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党权与党争读后感_党员党权与党争

读后感 时间:2020-02-28 04:56:3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读后感】

党员、党权与党争读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党员党权与党争”。

从孙中山1894年创立兴中会,中国国民党已跨过了三个世纪,前后有120年的历史。国民党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自然了就成为史家研究的对象。

本书共分十四章,36万字。对于研究的重点,作者在“自序”中写道:“本书以国民党的‘治党史’为重点,着重考察国民党的组织结构、党员的社会构成、政治录用体制、党政关系、派系之争与党内精英冲突、党民关系与阶级基础等问题。”本书基本上是通过不同的专题研究来完成上述考察的,大致上依时间前后为序,可分为四个时段。

前三章主要讨论国民党改组与国共合作问题。第一章“改组:俄共体制的引入与变异”,考察国民党改组的历史过程中是如何“以俄为师”,植入俄共体制的;第二章“改组后党员的社会构成与基层组织”,考察改组后国民党在构成与组织方面的变化与影响;第三章“从‘容共’到‘容国’”,考察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两党势力的消长与关系的演变。第四章与第五章主要讨论国民党“清党”后的党民关系与阶级基础。第四章“蜕变: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考察“清党”带来国民党党员构成上的变化;第五章“工人、资本家与国民党”,通过国民党调解劳资纠纷的实例,印证了“国民党太想迎合社会全体人民,结果反而一无所获”的结论。第六章至第十章主要讨论1927年至1937年间国民党的党员、组织形态、运作与派系。第六章“党治结构:法理形态与实际形态”,考察“以党治国”理念在中央层面实际运用中的变异情形;第七章“党政关系:党治在地方层级的运作”,考察国民党势力在地方的实际情形;第八章“政治录用:党员对政治资源的控制程度”,通过党员入仕途径的考察,分析党员对党的忠诚程度;第九章“党的派系化与派系的党化”,考察国民党内派系的形成与特征;第十章“战前党员群体分析”,从整体上考察国民党党员的成分。第十一章至第十三章,讨论抗日战争期间与战后初期的“党治”情形。第十一章“党政团:战时体制的调整”,考察三青团建立后对旧有党政体制造成的影响;第十二章“战争泥淖中的党机器”,考察抗战期间国民党的发展与困境;第十三章“‘六大’前后的派系政治与精英冲突”,透过对国民党各派围绕“六大”中央委员的角逐,考察党内的各种矛盾与冲突。第十四章是全书的结论“弱势独裁政党的历史命运”。

常见的国民党史研究著作,研究对象基本上是国民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人物、政策与会议,是一种动态、现象的考察,属于“党治史”。本书则是从党员成分、组织结构、党政关系、党民关系、派系互动等国民党的组织建设与组织形态诸方面着手,考察分析,基本上是静态的、深入的研究,属于“治党史”。在我看来该书是一部国民党自身组织建设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党建”的历史。

研究中国国民党史,必须研究“党治史”,即国民党的治国主张及其实际运作规律,这原本无可厚非。但只关注这一点是明显不够的。我们不能仅仅将眼光盯在上层的政治运作上,还应该考察其基层的实际状况。党员、基层组织可以说是一个政党的最基本细胞,研究国民党统治中国的许多问题,不对基层党员和党组织进行深入分析,恐怕很难得到准确答案。本书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全书不仅从纵向面上关注到国民党“一大”到“六大”期间党的组织形态演变,更从横向面上着重考察了以往学界很少关注到的党的组织结构、党员的社会构成、政治录用体制、党政关系、派系之争与党内精英冲突、党民关系与阶级基础等问题。在研究方法上,作者更是尝试从社会史的视角切入,将政治史与社会史结合起来,将国民党史放在更为广阔的社会历史变迁的背景中来描述。

历史研究一方面要不断地积累资料,同时也要不断地积累观点。特别是要紧紧围绕一个主题不断地积累一批小观点,再象梳辫子一样,将它们重新梳理后呈现给读者,这自然会引起读者巨大的共鸣。作者通过深入考察1924-1949年国民党的组织形态,紧紧围绕着国民党的“党员、党权与党争”这三个焦点,系统地分析了国民党自身组织的“党建”史,以此说明一个弱势独裁政党在近代中国必然失败的内在原因。

本书引用史料极为丰富,广泛地吸取了海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与资料,许多资料均是作者首次引用,加上精心制作的各种统计图表,为其立论提供了坚实的根据。基于独特新颖的研究角度与丰富的史料,王著提供了许多精辟的新论点。可以说无论是全书总的结论,还是对一些具体问题的分析,王著都有不同凡响的独特见解。如以往研究中的一个共识是,国民党坚持“***”,实行独裁,气焰冲天,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王著在缜密地考察分析后提出的总结论却是――“国民党只是一个弱势独裁政党”。再如,海峡两岸的学者曾为“三大政策”中究竟是“联共”还是“容共”争论不休,争执的背后是当时国共对对方能力的估量与认知。王著提出,历史的真实是,有一个从“容共”到“联共”的转变过程,而且由于中共的努力,掌握了“三民主义”、“三大政策”的话语权,在国民党内的组织运用上“反客为主”,后来反而出现了有些国民党人认为是共产党在“容纳国民党”的局面。

本书中基于扎实史料与细致论证的新论叠出,不仅令人读来耳目一新,且多能令人信服,是国民党历史研究中的一部拓荒之作,也可以说是一部独具特色、别开生面的原创之作。

《党员、党权与党争》读后感

《党员、党权与党争》读后感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毛主席有一句经典的话始终萦绕在我耳边:“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这也许就是我现在对这本书的最大印......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读书报告一、图书基本信息作者:王奇生书名:《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

党的先进性与党员的先进性

党的先进性与党员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和共产党员先进性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共产党员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

李商隐与牛李党争之谜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李商隐与牛李党争之谜,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李商隐与牛李党争之谜

李商隐与牛李党争之谜晚唐大诗人李商隐,其人一生沉于下僚,过着郁郁不得志的生活。有人说“锦瑟无端四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等无题诗都是他......

下载党员、党权与党争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党员、党权与党争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