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解放儿童有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儿童”。
读《解放儿童》有感
夏夜天气仍很闷热,窗外还传来阵阵空调主机的声音。我很喜欢一个人静静阅读的感觉。我拿出《解放儿童》阅读着、思考着。
初看文章,看到的是作者对中国儿童教育的不满及批判。难道真的是这样吗?是否太偏激、太悲观了?我作为一线教师,我所看到的幼儿教育正在欣欣向荣:新《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指导着大家转变观念、转变教师角色,建立有特色的园本课程,倡导孩子在做中学,玩中学„„
而后,在和同行们的交流中,“你能保证其他地区、幼儿园也个个向你们省级示范园一样吗?”同行的话让我想到自己对儿子的专权:不听话就不要你了;想到家长们带孩子学识字,学珠心算„„我们的一片好心其实是歪曲了教育的初衷,而有点极端了,有许多家长是否和我们一样呢?甚至更过之?想到还有些孩子不堪学习的压力而放弃生命,我忽然理解作者的苦心了:作者在用自己夸张的“呐喊”,深切的希望教育不异化,而能端正观念,遵守生命的原则,真正做到以孩子为本,引领孩子在体验自然的快乐中成长。
于是,又细细拜读,细细体会作者的心思:
观念一:形成正确的儿童观----儿童是人,但不是小大人
从古代的三寸金莲到读《三书五经》,从现代的超前教育到神童的出现,拔苗助长磨灭了儿童的天性。儿童不是“小大人”,他们的成长需要斑斓多姿的社会生态环境,他们的天性、能力的正常的生长有一定的程序。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我们对儿童一点也不理解:对他们的观念错了,所以愈走就愈入迷途。最明智的人致力于研究成年人应该知道些什么,可是却不考虑孩子们按其能力可以学到些什么,他们总是把小孩子当成大人看待,而不是想一想他们还没有成人呢?”
思考:儿童是人,是从尊重、维护儿童权益的角度提的,而不是成人的附属品。在教育中,我们应该端正观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儿童是独立的、积极主动的个体,有自主活动、独立活动和充分活动的权利;是完整的个体,发
展要全面;是发展中的个体,有巨大的潜能;在与周围环境、他人的积极互动中不断成长;具有个体差异,有不同的特点。并在生活中时时将这种观念落实在行动中,遵循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规律,在幼儿不同时期,给幼儿过不同的生活。因为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是按照一定发展规律的,幼儿园的学习与小学不同,幼儿更多的以形象思维,以具体操作的方式学习,以后生理、心理愈成熟,抽象思维、间接经验的学习渐占主导地位。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使教育更为有效。
观念二:尊重儿童的本能----深入儿童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从儿童的梦想到充满梦想的游戏,到心灵的游戏儿歌、童话、神话、那些“猫话狗话”“鸟言兽语”都是他们的精神食粮。儿童的梦想,他的泛灵论和童话,大大拓展了儿童的生活空间-----他有一个远远大于客观现实的世界。周作人:“儿童的生活与成人不同的,他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我们应当探究、认识这个世界并予以尊重。教育不仅使儿童发展,还应当使儿童快乐。” 思考:有些家长不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孩子那么好玩,为什么会把自己当成童话里的小红帽?呼应课程中尼罗教授介绍的11岁澳大利亚孩子的诗中讲到:理解孩子的世界。儿童就是儿童,他们有自己的精神世界,理解、欣赏儿童的生活,还儿童自由,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满足幼儿好奇、好问,让儿童在亲历和体验中充分的想象、创造、探索、操作,获得难以抹去的记忆:生活的经验。
观念三:学会欣赏儿童-----儿童是“探索者”与“思想家”。
儿童是有智慧的,儿童头脑中甚至常常会思考那些公认的伟大哲学家所困惑的问题:爱因斯坦4、5岁看到父亲给他的罗盘针以奇特的方式指定一个方向,使他感到了巨大的惊奇。他在追溯自己的科学研究历程时曾提及这件事给他的心灵所带来的震动。威哥思伏斯称:“我5岁时,获得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科学发现,我把毛虫关在瓶子里,它吐丝做茧,几天后,在我仔细的惊奇的观察下竟
出现了一只蝴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问题具有“哲理性”,在他看来儿童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
思考:如何发挥儿童的探索性?如瑞吉欧方案教学中,教师给予孩子坚定的支持系统,有物质、时间、精神的,教师成为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使孩子以自己的探索、操作来认识世界、获得经验和发展能力。这正是我们期待的理想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带孩子到“蓝天下的学校”——大自然中探索,科学的最终源泉——大自然,这与“田野”课程有异曲同工之妙,即时投入到真实的学习境地中(自然界、幼儿园、社会)而不是虚拟的、模仿的,更强调幼儿第一手资料的获得,而不是传统的间接资料与经验,如认知超市,认识鸟等,通过参观、饲养、观察、记录来自由建构对学习对象的知识经验,而不是看图片、听老师讲。再如通过自己的操作,幼儿发现冰在水里会浮起来的有趣现象,这些只有通过孩子的亲身操作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
今天,我深感自己的不足,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和理念,将理念落实到实践中,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掌握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规律,树立儿童发展为本的意识与实践行为,创设健康、丰富的物质环境,充满关爱、尊重、支持、理解的精神环境,充分的利用各种资源,有效组织各种活动,促进儿童间的积极的互动与交往,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学会等待儿童,与儿童对话,读懂儿童这本书,我们将会和他们共成长。
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对21世纪的儿童教育充满期盼和信心,同时也为儿童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陈钰2005、8、
读《解放儿童》有感 高淳阳小 孔菊花最近有机会拜读了 刘晓东博士的大作《解放儿童》。看了这本书,同感、质疑、否定参杂在一起。看了书名,很多人肯定会说:“全人类都解放了,儿......
《解放儿童》读后感为什么要解放儿童?因为儿童自身还具有珍贵的精神资源。《苏菲的世界》的作者乔斯坦·贾德认为,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成为哲学家。毕加索认为每个儿童都是艺术家......
读《动物解放》有感----傅钰琳暑假里,老师推荐让我们阅读一本科技类书籍。打开网页,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动物解放》。于是我怀着好奇的心理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不禁感慨万千。......
读《解放自己》有感800字读《解放自己》有感——灵魂深处,享受独处。来自2015年新员工---王建刚"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
《解放儿童》读书笔记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笔记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解放儿童》读书笔记,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