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伟业读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建党伟业感想”。
《建党伟业》观后感
正直建党90周年,各种纪念活动办的风生水起,《建党大业》也应时而红。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政治意义为主的电影,电影按照时间顺序发展,大致讲述了建党前的历史,制作手笔也十分宏大,总的来说相对于一些纯政治意义的影视作品还是很优秀的。
观后感觉百感交集,有几幕至今记忆犹新。一是袁世凯与手下讨论国体问题,但最后却选择了建立中华帝国自己当上了皇帝。再是张勋复辟拥立傅仪为帝,傅仪年纪小小身上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处境,愚忠的张勋并为感动他,一把鼻涕一把泪换来了鞭绑风筝,沉重的责任4万万国人都没有担起又何必去苛责一个孩子。历史即以前进即使暂时的倒退,终究会再回到正轨。共和虽不能救国,但在当时却也是救国良方。
北京大学作为故事发展的重要地点,也是各种前沿思想的发祥地。我觉得大学作为培养新青年的地方,就应做到思想开放而兼容并包,不仅有胡适、陈独秀等新文化的代表,更应有辜鸿铭这样的异类。电影中新旧文化的碰撞,以一场新旧文化的代表者之间的辩论而代替,妙语连珠的言语大战,轻描淡写的带过了历史上的一场异常精彩的篇章,但却也别有意境,文化之间的对仗本就是文雅的。相对于一场辩论辛亥革命、护法战争那些鲜血换来的成果却是甚微,共和依旧遥远。
国人声势浩大的欢送顾维钧等前往巴黎和谈,一群人信心满满想保住国权,但顾维钧临行前一句“弱国无外交却道出谈判外交人员的无奈与愤慨,巴黎和会终究是没挽回主权,但他们拒签合约,却也彰显了民众的决心与觉醒。随后而发的五四运动,学生们群情激扬,教授们慷慨激昂的一场场演讲,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学生虽没有实权但思想却也引领时代的发展,先不论学生们游行示威的对与错,其爱国精神确实可嘉,国难当头学生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最先觉醒,进而带动了整个中国的觉醒。试问当今如果发生那种事情,当代的大学生又有多少人愿意站出来去抛头颅洒热血,不是批判学生这一人群,而是对一个时代的发问。大家都有学思修、学马原、学毛概,但那些理论又有多深入人心呢?爱国不是几本书教出来的,文明更是经不住时代发展。
在建党会议后,影片结束在一片战火中,鲜红的党旗迎风招展。党的建立只是中国独立的前奏却也是最重要的铺垫,不得不感谢烈士先贤们的牺牲与付出。现今虽是和平年代但这种爱国精神却不能丢。看了《建党伟业》,重温了中国共产党建党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辈崇高的信仰,以及他们为了自己的崇高信仰而执着地去努力奋斗,在现今和平建设时期,我们更应用革命精神去努力建设国家。
光影唤醒记忆,历史坚定信念——电影《建党伟业》观后感电影《建党伟业》从辛亥革命开始,一直演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之间的十年时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十年。当见到孙中山就......
《建党伟业》读后感进入19世纪以后,中国的发展明显落后于世界其他各国。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成了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各国的殖民目标,日渐衰微的大清王朝散发着诱人的余辉,满......
观《建党伟业》有感五四运动的爆发宣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无数青年走上街头宣传着革命思想,宣传着救国理念。他们敢面对反动派的刀枪无惧,面对监狱铁笼无畏。他们用他们特......
《建党伟业》观后感刘璐2014102072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不进,中国的璀璨未来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去打造,而这些人需要的不仅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品质,其中最重......
《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所叙述的故事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拉开的辛亥革命开始,至1921年6、7月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这十年是极其不平凡的的十年,在这十年里,辛亥革命、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