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中国读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美国与中国读后感”。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 “中外名著阅读活动”论文
题目:从外国人的视角对中国革命史的简析
——《美国与中国》读后感
作为一名学生对中国历史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它有利于我们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但一直以来自己对历史的某些理解总是不全面的、缺乏公正的。正好利用这次机会我读了费正清的《美国与中国》,先来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吧,原本我以为费正清是中国人,直到最后我才知道他竟是美国人,让我更加对他佩服不已。费正清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可以说是一个中国通。费正清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长达50年,从他进入牛津直到他1991年去世,他的著作绝大部分都是论述中国问题的。所以我觉得这位作者比我们当代中国人都要更加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有人这样评价他:“费正清笔下对于中国人与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所发的精简、深入、权威之论,史学界无出其右者”;“费正清博学而不拘泥于传统的风格,大师风范以及风趣、清晰在他的著作中可以一览无余,有充分的学术资料,也有奥妙的个人领会。”
《美国与中国》这本书,翻看几页之后,就会发现它不同于其他史学专著的严肃风格。虽然是一部历史书,但是作者写书时却是每每叙述一段历史后进行一些分析,在叙述历史的过程中也是不断穿插自己的见解。一个个小的观点最后使读者形成一个认识中国历史情况的思维。在叙述一些历史事件时总会穿插一些对当时所处历史环境的说明,从而便于对当时的历史事件进行有说服性的分析。本书向读者介绍了中国的自然环境、历史演变、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以及中美关系的过去和现状。全书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讲述中国早期的历史;第二部分为近代中国革命史的描述,从西方入侵直至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第三部分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后的中美关系。不可否认的是费正清对中国的认识是独具建树的,书中占重要地位的一个词是“思想文化”。开篇既是谈由“中国景观”为一个主要原因引起的“中国文化”。之后又讲孔孟之道,统治者一向是以文化思想的控制来加强自己的统治。后来外族入侵的成败与否,稳定与否也是与其所具备的文化相关。有较强的中原文化基础则可以进行稳定的统治。自己本身只有草原文化却没有中原文化的话就统治不久。
该书一开始就从中国的景观入手,分析中国这样的地形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思想产生的影响。作者把中国南北对比描述得一清二楚,更是把中国的农业与美国相比较,阐明了中国南北方分别克服盐碱与缺肥养活了如此庞大的一群人民的不易。并通过分析得出,中国能始终维持一个政治统一体发展到现在,是因为维系整个中国在一起的生活方式源远流长、根深蒂固。
在举例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西方人不同的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那就是中国画的注重点和西方的明显不同。中国自古强调“天人合一”,“听天由命”,所以在中国画里多是山山水水,而人基本上是渺小的陪衬。相反在西方的画里,会重点突出人的重要性,而自然风景往往是模糊的背景。
说到中国肯定不会不提儒家思想对中国影响之大。作者认为儒家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虽有很大差异,但是也有有类似之处。这主要体现在西方学者一般认为儒家主张忍耐、和平以及妥协的美德,主张中庸之道,主张守旧和知足,主张尊崇祖先、老人和饱学之士,主张一种温和的人本主义。中国统治阶级坚持的儒家原则就是孔孟治国之道,它们根深蒂固,直到近代才触动它的根本。
对于内战的那段历史我们的教科书并没有过多的描述,而《美国与中国》这本书却给我了很多不一样的材料和观点,大大地扩展了我对这段历史的视野。
而整本书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主要从西方的侵入、叛乱与复辟、维新与革命、国名党的兴起、南京政府、共产党的兴起这几个章节入手。其对中国革命史的描述,可以说是公正客观的将中国的现实社会展现在我们眼前。虽说不上百分百正确,但基本上符合客观实际。就拿我们伟大的毛主席来说,费正清对于他的评价可以说是客观,公正的。曾经对于革命时期的领导人物毛泽东,我总是认为他是一位伟大的革命领袖并不会犯任何错误,他的思想都是正确的我们应该无条件的遵守,这是从没学过中国历史在小学时自己的真实想法。随着不断地学习,我逐渐发现毛泽东的思想并非都是正确的。但是通过费正清对毛泽东的描写让我认识到了历史的真实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开辟了中华民族的新篇章。他主张开展的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的初衷是美好的,但是过于急进的要求发展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随后毛泽东又发起了文化大革命运动,费正清在对文化大革命的论述中,他把原因一方面归结于毛,他说:“作为一个浪漫的革命者,他只想继续做他擅长的,以阶级斗争为名发动群众批判现行的机构。其次,他权炙可热,判断失误。”“毛后来同样疑神疑鬼,急躁冒进,希冀一夜间完成巨大的社会变革。他同斯大林一样。从他们身上人们可以看到革命如何产生堪称暴君的独裁者。他们毁掉自己的革命同志。中国的方式是“再教育”,而不是秘密处决。”这些事实我还是第一次了解,从这里我们能看出毛泽东作为一位革命领导人也是有失误存在的,但是纵观整个革命历史的发展进程毛泽东的功是大于过,我们不能因为他的一些失误而把整个人的贡献及其思想全盘否定,熟话说:“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坚持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进行。
在文章的最后,费正清说道:“总之,中国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美国人应优先考虑了解它。自1784 年中美接触以来的两个世纪,中国从遥远的太平洋彼岸的国度来到我们的门前。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飞快而难以预知。中美关系步入第三个世纪时不应以此为开端,因为中国对人类现代面临的问题解决之道对我们非常珍视的文化品质构成强有力的挑战;中国人的生存能力可能远胜于我们。我们应了解与中国的分歧所在。这是符合我们共同面对的人类首要利益的惟一方法。”
费正清认为中国人的生存能力比美国人强,但对我们来说,美国的科技与教育现在也远胜于我们,美国对我们的发展和进步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不仅影响着两国的发展,也会在未来影响整个世界的发展。美国与中国的争端问题并不是美国要吞掉中国,而是美国希望同化中国,破坏中国的政治制度,美国做出维护世界和平的姿态,一方面吃力不讨好,另一反面也确实为了自己本国人民过的更好而压迫其他国家,但是不进行国家侵略以抢夺资源。
在最后,我想说,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更加了解了中国的历史,也得知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历史史实,并有机会从一个外国人的眼中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从外界的角度了解了我们的执政党。从费正清的视角,可以看到美国人对中国的观感,可以让中国人看到与历史书中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中国,无疑能使我们受益。阅读中,我强烈地感受到费正清这位美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中国认识的深入,联系时下许多人对美国的看法,不由得让人感到双方互相了解的不对等。若说此书揭示了美国主流社会或者一般的知识阶层对中国的看法的话,那么相应地,对美国的历史与社会,对美国如何看待中国,中国的知识阶层或普通大众的了解就不怎么够了。这一点体会对我来说是很深刻的,以后,我更加注意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存在对美国的误读或不了解之处,从而有利于获得客观正确的认识。同时我也获得了不少史实与认识的,更准确的来说是获得思想与独立观点的过程,特别是美国对中国吃力不讨好的分析应该是到位了,比之于那些不是说美国全好,就是说美国全坏的认识进步多了。这样的读书需要不断坚持,不需要像史学家,历史学家那般博览,只是为了对自己所处的国家社会了解多一些。
同样的历史,不同的解读——读《美国与中国》有感统计学院2班 学号:2014201566 手机***电子邮箱2890886931@qq.com 首先,我的坦诚地说,阅读这一本书的吃力程度并不亚于我......
刘亚洲将军在昆明基地的一次震撼演讲!(信念与道德)刘亚洲将军在昆明基地的一次震撼演讲!(信念与道德)---(刘亚洲原系大陆军队作家,亦系原中共国家主席李先念之女婿,其夫人李小琳......
《美国与中国》读后感 费正清教授是一位正直的美官,后来著书立说,了美学者,曾在中研究中的燕京大学任过教,做过美驻中的外问题的泰斗。据说现在美与中的几乎所有的研究中》,对中......
读美国与中国有感王沛 邓魁费正清的《美国与中国》这本书,翻看几页之后,就会发现它不同于其他史学专著的严肃风格。作者用清新、生动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中国的自然环境、历史......
了解让我们更好的相处——读《美国与中国》有感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读了费正清的《美国与中国》。该书作者费正清教授是一位正直的美国学者,曾在中国的燕京大学任过教,做过美国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