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征有感_读长征有感800字

读后感 时间:2020-02-28 04:10:1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读后感】

读长征有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读长征有感800字”。

读《长征丰碑》有感

林庆年

我对党史较感兴趣,尤其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最近阅读了《长征丰碑》(国防大学出版社,温元麟编著),书本以较翔实的数据、详细史实介绍了1932年至1936年10月中央苏区革命斗争和红军长征的过程,反映了党内多次政治和军事路线斗争,讴歌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事业的无比的忠诚和坚定的信念,赞扬了英勇的红军战士克服一切艰险阻、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壮举是古往今来举世无双的,在长征途中最艰难困苦的时候,是毛泽东在危急关头力挽狂澜以既倒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以遵义会议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新的领导集体,带领几万红军走出了困局,克服自然界无数艰难险阻和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是以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胜利和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反动军队失败而告终的。

毛泽东对长征的历史意义讲到:“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锻造了一个成熟的政党,锻造了一支成熟的人民军队,造就了我党一大批杰出的领导干部和红军将领,为我党我军取得革命最后的胜利奠定了政治、思想、组织和制度的基础。红军长征精神成为我党我军历尽艰险战胜一切困难的象征,是我党我军艰苦奋斗光荣革命传统,不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是我党我军宝贵精神财富。

这次重温红军长征的历史,留给我最大的思索是为什么红军长征会最后取得胜利而敌人以失败而告终。本人在此有如下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之所以最后取得长征的胜利,离不开以下几点有利因素:

1.有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我们的军队是党领导下的工农武装军队,是实现党的宗旨和政治纲领的人民军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也称为土地革命战争,我们共产党实行“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和政治主张,是解决当时中国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的有力武器,深得广大人民的欢迎和拥护。“九一八”后,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对日本帝国主义进行浴血奋战,红军也提出了北上抗日的主张,并派出了方志敏为首的北上抗日先锋队,受到社会各界的拥护。因此,在红军长征途中,尽管受到国民党反动派和当地军阀的各种不利谣言的蛊惑,我们的党和军队始终代表中华民族利益和广大工农的利益,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沿途虽然一路被围追堵截,还有不少穷人参加了红军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红军赢得了民心。

2.具有一支有崇高革命理想、信念坚定的革命队伍。在革命根据地和长征途中,我们的党和军队具有一大批有崇高革命理想、共同奋斗目标、立场坚定和久经考验的党的领导干部和红军将领,更有成千上万的意志坚强、百折不挠的红军战士,保证了我们的队伍在长征最艰难困苦的时候始终跟着党走,听从党的指

挥,纪律严明,革命到底,不叛变、不投敌,具有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英雄主义精。坚定的理想信念,共同的奋斗目标,坚强的意志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思想基础。

3.产生了一个新的成熟的领导核心,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治军事路线。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是党中央和红军执行王明路线的最终后果,红军长征的“湘江惨败”,更是宣告了李德、博古等人为核心的政治、军事领导集团的失败与破产;在党和红军最艰难、危险的紧急关头,是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在红军享有崇高威望而又富有战略指挥经验的毛泽东同志挺身而出,拨乱反正,坚持了正确主张,得到广大领导干部和红军将领的支持和拥护,在党和红军最紧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以遵义会议为标志,我们的党和军队终于诞生了一个成熟的、独立的、坚强的领导集体和领导核心——毛泽东,能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制定和执行了正确的政治、思想、军事和经济路线,带领我们党和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为最后取得新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思想和组织的基础。

二、从蒋介石为代表的反动集团方面来看,失败有如下一些因素:

1.政治路线不得民心。1931年“九一八”后,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在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最主要矛盾,国家领土和主权受到侵犯,民族利益受到损害,东北三省的人民惨遭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危急关头,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政府腐败无能,实行不抵抗政策,把几十万东北军调回关内,甚至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调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军队围剿进攻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以维护其反动统治。在民族矛盾的紧急关头,与共产党提出的“北上抗日”主张截然不同,蒋介石反动集团实行的内战不得民心,政治纲领和对外政策得不到广大民众的支持。

2.军阀割据,各自为政。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期,表面上我国是统一的中华民国,实际上仍然是“军阀割据、各自为政”的政治局面。各地方军阀割据势力很强,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都有很大的独立性,不受国民党中央政府节制,甚至公开对抗国民党中央政府;各军阀派系林立、心怀鬼胎,各自都打着小算盘;有些军阀与蒋介石统治集团利益冲突严重,军阀之间也矛盾重重,无法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致使蒋介石的一些政令难于执行。红军正是利用敌人这种状况和矛盾建立了很多边区根据地,长征初期也是利用敌人这种状况顺利通过“三道防线”;毛泽东同志重新回到红军领导核心后,也是利用敌人这种“军阀割据,各自为政”的矛盾,灵活机动调动敌人,发挥出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带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根据地。

3.部分地方军士气低落、战斗力不强。国民党军队体系比较复杂,有中央军,蒋介石嫡系部队,也有地方军;不同的部队素质、装备、士气和战斗力差别很大,强弱分明;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一些地方部队士气低落、战斗力很弱。如贵州王家烈的部队,普遍吸食鸦片,士气低落,军纪松弛,没有战斗力;被蒋介石调到陕北进攻红军的东北军,思乡心切、无心内战,与红军一接触就溃不成军。这些地方部队往往成为红军专挑的“软柿子”。

从八十多年的党史来讲,红军长征时期尽管只是很短暂一个时期,但是关系到党和红军的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是我们的党领导的武装失去了根据地和群众依靠的一个困难时期,是我们弱小工农武装对决蒋介石强大的反动军事武装的一个危险时期,也是我们的党和军队历经失败和挫折终于结束了错误路线并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关键时期。从此,我们的党和军队才有了英明领袖的正确领导,才有了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作为行动的指南,我们党和革命事业才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

短短几年的历史表明,红军长征的胜利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腐败与无能,决定了这个反动政府无法肩负起国家的统一、民族独立和自由的重任,无法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民族的振兴与国家的富强之路。红军长征的胜利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正确的党,能够以顽强的意志战胜强大的敌人和任何困难,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也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道路。我也从中再次认识和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的胜利,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2010-9-7

读长征有感

读长征有感漫漫征途,茫茫草地,险山峻水,千万个险阻,千万句话语,使红军战士有着另一种毅力;困难算什么,敌人算什么?!在红军战士的眼里,都有如一粒渺小的泥丸,二万多里的征途也好像浓缩了......

读长征有感

读长征有感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长征有感,欢迎阅读,希望......

读《长征》有感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读《长征》有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读《长征》有感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读《长征》有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读《长征》有感

信仰的力量——读《长征》有感张朝宪现代人们常说,物质上的匮乏并不可怕,精神上的空虚尤为致命。从某种程度上讲,物质解决人的温饱问题、住行需要,而信仰解决一个人的思想意识问......

下载读长征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长征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读长征有感800字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