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论语读后感2篇”。
《论语》读后感
夏煜农
何又为君子,《论语》中没有确切答案。既然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恕”,那君子言行必合“仁恕”。“仁”简而言之便是“爱人”;“恕”便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还是很宽泛,于丹总结出了四个君子的标准。
一、心必善。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而把更多有限的时间、精力、修养用来苛责内心,宽厚他人,严于律己。
二、志必坚。君子胸怀天下,有远大志向,坚持自己的信念,是恒心与定力兼备之人。
三、易事而难悦。君子的人际关系一定是融洽友善的,不会去结党营私,很容易处事,但是难以取悦,也就是贿赂不了。
四、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不把漂亮话说在前头,先去把事情做了,然后再从容道来。
这样的君子标准做来很难,也非一日可就,历史上可称上君子、圣贤之人也是经过千锤百炼。孔子的生平就颇为坎坷,尤其到他晚年后,欲使鲁国强盛却因国君的沉湎享乐而失望离去,自此开始周游列国游说当权者,传播自己的思想,历经十四年却终不见用,六十八岁时返回鲁国后将精力转移到了教育之上,七十三时逝世。
正是因为这份坎坷铸就了孔子淡然平和的心境,宽和爱人的胸怀,但他也绝不是满口仁义道德的酸儒。孔子不崇尚“以德报怨”,他认为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即用正直、耿介的态度去面对有负于你之人,但是要用恩德、慈悲去真
正回愦那些也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人。“井有仁焉,从之。”有个仁者掉井里了自己也跟着跳下去的行为在孔子看来是“罔行”,是不动脑子失了分寸的行为。
君子,或说贤者的标准,如何行事也不光光《论语》中有,古之典籍今之道德标准都有相同相近之处,就如《心得》开篇所说,这些那些本就是天地间最基本的真理。这标准我们个人也许终其一生也许也难完全达到,但不可忘记,不可力有所及时不去努力接近,不去引导自身。这也必是个漫长无止境的历程,正如人人能说的那几句人生之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同样语出《论语》,是孔子自我总结的心路历程。大彻大悟之人毕竟少之又少,大多数人可参照的都是这循序渐进非跳跃式的发展历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是一部记录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全书总......
读《论语》有感12级生物技术(1)班姚安 众所周知《论语》乃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载了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言行的语录,传承了中华民族思想的精髓,彰显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
《论语》读后感大家都知道《论语》是孔子弟子编录的孔子的经典语录。这部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还有什么指导意义吗?还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吗?还能与我......
《论语》读后感淄博五中 高二十五班 韩鹏飞暑假抽出时间重新读了《论语》。和上学时所不同的是,那是主要是背,没怎么理解,现在再读《论语》,便有了新的认识。 读《论语》,当然先......
在谈《论语》心得时,开篇就讲到: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