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 读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关于安妮日记读后感”。
《安妮日记》 读后感
初三二班林怡甜
安妮,一个犹太少女,1942年6月12日,她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迫于日益残酷的排犹浪潮,她的一家和另外四名犹太人共八人躲进她父亲公司的密室,八个人藏身阁楼密室25个月。在漫长的25个月内,唯有这位13岁犹太少女安妮用她的笔,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支撑她记录下顶楼内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
对十三岁的安妮来讲,这日记本就像打开一扇门,它通向成长,通向无限的希望。安妮说过“没有日记,也就无我。”然而,安妮不再有机会回味这一切了,因为同时拉开的,是战争的序幕,随着警报的拉响,恶梦就开始了。而她面对死亡的阴影,她的心灵一直是和平与真挚的。安妮说:“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并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所以,在阅读《安妮日记》时,大的战争背景下,我们将得到更多的是一种温暖人心的东西贯彻始终。有一种种欢快温暖的种子萦绕在每一个角落,细节随处可见,是安妮带给周围的每一个人。她可以说:“我必须承认,坐在天窗下面,感觉到阳光照在你的面颊上,拥抱着一个可爱的男孩,有什么比这更愉快吗?”
安妮经历了快乐,期望,隐匿,抑郁,意欲,悲愤,挣扎,死亡的人生历程。安妮在日记中如实记录了两年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对战争、人性的深入思考。她渴望用年轻的激情、勇气和天性的善良拥抱自然,拥抱世界,但是战争回报给她的却是苦难和死亡。
安妮用她天生的好文笔向我们展示了她那段最美好的时期。从13岁到16岁,几乎每一篇日记,更多的不是战争带给她的沉重,而是她对待战争的乐观。一切是乐观的„„因为有那么多的东西支撑着她,爸爸,妈妈,姐姐。和那个16岁的,她喜欢的男生„„
她永远有那么一点期待,也许战争结束了,她又可以上学,又可以看见他,又可以开心的,开心的干好多的事情„„
后来,安妮被抓到了集中营,但是她依然是那样的乐观,那样的充满希望„„ 但是,在安妮16岁生日的前3个月,她却去世了,带着绝望„„不,带着那么一定点的希望走的„„她的精神垮了。爸爸的杳无音讯,妈妈的死,姐姐的突然离去,使安妮,那个因为战争和疾病而不堪一击的女孩再一次的受到打击„„她在3月初,一个原本充满希望的春天,悄然离去„„
战争就是一种悲剧,它会摧毁我们在生活中早已熟悉和习以为常的美好的东西。或许,在战争开始的时候,会是激动人心的,但兴奋过后,将是对和平的漫长而痛苦的等待。
密室中的犹太女孩——《安妮日记》读后感同学们,你有没有因为窗外的噪音太响而心烦意乱无法写作业?有没有抱怨过学校午饭太难吃、课桌太陈旧、教室里还没有空调?可是你们知道吗......
安妮日记 13岁生日那天,安妮收到的生日礼物中有一本日记簿。从这一天起,安妮开始写日记。日记除了开头一小部分外,都写于隐秘的密室中,是以假托写给女友凯蒂的书信形式写成的。......
安妮日记读后感安妮日记>读后感1944年3月29日,波尔克斯大臣谈到,战后应该出一本与战争有关的日记或书信。当安妮爸爸独自抹着眼泪走出纳粹集中营,并接过安妮的日记时,《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读后感在这个寒假里,我阅读了一本十分感人的书---《安妮日记》。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安妮·弗兰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1942年到1945年期间,她的一家三人和其它五个犹......
《安妮日记》读后感有趣的一天又要结束了,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触的事情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日记了。那么写日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妮日记》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