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皮书观后感_观后感批语

观后感 时间:2020-02-26 21:56:3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观后感】

黑皮书观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观后感批语”。

《黑皮书》观后感

我不写成影评,一是因为自己不专业,不敢对这么一部优秀的作品妄加点评;二是因为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多感触,虽然是很久以前看的,现在记忆还是很清晰,所以,我觉得信马由缰地写写感受可能会好些。

《黑皮书》是保罗·范霍文和老搭档杰拉德·舒伊特曼(Gerard Soeteman,《纳粹军旗下》的编剧)再度联手炮制的二战题材电影,以罕见的快节奏、浓墨重彩的性和复仇、层层叠起的悬念吸引人心。《黑皮书》延续了范霍文人文关怀和惊悚悬疑气氛并重的电影风格,区别于战争题材的控诉反思,没有以往同类题材电影的沉闷压抑和无法摆脱的思想包袱,从特定人群着手,揭开一个被忽视的历史真相,情色、动作有其采用的必然性,而且效果颇佳,娱乐观赏性也很强,毫不庸俗肤浅。保罗·范霍文和杰拉德·舒伊特曼在剧情编织上设定的唯一原则就是尽可能地好看而不流俗,那种紧密围绕“反思战争”、“荷兰情结”、“抵抗运动”等的惯常打法被全然搁置一边,整个故事集中笔墨浓重书写一个极具戏剧张力的动作性很强的情节剧,如此反而相当好看。

这部电影的大致剧情是:在二战快要结束的时期,在荷兰战场上幸存下来的德国犹太女孩蕾切尔·斯坦恩,加入了荷兰地下抵抗组织想找出那个背叛的人,她所有家庭成员在解放南部的斗争中由于此人的出卖而全部被害。刚刚从战场中逃脱出来的她为了藏身,当了一名出色的歌手。但,当这位漂亮的犹太女歌手藏身的地方被炸后,她无路可走,便随另一群犹太难民去逃亡。但是,他们的船在中途被德国的巡逻人员发现,难民们都被杀害了,只有蕾切尔活下来。她进入到德国队伍当中,化名爱丽丝,以便和德国人相处。一位德国军官对爱丽丝很好,还为她安排了个工作。荷兰抵抗组织要营救自己被俘的人,让爱丽丝帮助,但是,这个计划被叛徒得知了。德军方面与荷兰抵抗组织都把她视为敌人,她又一次陷入绝境。一直爱护她的那位德国军官与她一起逃离并躲了起来,等待着战争结束。而结束了战争,却并没有给爱丽丝带来自由,因为每一个幸存者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有罪的,而她,必须找出那个叛徒……

人性的灰色地带

杰拉德·舒伊特曼的剧本让电影有了史诗的美誉,但这却是一部女人的战争史诗。除了老套的“男人的战争,女人的牺牲”之外,后半段的转折更加出人意表。看似正义的战争,实际上表达的是人性的善恶。保罗·范霍文在此触及到人性的灰色区域:敌我双方和解甚至交融的可能性,电影里没有简单的英雄或恶棍,没有简单地将对阵双方一分为二。在一次采访中保罗·范霍文曾说,片子的剧本他和编剧一起研究了很多年。在荷兰的历史上,那个年代的很多事都被刻意回避了,没有人谈也没有这样的意识,很多人都有一个盲区,他们的经验都来自一些正统的电影情节,是非黑白似乎阵营分得很清楚,但是实际并非如此。而在现今的政治气候下,任何美国工作室能不会允许范霍文去拍摄如此一部在道德上不合情理而又模糊的片子。范霍文说:“我完全同意,美国政府里都是信奉正统基督教和新保守主义的人。布什的教条就是:敌人都是魔鬼恶棍,而这些魔鬼和恶棍都没有任何人性,这一观念在过去的六年里极为盛行。在《黑皮书》里,认为敌人也有人性的观点是被接受的,而对敌人的同情和怜悯并非无论如何都要避免的事。我不相信关于人性的黑白分明的观点--我认为所有的人都是好坏的混合物。将你的敌人称为邪恶的即意味着你用不着再考虑他们。”

最该先说的当然是女一号瑞秋。她是一个犹太人,影片中的一开始她就在躲避德国人的追捕,靠背圣经获生的食物,当她被一个自称是地下组织的人发现时,这个人承诺可以帮她出境,这是她第一次看到希望。接着,她在登船时遇见了家人,当时感觉好高兴,可是这种高兴是极为短暂的,因为,就在这条船上,她目睹了亲人被德军射死而自己在水里声都不能出。后来,她被运到了真正的地下组织那里参与了间谍工作。

我至今都记得葛本问她是否愿意时,她说:“我还有什么可以失去呢?”当时我眼泪就下来了,我佩服她的坚强,因为,平心而论,换做是我,我极有可能选择自杀。她因为在火车上的机遇而有了接近德国军官蒙次的机会,她一开始目的很明确。当她得知蒙次的妻儿也因战争而死时,两颗孤独的心有共鸣了,他们的关系也不仅限于床上云雨之后套密。

与《色戒》相比,我觉得瑞秋的塑造更为成功些。毕竟,瑞秋接近蒙次是因为背负了家仇,后来与他深爱是因为他们都因战争而失去家庭,相互安慰,加上蒙次本身也是一个人品不错的人,所以,瑞秋的各种表现更让我接受。而色戒呢,一个女大学生打着爱国的旗号为套情报而与汉奸上床,都大学生了?这种决策让人不能接受女主的白痴。另外,上了无数次床之后,所谓麦太太竟然在关键时刻放走了汉奸,最后害的自己的盟友都死掉。或许人真的可以由性生爱,但是如此把握不住自己的人,可以理解她,但从内心很难生出对她的喜爱。瑞秋相比于麦太太,多了许多机智和可爱。她与律师们策划劫狱时,我们可以看到她对生命的悲悯。劫狱失败,她与蒙次逃亡,自己被当成了背叛组织的人,这期间,他们在空隙中得以享受一点点相濡以沫的温暖。她以为律师出卖了他们,刚找到律师夫妇就被枪杀,蒙次也被捕。

终于,到了最痛苦的时候,战争结束,多数人的好日子来了,可是对她却比地狱还黑暗。她被扒光了衣服,被粪水冲。那一幕,人性中的丑恶简直展现得淋漓尽致,都说纳粹坏,可是那些耀武扬威打着惩罚卖国贼的人与纳粹相比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一直惊叹,一个女孩,在那种情境下,该有怎样强大的心脏才能挺过来?她被医生带走,我舒了一口气。万万没有想到,医生是一个伪君子,人面兽心,竟然给她注射过量胰岛素,企图杀死她。看到这里,我整个人都不好了。用瑞秋的台词说,就是:“到底什么时候才是个结束?”即便将要死去,瑞秋的机智再次拯救了她,她吃了巧克力,恢复了血糖,逃走了。

黑皮书,就是那个黑色的日记本。瑞秋发现了惊天秘密,原来医生才是背后的终极大BOSS。当真相袒露时,医生逃走,被瑞秋和葛本截获。他试图用金钱收买瑞秋换自己一命,瑞秋一个字也不说,任由他再那边企求和谩骂,她做的,就是拼命把棺材锁上。最终,她用不属于自己的钱财建立了“|犹太遇难者基金”,找了 一个老公,当了一名贫困区老师,生了几个孩子。

我真的很佩服她经历了那么多常人无法忍受的悲痛依然对生命不加放弃,对他人怀有悲悯知心。这是一名令人尊敬的女英雄。

至于其他人,因为都没有瑞秋那么丰富,我就不单独分析。必须要说的是,编剧在塑造人物的时候,都没有把每个人一个标签贴死,而是给了他们很立体的存在。比如,葛本是一个热血的积极分子,一心在干革命,应该算是一个好人。

可是当他儿子被捕,需要在儿子和其他波兰人之间作抉择时,他还是本能地执意要救自己的儿子。蒙次是德国军官,有许多人死在他手中,当他面对在他面前一丝不挂的瑞秋时,发现她是犹太人,他本可以当场就让她死于非命,他没有。影片的故事情节非常紧凑,看起来很带感,不会有打瞌睡的想法。而且画面也拍的很好,尤其擅长用细节暗示情节,用画面细节来“说话”,让没有台词的画面向观众传达他想要表达的意思。比如,瑞秋到监狱去作准备之后,影片给了瑞秋一个到卫生间洗脚的画面,这个画面一则向我们暗示了她穿着高跟鞋在相当短的一段时间里在狱中撬锁有多不容易,另外也间接展示了瑞秋的机智,怕别人看出来连鞋子都想到了。

影片的音乐非常应时应景,用得不多,但都用在了点子上,对故事情节的烘托起了很好的作用。配合画面,让观众的心情很容易进入到当时的情节中,也即是说”带入感“极强。

总之,看完黑皮书之后,从各方面来说,我都觉得它很棒,看得出来是部诚意之作。

校园黑皮书散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校园黑皮书散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校园黑皮书散文

校园黑皮书散文牛老师死了,死在了去医院的路上。牛老师入葬那天,学校把星期日的假提了上来,毛老大亲自给牛老师主持了葬礼,学校里能去的老师都去了,大家在灵堂前行了鞠躬礼。洋号......

《绿皮书》观后感

《绿皮书》观后感向现实妥协托尼所在的酒吧歇业了,上有老下有小的托尼很快陷入了生活拮据的局面。他不得不在小餐馆里与人打赌吃热狗,来赢取50美金家用。电影开头便认真描绘了......

《绿皮书》观后感

《绿皮书》观后感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绿皮书》观后感 ,仅供参考,欢迎大......

《绿皮书》观后感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绿皮书》观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黑皮书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黑皮书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