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传读后感.doc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邓小平传读后感”。
邓小平,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他在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以江汉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利过渡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确保了党和国家的稳定发展。他是我们党和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人物,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创者。
邓小平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在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创建,巩固和发展,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功勋。
邓小平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父亲在家里严格而又谦和,邓小平就继承了父亲的性格——自信、有抱负,处事果断,邓小平接受到新旧双重教育,使他的知识结构比较完善,思维方式也较灵活,逻辑思维也比较严谨。这些为他后来的良好成长打下了基础。
邓小平曾到法兰西求学,在那里条件很艰苦,他漂泊了许多地方——从马赛到巴耶。在这段时间干过各种各样的工作,包括在机车上当司炉和厨房帮工,能找到什么工作他就干什么工作。后来遇到了周恩来,在他的影响下,邓小平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进行各种政治宣传活动,也是在这一时期,他拘谨。不耐心的性格消逝不见了,到了1926年,他和伙伴们去了莫斯科,获得了机会,在政治上进行了深造。
1927年2月,邓小平接受中央分配,到西安的中山军事学校工作。在白色恐怖时期,邓小平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得到了锻炼,积累了丰富的地下工作经验,也形成了他严谨认真、守纪的工作作风。他在战争中支持毛泽东的战略主张,从此与他形成了一条牢固的政治纽带。
邓小平被任命为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为抗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邓小平参加了大大小小很多战役。
邓小平曾三起三落,从没被打倒过。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设计师,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共产党以郑重的态度,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纠正自己的失误,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式做出科学判断,成功的走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第二篇
我阅读了理查德.伊文思著的《邓小平传》它采用时间顺序讲述了一位伟人辉煌的一生。其中邓小平的人格魅力完全征服了我,是我对遥远又亲切的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邓小平,一位时代伟人,和无数扭转人类历史的人物一样,诞生于普通的平民阶层。邓小平的父亲邓文明作为一位传统的读书人,其形象深深的幼年的小平。小平自小接受老式私塾教育。后来升入广安中学学习现代科学。在父亲的影响下,年轻的小平把目光放在更远。1920年,16岁的小平来到法国,在那里,它既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又参加勤工俭学,更重要的是,在开放的法国,他遇见了共产党,共产党使他在污浊的政治气氛中感受到一丝清新的空气。后来,在赵世炎,周恩来等人影响下,他加入了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邓小平身在法国,却无时不刻注视着祖国的形势。在祖国最需要自己的时候,他回到了内战纷纭的中国。随之而后。便是他同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在血雨腥风的日子里,为中国带来了光明。在他回国后的四年多时间里,邓小平一直在有生命危险中度过。在西安,邓身兼三职,当时的国民革命
运动随着孙中山的去世,内部矛盾日益加剧,终于分裂成两派。1927年3月蒋介石开始采取分裂行动,展开了一连串残酷无情的清洗运动。大屠杀在南京、广州以及长江三角洲一些小城镇蔓延开来。这使共产党面临抉择:是与国民党分道扬镳还是继续与左翼国民党合作以争取和控制他们。5月下雪召开的共产国际常委上决定共产党继续与左翼国民党直接合作,从那以后共产党的处境越来越糟糕了。8月7日,邓小平以党中央秘书的身份参加了中央委员会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从而亲身经历了共产党从惨败转向全新战略的过程。
当历史跨入二十世纪的时侯,中华民族处于深重的苦难中。为了把祖国从危难中拯救出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在酝酿中.全国处于大变革的前夕。邓小平就诞生在这个大动荡的年代。
影片以回忆穿插的形式叙述了邓小平的生平事迹,这样的方法给了人强烈的印象:一个很不起眼的矮小老头坐在漓江的游船上,手里拿着根过滤嘴过分长的烟,还不时地和旁边的人聊着,不知道的人怎么会想到这就是我们中国第二代伟大的领导人——邓小平呢?镜头一转,出现了30年代的中国,开始讲述邓小平年轻时代在广西的活动:一个精干的小伙子活跃在历史的舞台!这样鲜明的对比给人的冲击无疑是不小的!
邓小平,四川广安人。1904年8月22日生。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5岁入学,高小毕业后考入广安县中学。1919年秋考入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1920年夏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初到苏联学习。
影片讲述的是邓小平回国后在广西时的救国解放活动。邓小平1927年春回国,被派往西安冯玉祥国民军联军从事政治工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改名邓小平,8月7日在武汉参加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年底随中央机关迁往上海。1928~1929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29年夏,作为中央代表前往广西领导起义,化名邓斌,同张云逸等于12月和次年2月,先后发动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和左江、右江革命根据地,任红七军、红八军政治委员和前敌委员会书记。影片中有这样的一幕,一个老太太讲述邓小平去见当时在农村里工作的一个同志时的情况说:“他当时说自己是邓斌,进去后就说自己是邓小平。”说的口气还好象非常气愤邓小平“欺骗”了她,当时引来了同学的一阵笑声。我想,是不是就是那个时候锻炼的小心谨慎让邓小平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走“稳”的路线,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带着中国人走上了正确的富强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呢?
邓小平在1931年夏,到江西中央根据地,先后担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会昌中心县委书记、江西省委宣传部长。由于拥护毛泽东的正确路线,被当时党内“左”倾领导者撤职。以后,任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总政治部机关报《红星》报主编。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年底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35年1月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会议确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后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当时影片还播了在邓小平曾经工作过的房子里发现了一个都是小孔的顶梁,房子的主人把它锯下来交给了国家。那些小孔就是当然为了藏机密文件用的,真是一群聪明的共产党人啊,只有这样有智慧的一群人才可能在当时中国这样一个恶劣的条件下带领着中国的苦难人民走走出了黑暗吧!?
影片还介绍了邓小平和他的妻子卓琳的恋爱史,或许在现代人看来那不是恋爱,没有甜蜜的恋情,没有感人的表白,有的只是平实和朴素。邓小平为了中国,为了中国的人民放弃了和妻子一起相守的时光,放弃了甜蜜的夫妻生活。或许在那个时候看来都是“平凡”的,但我们站在现在的角度看,那就是“伟大” 的。牺牲精神在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必要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觉悟的,邓小平这样无私和彻底的精神成就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的一生,是光辉的战斗的一生。在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创建、巩固和发展,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功勋。他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中华民族振兴与发展的精神支柱。
这样的领袖,可敬,可佩,可爱。
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评价:邓小平德才兼备,军政皆优,是一位能够“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非凡帅才。对于邓小平的文韬武略,毛泽东1951年在同一位民主人士的谈话中作了高度评价:“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论文论武,邓小平都是一把好手。”除此之外,毛泽东也给予了邓小平的八字评价——柔中寓刚,棉里藏针。
《邓小平传》读后感邓小平是我国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我们能过上小康生活都离不开他, 我一直十分敬仰他,前不久,我刚读完了《邓小平传》,见证了这位伟大领袖的传奇一生。 邓小平,伟......
一代伟人——读《邓小平传》有感说到邓小平,首先浮上我脑海的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这一称号,想起他的邓小平理论。我所了解的邓小平,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人,在他不够高大的身......
《邓小平传》读后感当代的中国正在圆梦,圆一个四十年前的梦。而提出这个梦的老人,是所有回顾中国现代化进程以及富国富民之路的人都避不开的。他,就是邓小平。邓小平,伟大的马克......
《邓小平传》读后感书中以大量翔实的资料,讲述了邓小平同志的早年生活、战争年月、十年战乱、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历史时期的经历。在阅读中,让我在了解了邓小平同志波澜壮阔、功......
邓小平是我国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我们能过上小康生活都离不开他,所以,我一直十分敬仰他。利用几天的时间,我有幸读完了《邓小平传》。本书的作者是理查德*伊文思。这本书采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