奥斯卡小金人,他受之无愧,理所应当。颁奖典礼上,手握小金人,汉克斯说了一段话:“天堂的街道上太拥挤了,有太多的天使,他们最终安息在最慈悲的造物者的温暖的拥抱中,这是个可以愈合创伤的拥抱,它消退了他们的高烧,把他们的皮肤擦干净,让他们的眼睛能够看到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众生平等,每一个人都是造物者的光荣。”影片最后,作为同性恋者、艾滋病患者,安迪赢得了诉讼,同时赢得了理解、宽容和尊严,而这样的结局也更符合电影对人类真善美的呼吁,却不一定与社会事实相符。社会更残酷,也更冷漠。
单就艾滋病来说,不了解艾滋病传染方式的人必然会视艾滋病感染者为社会病毒,恨不得除之而后快。而就算是清楚的了解艾滋病传染方式的人,也不见得就能和艾滋病患者谈笑风生,安然共处,他们会在心底止不住的猜测,为什么这个人会感染上艾滋病嘞?是同性恋,还是吸毒,抑或是遗传,那他们家其他人岂不是也有艾滋病?这就是人性,无关道德问题,牵扯到自身利益关系,人总是要自私一些。在电影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给予安迪温暖的人也只是他的爱人及家人而已,而那些陌生人则是避之唯恐不及,曾经熟悉的人也是恨不得从未与他相知过的样子。社会有时候就是这般叫人无奈。
谈到另一个话题—同性恋,不得不提一句,我从高中时期就对这一话题极感兴趣,而单单从我身边,我就能总结出现下人们对同性恋的看法是什么。“只可远观,不可近处。”这就是现下大多数人们对同性恋这个群体的看法,不再像上个世纪那样谈“同”色变,也不像影片中那样对同性恋只有滥交,不洁的印象,大概了解了同性恋是人类天性的一种,勉强可以接受,可也就止步于此了,也就是说,他们只能接受“别人”是同性恋,而如果身边有人是同性恋的话,那这个人就准备忍受各种流言蜚语与白眼吧。我看各种与同性恋有关的小说或电影时,有时候就会有同学开玩笑式的问我“XX,你不会是同性恋吧?”这样的问话看起来像是玩笑,可如果我的回答真的是“Yes”的话,那这就不是一个玩笑,而是一个悲剧了。我最开始接触同性恋这类话题,纯属无意,可深入了解后,便是有心了,前不久看到一句话,很能表达我的心情:“曾经由男人来决定女人该不该受教育,白人决定黑人能不能活下去,后来我们都认为这是荒诞的,如今我们却又让异性恋来决定同性恋能不能相爱。”我不是同性恋,我只是关注这个曾经无比艰辛的群体,我关注的也不只是同性恋这个群体,而是通过这个群体透视整个社会的发展情况。现在中国依然不允许同性恋婚姻,我在想什么时候中国的同性恋人们才能得到国家的肯定,也能一起开心的去照傻傻的结婚证件照。希望这一天不会太远。
感谢《费城故事》这样发人深省的电影,解剖了社会,还原了人性,也给了人们希望,也愿“众生平等,每一个人都是造物者的光荣。”
观《费城故事》有感在费城这个地方,一个艾滋病患者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他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同时也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汤姆他是一个很有前途、优秀的律师,在他所属的那间律师楼......
爱的力量——《费城故事》观后感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是爱,是一分钟都不能缺少的感情和安慰。爱和感情像阳光和空气一样,让一个活着的人获得生命,获得成长的力量和勇气......
《费城故事》讲述了一个艾滋病患者用法律维护自己权利利益的故事,它被称为“好莱坞面对艾滋病”的影片。它标志着好莱坞不再逃避社会现实,而正式向泛滥美国的艾滋病宣战了。影......
费城故事观后感......
篇1:费城故事观后感 费城故事观后感影片《费城故事》讲述的是一个遭人歧视的艾滋病患者通过法律途径寻求帮助,最终获得胜利的故事。这不仅是一部简单的法律诉求案件,隐藏其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