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无道》读后感_茶道观后感

读后感 时间:2020-02-29 07:28:0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读后感】

《茶道无道》读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茶道观后感”。

一部揭示茶文化深邃内蕴的书

——《茶道无道》读后感

作者:周智

——发表于2010年《万江文化》第3、4期合刊

我曾经在潮汕地区服兵役,那时我粗略知道潮汕人对茶的钟爱。也知道潮汕人每天喝下的不仅是润心润肺的茶水,喝下的还有他们悠闲的人生滋味。在我读了廖琪的《茶道无道》一书之后,才更进一步了解到潮汕茶文化的深邃内蕴。也可以说,《茶道无道》就是一部揭示潮汕茶文化深邃内蕴的书。

用《茶道无道》书中的话来说,潮汕人是在茶水里泡大的,潮汕人可以一天不吃饭,但不能一日无茶。也正因如此,功夫茶成了潮汕地区最为古老最为独特的文明象征。也才让“茶铺多过米铺”的香城成为小说主人公的活动场所。

廖琪的《茶道无道》采用了家族为主线的叙述方法,叙述的时间跨越了四代人,几十年的历史,小说中描写的大多数重大事件都是秦氏家族命运的转折点。在讲述赛茶的过程中,小说开始倒叙过去发生的事情。丁世昌,原本秦文辉。从此展开了叙述的翅膀,秦老太爷、秦老爷和秦凤丫。给我们展示了潮汕地区秦氏家族四代茶人的起伏跌宕的命运。就赛茶这一情节就把中国的茶文化的精髓全部展示给读者。作品通过茶叶、茶壶、泡茶的手法很酣畅淋漓地展示给读者,那种好茶在岩韵、清韵、水韵上的分别,一把陶壶由新壶到养成茶壶的繁复过程,可以说是潮汕茶文化的精髓所在。

廖琪的《茶道无道》不是无道,而是下笔有道。将中国茶性精神与深邃的传统进行了有机的完美组合。他很巧妙地将中国茶文化的文字记载安排进一场赛茶的情节中。让读者感受中国古代茶文化源远流长。在柳二公上台讲述烹茶的三沸,我就想到林清玄《茶味》中说到的五泡,在第一泡时苦涩,第二泡甘香,第三泡浓沉,第四泡清冽,第五泡清淡,再好的茶,过了第五泡就失去味道了。

《茶道无道》,在我多次读过之后,我想到了,小说是个体记忆的历史反思。反思不是否定。这种以茶喻人,又以人写茶,面对重大历史事件,茶人的淡定和高远的洁身自好,很随意就穿越了历史风云,从茶人身上给我们展示了茶的精髓和恒久的魅力。

茶道就是人道。茶道的角色是茶人,从古至今,从海内到海外,几乎无处不无茶人,无时不有茶人。一个人,只有当他对茶产生敬意时,才能成为新的茶人和爱茶人!因此,廖琪在书中就有这样的感叹:丁世昌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旧式“茶仙”,凤丫则是一位大慈大悲、大彻大悟的现代“茶观音”。

《茶道》读后感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茶道》读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茶道》读后感

《茶道》读后感随着信息化的来临,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过快的生活节奏让我们都没有时间好好停下来享受一下眼前的一草一木。那么不如大家忙里偷闲每天给自己一个小时的时间......

《茶道》读后感600字

《茶道》读后感600字随着信息化的来临,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过快的生活节奏让我们都没有时间好好停下来享受一下眼前的一草一木。那么不如大家忙里偷闲每天给自己一个小时......

茶道读后感(精选6篇)

第1篇:茶道入门读后感《茶道入门三篇》读后感张 幸近日闲暇,抽空阅览了《茶道入门三篇》一书。全书读罢,只觉得蔡荣章先生深入此道(茶道),字里行间中无不流露出其写作目的:“希望初......

茶道

一、绿 茶 茗 品1、绿茶的品质特征:一般讲究干茶,汤色和叶底之“三绿”香气以香气高鲜带花香最好。其次,有嫩香、栗子香,切以香高持久为好,冲泡以后,色绿汤清、香气清幽、滋味香爽......

下载《茶道无道》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茶道无道》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