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自由》读后感

读后感 时间:2022-10-02 22:09:4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读后感】

《逃避自由》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逃避自由》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这本书是弗洛姆基于对30-40 年代纳粹极权主义在全世界泛滥的反思而写的,他尖锐指出纳粹极权主义在社会引起狂热追捧的心理机制——即逃避自由的机制。如果作者仅仅是分析纳粹主义的话,这本书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在我看来,不会长久和深远。很显然,作者在动笔之前肯定也考虑到这样的一个问题,所以在整个内容的安排和结构的设计中,专门讲纳粹主义的只安排了一个章节,虽然每一章节都会涉及这一话题,作者试图想要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说理与逻辑推理过程,或者说通过分析社会中群体/个体的心理机制来进一步剖析纳粹主义。

这本书用七个章节试图阐明四个问题,即“自由是如何产生以及产生的影响”“三种逃避自由的机制”“纳粹极权主义产生的心理原因”“民主社会中逃避自由的现象”。

一、自由是如何产生以及产生的影响

伴随着文艺复兴、大航海冒险、宗教改革、工业革命,个人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也越来越自由。而且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个人自由的发展。

但是吊诡的是,个人自由的增加并没有给人带来更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相反,人们会选择逃避这种自由。

二、三种逃避自由的机制

第一种是权威主义,是对外在权利的依赖与臣服,具体表现为施虐与受虐,并假借爱的名义。

第二种是破坏欲,就是除掉所有与之相比是个人显得弱小的对象。在纳粹极权主义时代,新中产阶级表现最为突出。

第三种是机械趋同,即从众、随大流,个人自主思想与批判性思维的丧失。

三、纳粹主义产生的心理原因

区分了当时存在的心理基础,一种是无产阶级和自由资产阶级的`听之任之心理,还有一种是新中产阶级如何将社会地位的自卑转移到民族自卑。

四、民主社会中逃避自由的现象

民主社会以一种更加隐形的方式存在,这种社会很容易识别,任何一个压抑人、否定的人的社会都存在逃避自由的现象。

所以,应该怎么办?

作者主张发挥人的自发性,重视人的自由意志与人格(理性+情感)的发展,而这种自发性的获得可以通过劳动创造。

教育呢?教育在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作者对教育持批判的态度(好像法兰克福学派都不怎么看好教育)。首先批判了教育扼杀了人的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最原始的表现是孩提时代自由表达厌恶、敌视与喜欢;作者进一步批判了教育不鼓励原创性思维,灌输式的教育,以及过分推崇知识的教育方法更加助长了逃避自由的发生。

读完这本书,对于我自己来说,没有很强的个人冲击感。

逃避自由读后感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以及现代人因极度自由而产生的无能为力感而逃避自由的方式。他指......

《逃避自由》读后感

关于自由的探讨—读《逃避自由》后感摘要 弗洛姆是20 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代表作《逃避自由》就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相结......

《逃避自由》读后感

《逃避自由》读后感十三 EscapeFromFreedom来自医学心理学的作业,同时也是自己很想整理的读书笔记,稍作修改。你向往自由吗?一般人都认为,自己是向往自由的,希望成为一个自由的人......

弗洛姆《逃避自由》读后感

摆脱束缚,获得自由,似乎历来是人们的本能之一,在现代却成了人们的本能之一,弗洛姆《逃避自由》读后感。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

《逃避自由》读后感作文

《逃避自由》读后感作文《逃避自由》这本书是费罗姆的著作之一,起初看书的名字的时候,我感到很疑惑,对自由的渴望想必是人人都有的,从古至今人们为争取自己自由的权力付出了诸多......

下载《逃避自由》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逃避自由》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