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财务迷城》有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财务会计读后感”。
读《财务迷城:中国十大经典案例解读》有感
财务报告是企业的一面镜子,是投资者和分析人员了解公司业绩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途径,这就要求企业提供的财务报告要真实可靠。
然而,当下不少上市公司“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五花八门的会计手段充斥企业财务报告,资产与负债可高可低,企业利润可大可小、现金流理量可多可少。其做法亦邪,信息亦真亦幻,玩弄报表数据于股掌之间,且很多形式上不违反中国法律规范。带人走进一个纷繁复杂,令人晕头转向的“财务迷城”,而最终在这个迷城中迷失、受伤最深的还是中国的广大中小股民。
《财务迷城:中国十大经典案例解读》选取德隆、科龙、达尔曼、锦州港、长安汽车、四川长虹、哈啤、啤酒花、纵横国际、张裕等十个在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中具有标本意义的典型案例。通过对这些财务案例的审视和梳理,让我们从企业的财务迷城中寻找一些时代的、历史的痕迹,解读和还原给读者中国企业转轨时期财务粉饰的一个侧面;并期望起到显影剂的作用,以对我们未来有所启发和借鉴。
《财务迷城:中国十大经典案例解读》一书共分为十章: 第一章 资本迷宫——德隆案例剖析.第二章 并购迷棋——科龙案例剖析.第三章 公司迷梦——达尔曼案例剖析.第四章 固定资产谜团——锦州港案例剖析.第五章 超常盈利迷云——长安汽车案例剖析.第六章 巨亏迷雾——四川长虹案例剖析.第七章 定价迷茫——哈啤案例剖析.第八章 担保迷途——啤酒花案例剖析.第九章 会计迷蒙——纵横国际案例剖析.第十章 MBO迷局——张裕案例剖析.分别给我们讲述与分析了这些企业的成功与失败以及经验教训。在此我就选取几章案例简要的说说我自己通读此书的收获吧。在分析时,企业的成就不做重点陈述,我们着重分析企业案例给我们的启示。
一.德隆案例剖析.创建与1986年的德隆,前身是西北边陲新疆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企业,经历十多年的风雨沧桑,公司发展成为控制多家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国内外企业,涉足数十个不同行业的控股集团公司。德隆,曾今被视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一块丰碑,是中国产融混业经营的先锋。
德隆入主了3家主要的上市公司,手法略有不同,但是其运作模式大同小异。德隆资本运作的核心是产融结合,基本路线是以资本运作位纽带,通过企业并购,整合传统产业,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再通过产业控制金融,然后将金融公司作为企业的融资平台。以合资投资为例,其具体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掌握上市公司控股权。与不少企业直接在二级市场收购股权从而达到控制目标企业的目的不同,德隆主要通过一级半市场以股权转让方式连续并购上市公司2 通过投资,转让及转送股操纵证券交易价格。通过收购国有股权,德隆相继入主合金投资、新疆屯河和湘火炬。之后,以并购后的上市公司为核心,通过充分发挥其强有力的融资功能,对其所在的传统产业进行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整合,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战略投资体系。这些上市公司相继成了产业整合的枢纽,而整合的利器就是并购。并购又是资本扩张的主要手段和形式。德隆最终通过层层控股,营造出证券市场上所谓的“德隆系”。3 二级市场套现获利。德隆入主后,旗下上市公司股价经几起几落,合金投资6年来累计涨幅达1500%,而湘火炬、新疆屯河的累计涨幅也达到1100%。4 通过控制金融机构打造德隆系。2000年新疆德隆已分别将其持股的新疆屯河、合金投资、湘火炬3家上市公司的名称全部更改为“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这些信号强烈地折射出,德隆系一直在加强其金融机构的链条 5 利用德隆品牌运作更大的资本。通过参股金融证券,一方面倚重德隆品牌,吸引大量客户投资,从而掌控巨额资金,为德隆筹资提供优厚的担保抵押。另一方面,利用德隆在二级市场上的品牌效应入股其他上市公司,从股价飙升中获利。综上所述,德隆的资本运作模式背后依托两张牌,一张牌是以3家主要的上市公司及关联的上市公司形成的上市的互动群体;另一张牌是参股一大批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一个间接地融资渠道,上市公司是一个直接的融资渠道。
但是德隆最终还是失败了,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1 脆弱的资金链条,德隆作为一个企业,对外资金的依赖程度太大,这也是德隆是脆弱性所在。2 不以产业为依托,企业的发展忽视产业。3“短融长投”的资本结构,在银行短期贷款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德隆忽略了投资结构的安排,长期投资的比重过大,影响了资产的流动性,造成了“短融长投”的资本状况。
德隆给我们有益的启示:1 企业应该树立产业是根本的理念,表面上看德隆资金链断裂的导火索是国家的宏观调控,但是如果德隆的产业跟得上,资本结构合理,没有银行贷款同样可以运作。2 企业应该选择适合自身的多元化道路,德隆案例并不代表民营企业不能走多元化道路,关键是要选择适合自身的多元化道路,也就是怎么多元化。有三个问题必须考虑清楚:第一,该介入的领域,企业是不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第二,要介入的领域,企业是不是具备所需条件,第三,多元化是否建立在专业化的基础之上,换话句话说,企业是不是能够在每个介入的领域里都能做到专业化。3 政府应加强对类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从此次德隆事件来看,政府的监管显得姗姗来迟,而且基本上都是亡羊补牢,不是防患于未然。最后,我们分析德隆事件不该只把视角放在德隆本身,中国目前的情况的复杂性应该说为德隆模式提供了条件,比如银行体系没有统一的信息共享机制,地方政府急于甩掉包袱,赶在国资委之前出售国有资产,导致许多国有资产无法得到优化合理的配置和重组,再如缺乏全国统一的产权市场,且市场规则不完善。
二 科龙案例剖析
科龙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历程诞生的一个乡镇企业,其发展创业史曾被称为中国乡镇企业的奇迹。科龙电器是我国冰箱行业的四大巨头之一,曾经拥有3万多名员工,2004年上缴的税款总额5.6亿元,即使是经济发达的佛山市,也算是纳税大户。此外,科龙对顺德配套产业和就业的拉动也非常大。
但是就是一个这样一个看似前途不可估量的企业,从2005年6月开始,由于银行开始催收贷款,供应商开始停止供货,科龙以及旗下的多家工厂不得不停产。
资本运作常常是在云山雾罩的概念下,以令人眼花缭乱的方式进行,我们首先对雏军掌握控制前的科龙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发现其财务有造假嫌疑,再对顾雏军进入科龙后的会计利润调节和资本运作作详细的分析。现分析如下:1科龙前期既有造假嫌疑,主要表现在上市第一年既有利润操作迹象,子公司创造经营神话,现金流量表与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无法对应,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合理性存在疑问。2 顾雏军时代的科龙,大玩会计操纵游戏,先通过财务手段让企业巨亏15.56亿元,其后一年减值准备回成就“胜利大扭亏”。顾雏军掌握科龙时资本运作手法剖析:1乔装富翁,以产业整合名义提起收购。2提前进场,控制科龙。3勾结大股东,免除大股东巨额债务并压低收购价格。4粉饰报表,造成巨亏,为来年扭亏盈利铺路。5利用科龙强大现金流,用作其他收购。6“科龙系”与“格林柯尔系”组成共生体。
科龙使用种种不法手段,财务造假也不免走入败途。
科龙事件暴露了巨大的问题和缺陷,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些重要启示:
1监管机制严重缺位。如我国的监管机制能够有健全的监管机制,我想科龙事件是不会发生的,正是由于我国的监管机制还不是那么的健全,所以科龙事件的发生带有必然性,即
使没有发生在科龙身上,也将必然发生在其他类似企业身上。
2国企产权改革走向何方。科龙事件的发生也引起了一系列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争论。科龙的失败是否就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失败?答案毫无疑问是否定的,首先产权不是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其次,我们不存在国有企业所有人缺位的问题,我们存在的是职业经理人的信托责任问题。
3独立董事形同虚设,无法正常发挥其作用。科龙的三位独董辞职,原因竟是公司对董事提出的意见无人回应,独立董事无法在公司中尽到应有的职责,可见在公司的发展中,董事会的作用不可小觑,同时企业也应为董事发挥其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4国际“四大”能力不足还是不负责。审计科龙的是鼎鼎有名的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德勤,德勤出具的审计报告,除了对个别事项出具保留意见外,却未能揭穿科龙的财务虚假状况。这就要求我们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主体的社会审计主体切实发挥社会审计的作用,认真做好审计工作。
5中小投资者权益如何保护。我国股市由于历史原因,中小股民的权益一直无法受到保证。科龙事件发生后,格林柯尔系的上市公司股价大跌,广大中小股民更是遭遇严重打击,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这就向监管部门和市场提出一个问题,到底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如何保护?在遭遇科龙这类由于控股股东的违规行为使投资者遭受损失时,中小投资者是否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起诉大股东,独立董事甚至是会计师事务所来挽回损失?这也就要求我们加快立法步伐,通过立法来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
6财产的保护。我们时时刻刻都在面临着如何保护包括公共财产和私有财产在内的一切合法财产的产权问题,原来的《宪法》中只有对公共财产的保护,在面对对个人的私有财产受到侵害时,在法律上却不知如何保护,事实上无论是公共财产还是私产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我国的发展,进步才能得以持续,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可持续发展,因而我国不久前颁布了《物权法》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财产。
科龙事件确实提醒了我们要对企业改制中各种损害公共利益的现象尤其是资本与权力,资本与知识结盟的行为抱有高度的警惕,但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不能因为科龙这样的个例就否定改革的方向,科龙事件并不能说明现在实行的产权改革之路错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是产权,只有产权明晰的国有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中健康发展,而政府强制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是不可否定的趋势。科龙渐渐推出了历史舞台,而更多值得称道的成功资本运作故事正在诞生。
三 锦州港案例
锦州港系辽宁省的上市公司,在辽西地区有“第一大港”美称,属交通运输港口行业,是中国渤海西北部400公里海岸线唯一全面对外开放的国际商港,是辽宁省重点发展的北方区域性枢纽港。锦州港1986年开工建设,1990年正式通航。1998年5月和1999年6月,锦州港A、B两种股票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北方港口中唯一A、B两只股票同时上市的港口企业。2002年10月22日公司收到财政部下达的《关于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的行政处罚决定》,要求其对不符合《会计法》和会计制度的行为限期整改,予以纠正,同时处以罚款10万元。基于这样的一种背景,本文将循从锦州港的业务轨迹,庖丁解牛,通过表层的外部体现,深刻剖析其内在的脉络构成,针对财务报告粉饰这一证券市场的“痼疾”,分析虚假财务报告的产生原因,进一步探讨防范财务报告虚假粉饰的措施。
公司重大历史事件:参股吉通,遭财政部否决;董事会上更换三朝元老毕马威;学者质疑,突然停牌;锦州港造假受财政部处罚。
对锦州港案例剖析所得到的结论:锦州港有明显的财务问题,早在2002年10月14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青年学者、某财务专栏撰稿人如是说。10月1613,这一资料通过和讯网公
开,舆论哗然。l0月1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对锦州港实施停牌处理。锦州港称,停牌理由正是由该学者质疑文章引发的“市场重大新闻”。l0月22日,锦州港公告了推选董事长和财政部对其核查的结果,承认了2000年以前虚增业绩和资产的事实。根据以上财务数据的解剖结论,基本验证了学者质疑和财政部处罚的依据。由于受研究范围的限制,无法深入锦州港实地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同分析结论验证,仅从公开的锦州港2001年财务报告数据分析的结果,无法排除以下疑点:1.固定资产与主营业务收入的对应关系无法与正常的港口企业发展步调统一。2.固定资产周转率较同行业相比极慢,锦州港究竟在码头上投资多少极难验证。3.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依靠长期债务作为资金保证,联系其历年来经营业绩不断下滑的形势,存在不能如期偿还债务的风险。4.总资产增加得越快,净利润下滑得越多,与资产总额基础相同的天津港发展趋于反向。相比其他公司而言,锦州港选择的是较为简单的造假手法。1996一l999年4年间,为了虚增收入,公司直接虚增应收账款或货币资金。截至1999年年末,锦州港账面货币资金只有45,693万元,其中有21,367万元是虚构的,锦州港可能也意识到这种造假手法不保险,从2000年开始,有意填补银行存款巨额窟窿,假账主要从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走,到了2001年,通过虚增在建工程名义中将银行存款窟窿补上。这样,到了2001年年末,货币资金被填实罕了,而在建工程及固定资产虚增了34,l64万元。
锦州港案例的反思:一财务报告粉饰行为有着非常复杂的背景因素,归纳起来有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会计背景;二是制度背景;三是执行层面的问题。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上的缺陷为公司财务报告粉饰提供了可能,而法规制度体系(主要是公司内外部治理结构和法律环境)的不完善是导致公司粉饰财务报告的直接原因,加之证券市场参与各方对法规制度执行不力(主要是注册会计师制度和政府监管),使报告粉饰行为缺少应有的制约,间接地鼓励了报告粉饰者。
首先,股权结构不合理,锦州港出现财务异常的原因之一在于股权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未流通股在公司中占有绝对控股地位。这就给我们一个重大启示,要求我们的企业合理分配股权。
其次,独立审计监督不力,从颁布注册会计师政策的过程看,监管者试图通过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实现对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监管,而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过分夸大了独立审计在虚假财务报告中监管的作用,锦州港案例的发生恰巧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这就要求我们的独立审计部门切实发挥独立审计的作用。
最后,民事赔偿机制不健全,2003年2月9日,上海律师宋一欣作为他朋友徐倩的代理人,走进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以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兼前锦州港董事长张宏伟、广发证券、北京毕马威华振会计9币事务所和香港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为被告的民事诉状,索赔15,587.94元人民币。毕马威在北京和香港的这两家会计师行,因为涉嫌在锦州港虚假陈述案中负有连带责任,成为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被投资者起诉的第一家。这是自2002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下发《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我国证券市场民事赔偿机制正式启动以后,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在国内证券民事赔偿案中首次成为被告。我国的经济领取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需要我们加强立法,完善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
通过对以上三个案例的剖析,我们走出财务迷城也就有了相对的方向了,我国的企业要做大做强,做成世界名企不是不可能,我国企业制度的建立虽然不是很早,但是我国近些年企业的的发展也算是迅速,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也建立起了不少世界知名企业,也在国名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依然有很多不同的因素依然制约我国企业的发展,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诸多外部因素。
制约企业发展的自身因素。因我国企业发展史不是很渊源,国内企业发展的可供借鉴的有利经验就更加的少了,大多数企业都还是摸着石头过河。致使不少企业出现了管理问题,财务问题,产权问题等诸多问题。这都要我们企业从自身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企业对自身的管理。
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外部因素。由于种种因素,我国企业的发展受到了诸多的外部因素的制约,如社会法制不健全,这也是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一个最重大的因素,对企业的规范与保护都无从谈起。但是我们也应该要看到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已取得巨大成就,各个领域的立法都在不断地完善中。除了法制不健全外海有诸多因素,这些诸多外部都带有很明显的时代性,我们无法超越时代,企业做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个体,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读《昆虫迷》有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读《昆虫迷》有感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昆虫迷》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昆虫迷》有感作者:卢芳最近我们学了课文《昆虫迷》,简单认识了一下法布尔这个正宗的“昆虫迷”。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法布尔从小到大都喜欢观察昆虫,研究昆虫,还在老年是写......
读《幻城》有感今天,我又看了《幻城》迟墨死时的泪水,释死时的微笑和“哥,请你自由的„„。”梨落死时的孤独和“王,我带你回家。”爱的轰轰烈烈,又因为爱而自杀的岚裳,因为哥哥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读《幻城》有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