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我们在读完一本书之后,对于书中内容和作者观点的个人理解和感受的总结。如何写一篇洞察人性、思考人生的读后感?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思考融入到对书中情节和人物的解读之中,展开更深层次的思索。读后感是一种对作品的评价和思考,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
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读后感篇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这个暑假里,我又积累了一本课外书——《西游记》。这本书写了唐僧集结了师徒四人去往西天取经的故事,他们一路上斩妖除魔、斗智斗勇,最终取得真经,四人皆被封佛号。
在取经路上,师徒四人都有自己明显的优点,同时也有自己的缺点。通朗全书,我觉得师徒四人有个最突出的共同的优点,那就是——坚持不懈,这是很可贵的品质。
现在,我们国家到印度有十几万公里的路程,现代社会没有一个人只凭靠自己的双脚去往返印度,但是,唐僧师徒做到了,他们坚持自己的初心,不畏艰难险阻,历经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成功取得了真经。尤为一提的是师傅唐僧,他是肉体凡胎,毫无法力,但他最具坚持精神,为了自己的理想,花了自己大半生时间取得真经。普通人来看,唐僧换个理想不就行了吗?我只想告诉他一句话“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自然而然,从唐僧师徒联想到了自己。其实我也是一个坚持不懈的人,身上具有这种优秀的品质。学校新生素质考完后,在报名自愿的情况下,我选择了报名信息奥林匹克的社团课,数学考试前50名者优先,可以编程0基础,我对数学和编程都很感兴趣,所以毫不犹豫。第二天,有200人参加了此次选拔考试,我考了第八名,虽然零基础,但还是优先录取了,非常开心。
在暑假里,8月份的每个上午是返校信奥班培训时间,刚开始几天很兴奋,积极起床上课,但后来因为晚上要体育锻炼,睡得较晚,起床很痛苦。为了不迟到,每次规定时间如果起不来,我就在床上做俯卧撑逼自己起床,所以到现在我是零迟到记录的,并且一次都没有请过假,已经坚持了近一个月了,成绩也不错,能保证不会被淘汰了。想来还是要感谢一路坚持的自己!
人生难免坎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唐僧师徒四人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会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很多帮助,让我们充满希望、携手正能量一路前行吧!
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读后感篇二
记得我以前看过一本书,名字叫《水浒传》,从字面上来看,可以说是武侠小说一类,但深刻理解的话,可以说是揭露当时朝廷腐败黑暗的一面的。我认为那些口口声声说为国家效力,对皇帝忠心不二,而背后却贪污勾结对国家有威逼的人,他们就没有一点耻辱之感吗?那些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去残害对国家最忠心的臣子,莫非他们不觉得自己是罪该万死吗?再看看那个皇帝,成天听信谗言,受奸臣的挑拨,不理朝政,听不得任何对自己不利的话,专听自己心悦的话,而事后又感到懊悔,他不认为自己昏庸无道吗?再想那个宋江,为了做官,竟宁愿牺牲自己诞生入死的`兄弟,做什么都依靠他人,最终害死了102位兄弟,他不觉得自己无用对不起兄弟们吗?我想不管谁看完了这本书,心中都为那些英雄们不平,而对高求,庞太师等人恨之入骨。为什么社会上会消失这种人呢?不就是为了争权夺利,享尽荣华富贵,甚至想当上皇帝吗?即使得到了,他们会从心里兴奋,或者他们会因此而收手吗?不,事实告知我们,那是永久也不行能的!再反过来想想,那些贪官污吏都是与生俱来的吗?不,是钱权,是钱权一点点吞食他们的良知,吞食他们人性的一面,而吞食完了,他就会变得残暴无仁。不错,爱钱爱权,人人皆有,但大多数人都有理性,知道什么是该什么是不该。俗话说的好,不义之财,不行久享,那些死有余辜的贪官,在九泉之下也应当反省反省自己了,他们会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而付出应有的代价!而那些忠臣,也可以仰天长笑了。假如这世界没有贪官的话,我信任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那世界都会变得无比的美妙!
文档为doc格式。
-->
-->。
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读后感篇三
书,是我们的好伙伴。最近,我读了很多书,在这些书中,最有意思的就是《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讲的是在风光旖旎的泰晤士河畔,住着四个好伴侣——忠厚的鼹鼠、机智的河鼠、傲慢自大的蟾蜍和老成持重的獾。他们每天游山玩水,享尽大自然的恩惠。财大气粗的蟾蜍迷上了开汽车,车祸不断。伴侣们为了让他不再沉迷于汽车,就把他关在自己的房子里。谁知,蟾蜍竟然逃走了。自由了的蟾蜍偷了一辆汽车,结果被捕入狱,他的庄园也被野林里的黄鼠狼等侵占了。在监狱,他得到了狱卒女儿的关心,化妆成洗衣婆逃了出来,奇迹般地回到了河鼠的家,最终,在三个伴侣的关心下,夺回了庄园,改邪归正。
这本书讲的是关于伴侣的.事情,由此我也懂得了一个道理: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伴侣的话只要对自己有益,就要多听一听。看看蟾蜍吧!他一味孤行,不听劝说,伴侣们把他关起来,他还逃出去,最终被抓进了监狱、失去了庄园,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古人说“开卷有益”。读书,不仅让我体会到书中的乐趣、增长了学问,更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在我成长的道路上陪伴我一路前行。
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读后感篇四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是施耐奄和罗贯中合作而写成的。书里讲的是各种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他们个共性格鲜亮、光荣照人。里面的鲁智深、武松、林冲、宋江等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在众多英雄人物中,我最喜爱的是武松。
武松武艺高强,性格刚烈。他还有超人的力气和士气,在景阳岗他赤手空拳打老虎,铁锤般的的拳头,三两下就把老虎给打死了。这里我特别佩服武松的英勇和气魄。
武松还是一个光明磊落、敢作敢当的人。当他知道哥哥被西门庆欺侮而死的时候,他先去向官府告状,他信任官府会主持公道。可是官官相互,告状不行,他便亲自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然后便去了自首。从这儿可以看出他是个敢作敢为光明磊落的人。
《水浒传》这本书写得特别精彩好看,把毎个人物都描写得栩栩如生,把每个打斗写得都特别逼真。比如景阳岗打虎中,把武器松、店家、老虎的动作都刻画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里面的一拳一脚描写的特别到位,人物性格刻画得特别鲜亮。
《水浒传》还反应了宋王朝的腐败,社会的黑暗。它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我喜爱看这本书。
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读后感篇五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从今,一块纷纷扰扰的石头陨落人间,牵系起一群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红楼女。在那浮华的'贾府中演绎着“美中不足今方信,如花美眷空蹉跎”的凄美故事。浮华的悲剧,即将开幕。
贾元春,贾府第一个传奇人物,贾家嫡系孙女,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大观园真正的仆人,可谓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享尽荣华的她用二十年的青春看清了这人间是非。一曲“恨无常”道出了她悲、美的一生。同时也说出了她那华丽的凤袍下掩盖的无限的哀痛和苦痛。可怜薄命女,生因浮华,死亦因浮华。
一个道金玉良缘,一个念木石前盟,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一个孤高自诩,一个处事圆滑,一个肌肤如雪,一个娇花似水。一个薛宝钗,一个林黛玉。只惋惜了两个薄命女,入了富贵家,却不知那浮华之门易进不易出啊。“可叹停机德,甚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富贵一生只落得个空劳牵挂,枉自嗟呀!败落的大观园,没有了从前的繁华,潇湘馆在那几束翠竹的衬托下显得那样清幽,可是里面却没了颦儿的笑音和哀叹。宝钗啊,当你再一次看到这景象是想必也会为那“登上青云”的追求而懊悔吧!金银散尽,家业凋零,有恩逃命,无情报应,欠命命已还,欠泪泪已尽。食尽鸟投林,皆因浮华散尽!一卷红楼落幕,不禁慨叹:“陋室空堂芴满床,衰草枯杨歌舞场。金箱垠箱又怎样,只惋惜你命不长。浮华门里唱大戏,那结局怎一悲字了得!莫要不舍富贵乡,浮华皆可抛!
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读后感篇六
最近我们学校又发了一本新书——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故事的情节特别曲折,讲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
小说叙述了林黛玉爱上了贾宝玉,但是贾宝玉的长辈们不许他跟林黛玉结婚,林黛玉虽然长得好看,但是她体弱多病,而且特别娇气,始终要哭,到最终贾宝玉没和她结婚,结果黛玉愁闷而死。这篇故事也讲了当时的人们是多么辛苦,示意了作者晚年寓居北京西郊,生活贫困的生活现实。整个作品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为主线绽开,向我们展现了封建社会四大家族的由胜而衰的没落过程。作品令人深思,也让我们生活在今日文明富足年月的中国人庆幸生在好年月,由此也更加珍惜,并且提示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回报生活。
看完书,掩卷思索。我觉得林黛玉这个人不好,我不太喜爱这个人物。她动不动就哭,始终含着泪水。而且身体也不好,总是生病。她和宝钗是一个特殊大的对比,宝钗遇事稳重,识大体,顾大局,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对待生活有热忱,有上进心。从某个角度上讲,她和宝玉是一对金玉良缘。但是,偏偏又碰上贾宝玉厌恶仕途,由此给这段姻缘增加了一层阴云。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身边也会有很多人,他们有理想,乐观进取,在权力名誉和地位的方向上坚毅地前行着,也有一些人,他们看到再多的财宝,再高的.权利和地位,到头来不过是一片浮云,生活在他们看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欢乐。所以,这些人并不去追赶名利,只是在享受当下。对待生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价值观是:无论我们的脚步到达了哪里,都不能遗忘我们动身时瞄准的方向是欢乐。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林黛玉作为灵魂人物,她与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丛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林黛玉的自卑情结是命运所赐,也以此写成了她的命运。
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读后感篇七
我喜欢《水浒传》,里面的人物栩栩如生。我还喜欢《三国演义》,书中的故事多姿多彩,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西游记》,书中唐僧师徒四人闯过无数难关,取得了真经。
孙悟空正向我招手呢!我迫不及待的从书包里拿出了《西游记》,我坐在座位上,手拿着书,眼睛紧紧地盯着书上的每一个字,书中的故事牵动着我的心,读着,读着,我便进入了这美妙的书的王国之中了。
在这本书中,我认识了聪明机智,活泼顽皮的孙悟空,孙悟空大闹天宫,手拿金箍棒,脚踩筋斗云,给了十万天兵天将一个下马威!难怪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好吃懒做的猪八戒,手拿九齿钉耙,甩着两只大耳朵,挺着大肚子,我看了哈哈大笑,这可真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好一本《西游记》,你让我领略了经典的魅力,让我的课余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读后感篇八
1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第28回妖怪)。
2乍入芦芋不知深浅(第32回孙悟空)。
3皮笊篱一捞个罄尽(第39回孙悟空)。
4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第39回猪八戒)。
5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溜(第47回众僮仆)。
6尖担担柴两头脱(第57回猪八戒)。
7吃了磨刀水的秀气在内(第67回孙悟空)。
8狗咬尿泡空欢喜(第71回作者)。
9铁刷帚刷铜锅家家挺硬(第77回作者)。
10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第81回猪八戒)。
11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第83回哪吒太子)。
12贩古董的识货(第86回小妖)。
13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第87回葛仙翁)。
14三钱银子买个毛驴自夸骑得(第93回沙僧)。
15皮肉粗糙,骨骼坚强各有一得可取(第93回猪八戒)。
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读后感篇九
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的一颗明珠,它是一本神话小说。讲述的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精彩故事。
本书传神的塑造出众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孙悟空是一个勇往直前、嫉恶如仇、为民除害除暴的大英雄。唐僧是一位正直善良、有事不辨真假、是非对佛教信徒十分虔诚的人物。猪八戒是全书中一个重要的喜剧人物、他憨厚纯朴,虽对敌斗争有时畏缩不前,但从不屈服或投降。他明显的不足就是好吃嘴馋、自私偷懒‘有时搬弄是非’弄巧成拙。还有就是沙僧,他忠于职守、任劳任怨、虽然本领不如孙悟空和猪八戒那样高强,但他也总是尽职尽责。在这四个人当中我最喜欢孙悟空。他本是一只石猴住在花果山水帘洞里,后经观音菩萨点化成为唐僧的徒弟,保着唐僧一起去西天取经,一路上他降妖除怪,他对师傅忠心耿耿,对徒弟也表现了友好和关爱,本领超强充满正义感。凭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与妖怪斗智斗勇,最终成为妖魔恐惧的对手。是本书中有个性的重要人物。
在师徒四人取经的路途中,遇到重重困难,他们从不轻言放弃,最终修成正果,这就是坚持的力量。人们常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也就是这个含义。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每个人都具有着某一方面的天赋,但就是没有坚持努力,最终一事无成。所以坚持是得等重要啊。
让我们学习师徒四人的精神,共同努力,将来成就一番事业吧!
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读后感篇十
草船借箭——自有妙计。
草船借箭——巧用天时。
草船借箭——用人的箭射人的靶。
草船借箭——有误(雾)。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晁盖的军师——无(误)用。
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
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张飞穿针——大眼对小眼。
孔明夸诸葛亮——自夸自。
关二爷的胡子——然(髯)也。
关公的脸——红到头了。
关公的眼睛——睁不开。
林冲买宝刀——中了诡计。
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林冲棒打洪教头——专找破绽下手。
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
林冲上梁山——逼出来的。
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猪八戒见了白骨精——垂涎三尺。
猪八戒拉着西施拜天地——压根不配。
猪八戒招亲——凡心难丢。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
黑旋风劈宋公明——错看(砍)了人。
唐僧看书——一本正经。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周瑜摆手——嘟嘟(都督)叫。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刘姥姥出大观园——满载而归。
贾宝玉的丫环——喜(袭)人。
王熙凤害死尤二姐——心狠手毒。
诸葛亮哭周瑜——假悲假叹。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唐三藏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
孙猴子吃蟠桃——自食其果。
卢俊义上梁山——不请自来。
张顺浪中斗李逵——以长攻短。
(一)红楼梦中的歇后语。
1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自掩苦处(第7回焦大)。
2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第16回王熙凤)。
3借剑杀人——不露痕迹(第16回王熙凤)。
4引风吹火——费力不多(第16回王熙凤)。
5站干岸——-不沾事(湿)(第16回王熙凤)。
6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第16回王熙凤)。
7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第25回彩霞)。
8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26回红玉)。
9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第19回李嬷嬷)。
10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扣了环了(第30回王熙凤)。
11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第30回金钏)。
12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第46回鸳鸯)。
13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第46回鸳鸯)。
14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第46回鸳鸯)。
15黄柏木作磐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第53回贾珍)。
16聋子放炮仗——散了(第54回王熙凤)。
17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第60回芳官)。
18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第61回柳氏)。
19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第65回尤三姐)。
20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第65回尤三姐)。
21耗子尾巴上长疮——多少脓血儿(第68回王熙凤)。
22顶梁骨走了真魂——吓得要命(第68回王熙凤)。
23锯了嘴子的葫芦——没口齿(第68回王熙凤)。
24小葱拌豆腐——清的清白的白(第74回王夫人)。
25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富余也不能(第75回鸳鸯)。
26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第88回贾母)。
27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第88回王熙凤)。
28焦了尾巴稍子——绝后(第117回众人)。
(二)西游记中的歇后语。
1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第28回妖怪)。
2乍入芦芋——不知深浅(第32回孙悟空)。
3皮笊篱——一捞个罄尽(第39回孙悟空)。
4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第39回猪八戒)。
5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溜(第47回众僮仆)。
6尖担担柴——两头脱(第57回猪八戒)。
7吃了磨刀水的——秀气在内(第67回孙悟空)。
8狗咬尿泡——空欢喜(第71回作者)。
9铁刷帚刷铜锅——家家挺硬(第77回作者)。
10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第81回猪八戒)。
11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第83回哪吒太子)。
12贩古董的——识货(第86回小妖)。
13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第87回葛仙翁)。
14三钱银子买个毛驴——自夸骑得(第93回沙僧)。
15皮肉粗糙,骨骼坚强——各有一得可取(第93回猪八戒)。
(三)水浒传中的歇后语。
1贼去了关门——迟了(第5回周通)。
2瓮中捉鳖——手到拿来(第18回刘高)。
3阎罗王面前——没放回的鬼(第21回阎婆惜)。
4花木瓜——空好看(第24回潘金莲)。
5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露(第24回郓哥)。
6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第24回王婆)。
7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第26回作者)。
8披麻救火——惹焰烧身(第21回作者)。
9灯蛾扑火——惹焰烧身(第27回作者)。
10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来(第39回作者)。
11割猫儿尾拌猫儿饭——自供自(第62回蔡福)。
12佛面上去刮金——刻薄(第83回军校)。
13雪狮子向火——酥了半边(第101回作者)。
贾宝玉住在小西屋——到哪儿说哪儿。
正白旗的曹雪芹——真个别。
个二爷的蓝点颏——又哨起来了。
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猪八戒见了白骨精——垂涎三尺。
猪八戒拉着西施拜天地——压根不配。
猪八戒招亲——凡心难丢。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
黑旋风劈宋公明——错看(砍)了人。
唐僧看书——一本正经。
刘姥姥出大观园——满载而归。
贾宝玉的丫环——喜(袭)人。
王熙凤害死尤二姐——心狠手毒。
诸葛亮哭周瑜——假悲假叹。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唐三藏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
(四)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
1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第2回陈琳)。
2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第107回蒋济)。
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读后感篇十一
《西游记》这本古典小说家喻户晓,文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让我回味无穷。
《西游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在十四年的时间里,历经千辛万苦,战胜各种妖魔鬼怪,终于到达西天,取回了真经。
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他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但是,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斗,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与一切困难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
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猪八戒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他总是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的毛病实在多。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他十分可爱。
师傅唐僧,虽说没有孙悟空的本领、猪八戒的憨厚、沙僧的勤快,但他品行端正,会念真经,有坚定的信念。
白龙马虽说没有什么大本事,但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心当好后勤,不好出风头。
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
《西游记》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我想:我们不仅要学习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还要在生活中敢于克服困难。
文档为doc格式。
-->
-->。
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读后感篇十二
《西游记》此著作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艺术形象。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它好动,调皮,武艺高强,勇敢机智,疾恶如仇。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它一路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打败妖魔,把师傅从危难中救出来,但唐僧却有些看不清事实,被妖怪伪装成的善良表面所蒙蔽,责怪悟空杀了他们,念紧箍咒,甚至把它赶走,但它还是对唐僧非常忠心,一路保护着,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孙悟空终于修得正果,加封斗战胜佛。
猪八戒的本事比孙悟空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却也是不可缺少的人物之一,它有着一身毛病,好吃懒惰,爱占小便宜,怕困难,总是退缩,它相对来说小脑筋比较多,我很清晰记得有一集,某条河流结了冰,但这样马就不容易前行了,当大家都在困扰之时,猪八戒立即就说可以给马蹄裹上布,增加摩擦力。但在妖魔面前,担着保护师傅的重任之下,他也会扛起他那把九齿钉钯,勇敢的与妖魔作斗争。它就是这样,虽好吃懒做,却是孙悟空的左膀右臂。虽然自私,却讨人喜欢,虽然喜欢拨弄是非,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但对师傅却很忠诚。所以令读者不但不觉得很讨厌它,还觉得它有几分可爱之处。
沙和尚的本领更比悟空,八戒是弱一些。他淳朴憨厚,忠心耿耿,从电视剧里他喊“大师兄”那种厚重的声音和真诚的眼神可以看出来。他不象孙悟空那么好动调皮,也不象猪八戒那样好吃懒做,他一心跟着唐僧,正直无私,任劳任怨,谨守佛门戒律。总是挑着行李默默跟在身后,任劳任怨,憨厚和淳朴的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
师傅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朝皇上选定,前往西天取经。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他诚实善良,一心向佛,但胆小怕事,鉴别能力差。虽然没有高强的武艺,但是却有很大的毅力,坚持不懈的一直向西走去,不被困难所抵挡,直到达到目标才肯罢休。在此之前绝不半途而废。
《西游记》有着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以外,还有着引人入胜的情节。众多情节中,我记忆最清楚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和《三打白骨精》这两回。
《孙悟空大闹天宫》中孙悟空自称“美猴王”。去东海龙宫得到“如意金箍棒”。又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龙王、地藏王去天庭告状,玉帝最后请孙悟空管理蟠桃园。孙悟空偷吃了蟠桃,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离天宫。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捉。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很多天后依然毫发无损,还在天宫大打出手。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三大白骨精》中,悟空三次打死变为人形的白骨精,而被师傅气的念紧箍咒,唐僧鉴别能力差,容易被表面所蒙蔽,所以他并不知道那是妖怪,悟空的解释他完全不听,而是念他的紧箍咒,疼的孙悟空满地打滚,最后唐僧还要和孙悟空断绝师徒之情,孙悟空被迫无奈,只好又回到花果山。但是孙悟空心理并没有怨恨师傅,更没有去报复师傅的想法,他把委屈全都藏在心理,而且心理总是想着师傅的安危,可见他对是师傅的真心,最后还是就了师傅。这些情节都非常精彩。
《西游记》除却本身引人入胜的情节外,还包含了许多道理和启示比如唐僧盲目地接受别人的帮助,有时不听孙悟空的好心劝告,掉入妖怪的手中。这足够说明了遇到麻烦的事情要动脑筋,如果不动脑筋,听了别人不好的意见,反而会更糟糕。
再比如,看起来没什么用的人,在关键时刻也是能力挽狂澜的,就像猪八戒那样。沙僧和小白龙还使我明白了,班级中同样不能没有默默奉献者,也许他没什么能力,但是如果一个班级没了他们默默无闻的工作,同样是出不了成绩的。
从唐僧身上我还知道了,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然而,师徒四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吸取他们的长处,如果自己也有他们的短处则要改正。
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读后感篇十三
草船借箭――巧用天时。
草船借箭――用人的箭射人的靶。
草船借箭――有误(雾)。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晁盖的军师――无(误)用。
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
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张飞穿针――大眼对小眼。
孔明夸诸葛亮――自夸自。
关二爷的胡子――然(髯)也。
关公的脸――红到头了。
关公的眼睛――睁不开。
林冲买宝刀――中了诡计。
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林冲棒打洪教头――专找破绽下手。
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
林冲上梁山――逼出来的。
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猪八戒见了白骨精――垂涎三尺。
猪八戒拉着西施拜天地――压根不配。
猪八戒招亲――凡心难丢。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
黑旋风劈宋公明――错看(砍)了人。
唐僧看书――一本正经。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周瑜摆手――嘟嘟(都督)叫。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刘姥姥出大观园――满载而归。
贾宝玉的丫环――喜(袭)人。
王熙凤害死尤二姐――心狠手毒。
诸葛亮哭周瑜――假悲假叹。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唐三藏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
孙猴子吃蟠桃――自食其果。
卢俊义上梁山――不请自来。
张顺浪中斗李逵――以长攻短。
(一)红楼梦中的歇后语。
1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自掩苦处(第7回焦大)。
2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第16回王熙凤)。
3借剑杀人――不露痕迹(第16回王熙凤)。
4引风吹火――费力不多(第16回王熙凤)。
5站干岸――-不沾事(湿)(第16回王熙凤)。
6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第16回王熙凤)。
7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第25回彩霞)。
8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26回红玉)。
9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第19回李嬷嬷)。
10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扣了环了(第30回王熙凤)。
11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第30回金钏)。
12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第46回鸳鸯)。
13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第46回鸳鸯)。
14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第46回鸳鸯)。
15黄柏木作磐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第53回贾珍)。
16聋子放炮仗――散了(第54回王熙凤)。
17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第60回芳官)。
18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第61回柳氏)。
19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第65回尤三姐)。
20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第65回尤三姐)。
21耗子尾巴上长疮――多少脓血儿(第68回王熙凤)。
22顶梁骨走了真魂――吓得要命(第68回王熙凤)。
23锯了嘴子的葫芦――没口齿(第68回王熙凤)。
24小葱拌豆腐――清的清白的白(第74回王夫人)。
25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富余也不能(第75回鸳鸯)。
26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第88回贾母)。
27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第88回王熙凤)。
28焦了尾巴稍子――绝后(第117回众人)。
(二)西游记中的歇后语。
1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第28回妖怪)。
2乍入芦芋――不知深浅(第32回孙悟空)。
3皮笊篱――一捞个罄尽(第39回孙悟空)。
4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第39回猪八戒)。
5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溜(第47回众僮仆)。
6尖担担柴――两头脱(第57回猪八戒)。
7吃了磨刀水的――秀气在内(第67回孙悟空)。
8狗咬尿泡――空欢喜(第71回作者)。
9铁刷帚刷铜锅――家家挺硬(第77回作者)。
10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第81回猪八戒)。
11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第83回哪吒太子)。
12贩古董的――识货(第86回小妖)。
13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第87回葛仙翁)。
14三钱银子买个毛驴――自夸骑得(第93回沙僧)。
15皮肉粗糙,骨骼坚强――各有一得可取(第93回猪八戒)。
(三)水浒传中的歇后语。
1贼去了关门――迟了(第5回周通)。
2瓮中捉鳖――手到拿来(第18回刘高)。
3阎罗王面前――没放回的鬼(第21回阎婆惜)。
4花木瓜――空好看(第24回潘金莲)。
5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露(第24回郓哥)。
6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第24回王婆)。
7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第26回作者)。
8披麻救火――惹焰烧身(第21回作者)。
9灯蛾扑火――惹焰烧身(第27回作者)。
10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来(第39回作者)。
11割猫儿尾拌猫儿饭――自供自(第62回蔡福)。
12佛面上去刮金――刻薄(第83回军校)。
13雪狮子向火――酥了半边(第101回作者)。
贾宝玉住在小西屋――到哪儿说哪儿。
正白旗的曹雪芹――真个别。
个二爷的蓝点颏――又哨起来了。
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猪八戒见了白骨精――垂涎三尺。
猪八戒拉着西施拜天地――压根不配。
猪八戒招亲――凡心难丢。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
黑旋风劈宋公明――错看(砍)了人。
唐僧看书――一本正经。
刘姥姥出大观园――满载而归。
贾宝玉的丫环――喜(袭)人。
王熙凤害死尤二姐――心狠手毒。
诸葛亮哭周瑜――假悲假叹。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唐三藏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
一)红楼梦中的歇后语。
1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自掩苦处(第7回焦大)。
2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第16回王熙凤)。
3借剑杀人――不露痕迹(第16回王熙凤)。
4引风吹火――费力不多(第16回王熙凤)。
5站干岸――-不沾事(湿)(第16回王熙凤)。
6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第16回王熙凤)。
7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第25回彩霞)。
8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26回红玉)。
9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第19回李嬷嬷)。
10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扣了环了(第30回王熙凤)。
11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第30回金钏)。
12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第46回鸳鸯)。
13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第46回鸳鸯)。
14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第46回鸳鸯)。
15黄柏木作磐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第53回贾珍)。
16聋子放炮仗――散了(第54回王熙凤)。
17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第60回芳官)。
18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第61回柳氏)。
19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第65回尤三姐)。
20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第65回尤三姐)。
21耗子尾巴上长疮――多少脓血儿(第68回王熙凤)。
22顶梁骨走了真魂――吓得要命(第68回王熙凤)。
23锯了嘴子的葫芦――没口齿(第68回王熙凤)。
24小葱拌豆腐――清的清白的白(第74回王夫人)。
25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富余也不能(第75回鸳鸯)。
26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第88回贾母)。
27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第88回王熙凤)。
28焦了尾巴稍子――绝后(第117回众人)。
(二)西游记中的歇后语。
1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第28回妖怪)。
2乍入芦芋――不知深浅(第32回孙悟空)。
3皮笊篱――一捞个罄尽(第39回孙悟空)。
4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第39回猪八戒)。
5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溜(第47回众僮仆)。
6尖担担柴――两头脱(第57回猪八戒)。
7吃了磨刀水的――秀气在内(第67回孙悟空)。
8狗咬尿泡――空欢喜(第71回作者)。
9铁刷帚刷铜锅――家家挺硬(第77回作者)。
10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第81回猪八戒)。
11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第83回哪吒太子)。
12贩古董的――识货(第86回小妖)。
13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第87回葛仙翁)。
14三钱银子买个毛驴――自夸骑得(第93回沙僧)。
15皮肉粗糙,骨骼坚强――各有一得可取(第93回猪八戒)。
(三)水浒传中的歇后语。
1贼去了关门――迟了(第5回周通)。
2瓮中捉鳖――手到拿来(第18回刘高)。
3阎罗王面前――没放回的鬼(第21回阎婆惜)。
4花木瓜――空好看(第24回潘金莲)。
5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露(第24回郓哥)。
6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第24回王婆)。
7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第26回作者)。
8披麻救火――惹焰烧身(第21回作者)。
9灯蛾扑火――惹焰烧身(第27回作者)。
10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来(第39回作者)。
11割猫儿尾拌猫儿饭――自供自(第62回蔡福)。
12佛面上去刮金――刻薄(第83回军校)。
13雪狮子向火――酥了半边(第101回作者)。
(四)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
1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第2回陈琳)。
2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第107回蒋济)。
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读后感篇十四
《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大多等硕级凉、听过、看过,它甚至还拍成电影、动画、电视剧,可以说家喻户晓。这本书讲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师徒四人一路斩妖魔、降鬼怪,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因坚持不懈而成功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看完这本惊险又刺激的书,我不禁思绪万千,也明白了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困难。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就缺少团队意识,有些人认为自己能力强,没必要寻求帮助,最终却以失败告终。孙悟空神通广大,不仅会七十二般变化,还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分辨出是人还是妖怪,但他没有办法时,也会上天庭寻求帮助,事情就迎刃而解了。这说明共同努力、互相协作很重要。孙悟空为人勇敢果断,一心帮助唐僧,妖怪来了,他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现在生活中,就需要孙悟空这种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人。我们千万不要做躲在墙角的胆小鬼,更不要做马后炮。路见不平,就应该“拔刀相助”。
猪八戒贪吃贪睡,有妖精打就来精神,但本领不够高强,在取经的路上经常打退堂鼓。每次一遇到情况,还总会误事,害师傅被妖怪捉去。这从反面教育我们:做人一定要恪守本分,不要做猪八戒这样的人。现在社会中,有不少像猪八戒这样的人,好吃懒做、胆小怕事,还总是轻言放弃。遇到这种人,我们就应该劝他“改邪归正”。
沙和尚为人憨厚老实,吃苦耐劳,处处为师傅着想,能听从师傅和大师兄的话。现在的家庭中,有些孩子不听家长的话,反而向家长索要更多的东西,家长成了他们的金库,可孩子却不回报父母。我觉得,我们要学会为父母着想,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做一个像沙和尚那样为别人着想、不求回报的人。
《西游记》教会了我们许多道理,它是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更是教会我们为人处世的秘方。
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读后感篇十五
我读完了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知道了《三国演义》是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群雄争霸,成败有道;《西游记》是说西天取经,斩妖除魔,惩恶扬善,修成正果;《水浒传》是说被逼无奈,揭竿而起,劫富济贫,落草为寇;《红楼梦》是说才子佳人,情痴情种,情投意合,悲剧收场。但这些是主要内容,本本小说都不同,我们要做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首先,从文字语言上来看。最早的《西游记》,写于宋朝,那时文人们都写文言文,《西游记》原文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难看懂的。而元朝写的《水浒传》,虽说也是文言文,但已有了很大改观,蒙古等民族与汉族的融合使语言有了较大的改变,所以,看《水浒传》的原文就容易多了。元末明初写的《三国演义》就又更进了一步。清代写的《红楼梦》则是一个飞跃。由于清军入关,满人统治汉人,文化又一次大融合,所以,《红楼梦》完全从文言文的圈子里跳了出来,它接近于现在的白话文,我们要看懂原文已相当容易。这是清代文学逐步跳离文言文的一个见证,可见,“五四”以后的新文学运动也不是无端冒出来的,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由于《红楼梦》这部小说用词相当恰当,语句相当优美,所以它也成了后来白话文初期效仿的对象,这是对我们现在的语言文字都有很大的影响的一部小说。所以它被称为四大名著之首,也是当之无愧。
接着,我们还可以从内容上来看。《三国演义》写的是三国时期的事情,那时候封建制度才开始几百年,人们的观念相对没有那么封闭,例如曹操的所作所为,这样奸诈,封建礼教的仁义是决不会允许的。但是那是封建制刚开始,统治不深,所以曹操还能成功。人们也都积极向上,励精图治,望成霸业,看来中国在进步。到了唐代,《西游记》写的就是那盛唐屹立于世界之东,大唐的僧人没有哪个国家敢不尊敬。大唐的通关文书更是通行西域。那时,老百姓们对周边的国家已有所了解,所以在吴承恩笔下才会有一些真实的国家。那时,是封建王朝的极盛,曹操那种人已是不可能成就事业的了。《水浒传》讲的是宋朝,那时封建制的顶峰已过,许多奸臣钻着儒家思想的空子,下坑百姓,上欺天子。国家已被他们搞得满目疮痍,所以一些绿林好汉揭竿而起。但那时封建思想已根深蒂固,潘金莲与西门庆是一例,李逵探母是一例,宋江招安又是一例。人们已丢不下忠孝二字,和对女性的约束,那怕造了反仍然不忘。这种观念直到今天尚有遗存。到了《红楼梦》,是写明代的内容,还是封建专制,父母包办婚姻,使有情人不成眷属。但清代的作者曹雪芹已大胆的多,小说的中心敢公然反对封建礼教,这也表明,明清时封建制已走上了下坡路,尤其是清代,在列强的重压下,急转直下。四部书,反映出了中国的兴衰,也反映出人们的观念从开放到封闭再到开放的过程。
-->。
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读后感篇十六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书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三篇《西游记》。
读后感。
欢迎大家点击查看!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吴承恩写的。讲的是唐僧一行人向西天取经,途中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到真经的故事。
孙悟空在这变成了孙行者;猪八戒原叫猪悟能,因为佛家有八戒,所以故称猪八戒;沙和尚原叫沙悟净,只因唐僧觉得他长得像和尚,便取名为沙和尚。
最重要的是,唐僧原来不姓唐,姓陈,因为那时是唐朝,唐太宗赐姓与陈玄奘,于是便称为唐三藏。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很多道理,又了解了以前的“言语知识”,我喜欢这本书!
今天,我读了《西游记》,这本书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以前,我翻开这本书只是为了重温一下孙悟空降妖除魔痛快淋漓的场面,而现在我翻开它是因为我要让那令人深思的道理永远刻在我的脑海里!
《西游记》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尽千万苦取真经的故事!它塑造了四个人物的形象:一是唐僧心地善良,诚心向佛。二是孙悟空正义大胆,技压群雄。三是八戒好吃懒做,贪恋美色。四是沙僧忠厚老实,安于天命。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齐天大圣孙悟空,他的身上有一种不畏强敌的精神,而且他本领高超,神通广大。虽然他有时候有些顽固,可是我依旧对他充满了敬佩之情。
书中写唐僧师徒历尽八十一难取得真经,这使我不禁联想到了他们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宝贵精神。它使我明白了要成大事,就必须勇敢顽强,坚持不懈,再想想自己平时半途而废,不甚了了,浮光掠影,我不禁后悔起来:为什么不努把力坚持到底呢。这就是我,或者大家身上的一种共同的缺点,那就是总想偷懒,不愿认真的去把事做好,做完整。如果我们像唐僧师徒那样坚持到底,最后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在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同时,我也真切的感受到了团结力量的巨大,如果唐僧师徒四人不团结一致,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纵使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能腾云驾雾,上天入海,但离开了力大无穷的八戒,擅长水性的沙僧,取经大业的完成也就不那么顺利了。唐僧肉眼凡胎,但他却以慈悲的心肠,感动了人神天地。我们还要学习孙悟空明辨是非的优良品质,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分清真善美,假恶丑!
要想做大事,我想唐僧师徒取经的经历告诉了我们必须具备的条件!
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孙悟空那种正义大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
-->。
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读后感篇十七
的.情节。我一边划线,一边做批注,认真去划、想,没有一丝怠慢。一个上午都钻在书房看这本书。吃饭时,一手拿着筷子,一手拿着书看,把饭都扒在桌上了。
后来,我开始有了小心思:“随便看一回就要半个小时,两回就要一小时,这太浪费时间了。”于是我便在划线时减少批注,结果只要40分钟了。
可我还是不满意,我又想到减少时间的计策,干脆不写批注,直接划线的了。结果,时间竟减了一大半,只要30分钟就顺利完成。
假期里,我就是这样马马虎虎地看完了《西游记》。
句,双横线划陌生词,三角包标好词。量从每天两回变成了每天一回。我更认真阅读了。
第二天课上,老师便来考《西游记》的内容。老师提问像“这回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类问题,让我们回答。结果很多人都被查出来没认真看《西游记》。不过我每次都知道答案,并把手举得高高的。我想读书不是为别人读,而是为自己读,我就认认真真地一天读一章吧。
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读后感篇十八
《西游记》虽然没有《三国演义》的豪情壮志,没有《浒传》的兄弟情义,也没有《伊索寓》深浅出的哲理,但是它胆的想象、奇特的妖魔、变幻穷的法术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毫无疑问,《西游记》是部极其成功的说,其今仍为津津乐道,渊源流传。其中最成功的部分,便是对物的刻画与描写了,之所以成为举轻重的化瑰宝,这部分当然不可或缺,在此,我谈一下阅读的感受。
全文应分为三部分,哪三部分,:“第部分为七回,写孙悟空出世直到闹天宫,第部分为回,写如来说法,观访僧,魏征斩龙,唐僧身世及交代取经原因,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第百回,写悟空皈依佛门,与猪戒,沙僧共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斩妖除魔,最终修成正果的故事。第部分闹天宫乎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是历来久演不衰,看不厌的戏剧。塑造了位神通,武艺强,不惧强权,敢于争的故事,也因此成为了很多中的英雄。第部分写悟空皈依佛门,思想上有很转变,由曾经的桀骜不驯变成了如今的样,此部分表现了较多的封建宗教迷信思想。第三部分写师徒四共同西天取经的故事,历经九九八难,终成正果,其中着重表现孙悟空的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形象,这部分也是全书中最令津津乐道的话题。
《西游记》的情节引胜,塑造的形象更是栩栩如,塑造的最为动,传神的就是灵蹦出的齐天圣孙悟空,它上天地,精通武艺,是数读者崇拜和效仿的对象,孙悟空是吴承恩塑造的思想与个性的载体,吴承恩渲染和铸造的孙悟空上的精神与个性,也正是作者想引起们的思考和传递的思想情感。孙悟空最先在花果占称王,取名“美猴王”,桀骜不驯的他,去东海龙宫得到“如意箍棒”。去阴曹地府,把名字从死簿中勾销,龙王、地藏王去天庭告状,后被派去看守蟠桃,在看守蟠桃的时候,偷吃了蟠桃,还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惹怒了皇帝,被天兵天将缉拿,可这兵卒,怎可捉得齐天圣,最后是被太上君捉拿回宫,却逃出炼丹炉,闹天宫,弄得天宫仰马翻。
桀骜不驯,敢于反抗的个性,想必是每位读者对孙悟空的第印象,吴承恩所在的社会,数的民都活在深热当中,民与统治者的盾益激烈,孙悟空是正义的化,是民勇于反抗的精神寄托;让们学会对现在的社会制度的思考,不胆怯,敢争,所谓王权富贵,深宫别院,亦不过是封建君主维护统治的具罢了,在遇到不公,正义缺席之时,勇于抡起拳头,挑战权贵,维护公平与正义,这种反叛精神正是作者想告诉们的,也是作者想让每位读者产共鸣的。这桀骜不驯,胆敢闹皇帝宫殿的孙悟空,为何最后还是被压五指,戴上紧箍咒,怀着碧丹护送唐僧西取经呢?这也是吴承恩在西游记想告诉们的另种精神——我抑制与我修炼。
“猴奋起千钧棒,宇澄清万埃”,《西游记》的哲理丰富,也是它引数墨客反复品读的魅所在,塑造勇于反叛,敢于抵抗的个性,但也要学会我修炼与克制,在修炼中塑造和完善我的个性的精神,是我收益最深,感受最切的,也是我们每个应该学会和发扬光的品质!
【本文地址:http://www.daodoc.com/zuowen/13939948.html】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古典名著《西游记》读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古典名著《西游记》读后感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典名著......
古典名著西游记读后感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典名著......
在写读后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此思考和探索作品中的主题和思想。在写读后感时,如何避免简单地重复书中的内容,而能够给读者带来新的思考和启示?小编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
读后感是一种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方法。在写读后感时,我们可以通过引用书中的经典语句或对作者的观点进行点评,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