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玲《参观三明市博物馆有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参观海军博物馆有感”。
参观三明市博物馆有感
2013年5月19日,管理学院组织了全体党员到三明市博物馆参观学习,增强我们学生党员的责任感和爱国爱乡的情怀。而我作为一名党员有幸参与了这次活动。
在《客家祖地》展厅,回顾了汉晋时期,随着中原汉族人民大规模南迁与闽越等原住民相融合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客家民系,我深刻感受到了三明境域深沉的历史根基,丰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民系方言、奇异的乡土民俗。博物馆中的《红色三明》展厅,借助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通过历史实物、模拟场景、主题沙盘等形象逼真地再现当年红军英勇斗争的事迹和场面;大家认真倾听讲解员的介绍,了解当年红军英勇斗争的事迹,切身体会三明人民敢于牺牲的精神品质和爱国爱乡的强烈情怀。在《崛起的三明》展厅,见证了三明各项事业的发展;规划馆则运用现代数码、3D、动漫以及多媒体技术,将三明发展理念逐一呈现在我们眼前。参观活动中,我们积极与博物馆人员交流。通过展厅讲解、讨论及现场交流等形式,对三明这片土地有了别样的热爱,我们要学好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为第二故乡的建设贡献力量。
印象最深的是那口古井, 古井本身并不会说话, 它默默无闻, 日复一日地分泌出大地的乳汁。然而, 对于城里人来说, 须臾不可缺的正是这些古井。俗语说:“民以食为天”、“人以水为天”。井水, 如同空气、阳光一样, 同样是生命之源。人类在不会用火之前, 就已经知道喝水了, 何况天降大雨, 山泉汇流, 这是大自然的恩赐。在古代, 井之重要是代表“后土”的, 即大地之神灵。祭天用璧,祭地仍用宗。宗的制法, 即取象于凿井, 为外方内圆(孔)的长筒。井的开凿, 绝对是一个伟大的发明。而面对与现代文明如影随形的旧城改造, 一口一口古井的消失, 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 从今来说, 井的消失或许是一种进步, 但同时井所给予人的磨炼与启迪也丧失了。回顾二十世纪, 人类发达的生产力, 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明与经济, 上天有飞船, 深海可游弋, 从基因移植到克隆技术, 从能源革命到信息革命, 人类在征服自然方面的成功一个接一个;但在社会、经济、文化极度繁荣的同时, 有识之士正清醒地看到, 森林正在支离破碎, 大气出现空洞, 土地严重退化, 物种日益锐减, 水资源短缺匮乏, 黄河断流……当处于生态文学作家徐刚所言的那样:“面对精美包装的饮料, 却没有了洁净的水;走进现代化的厨房, 却思虑着蔬菜上的农药;安装了空调, 却不再有清新的空气;装修了房间, 却找不到自然的山光水彩”时, 我们还会有愉快的笑容吗?
通过这次的参观学习,感触颇多,今后在学生生活中我将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以后走出社会做铺垫。
12市销专升本(2)班
李巧玲20120381224
感恩泪或许是痛苦郁闷时的发泄;泪或许是精神压力时的放松;泪或许是生活点滴中的感悟;泪或许是成长中的产物。今日财务中心季度会议上的泪源于感恩,感恩一路陪我成长的大地人!——......
参观博物馆有感 临澧县实验小学六年级81班 刘小裕今年清明节,为了缅怀我们临澧伟大的革命先烈,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了博物馆。 那天的天气不像往日那样阳光明媚,天阴沉沉的,还......
简朴的物质生活 丰富的精神成果——国庆假期访北京李大钊故居有感“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驻足这幅悬挂在北京李大钊故居正屋墙上醒目的对联前,我浮想联翩。刚刚参观完北京......
参观博物馆有感2011年3月19日星期六的下午,阳光明媚,万里无云,西苑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的老师带着我们踏着和煦的春光来到了淮北市博物馆参观!几经周折,我们来到了淮北市博物馆的......
参观博物馆有感陆城一小 四(3)班周乐乐今天,我沿着宽阔而笔直的公路向前慢步走着,一路上,蓝天战胜了从烟囱里飞去的烟雾,花儿也顶住了狂风的咆哮,就连公路上汽车发出的噪音也清脆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