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观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红岩读后感”。
《红岩》观后感
68年前,重庆终于迎来了解放。但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监狱的革命志士,却在重庆解放的前三天,被国民党特务残忍屠杀。在国统区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善处逆境,对革命充满信心。他们面对反动派的无耻诱惑,绝不同流合污,始终保持“六月风荷”的品格;面对极端暴力,依然大义凛然,一身浩然的革命正气。他们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闪耀了最耀眼的光芒,就是他们以自己青春的热血与宝贵的生命浇灌出了伟大的红岩,光耀千秋。
《红岩》电视剧是由同名小说改编而来,无论从情节设置,人物形象塑造,还是场景布置等,都原汁原味地反映了当时国统区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艰难危险的战斗和高超的政治斗争艺术,把红岩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为革命献身的同志们在烈火中得到了永生。
作者罗广斌、杨益言都亲身经历了小说里所描述的革命斗争。渣滓洞和白公馆监狱,是解放前国民党特务专门用来关押政治犯的地方。新中国成立的消息让关押在这里的近200名共产党员兴奋不已,但没有想到,敌人开始了最后的疯狂。1949年的11月27日,特务开始了最后的屠杀。蒋介石命令,必须当天处决完所有政治犯。由于渣滓洞关押人数较多,白公馆的枪手后来被调到了渣滓洞帮忙,白公馆只留下看守班班长杨钦典独自看守尚未屠杀完的19位志士。后来,白公馆里剩的这19人全部安全逃出。渣滓洞也逃出15人。在整个大屠杀中,共有285人遇难,只有34人脱险。三天后,重庆解放。成功的脱险两人在建国初期,共同把他们在狱中与敌人斗争的切身经历写出来,之后就写成了小说。
1949年春,反动派包围中共驻重庆办事处;办事处被迫撤回延安后,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如火如荼,他们编印《挺进报》,宣传党的政策,报道解放战争的形势,令政府惊恐不安。徐鹏飞派爪牙打入重庆大学和沙坪书店,妄图追查出《挺进报》的线索,破获我重庆地下党组织。负责人许云峰察觉敌人阴谋,及时采取措施,地下党员甫志高麻痹大意,违抗上级命令,遭到敌人追捕。随后贪生怕死出卖同志。在狱中,敌人妄图从江姐等人的口中获得我党的机密,却一无所获。
重庆解放前,斗争更为激烈。敌人耍尽阴谋妄图破获地下党组织,狱中同志与敌人艰苦斗争、巧妙周旋,击破假释放、安插奸细等诡计,并千方百计准备越狱。大屠杀提前了,敌人疯狂屠杀革命同志,同志们为了迎接黎明用自己的一腔热血书写了壮丽诗篇,并且留下了著名的“狱中八条”这也是他们对党和人民的最后嘱托和期望。
刘思扬,只要签个字就能够出狱,他却选择了英勇就义;江雪琴,面对严刑拷打,轻蔑地吐出“对革命者,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革命者身陷危境,却为了革命的未来整理出8条意见;连“小萝卜头”宋振中,也在监狱里刻苦学习……
剧中的情节无一不体现中国共产党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充分展示和伟大升华了中华民族精神。“红岩”就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宝库中一颗独具风采的璀璨明珠。
其中令我记忆最深刻,最震撼,最感慨,最难忘怀的是这首《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呵,给尔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
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 地下的烈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这是叶挺被囚禁渣滓洞时作的述志诗。他们把它写在狱中的土墙上,用诗中的那股凛然正气鞭策自己。我瞬间为之动容,因为诗中的意境与他们的高尚品格相似相成。这是一首用生命和热血写成的诗。他们极其渴望革命的烈火熊熊燃烧,烧毁这当时国民党统治的人间炼狱。他们甘愿为国家、为民族献出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让自己在血与火的斗争中体现生命的正价值,而得到永生。我们仿佛看到,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中,一个顶天立地的共产党人的高大形象巍然屹立起来,光耀千秋。
老一辈的革命者就像是地狱里挺拔起来的树苗,顽强地长高,抽芽,也脱颖而出。我们要永远记得,经历那个年代的前辈。他们用血,还有生命,创造了一个我们能够平静从容地生活的时代。
渣滓洞、白公馆监狱的革命志士为我们留下的是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如六月风荷的伟大气节和高尚品格,“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的人生态度,以及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注重修身等传统美德,这些都体现在他们面对凶残的反动派时的举止,面对不见天日的环境时的行动,面对死亡和诱惑时的选择。我坚信所有伟大的人物都得感谢前辈们,所有人都是在前人开创的道路上继往开来。
崇敬之心无以言表,让红岩在烈火中永生!
《红岩》观后感《红岩》描写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在山城重庆,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机关的残酷镇压和迫害,但是他们不畏强敌在监狱中与之进行不泄......
《红岩》这部电影反映的是在战争年代,以江姐为首的共产党员在狱中与敌人斗争的故事。它表现的是一批有着坚定信仰的共产党员为了真理而坚贞不屈的英勇气概,.重庆解放前,敌人疯......
红岩读后感最近,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这是一部用血与泪书写成的悲壮篇章。只需看到封面上的那句话:“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年轻的心就此沸腾了,想重新......
《红岩》观后感祖国,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你是华夏儿女心中的根。你就像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在世界的东方褶摺生辉,你就像一只雄鸡,在世界的东方放声歌唱,给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天,新的......
《红岩》读后感在《红岩》中,有这么一首诗,“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