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观后感_雨花台观后感百度文库

观后感 时间:2020-02-27 07:10:5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观后感】

《雨花台》观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雨花台观后感百度文库”。

话剧《雨花台》观后感

15级文体学 姚晓楠

一阵刺耳的铁门拉开声中,话剧《雨花台》在京杭会议中心正式上演。两个小时的演出,以三个审讯室为主要场景,在暗无天日的监狱中,恽代英、冷少农、许包野、施滉等烈士一一登场,面对敌人的恩威并施,他们坚守理想、坚守信仰、顽强斗争、宁死不屈。

整场演出,观众沉浸在震撼和感动中,用掌声和泪水向烈士致敬。

在这部话剧表演的过程中,始终有这样一个问题在拷问着我的内心:如果换做我,面对生死抉择,是否能够忠贞不渝、宁死不屈?

我一遍遍地问自己这个问题。灯光一暗下来,紧张、压抑的气氛让人感到呼吸困难。灯光、音效、布景,以及别出心裁的现场视频采集和投影,与凝重的空气一道,达成了这样一种效果:一方面我们能够把精力聚焦到表演和故事本身,另一方面又在每时每刻把自己同英烈、把我们所处的时代与剧中反映的时代作对比。

首先感到的是庆幸。谢天谢地,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安定的时代,不会经受严刑拷打,不必承受生离死别,不用在背叛与偷生之间抉择。袁咨桐,先后三次被捕,牺牲时年仅16岁,在剧中担心扛不住敌人的拷打,为了严守秘密宁可自杀;恽代英革命先驱,虽然被叛徒出卖,但在狱中得知党组织没有被敌人破坏时欣喜万分;许包野和施滉,两位省委书记,在狱中拿到自己妻子的照片时,一句“她也老了”的轻叹,泪流满面......“面对敌人坚强不屈”,从小英雄故事就是这样讲的,大家都习惯了这样的设定;然而不要忘记他们也是人啊!也是普普通通,有血有肉,有知觉有感情的人。当他们面对夫妻爱情、父母恩情、战友真情,面对生死与存亡,有一种超乎其上的坚守,那就是信仰!

他们都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最有前途的青年,他们本可以走出牢笼,拥有自由,拥有安定体面的生活,不必承受这所有的苦难。只需要说出“宝尔”是谁,或者更简单地,在悔过书上签字,或者更简单地,声名自己今后不再参与政治活动。然而他们毅然选择了用生命去捍卫信仰。这种信仰就是“国不可以不救,他人不救则唯靠我自己”。

记得老师在党课上讲过入党动机,他说正确的入党动机只有一个:真诚地信仰。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革命,坚持信仰,我想没有人觉得是为了名、为了利;这就是将生死置之度外,就是愿意以一己之牺牲,换取人民的生存和幸福,换取国家的生存和强盛。你会明白为什么共产党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你会理解星星之火何以燎原?把我们的时代和剧中的时代作比较,好像多了一些什么,又少了一些什么。

多了和平安定的环境、繁荣富强的国家,少了些信仰。孟子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中催生觉醒,亡国灭种的危险激励无数中华儿女救亡图存。安逸的生活会消磨意志,麻痹思想。那么如何能不失掉这份信仰?我觉得关键一点就是铭记历史。在享受着今天美好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这一切不是理所应当的,不要忘记在我们看来平淡无奇、习以为常的生活,是无数的先辈用年华、血汗乃至生命换来的,他们甚至都没有机会看到这份美好,没有机会享受这份幸福。记住他们,也是记住我辈的责任与担当。

从剧场走出来的时候在留言簿上写了一句话:舞台上是昏暗的压抑的,但从中我看到了光明。

感谢让我们如今拥有美好生活的先烈们!

《雨花台》观后感

《雨花台》观后感这是一段荡气回肠的曲折历史,这是一幅大气磅礴的壮美画卷,这是一段凄婉悲怆的动人诗篇。雨花台上,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绝望而坚定。狱中的日子是那么......

雨花台观后感

雨花台观后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一个微风和煦的周末,我和同学一起去了雨花台,去参观了这个被崇敬和庄严所包裹的革命圣地......

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

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八月二十日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位于南京中华门外的雨花台烈士陵园参观。这里有很多让人震撼的建筑群,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我们从正门进入,一进门,就......

雨花台话剧观后感

雨花台话剧观后感话剧《雨花台》让我们从中汲取力量,继承和发扬伟大的革命精神,戮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凝聚磅礴的力量。下面是雨花台话剧观后感,快来围观吧。雨......

话剧《雨花台》观后感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话剧《雨花台》观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雨花台》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雨花台》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