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
“地震二十三秒,余震三十二年”
观影后,感触颇多,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唐山地震后,元妮在面临一块水泥板压着两个孩子,只能选择救其中一个的抉择。或许我还没成为一个母亲,或许我没有办法感受到元妮的痛苦。但是我只是设身处地的想想,想想平时我妈为我付出的点点滴滴,那会的元妮,内心必定是痛苦的吧。或许是因为是男孩,或许因为是弟弟,或许因为那个年代大伙还处于重男轻女的阶段,所以元妮选择了弟弟。我不诧异,这个是故事发展的必然阶段。但是我看到方登听到妈妈那句“救弟弟”的时候而落下的眼泪,是绝望的,是痛苦的,是让她无法理解的。我内心波动了一下内心被深深的被感触到了。32年,方登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一直没有原谅元妮,这是大家都理解的。直到最后,在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她看到 一个母亲面对自己被水泥板压住双腿的女儿,有一个抢救员因为救她的女儿而受伤,她在不忍有更多的救援队员受伤的情况下选择让医生帮自己的女儿截肢。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吧。虽然只有短短的数分钟,还是很让人为之感动。其实母爱是伟大的。与弟弟方达相认后,更是了解到其实这么多年母亲一直都是有愧于她,都还惦记她的时候,她选择了原谅母亲。或许吧,血浓于水。
虽然灾难无情,但是我相信人间有爱,有爱的世界一定不会空虚。剧中还有一点也是值得赞叹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亲情。亲情,这是一个多么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亲情才永远不会背叛你,才是你心灵永远的港湾,亲情如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座港湾,永远为你心灵的小船开放,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等你回来。
整个影片将人面对死亡时的恐惧与面对劫后余生后的无奈,淋漓尽致的展露无疑。那是一种带给我巨大震撼的悸动:人性本善,在大灾大难面前,人们所表现出的勇敢和爱心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天性使然,自然灾害的黑色背景下,无法泯灭的亲情和与生俱来的求生欲,化作满腔爱的河流,最终将我极力控制的意识湮没。
母子亲情,这一亘古不变的话题再一次在电影中被提及,切合了电影中所有的支点,从内心深处唤醒了我对亲情的再一次膜拜。电影里母女长达32年的隔阂,在一家人重新见面的一瞬间,立即土崩瓦解,那种难以名状的亲情,骨肉连心的触动,一滴一滴的融进我的血液里,让我越发坚信电影中的一句话:亲人,永远都是亲人。
整部电影结束了,我看到一个故事,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23秒、32年”的故事,而是一个如何让心活下来的故事。人,只要活着,就一切都有希望,只要有希望,就会坦然面对生活,面对一切逆境。
在电影的开头,有这么一行字。是啊,仅仅因为那23秒所产生的巨变,确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抚平人心里的创伤。不过,最后,母女重逢又给人心里带来了莫大的安慰。32年的雨雪风霜终于换得了母女重逢。灾难,是不能打垮人们的,它只会让人们变得更坚强,更加的有勇气去面对以后的生活!
这短暂二十三秒的地震带给李元妮一家的是扯不断的生与死,爱与恨,怨与悔,人间情感的酸甜苦辣一股脑地倒在了母、子女两代人的头上。
平凡的故事容易引导我们在熟悉的环境中不经意地看到了亲情的亲切感。誓言留守一辈子的旧砖房,水洗的红番茄,几分钱的棒冰之争,彩绣图案的书包,不期而至的母女剪影。这些浓郁的民间染料将人们的骨肉亲情涂上了最纯朴最鲜亮最和谐的养眼色彩。那些看似土里土气的话语中,道出了撞撼人心的哲理。“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这句再平白不过的言语,只有和李元妮催人泪下的震灾遭遇以及震后三十二年的心理历程联在一起,你才能掂出这句话的份量和它所包含的海一样的深情悔意。
“地震二十三秒,余震三十二年”开始我还不明白它的含义。可是当沉缓的结尾音乐响起时,我终于意识到了这简单数字后面的份量和内涵——人类的亲情是永存的,不管社会发生怎样的巨变,亲情就像野火春风中的离离原上草,不屈不饶地显示着它的永不泯灭的强大生命力!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前几天,我与妈妈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当我看到大地在颤抖,用摧枯拉朽之力横断一切的时候,当地平线发出可怕的紫色光芒,天塌地陷的时候,我的手在跟着颤抖,我的......
画面的以无数飞舞的蜻蜓开始,出现了地震的前兆。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其乐融融。但是在地震的那一刻,方大强为了怕元妮受伤,拉过了前去救孩子的她,结果被压在了废墟之下。元妮抉择......
23秒32年记不清地什么时候观看的《唐山大地震》,只清晰地记得影片播放结束后,我早已泣不成声。影片长达139分钟,但正真描写唐山大地震的情节却不足半个钟,冯小刚意在描写在灾后......
76年唐山大地震,人们在地震面前显得是那么的弱小,那么的无助。丈夫用生命换得了妻子的生命,而妻子在悲痛之余,发现自己的龙凤胎孩子还活着,被一块石板压住了两头。此时救援人员发......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这是一部能让你体会生命的意义、体会最深的母爱的纪录片《唐山大地震》,在这里,有爱,有希望,有宽恕,有感动蜻蜓迁徙,灾难就要上演。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道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