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读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社会各阶级读后感”。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读后感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0121班
在中国革命的初期,对于“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首要的问题认识不清楚,导致革命初期成效甚少。毛泽东基于深入的社会调查与分析,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篇文章,以反对当时党内的两种错误倾向,这两种倾向都只注意与国民党的合作或工人运动,忽略了农民,使得自己力量不足,没有广大的同盟军。
毛泽东在文章中指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必须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真正的敌人。那么谁才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朋友呢?毛泽东认为,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一切半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
在文章中,对每个阶级的分析,对每个阶级于革命的态度,毛泽东都深刻地分析了他们抵制或者支持的原因。
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其生存与发展是附庸于帝国主义的。这些阶级是中国腐朽生产关系的既得利益者和捍卫者,他们与革命水火不容,是极端的反革命派。
文章对于中产阶级的分析是十分精彩深入的。毛泽东预见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动摇的阶级,在他们受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压迫时,他们赞成反帝反军阀的革命;而在革命中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又让他们害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他们又怀疑革命。
毛泽东对于阶级的分析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阶级总是体现一定的经济关系,分析时要重在揭露该阶级所代表的社会集团的物质利益。阶级的存在,决定于它的经济方面,即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在经济制度中的地位等。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所以我们在分析阶级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他们所代表的经济利益。毛泽东还看到了各阶级的未来发展趋势,站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来考察各阶级。同时,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不断产生和消亡,我个人认为消灭阶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这个时段内需要以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不断跟进为基础的,所以*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是不正确的,不以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为前提的阶级斗争是浅显的。当然,对于进步的阶级,我们要坚决拥护和支持,反之对于落后的阶级,我们要坚决反对,并与之做坚决的斗争,促使其更快地灭亡,所以我们在新中国成立前要全力消灭蒋介石为代表的买办官僚资本主义和地主阶级,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要全力反对反动分子,打击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和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分子。
文章中敌我定位分明正确,为中国革命指明了道路,为以后党依靠和发动农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提供了理论依据。
时至今日,这篇文章对于当前中国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每一步都是影响广泛,同时也到了改革刻不容缓的阶段。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在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社会制度的改变中,社会阶层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虽然阶级的概念已经落伍,阶级斗争已经几近消亡,但是不同的社会阶层仍然有着其不同的利益诉求,在改革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维护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还是要对社会各阶层进行深刻的分析,破除既得利益者的阻挠,协调各阶层的利益关系。
如今的中国,各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都是平等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所以我们的社会,就应该有这样的制度和氛围,让我们每个人都有实现自己梦想的广阔空间,共同享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不论你的职业、性别、地位、民族等可以区分人等的约束条件。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读后感20100512 2010081507 刘志韬一、《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的写作背景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后,在共产党人的直接参加下,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风起云涌,很......
读《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有感翻开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一篇文章就是毛泽东所著《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这篇文章是在党内出现左右倾主义的背景下完成的。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
读《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有感读了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一文,颇有感触,毛泽东用他那敏锐的目光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革命的首要问题”看得透彻......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经历和感悟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在写心得体会时,要关注自己的真实感受和个人观点。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够......
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该及时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写心得体会时,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范文,吸取其中的写作技巧和经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心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