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周年祭》观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苏联亡党亡国观后感”。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周年祭》观后感
看完《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周年祭》,感慨颇多。苏联,在列宁领导下于1922年12月30日成立,戈尔巴乔夫掌权时期的1991年12月26日解体,在二战后成为超级大国,曾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唯一可以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与美国抗衡的国家。但又是什么原因让这个超级大国逐步走向衰落、解体呢?
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俄成立,1922年苏联成立。列宁在位期间,由于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对恢复经济、巩固政权起到了关键作用。1924,列宁逝世,斯大林上台,苏联进入斯大林时期。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共产党对苏联的经济生产方式进行了大改造,并成功地把苏联改造成了一个重工业和军事上的强国,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到1973年,苏联的工业产量超过法、英、德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不可否认,斯大林模式有利于完成工业化建设、建立强大经济实力,也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片面发展重工业和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生产长期停滞。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压制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在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和法制。斯大林模式让苏联由弱变强的同时也为苏联的解体埋下祸根。
1956年,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赫鲁晓夫开始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知识,只作小修小补,无法在根本上突破旧模式,最终导致改革失败。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勃列日涅夫时期,改革前期苏联的军事实力明显增强,达到与美国相抗衡的水平,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但改革后期,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后,苏联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最重要的一位也是纪录片中着重讲的一位——戈尔巴乔夫。1985年3月,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刚刚上任踌躇满志。20世纪80年代仍是一个超级大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仍能满足民众的基本需求。但在当时,由于彻底背叛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为着极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官僚特权集团的最终形成与恶性发展严重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带来生产的倒退和停滞不前,当时苏联的科技人才发明占世界文明的三分之一,但这些发明不能得到推广,在生产中应用缓慢。但戈尔巴乔夫不熟悉经济工作,他热衷于空谈,并常常忽东忽西、舍本逐末甚至头痛医脚、脚痛医头。从1987年开始,国家制定的计划与指标不能如期完成,1986至1988年还低于“改革”前的速度。更为严重的是,一方面戈尔巴乔夫
近日观看了《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该片运用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倾听并记录了苏东剧变的亲历者、当事人和普通民众对那场剧变及其后果的诉说,全景式的展现苏联亡党亡国的......
教师《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观后感(二)近日观看了《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该片运用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倾听并记录了苏东剧变的亲历者、当事人和普通民众对那场剧变及其后......
篇一:《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观后感看了《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后,心情凝重但又觉得它是偶然中之必然。首先,苏共党内自身的腐败、堕落已渗透到了当时苏联社会的各个领域、......
外国语学院 英语121班 1218100241 梁佩琦《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观后感在老师的推荐下观看了《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让我对苏联的历史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纪录片讲述了......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观后感绵阳实验高中第五支部 谌登贵观看了《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使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多么的正确。古语道:“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