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_文化苦旅各篇读后感

读后感 时间:2020-02-27 05:48:1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读后感】

《文化苦旅》读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文化苦旅各篇读后感”。

读《文化苦旅》有感

记得第一次阅读余先生的文章,是上初中时某个温暖平静的周末下午。看着《文化苦旅》的书名,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位戴着渔夫帽与厚厚眼镜的中年学者,穿着磨损得有些旧的登山鞋,穿行于一个个人迹罕至却熠熠生辉的文明遗迹中,用沧桑的手熟练地写下一行行的笔记,讲述一个个尘封之下依旧摄人心魄的故事。

但读完第一个故事,我便合上了书。

并非是我对先生的文笔不敬,只是以十来岁的我幼稚的心,也足以判断这不长的故事背后的重量,在我心头沉甸甸的分量。在先生的笔下,莫高窟是一座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拥有取之不竭的文化瑰宝,然而,她的守门人,却是那个佝偻着腰的丑角——王道士。彼时的我,面对书中的人物,不足以产生诸如“痛恨”等等极端的情感,却无法抵挡心头涌动的无奈与不甘。

王道士不幸吗?是的。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几经周折才逃荒至敦煌的他或许是不幸的。他不争吗?是的。但就像先生在文中写到的,“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在一个民族的文化财富面前,一个矮小瘦弱,目光呆滞的农民,以自己有限的眼界为指导,做出的举动,令人竟难以开口责怪。留下的只有漫漫难以言说的悲愤。

王道士是个农民。只是机缘巧合之下来到莫高窟,成为了她的主人。王道士是个道士,莫高窟那些精美的壁画,灵动的雕塑上,那些婀娜的腰肢与明媚的浅笑,在他实在难以欣赏,甚至有伤风败俗之嫌。而那些无价的经文,器物,在他看来也只是一些可有可无的寻常物什,若是能让那些高鼻梁深眼窝的洋人拿去,换点实在的金银,再合适不过了。他意识不到他身上所背负的责任,自然也无需在如何履行义务上费心。就这样,莫高窟的宝藏们,在冒险家们嗒嗒的牛车蹄声中,永远地前往了远方......我尤记得那个下午,本希望在古老文明中徜徉的我,合起了书,满脑子都是王道士佝偻着的背与漠然的神情。

但是如今,当我再次捧起这本书时,我却意识到了以前从没想过的问题。

这时候,那些身份显贵的文官们呢?他们可曾见过这古老民族文明被撕开的殷红的伤口?那些有话语权的学者们呢?当地的百姓们呢?他们为何没有对倒卖文物的行为加以丝毫制止?这一点,令我更加不寒而栗。是愚昧,是视而不见,造成了这一场悲剧的发生。即便没有王道士,也会有其他的李道士,张道士,“挺身而出”,为这古老文明的陷落加上最后一根稻草。是谁的双手并不重要,在那个时代,那个社会背景之下,莫高窟的悲剧是一种必然,一种令人痛彻心扉的必然。

这不由得让我们思考,如今的我们该做些什么?在互联网上随意敲击几个关键字,就能搜索到不计其数的“古建筑被拆毁”,“文物损坏”的新闻时事。如果不加以行动,恐怕每一个人,都会在冥冥之中,成为一个又一个的王道士,成为中华五千年古老文明的加害者。在有机会参观,了解文物古迹时,我们是否应该静下心,放下手机,仔细体会其中蕴含的魅力?在有机会阻止文物古建的消逝时,我们是否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这些都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当思考的问题,相比也是余秋雨先生写作《文化苦旅》一书中的《莫高窟》一文以及其余文章的初衷。

东隅已逝,桑榆未晚。逝去的已无法弥补,我们需紧紧抓住的是当下。

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与你为伴琴瑟为伴,共谱生活乐章,激昂澎湃;纸笔为伴,共写人生,绚烂辉煌;我与你为伴,探访中华,走过漫漫文化长路。与你为伴,我触摸到你朴实的笔风;与你为伴,我感......

《文化苦旅》读后感

岁月流逝,文化传承——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在生活中,对于我来说,最熟悉的莫过于书了。 正如弗朗西斯·培根先生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

《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读后感上良中心小学 庞丽娜“比梁实秋,钱钟书晚出三十多年的余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举重若轻,衣袂飘然走过他的《文化苦旅》。”这是余光中先生《散文的知性与感性......

文化苦旅读后感

读文化苦旅有感班级: 姓名:王亚萍泱泱大国上下共计五千年,有兴隆也有腐败。——题记历史的盛衰,身为一个中国人当然应该去领悟历史文化的精髓。再次,暑假中我读了余秋雨的《文化......

《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读后感一、内容简介《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教授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的作品 ,是余秋雨通过对国内外的文化进行考察和思考,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对社会、历......

下载《文化苦旅》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化苦旅》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