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 读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有关名人传读后感”。
《名人传》读后感
一大早的时光,怎么可以浪费呢?翻开了那本《名人传》,心灵开始接受洗礼。《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着《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的总称。本书的三位传主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有着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经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历路程,凸显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一阕“英雄交响曲”。
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这些被罗曼·罗兰尊为英雄的人,他们靠着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贝多芬“用痛苦换来欢乐”的音乐;米开朗基罗以一生的心血奉献出震撼心灵的杰作;托尔斯泰始终关心万千生灵的伟大与渺小,借以传播爱的种子和宽容的理想。
而我们,现实中的我们,离“英雄”又有多远的距离?罗曼·罗兰所指的英雄,只不过是“人类的忠仆”,他自己也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但是哪怕是这种英雄,我们又有谁能做到?
传主们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他们对无限苦难的不懈抗争,以及在抗争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纵观三传,罗兰的英雄有着共同的命运图式和方向:经历长期的磨难,激流一般的生命力,体现生之意志的艺术创造和用痛苦换取欢乐的追求。
在人生这条路上,我们要历经太多的心酸,要品尝太多的喜怒哀乐,一切都没那么平静。渴望得到欢乐的那颗心,总是要经受太多的磨难与太多的痛苦,能否坚持下去,我们一次次地问自己。
“痛苦是要用欢乐祭奠的”,耳畔是谁说了这样一句话。是啊,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哪个不是用欢乐来祭奠痛苦的呢?欢乐的内心,驱逐痛苦的表层,人生就是要这样才会精彩。如果痛苦不出现,欢乐又怎会成为欢乐呢?心灵伟大的人不是一定要学会欢乐吗?不是只有自己欢乐,才能把欢乐带给他人吗?
我伸了伸懒腰,爬起床来。一天的轮回正式开始了,我知道未来的路该朝向何方了„„
读《名人传》有感
我读过许多的书,在我的印象中,有一本,它给我的启发最大。这本书就是《名人传》。
《名人传》里描写了三位不同世界级的杰出人物:贝多芬用痛苦谱写的与命运抗争的音乐,为后世留下了享受不尽的精神食粮;米开朗基罗用一生的血泪创作了不朽的杰作;托尔斯泰则用他的小说描写了万千生命的渺小和伟大,他们用作品向世界传播着爱的种子。
最让我捉摸不透的是艺术天才——米开朗基罗,他的一生都在懦弱和执着中度过。
“胆怯的米开朗基罗从躲藏的钟楼里重新走出来,他又重新为那些他曾经反对过的人工作了。”难道他是一个胆小鬼吗?不,不是。他是为了保全自身,为了完成自己的艺术幻想而俯首称臣。如果他当时勇敢地站出,用身躯迎接子弹,那不是白白送命。他这么做,是因为他明白这是徒劳,他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他的梦想中去,他不停地工作,想把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我国古代时期的韩信,曾经在市井受过流氓的胯下之辱,那是何等的耻辱。当时他并没有在众人的嘲笑声中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是勇敢地活下来,一直忍辱负重,用胯下之辱激励自己,要不断地努力奋斗。终于,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当上了一名大将军,辅佐汉武帝刘邦夺得了天下。
以上这两个人的事例表明:人活着,要为伟大的理想而活。软弱并不表示失败,忍让并不表示无能。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往往成就的取得就是在这必要地忍辱负重中。
从这些名人的身上,我想到了我们自己,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摩擦,这时你要学会忍让,不要与之斤斤计较。因为忍让并不表示你的懦弱,反而体现了你的大度。课堂上,老师的一句严厉的批评,同学的一阵嘲笑,你要学会忍辱负重,化悲痛为力量。
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句“学会忍辱负重”吧!
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名人传》就由我国着名翻译家傅雷先生译成中文,一流的传主、一流的作者加上一流的译者,使这部作品很快即成为经典名着,时至今日仍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名人传》读后感《名人传》告诉我们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许多磨难,能够坚定走下去的人,不是有强健的体魄,而是那份坚定的信念在支撑着我们继续走下去。《名人传》的作者是罗曼。罗......
《名人传》读后感在这个假期里,我看了一本书叫《名人传》。这本书的作者是罗曼。罗兰,是19世纪末的法国着名的现实主义作家。这本书分别讲述了《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
名人传读后感随着自己慢慢长大,书便化身为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活动。他在我心中的意义并不只是为了满足我的兴趣或者是为了积累写作素材这么简单了。如果说我的生命犹如在......
读完了《名人传》,我的心在震撼着,我深深地被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这三个伟人给打动了。他们有着不同的身世,有着不同的命运,也生活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但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