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七十年》读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晚清七十年读后感”。
《晚清七十年》读后感
历史者,记载以往社会之现象,以垂示将来。吾人读历史而得古人之知识,据以为基本,而益加研究,此人类知识之所以进步也。吾人读历史而知古人之行为,辨其是非,究其成败,法是与成者,而戒其非与败者,此人类道德与事业所以进步也,是历史之益也。——蔡元培
——题记
有些书读了可以增长知识,就像我初中时看的《上下五千年》,读后可以知道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某个时期或某个朝代发生了什么事情,还有我高中时读的《世界历史地图集》,读了之后便可以了解到1905年俄国革命时期欧洲的政治格局;有些书读来可以增长智慧,也就是我刚读的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在这本书中,我们的中国历史经过唐德刚老先生的解读,便有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的感觉。
《晚清七十年》是唐德刚先生的作品,由台湾远流出版社出版。初次听到这本书的名字,或许你会认为它是一本介绍晚清历史的书,其实不然,它虽然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2年辛亥革命清王朝解体晚清七十年的历史,但它并不仅仅是局限于介绍历史。确切来说,它主要是围绕晚清七十年来解读中国历史的发展框架和主要脉络,它包括五个部分: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综论,太平天国,甲午与戊戌变法,义和团与八国联军,袁世凯、孙文与辛亥革命。它采用新的历史解构框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阐述大家似乎熟知却实际陌生的历史。也就是说,它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否则,若只是单纯介绍历史,那我们直接去看历史书好了,何必浪费时间来读此书呢?
读这本书,还需要大家了解一些历史知识,最好呢还要有自己的观点或者说是“成见”。书中采用了敏感的借古讽今手法,按照“五卷本”来讲说“历史大三峡”,这就是作者以历史趋势提出的观点。“改革开放”在唐德刚先生眼中,放在大历史之中叫做“小平变法”,我觉得这个词很是恰当。谁能说后人不是这种叫法呢?“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而“小平变法”是在1978年,我读的时候发现都是在中华民族最困难的时候有了转机。其实清末就已经提出“四个现代化”,但是还有一个现代化也就是“民主现代化”却一直没实现。或许我们还会有机会见证走出“巫山十二峰”的那个时刻,1840年到2040年是作者推出来的时间表,这二百年里每十年一变,这不由得让我想起那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国真的是多灾多难,那真的是大年代,可这个是以前面的三十年,甚至三百年的积弱做的铺垫。可以说物极必反,凡是易于常则必有妖,我们用螺旋上升的辩证发展观来看历史也是明了简单的,只是难以解释关于中国强权的影响太大了这一问题。当然很多人会觉得强权政治会有许多好处,毕竟很多时候,美国人也需要我们来救场啊!可是这背后不是强权,也不是计划,而是无数小人物们辛酸的占据海外市场,赚取可怜的人口红利,他们不懈奋斗,他们被“投机倒把”憋屈了三十年。我想说中国人民是伟大的,政策提供了稳定,这稳定又是建立在各种限制上,中国人用各种手段去突破,去创造奇迹。
时代在进步,而且强权也比以前强大了许多,曾经我会坚信真正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会到来,现在我又开始怀疑了,当然在当代军事传媒再也不可能有起义了。说实在的现行的集权制度仍然还是主席建立的“千年仍行”的秦律,晚清落后的根本原因是秦律出了问题。那么,也就是说,真正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靠的一方面是没有了所谓君命天授和君臣家主的价值观;一方面是一个王朝刚刚建立起来时的万象更新;最后,靠的便是开放了,只有开放,我们才会看到外面的人和事,不管是好是坏,我们不能只是陶醉在自己的梦里,把窗户敞开,吸收外来的好的东西,使民众的教育越来越好,那就不会出现利用义和拳去面对洋枪大炮的尴尬了。所以,就让语言和思想自由起来,融入世界,不要一味地去打压、封杀、屏蔽影响社会“和谐”的话语,终于会有美好的一天,且不会太远。
《晚清七十年》提及了许多历史评论观点,有中国国家转型论提纲、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各阶段以及外交学步与历史转型等许多的历史评论观点。在第一章节中,唐德刚先生综述了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在这个章节中,首先是回顾了晚清时代的历史事迹,那么我们今天回过头来仔细分析一下过去百年的史迹,又会觉这其中有很多线索可循。当然,唐先生也写到了许多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包括早期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例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历史上比较重大的事件,这些都表现了唐德刚先生对中国历史的探索和深究。唐先生在他的《晚清七十年》里所定义的我国现代化运动的开始阶段是从同治元年(一八六一)总理衙门成立之日至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马关条约》的签订,可算是我国现代化运动的第一阶段了,他表示,在这一阶段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主题是以封建地主阶级为代表兴起的洋务运动,因为当时我国经过鸦片战争和英法联军失败的教训,才开始认识到西方文化表现在坚船利炮上,才开始意识到实用科学的重要性。所以自恭亲王以下,有识之士也谈“洋务”。这样才有了各种路矿机器船政及新式南北洋海军的建设。不论当时的守旧派如何反对,这个时期的“洋务”建设是相当有成就的。这之后就有了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导的戊戌变法运动,这个运动所引起的百日维新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也有着不可忽略的地位,唐先生将其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作了对比,主要是把康有为主张的“君主立宪”和孙中山主张的“建立民国”思想作对比,在一定程度上说出了这两种思想在当时起到的巨大历史作用。文章中还提到,他们人虽有不同,但对变法的基本态度是一致的。后来由于清廷的腐败昏庸,助成了激进派的成功,就完成了中国现代化运动的第二阶段。从唐先生的描述中还可以发现,许多的重要历史事迹不是单独发生的,恰恰相反,它们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一个接一个的发生,最后形成一个总运动。
其实,在我看来,历史观点该是任人评说的,因为历史事实就摆在那里,即使不完全对,也会有几分对,有的时候他们思考问题角度会比较新颖,这也可以供他人借鉴。读了史书,我才发现如何看待历史真的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它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当然也不是很简单。对于每一种历史解释都是有它的意识形态的,要是讲不清楚历史的复杂性,坐在课堂里的中学生如果将来没有机会再去读一些历史的书籍,就可能永远记得某些事情是必然的,却不知道历史是被无数个偶然的时间、空间、人物,全面或局部,程序、方向或方式影响和决定着,成为了一种必然;可能还不知道历史选择了一条道路,另外一条道路就无法分析判断;他们还可能永远记得某某是好人,某某是坏人,殊不知人总是功过于一身的。
《晚清七十年》详细的提及了中国自晚清以来的历史,给予我们一种清晰的历史观,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从他的角度可以看出此书中的某些主题思想,感受颇深,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的确存在着许多的无法磨灭的事实,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把真实的历史事实给呈现出来,给予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一个真正的历史,记住历史,记住自己的民族根源,我们才能向前发展前进。把历史的真实还给人民,还给公众。尽管老先生的书中充满了戏谑、调侃的语气,尤其是对我们伟大的毛主席有众多不敬之辞,但是唐老先生只是一介书生,他是基于真实的历史有感而发,并没有凭借自己的历史博识而任意涂鸦。
向大家传播真实的历史知识不仅能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还能促进民智的发展,进而促进现代化社会国家的发展。在我看来《晚清七十年》是我读之后自我感觉最最增长智慧的一本书。我觉得我们的政府不应该仅仅是因为唐先生基于历史的“戏谑”而将这本书列为禁书。
第1篇:晚清七十 读后感《晚清七十年》读后感2014级经济统计学2班赵新宇41409075《晚清七十年》详细的提及了中国自晚清以来的历史,给予我们一种清晰的历史观,在 一定程度上让我......
《晚清七十年》读书心得《晚清七十年》详细的提及了中国自晚清以来的历史,给予我们一种清晰的历史观,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从作者的角度可以看出......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晚清七十年》读书心得,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读《晚清七十年》有感 《晚清七十年》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写作,由台湾远流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历史书。这本书聚焦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1912年辛亥革命清王朝解体的晚......
读书感想《晚清七十年》by 唐德刚记得以前在念历史的时候,每次读到鸦片战争至民国这一段,心中是很不愉快。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中国的衰弱、清廷的无能、列强的蛮横,虽然早已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