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读后感:人之所以为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伊索寓言读后感想”。
人之所以为人
——《伊索寓言》读后感
原创: 小马猪
《伊索寓言》,应该不陌生,小学课本里的《乌鸦喝水》、《农夫与蛇》等浅显的寓言故事都来自于《伊》。它从来就不曾在我的书单上出现过,《一千零一夜》梁道长介绍它真是出乎我意料,一本儿童读物而已,可以跟世界经典名著媲美?道长说:“我们时常记得中学、大学的老师,却不会记得幼儿园的老师,他们的影响是意识最初最底层而深远的。”《伊》作为儿童经典,对成年人也有寓意和杀伤力。于是我买了,看完了所有充满稚趣和智慧的小故事。
伊索这个人究竟存不存在呢?不重要,重点在于他对希腊人、西方世界的意义。伊索自身的故事是一个奴隶凭着智慧,一步一步往上爬最后终于翻身的故事。不仅在平民百姓中受欢迎,上层知识分子、权势富豪也都喜欢,因为在阶级分明的社会里,贵族之上还有贵族,官员之上还有高官,每个人都是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于是就都能认同底层之最伊索的故事。
同样的文本,在不同时代和背景读者的眼中,会有不同的解读。《伊》里看似有许多鼓吹奴隶道德的篇章,里面的动物顺从暴力、强权与专制,但实际上当时希腊人的想法是将人与动物区分开的。“人是理性的动物”,推导到“人是政治的动物”,如果区分人与动物的是政治,那么这政治恰恰不是动物遵循的强权和暴力,而是公正的社会,人们追求的是以理服人。人在读寓言里顺从的、依仗暴力的动物时,会提醒自己,人和动物是不一样的,是讲理性的,这就是“人之所以为人”。
也许公元前六世纪的希腊人过于理想和单纯,因为现实中,人很不争气地配不上这个称呼,还不如动物,虎毒还不食儿。号称比过去几十万年都要文明的今天,身边断子绝孙的事却不绝于耳,也许真的是“人之所以为人”。
有感于“人之所以为人”——从人与动物的区别方面去想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会不会使用工具吗,不是,学界早就发现,有些动物也会使用简单的工具,看会不会笑吗,有人说动物笑的时候可能同......
《伊索寓言》读后感陆泓超在我即将上二年级的时候,我的阿姨送了我一本《伊索寓言》,一拿到这本书我就爱不释手。这本书中的每个小故事都使我受益匪浅。其中有几个故事让我印象......
>读后感《伊索预言》是一篇很好的书,因为它用简单的话语来解释深奥的道理。记得有一则寓言:一只狐狸经过葡萄架下,看见翡翠玛瑙般的葡萄悬挂在上面,狐狸顿时流出了口水。它拼命......
伊索寓言读后感读了《伊索寓言》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有了许多感想心里总是想着这本书的内容里面的人物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伊索寓言》的作者是古希腊的伊索他是传说中......
四年级读《伊索寓言》有感梅州市梅江区作新小学4年级4班邓茗月今天,我读了《伊索寓言》中的《细心的狐狸》,《伊索寓言》 读后感。大概内容是:动物们听说狮子病了,都去看它,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