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三篇读后感”。
读《好老师的10堂必修课》(2016-03-07 10:07:44)标签: 教育
最近研读了东方英才著的《好老师的10堂必修课》。前言就提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真正的好老师总是以自己的思想、道德、人格、情感、行为和学识吸引着学生,使学生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指导,从而走向充满理想和光明的道路。”前言真正阐述了一位好老师的定义。
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在这10堂课中,贯穿始终的一个理念即为爱与尊重。学生将老师视为比家长更有威严的人,老师不能滥用这种尊重,否则学生对你的尊重会演变为恐惧直至最终的疏远,这是教育最不利的一种状态。给予爱,更要给予尊重。有这样一句话:打是亲,骂是爱。简单的一句俗语,却明确得表达了中国传统的教育观。作为新课程改革的践行者,教师应扭转“师尊教严”的观念,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近又在网上浏览一篇心灵鸡汤类文章,主题为“任何事都是我的错”。两位家庭主妇在街上相遇,聊起对方互相的家庭婆媳情况。一位开始抱怨丈夫不体贴,婆婆爱找事等各种不如意。听了这些,另一位微微一笑,说:“我现在非常幸福。当我打碎一只碗时,身旁的婆婆立即冲到身前关心我的伤势,并喃喃不休‘都怪我把地拖得太滑’,丈夫在客厅听到声响,也快速跑进厨房‘不,怪我,怪我没有照顾好你们’。”本一触即发的责任推卸战、家庭争吵变为一场温馨的嘘寒问暖。这位家庭主妇听完陷入了沉思:当它打碎碗或做错事时,第一反应便是推卸责任,随之而来的便是互相指责。无论生活还是教学,所应有的其实是一份包容,做错事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对于小学教师来说,面对的还是一群懵懂无知的小学生,很多事他们都还不懂,需要老师去引导。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错误方便,还是把错误归咎给自己,通过自己影响学生方便?答案肯定是后者。当学生忘记带课本,老师应反思,是不是我提醒得不够到位?当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应反思,是不是我备的课不够充分,讲的内容不够吸引学生?严于律己,言传身教,老师这样的做法也将不知不觉影响学生。这将比一味要求学生承认错误,改正错误来得有效。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关心、爱护、尊重学生,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与语言,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力榜样。
《好老师的十堂必修课》读后感(2016-04-25 21:08:31)转载▼分类: 感悟
本学期开学,学校为了加强老师的队伍建设,提升老师的教育水平,充实老师的头脑,为老师每人发了一本优秀教师成长丛书之《好老师的十堂必修课》。初次拿到此书,我便深深被其封面吸引了。书面上那颗大树给了我很多思考,自己不正是要成长的小树吗?其实这类书籍以前自己也读得不少,可都是囫囵吞枣式,书是读了,可收获不大。自我反省我认为是缺少思考。因此,从这本书开始我决定开始采用研读的方式。就算没有批注和个人观点也必须有圈画重点。
读书方式改变后,我发现真的很不一样,书读慢了,思考就多了,从刚开始的圈画重点开始有批注了,同时我发现,以前是逼自己读书,现在越来越想读书了。因为从书中我找到了自己进步的方向,更找到了自己进步的方法。《好老师的十堂必修课》这本书和其它类似的书差不多,注重教师发展,但这本书在语言上通俗、活泼,摒弃了传统说教,在文章中结合教师的职业特点,以理论与事例相结合、互相印证的方式,使其更加亲切生动,更具说服力。老师读完后可以对照事例,联系自己的实际工作,这样对理论的理解会更加透彻,对老师的指导意义也更强。本书所涉及的每一个主题,都是老师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真实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此非常适合那些有志于成为一名好老师的教师认真阅读。
《好老师的十堂必修课》就老师如何成为优秀的好老师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这本书从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到对待学生的态度,从如何引领学生成长到如何打造一个凝聚力强的班级,从老师的仪表、形象到提高自己的修养,从不理工作到学会减压、享受生活等十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成为一名好老师的方法,帮助老师们摆脱烦恼,重新认识自己、认识学生、认识教育,不断提升自己教书育人的境界,于无形中增加自己的竞争实力。
回顾自己十二年的教育历程,结合本书,我感觉我的教育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摸索期。这个阶段主要是指刚毕业参加工作到2007年送走我的第一届毕业生。这个时期的我年少轻狂,怀揣对教育的梦想和执着,义无反顾投身于高中教育。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认识到,那时的自己勉强做到了“志存高远、倾注爱心、学生榜样、注重成长、传道解惑”这五个方面。大学刚刚毕业,自己对高中教育十分向往,因此说志存高远,做教育的追梦人当之无愧。但是就这一点来讲,自己仅仅认识到了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事业,确实是把教书育人的使命铭记在心,努力做一个有责任感的老师。其它比如职业规划等想都没有想过。倾注爱心,把温暖传给每一个孩子这一方面,也仅仅是肤浅的认识到爱是最好的教育而已。就一言一行,做学生心中的榜样而言,自我感觉在这几个方面做得最好,尤其是言传身教,从点滴做起以及严于律己,把工作做的更完美这两点自己对自己要求最高。关于超越数字,成长比成绩更重要这一堂课,我认为自己当时认识到了成长比成绩更重要,但是就成长和成绩的协调及结合处理的不是太好。最后一堂课传道解惑,做好学生成长领路人,我注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其它做的不好。
第二阶段:总结反思期。这个阶段主要是指2008年到2012年。这个时期的我在经历了前三年班主任工作的失利,以及教学工作的疲乏后,在我导师王彩琴老师的激励下开始了反思,同时从我校引入的诱思探究理论中找到了教育的方向和方法,我的班主任理念初步形成,那就是“相信学生,关爱学生,创建和谐班集体”,我的英语教学理念也逐步完善。同时已经完成了高中一轮教学,并开始参与优班的教学工作,这一切都在要求自己必须严格要求,积极反思,充实在我,快速提高自我。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认识到,那时的我基本做到了“志存高远、倾注爱心、学生榜样、注重成长、传道解惑”这五个方面的最基本要求,同时“因势利导,师生和谐,管理有方”已经开始摸索并实践。这个阶段我对志存高远,做教育的追梦人的认识更进一步,开始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倾注爱心,把温暖传给每一个孩子能给予爱和尊重,能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孩子。一言一行,做学生心中的榜样这一堂课中我对榜样的力量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努力成为学生心中的好榜样。在超越数字,成长比成绩更重要这一堂课中,我开始意识到浇树先浇根,育人先育心的重要性,同时也逐渐在自己的教育中让学生学会懂得知识的价值。就传道解惑,做好学生成长的领路人方面,我努力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会及时解决学生的困难,也学会了私下处理学生不当行为的教育艺术性。在因势利导,特殊学生特殊引导方面,我会把更多的关爱给“后进生”,会赏识和鼓励“笨学生”,也学会了保护“问题学生”的自尊,渐渐领会了把责备隐藏在玩笑之后的工作艺术。谈到用心贴心,营造师生和谐氛围,我感觉我会习惯于从积极地角度去看学生,能做到善于倾听,会注意以尊重换得尊重,也会放下架子,平等地与学生沟通。谈到管理有方,我在这方面注意打造班集体的凝聚力,注重班干部培养,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这个时期的我自我感觉不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成就的取得使自己有些骄傲,但可喜的是这种感觉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
第三阶段:创新提高期。这个阶段主要是指2012年到现在。这个时期初期接触了几位对我影响非常大的专家学者,比如:鲁子问,昝亚娟,杜振龙,郝润生等,特别是在微信里我老师王彩琴的一番话使我重新认识了自我,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教育征程中。我开始加强学习,继续创新搞教研,向名师专家请教学习。同时因为爱人工作问题我不得不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一年多的与孩子深入交流,使我越发愧疚,感觉以前真的很对不起家人,我也努力在工作和家庭中寻找平衡点,同时开始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此时的我对 “志存高远、倾注爱心、学生榜样、注重成长、传道解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势利导,师生和谐,管理有方”这几个方面的摸索实践已小有所成,同时开始对“内外兼修,幸福生活”有了追求。具体来说就志存高远,做教育的追梦人这一点来说我已经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毕生追求,并为之不懈努力着。在倾注爱心,把温暖传给每一个孩子方面,我懂得了爱他,但不等于放纵他的含义。在一言一行,做学生心中的榜样方面,我开始打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在超越数字,成长比成绩更重要方面,我开始着手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注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和成长的空间。在传道解惑,做好学生成长领路人方面我开始关注挫折教育,注意及时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在因势利导,特殊学生特殊引导方面,我学会给自卑的学生更多的阳光,学会了去保护“问题学生”的自尊,努力尝试帮助学生跨过“早恋”这道坎。在用心贴心,营造师生和谐氛围方面,我开始注意批评的艺术,注重表扬,努力以宽容的心对待学生。在管理有方,好老师班级管理学方面,我重视了执行力,同时努力当好家长的教育参谋。在内外兼修,成就最好的自己方面,开始了自修,注重在艺术追求中提升自己,认识到了终生学习的重要性。在懂得生活,幸福老师的快乐秘诀方面,我深刻意识到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开始利用假期合理调整,走出学校生活的“围城”,懂得解压,灵活应对工作和家庭。尽管现在过得比较充实,但是自己的教育追求之路还很长。
一本好书是需要细细慢慢品味的,绝不是一遍就可以完全吸收的。好书就像好酒,越品越有味。所以,这本书我会经常翻阅,经常反思,不断总结,不断超越。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书中的内容不断融合,不断创新,争取在教育教学中有新的方向,更有新的成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今后的路还很长,我会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旗帜》观后感最近,每天晚上20点,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在央视一套播映。这是一部立足于建党90年的今天,回望过去历经苦难、铸造辉煌、沧桑巨变的历史文献片。《旗帜》讲述的......
读后感现在我已经读初一了,初一我们进入新的校园,踏入了我们人生的重要阶段。在前不久,我在一本作文书上看到了这样一句话“要是人能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
读《最寒冷的冬天是旧金山的夏季》有感读完《最寒冷的冬天是旧金山的夏季》,我被其情节深深地吸引了。这本书讲述的是数位70后留学生在90年代赴美留学的故事,不是为了追求梦想......
无聊之即,我打开了这本《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这本书,本来是想拿来打发时间的,可是,我翻开第一页,有想翻开第二页,翻开第二页,又想翻开第三页,月刊越有趣,越看越想看(读后感)其中,让我印......
《不会说话就当不好领导》读后感美国人类行为科学研究者汤姆士指出:"说话的能力是成名的捷径,它能使人备受关注。能言善辩的人,往往使人尊敬,受人爱戴,得人拥护。它使一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