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读后感_关于大学读后感

读后感 时间:2020-02-27 11:49:5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读后感】

《大学》读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关于大学读后感”。

人生的顺序

----读《大学》有感

13秋英语1班汪海媚

《大学》原本是名列五经的《礼记》中第四十二篇,宋朝的程氏兄弟把它抽出来单列,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大学》是四书五经当中最短的一篇,仅有1700字左右,大学虽然短,但却讲出了一个人由凡转圣的途径,若人能够依照大学的教诲,进修德行、钻研学问就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一生受益无穷。退可善其身,进可报天下。

大学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开宗明义,所谓大人之学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也,让一个人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心怀天下,而不是整天鸡毛蒜皮,蝇营狗苟。“其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宗旨在于显明本有的清明德行,在于把这种修养取得的成就恩泽人间百姓,从而使人人都达到至善的境界。解释”在明明德“的传一章引用了《康诰》《大甲》《尧典》主要是”为了说明弘扬人性中美好善良的品质从三皇五帝时期就开始了,并不是我们标新立异的产物。“我认为它包涵了”性本善“的意味。《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中的”天之明命“就是指上天平等赋予每个人的德性。它强调了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美好的,但是可能由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不同才导致了人们在品行和德性方面的差异。因此”皆自明也",即要我们自己加强自身的修养。《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放在一起时,就有很强的目的性和顺序性了。修身的目的是齐家,齐家是为了治国,治国是为了平天下,而这种目的性就如同一个人的行为纲领和做人的步骤,被列入“八目”之四也是很有道理的。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生的第一大学问。“修身”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做官、去治理国家,否则,将会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所以说,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怎样做人,不管他学富五车,有亿万财富,他的人生最终都是失败的人生。正如古人所说的:“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反过来讲,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人,则永远被怀念、被学习。所以,古人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

读《大学》让我感觉自己站在了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殿堂的门口,里面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精华所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014年10月3日

《大学》读后感

《大学》——中华民族的精华教育学院 小教3班 陈水灵 110181335 我本人特别不喜欢看书,但是在老师的要求下,我看了这本书《大学》。看过《大学》之后我觉得我整个人都变得有知......

《大学》读后感

《大学》读后感人亦如水一般,欲物则容纳,包容一切,善上若水。所谓“大学”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大学读后感

《大学》读后感《大学》是四书的之一,是中华民族流传至今的文化瑰宝。《大学》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醍醐灌顶,看到了我的又一片蓝天。 《大学》总结了人一生实现理想抱负......

《大学》读后感

《大学》读后感初次接触《大学》,不求甚解,读完一遍以后的感受即是感动。可能有人觉得奇怪,《大学》讲的并不是声情并茂的煽情故事,为何会感动呢?此时的感动不只源于文中所讲,还源......

《大学》读后感

《大学》读后感《大学》作为四书之一是我们应该拜读的经典,细读《大学》,也能从中感受到当时的思想风潮。它影响着数以万计的古人,形成了他们独特的具有中国色彩的思维方式与做......

下载《大学》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