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家园》读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家园读后感”。
《寻找家园》读后感
《寻找家园》这本书是作者高尔泰的自传,他用一生漂泊不定来反衬文化大革命等动荡不安的时代。书中对民国时期美丽家园的描写,令人怀念,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二大章节,他用自己的家人和他自己被打成右派时经历让我感觉文化大革命的可怕。高尔泰还用他的朋友的经历来写文化大革命的可悲。他的朋友个个有才华可都无缘无故的被划为右派,一个个的下乡劳改或劳教,一个个的去捡垃圾做苦工……….高尔泰在书中以出奇平缓的语调写出惨绝人寰的历史,有读者问他,为什么这些文字,没有了过去的火气?作者在序言中回答说,“逃亡前,曾到我的出生地高淳看望姐姐。在那个安置拆迁户的公寓楼里,她指着阳台上一个晒太阳的老人,告诉我那就是五八年监管‘阶级敌人’的民兵队长,直接虐杀我父亲的凶手。可能睡着了,歪在椅背上一动不动。看不清帽沿底下阴影中的脸,只看见胸前补丁累累的棉大衣上一滩亮晶晶的涎水,和垂在椅子扶手外面的枯瘦如柴的手。但是仅仅这些,已足以使积累了近四十年的仇恨,一下子失去支点。” 高尔泰,生于民国,童年和少年时期在民国度过,最初美丽的家园令他魂牵梦萦。而后他经历镇反、反右、大跃进、大饥荒和*等劫难,父亲在五八年监管“阶级敌人”期间被虐杀,前妻在流放中贫病而死,女儿也因他牵连而死。他被打成右派流放到甘肃偏远的荒漠夹边沟,在这片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苦役和饥饿夺走了无数难友的生命,他侥幸死里逃生。1989年他又无辜入狱,出狱后逃亡美国。在这本书里他用散文记录了这段漫长而沾满血泪的历史,以及梦里家山不复在的悲凉心情。高尔泰是一位画家,具有画家特有的观察力,常以寥寥数笔勾画出一幅幅梦里家山的美景,人物描写也是如此,轮廓鲜明,跃然纸上。加上他对苦难的思考和追问,更可穿透灵魂,追溯到生命的本源和价值核心。
从人文情怀去观察,国家总是被政治“雨打风吹去”。我很喜欢作者论述敦煌莫高窟壁画的一段文字,魏窟的飞扬流动,唐窟的恢弘华严,宋窟的清旷萧散….越往后,人物形象越猥琐,气象也不庄严,这令人产生一种消亡感,不止是我们的文化,还有我们的信仰、人心……《寻找家园》是时代的缩影,政治挂帅的天空是灰色的,人影瞳瞳鬼火粼粼,瓦瓮之声甚嚣尘上,然而却是吾国几千年历史的重复,文人每每遭遇政治的戕害。也许高尔泰是顽固的石头,傲骨嶙峋,于这种大环境下的遭遇更为深刻。读他的散文便可以感觉蓝火在沙漠上流动,无序的噩梦和看不见的鬼手随时伺机而动。人性的卑劣处处可循,他是一个孤独的孩子,无意中卷进一个黑洞,心灵尚在悬崖呐喊,因而他的家园是漂泊的,虚无的,他用一生去寻找。
读完此书,掩卷长叹,一种家园失落的沉重和悲凉充斥内心,为那些遭受残酷迫害的善良灵魂、为夹边沟至今掩埋在沙土里或裸露在沙土上的白骨而悲愤。希望不要再掩盖这段人类最为黑暗的历史,让下一代人了解它,反思它,希望我们的后代能够摆脱无神论的羁绊,接受普世价值,那样我们的苦难才会有结束的日子。这是第一次读高尔泰的书,以前看过他和浦小雨绘制的系列禅画,感觉内容很丰富,风格更是古朴优美。看过他的禅画后再读过他的《寻找家园》,就越发感慨,这就是高尔泰,不论是画还是书,都包含着很特殊的一种淳朴和难以遮挡的才气。在高尔泰笔下,自己就是一个执拗倔犟的老头,身穿沾满油彩的衣服,虽然有些邋遢,却透着一种拒绝世俗的气质。让我看到了他赤诚的心,和在那个苦难年代的向往自然与自由的天性。
姓名:李政欢学号:111627031专业:环境艺术设计导师:夏岩勇士——《寻找家园》读后感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因为他没有失去信仰,因为他有着坚强的信念。这份信念,这种信仰,随着世事......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寻找家园读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篇1:寻找家园读后感《寻找家园》是作者一生跌宕起伏的命运写照,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悲痛的缩影。政治挂帅的天空是灰色的,人影瞳瞳鬼火粼粼,瓦瓮之声甚嚣尘上,然而却是吾国几千......
寻找家园读后感范文禾火长天刻画平凡的人物,讲述写实的故事,赚得读者五味杂陈的沉默。——题记看到一半左右,讲述多少多少人因为小纸条上的只言片语被定罪,我是有点诚惶诚恐的。......
《寻找家园》读后感这是一本沉重的书,记录了高尔泰先生那颠沛流离历经苦难的一生.以前零星的读过一些有关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的书,也从家里老人口中得知一些那个时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