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读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读后感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0902 王瑾5101090214
大二的时候,一次上课白老师给我们看了电影《傲慢与偏见》,我饶有兴致地看着这部由名著改变而来的电影,我突然意识到接触这书说来也已经有三四年之久,从高二的时候就一直跟着我了,我却从来没为它正式的写过读后感。这么一部英语名著里精英中的精英,若从来没有写过它的读书笔记,也是一种遗憾。所以趁这个暑假,我找了个时间,静坐在电脑前,面前摊开这本《傲慢与偏见》,开始写关于它的读后感,写我心里最真实的对书里描述的对爱情傲慢与偏见的感受。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作品描写傲慢的单身青年达西与对贵族带有偏见的二小姐伊丽莎白、富裕的单身贵族宾利先生与贤淑的大小姐简之间的感情纠葛。两段感情都可堪称经典之作。书中的主人班纳特,是个虚荣心十足的女人,她家有5个女儿都已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但均未出嫁。将每个女儿嫁出去是她这一生唯一的大事,但是她又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对女儿们期望如此高,却从不在意去费心管教女儿的举止。但是对未来女婿的要求确实很苛刻,说苛刻也不算太苛刻,只要有钱有地位那一切都好商量是个典型的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的角色。而班纳特先生,一个老绅士,不但放任妻子和女儿的不得体行为,宁愿躲进图书室寻求平静,反而还要对妻子和女儿大加嘲讽。用现在的眼光看,还真是一个怪人,如果生活不幸福,那又何必勉强凑合在一起过呢。简·班纳特是班纳特家的大女儿,容貌美丽、性情温柔、沉静;伊莉莎白·班纳特是班纳特家的二女儿,个性活泼大方、勇敢无畏,聪慧与美貌并俱,对上流社会不屑一顾,充满偏见;三女儿玛丽容貌不若其它姊妹出色,因此便在品德及知识上用功,但也造成她的自大态度。我记得在老师给我们看的电影里,她是个戴眼镜略显呆滞的女孩,还要受自己那些姐姐妹妹的耻笑她不去跳舞,只知道弹不合时宜的钢琴;排行第四的凯蒂个性浮华,与小妹丽迪雅最热忠跳舞,举止常失礼而不自知;小女儿完全得其母亲的真传,爱慕虚荣、注重享乐,跳舞和与军官斗闹取乐是她生活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他们家附近搬来了一个有钱的单身男子宾利·查尔斯,他是一个个性温和、做人真诚不拘泥小节的富家青年。他有个好朋友达西·费茨威廉是个个性拘谨严肃,不善言词,傲慢的人。一次简单的家庭聚会像是老天有意为之的把简、宾利、伊莉莎白、达西卷到一起,开始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恨情仇。宾利恋上了班纳特家的大女儿简,与简·班纳特相互爱慕;达西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班纳特家的二女儿伊莉莎白,但是和伊莉莎白的爱情确实一波三折。
爱情里总是“不合时宜”地出现一个第三者才会更加显得吸引人眼球,才会让人觉得主人翁们是如何排除万难最后在一起是如何珍贵的。达西和伊莉莎白的感情纠结里,骗子韦翰就充当的这个第三者。只是这个第三者,不像现代电视剧里演的那么惹人讨厌,相反的,他英俊潇洒、善于言谈。他利用了自己巧妙的奉承能力以及一付“讨人喜欢”的仪表,迷住了伊丽莎白,不停地为自己洗刷冤情,中伤达西。处处显得精明能干的伊莉莎白却在韦翰那里摔了跟头。显然,她选择相信了韦翰对达西的恶语,而对傲慢的达西心怀偏见。达西明显是爱伊莉莎白的,但是两人却因为达西的高傲,伊莉莎白的心存偏见,加之片子韦翰的从中作耿,他们的爱情迟迟未能萌芽。伊莉莎白是个有胆识有远见的女子,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这在当时那个女子没有地位的年代,能够保持自己的个性实属难能可贵。好在爱情的伟大就在于它的势无可挡,加之伊莉莎白无畏的个性,最终伊莉莎白和达西排除重重
万难,有情人终成眷属。
《傲慢与偏见》里,傲慢指的就是出身富贵、教养颇高、眼光锐利的青年达西的个性弱点;而所谓偏见是指出身中产阶级、教养颇好、机智聪明的小姐伊丽莎白的精神弱点。其实现在社会的人何尝没有这种现象?有钱人通常对没钱的人颐指气使,一副趾高气昂、居高临下、看不起人的傲慢样子。地位低下的人对上流社会的总是存在偏见,偏激地把他们都视为靠关系靠权力没有真实能力的样子,鄙视他们是金钱的奴隶。这是两种相互存在的人性弱点,就像孪生兄弟一样,没有傲慢就不会有偏见,没有偏见也就没有傲慢。但它们似乎就是天生的敌人,从没有和谐共存的时候。
《傲慢与偏见》反映的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其社会风情画似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实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这部小说中通过班耐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方式,间接表达了简·奥斯丁对爱情婚姻的态度: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盲目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我非常赞同作者的这种思想,这是理智的最优选择。婚姻是以感情为基础的,如果没有爱,有再多的金钱、权利、地位也是徒劳的。用现在的话叫嫁的不是人,是金钱。这是完全错误的。但如果一味地相信爱情战胜一切,一点都不考虑爱情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不理智的。这样的爱情不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终有一天会崩溃。作者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书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出身于小地主家庭,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与达西相识,并相互暗生情愫。达西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他爱上伊莉莎白后,不顾门第和财富的差距,向她求婚,却遭到拒绝。伊丽莎白之所以会拒绝她心里其实是有感觉的人的求婚,除了她本身对贵族的偏见,最主要的是她讨厌他的傲慢。因为达西的这种傲慢实际上是地位差异的反映,只要存在这种傲慢,他与伊丽莎白之间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感情,更不要说有理想的婚姻。然而达西是个为了爱情愿意去改变的真男子,他为了伊莉莎白改掉了自己以前骄傲自负的脾气。苍天不负有心人,伊丽莎白亲眼观察了达西的为人处世和一系列所作所为,特别是看到他为了自己改变他的傲慢,消除了对他的误会和偏见,从而与他缔结了美满姻缘。伊丽莎白这一形象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这是简·奥斯丁努力向人们展示的书里的,也是当时社会的进步意义。
回到现代社会,人们对爱情随意而不重视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尤其是看了热播的电视剧《蜗居》、《裸婚》等等,那种金钱至上,小三泛滥、不负责任的现象不得不让我们开始慎重考虑现代年轻人对爱情的态度。现在年轻人对爱情越来越开放,没有太多了解就可以做男女朋友,感到不合适了立马分开,完全是快餐式谈恋爱,根本不存在或很少有像达西和伊莉莎白这样爱得浓烈的爱情。这对神圣的爱情简直是种诋毁。无论如何,至少我还是相信真爱的,也相信这些具有讽刺意味的电视剧的热播,能让疯狂的年轻人冷静下来,醒悟到一些东西,领悟到真情的可贵。
《傲慢与偏见》评感这本书活生生的向我们现代人展示了18世纪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乡村生活和人们生活交往的形态。对于我们来说就像活生生的看到那些舞会、音乐和马车行走,对于......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1) 早就听说这是本极好的书,一日,偶得此书,即迫不及待地翻下去了。如果说开始是抱着猎奇的态度来看此书的话,那么到了后来,便是迫不及待地想翻下去了。 这......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傲慢与偏见》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女主人翁伊丽莎白出身于一个小地主家庭,个性活泼大方、......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它主要讲述了伊丽莎白与达西从误解走向相爱的故事,赞美了伊丽莎白不贪图金钱、追求爱情、自尊自信的故事。 在一次舞会......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傲慢与偏见》这本书,在初中时已经接触过了。只是当时只是看到了男女主角之间的感情纠葛,起起落落的心情,让人沉浸在其中,几年之后,再次翻阅,别有一番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