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合伙人观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合伙人的观后感”。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其实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合伙人到底是一部什么题材的电影,在看电影简介的时候,说是创业,然后看完之后才发现,在这创业的线索之下,隐藏的东西又有多少。
影片的时代背景跨越得比较大,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三大男主角的形象也是从一个大学学生到最后变成谈婚论嫁的成年人。这部电影从头至尾都存在了两种语言,英语和中文,而之所以在这部话语电影中会存在英语,是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代背景所决定的——1980的中国,那时的中国大学生,人人都有一个梦想,不是中国梦,是美国梦。美国在那时的中国大学生眼里,是一个可以改变生活的地方,在那里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至少,可以赚更多的钱。每一个学生的前半生,在那样一个年代,被统一的规划成中考,高考,然后努力的为了去美国而办出签证。在这样一个时代,有一个农村的年轻人,多次高考,可是却屡屡受挫,这个人叫成东青,未来二十一世纪的留学教父。
成东青在自己的第三次高考后终于考进了燕京大学,这是一个他梦寐以求的学府,因为从他走进这所大学的校门,它拥有了追求自己的梦想的机会,在他走进校门的那一天,他马上结识了两个他生命中两个最重要的男人——王阳,孟晓俊。两个同样拥有美国梦的大学生,他们不同于成东青,他们不是所谓的“土鳖”,而是有能力拿到千千万万的学子们努力三年只为拿到的那一张签证,然后在所有人羡慕嫉妒恨的眼光中,逍遥的走进机场,飞向自己日夜期盼能够到达的地方——美国。这三个以前从不相识的男人,在这一刻聚在了一起,没有人会知道,在几十年后,这三个人,到达了从未曾有人达到的高度。在他们三个相见的第一天,王阳和孟晓俊作为两个高高在上的才子,靠在成东青面前的墙边问成东青,“你最想去什么地方?”,成东青的回答非常朴实,“**”。当然这不是这两个人所会想到的回答,毕竟在这样的一个年代,没有一个大学生会不想去美国,不想去那个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地方——除了成东青。那一刻,在王阳和孟晓俊的眼里,或许成东青真的是一只“土鳖”,也只能是一只“土鳖”,因为他走进了大学的校门,却只是梦想去**,或者说,没有梦想。这的确是不可想象的,“在这里的每一个人,日夜期盼的,努力了三年只为能够去到的地方,都是同一个——美国”,我能够想象,这是孟晓俊后来对成东青说的话,没错,在那个时代,去美国意味着成功,甚至你问任何一个在大学里学习英文的学生他们为什么要学英文的时候,他们都会告诉你——去美国。所以,成东青开始和王阳,孟晓俊混,也开始学起了英文。
有一天,大学里开了一堂课,名叫“今日美国”,老教授在台上慢慢悠悠地为大家讲述美国的文化背景,但是却得到了王阳和孟晓俊二人的反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王阳说的,他们心中同样拥有美国梦,但是却不愿意坐在老旧的教室里听老师讲述所谓的美国,他们是要去到美国的人,他们是先进的两个人,老教授说他们还太年轻太天真,但是这不能阻挡他们的脚步,美国对于他们是一个需要自己去探索的地方,也是他们梦想去的地方。
去美国就要学习英语,而学习英语考托福的过程是艰难的,至少对于成东青来说,并不那么容易。
成东青的英文口语很成问题,也常被同学说有日本口音,所以他被嘲笑,所以他不甘心,所以他决定要读完学校图书馆的所有书籍,只为让别人不再会嘲笑他和日本人一样的蹩脚的英语发音,他开始更加努力的学英语,背词典,那时的他为的不是美国梦,只是——尊严。那时的孟晓俊在校园里是一个擅长演讲的人,他大气,他敢于在人们面前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他自信。他高高在上,甚至不愿意向别人借出自己的英语词典,他高傲。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曾是留美的学子,所以他也不例外,他学英语,为了去美国,同时也向往美国,就好像那儿本来就将是自己最后的归宿,甚至想着去了美国就再也不回来了,他很先进,去
美国,是他的梦想。而王阳,他是一个逍遥不羁的浪漫主义者,他与美国的美女记者成为恋人,甚至为了她放弃了自己可以拥有的去美国的权利,这是多少人想得到而得不到的权利——包括成东青——却又在王阳自己的选择前瞬间变得一文不值。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当成东青背完了一本又一本的词典,口语变得标准,词汇量也足够大之后,当他也像别人一样想要去到美国的时候,他却一次又一次地被签证官拒绝签证,他无奈,到最后甚至将飞往美国的老友孟晓俊视作自己的偶像,是啊,在孟晓俊看来,得到签证,去往美国是一件多么轻而易举的事情,而如今自己却为了这张签证荒废了多年的时光,且仍然没有结果。王阳也失意了,他失去了自己的美国女友,的确,一个美国人,不可能为了所谓的爱情就真的留在了中国,她可以随时回到自己的美国,而对于王阳来说,他为了她放弃了签证的机会,而如今,反而什么也没有留下,从那一天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王阳,已经死了。成东青为了挣钱去给校领导的孙子当家教,结果因为在校外私自办学而被学校开除,这就是残酷的事实。成为英语老师的成东青失去了工作,如果不能想办法谋生,他只能回家种地,于是他在校外办起辅导班,并且日益开展开来。他与王阳合作,甚至比去到美国的孟晓俊混得更好,好的不是一点点。失意的孟晓俊回国之后,与王阳,成东青合力办学,最后上市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教育机构,成为了三个成功的男人。
影片题材说是创业,但事实上却是三个大学学子追逐梦想的故事,所谓创业,只是他们对梦想的寄托。原本的辅导班只是王阳和成东青赖以生存的工作,然而当辅导班变成了教育机构,成东青意识到自己的英语教学,正在让千千万万的学子成为各种英语考试中的佼佼者,正在帮助自己的后生们完成他们的美国梦,当这三个人不再是一个学生,世界不再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世界,或许不再有学生拥有那么疯狂的美国梦,但是,在每个学生的心中,同样都保留着一份去到美国的渴望。成东青是一个“留学教父”,但事实上也是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美国的人,他心中甚至没有根深蒂固的这么一个美国梦,他学英语,他想办签证,都是因为孟晓俊的影响,在他心中,他或许只想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待毕业之后,在中国,过自己的生活,他之所以会成功,仅仅因为他渴望成功,他的梦想,是不再作为一个失败者或者一个”土鳖“而存在,而是可以成为一个类似于”成校长“的存在,是一个成功的存在。而孟晓俊,他曾经是一个自信的人,曾经是一个高傲的人,但是,在美国的经历让他明白了现实的残酷,确实,他在美国十几年,回国之后却发现自己还没有当初自己看不起的”土鳖“——成东青,混得好,这对他来说,是当头一棒,至少,他明白,要成功,要改变世界,不一定要去到美国,甚至就不应该去到美国。他的所作所为,或许都不再是为了梦想,而只是为了能够成功,从而赢得别人的尊重,成为一个被公众所知晓,所认可的成功人士,获得自己本就应该拥有的尊重,不是在美国,是在中国。至于王阳,当原本只喜欢美国妞的人最后只是找了一个会做一手好菜的女人结婚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可以被证明,其实真正的成功,真正的梦想,不一定非得是去美国,不一定非得是自己最希望的那种生活,不一定非得要改变世界,或许被世界改变,成为这世界中的一个平平常常的成功者,也完全可以满足自己当初的所谓的勃勃雄心,当一个经历过人生波澜的人看到一份平淡安逸的生活摆在自己面前,相信他会毫不犹豫的接受的。就像三个人在王阳的结婚酒席之后大闹一场时说的一样,累了,不玩了。因为现实不像梦想那么美好,所以大家都累了,不想玩了,但也正是因为坚持梦想会给我们带来成功,所以大家更愿意再搏一把,无论是为了改变世界,或是只为了尊严,为了生活,但是至少在成功面前,在梦想面前,人人是平等的,只要坚持,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功,每个人都可以实现梦想,不管是天才还是”土鳖“。
”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成东青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对中国合伙人的最初印象来自于电影院海报上的荧光广告,电影的宣传广告完全颠覆了黄晓明,邓超,佟大为的阳光男孩形象,使我对这部电影产生了浓浓的期待。抱着......
观《中国合伙人》有感——我们的中国梦中国合伙人,陈可辛导演的电影,由内地三大小生黄晓明、邓超、佟大为主演,讲述了上世纪80年代到今天,三个小人物80年代叙述到今日,讲的是大时......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合伙人》观后感,希望对大家......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最近推出的新影片看了不少,《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看完后,觉得还是学校组织的观看的《中国合伙人》比较好看,是一部励志影片,观后马上向女儿推......
中国合伙人,男人的青春《中国合伙人》讲述了“土鳖”黄晓明、“海龟”邓超和“愤青”佟大为从1980年代到21世纪,30年的大变革背景下,三兄弟为了改变自身命运,创办英语培训学校,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