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圆明园有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参观圆明园的感想感悟”。
参观圆明园有感
周日,天气不错,我和几位同学游览了圆明园。去的时候心情很沉重,参观完心情更糟糕。
圆明园游览的人不多,我们边走边看,游览了蓬莱瑶台,武陵春色,藏舟坞,绮春园的大宫门,正觉寺等地。大部分都是新建的亭子,树木。也不怪,八国联军将圆明园全都烧毁了。我遗憾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在圆明园里没有看到足够多的历史宣传资料,给人的震撼不够强烈,是平和而宁静的。几百年过去了,似乎要磨平一切。
曾经的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圆明三园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的花园。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时,园已初具规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亲临圆明园游赏。雍正皇帝于1723年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皇帝在位60年,对圆明园岁岁营构,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他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除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辛辛苦苦建造的圆明园在英法联军的侵略下成为废墟。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条不变的真理。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将来。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伤痛。曾经的泱泱大国,唐宋元明以来,是世界的经济中心,然而在清朝一下子跌入低谷。究其原因,不是中国人愚昧,而是制度的僵化。闭关锁国杜绝了与外国的交流,看不到一个真实的自己,沉浸在“中国地大物博”的美梦中一睡就是几百年,外国的主动访问都不能惊醒他们。直到有一天,轰隆的炮声击落他们头上的翎羽。他们才恍然大悟,自己落后了,然而太晚了,贪婪的外国军队不是来惊醒你们让你发展与崛起,而是来索取黄金,白银和土地,控制国家的领土与主权。
他们彻底觉醒了,“祖宗之法不能变,亡国不能亡祖先。”大臣们僵化的思想在炮火中得到了提升,开始效仿西方的先进文化,然而不触动改变根本的封建制度,国家无法强大。慈禧太后不愿放掉手中的权利,仍然在苟延残喘,大清的末日终究会来临。
历史在不断证明,制度第一重要。没有改革开放的制度,我国就不会有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就不会迅速崛起成为东亚大国。时代在改变,真理永恒不变。在新世纪,我们仍需要不断创新出适合中国发展的创造性制度,一成不变只会迅速衰亡与没落。
中国崛起了,西方的声音是“中国威胁论”。美国从伊拉克撤走了最后的部队,目标从欧洲转移到东亚,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谁?世界的舞台在不断上演着硝烟与战火,只有经济强大了,国力强大了,中国才能在峰会上联合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同西方发达国家争辩,传递中国民众的呼声。
中国的领土被美国形成了半月形的包围圈,南海的问题在愈演愈烈,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国人的艰苦奋斗,还需要更好的制度。
参观圆明园有感作者:国庆的时候和同学去了圆明园,怀着激动的心情,但更多的却是伤痛之情。 这是第一次参观圆明园,起初是在教科书上看到过圆明园,也对圆明园的历史也有很是了解。......
参观圆明园遗址有感在上个星期六,我们宿舍成员集体来到圆明园遗址进行了参观学习,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感触颇多,对中国一百年前的屈辱历史有了直观的了解与认识,同时也对中国如今......
去圆明园有感1840年鸦片战争的开始标志着中国步入了近代史,清政府闭关锁国的腐朽政策,也逐渐出现了弊端,随着列强的侵略,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
圆明园参观心得圆明园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在你参观了圆明园之后,我相信大家都会有很深刻的想法。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圆明园参观心得,希望大家喜欢。圆明园参观心得篇一8月1......
参观圆明园导游词作为一名可信赖的导游人员,通常需要用到导游词来辅助讲解,导游词可以帮助旅游者欣赏景观,以达到游览的最佳效果。导游词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