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同步练习 2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1、等腰三角形一底角为500,则顶角的度数为()
A、65B、70C、80D、402、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A、一锐角对应相等B、两锐角对应相等C、一条边对应相等D、两条边对应相等
3、△ABC中,AB=AC,BD平分∠ABC交AC边于点D,∠BDC=75°,则∠A的度数为()
A、35°B、40°C、70°D、110°
4、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下列图形:(1)平行四边形(2)长方形;(3)正方形;(4)等腰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的图形是()
A、(1)(2)(4)B、(2)(3)(4)
C、(1)(4)D、(1)(2)(3)
5、如图,D在AB上,E在AC上,且∠B=∠C,那么补充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E≌△ACD的是:()
A、AD=AE B、∠AEB=∠ADC C、BE=CD D、AB=AC6、在△ABC中,AB=AC=3,BC=2,则S△ABC等于:A、3B、2C、22 D、33()
7、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
A、75°或15°B、30°或60°C、75°D、30°
8、如图,在等边△ABC中,P为BC上一点,D为AC上一点,且∠APD=60°,BP=1,CD=2,则△ABC的边长为:A、3B、4C、5D、6()
3二、填空题
9、在方格纸上有一个△ABC,它的顶点位置如图所示,则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10、如图,△ABC中,AD⊥BC,CE⊥AB,垂足分别为D、E,AD、CE交于点H,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AEH≌△CEB。
11、等腰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的长为1cm,那么它斜边上的高是cm.。
12、在△ABC和△ADC中,下列论断:①AB=AD;②∠BAC=∠DAC;③BC=DC,把其中两个论断作为条件,另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真命题:
(第5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第14题图)
13、在△ABC中,边AB、BC、A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P,则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14、如图,△ABC中,AB=6cm,AC=5cm,BC=4cm,∠AB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DE∥BC交AB于点D,交AC于点E,则△ADE的周长等于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5、已知:如图,点D、E在△ABC的边BC上,AB=AC,AD=AE. 求证:BD=CE.
16、已知:如图,在△ABC中,CD⊥AB于点D,BE⊥AC于点E,BE、CD交于点P,且BD=CE,图中还有很多相等的线段,请你写出来,并选择其中的一条写出证明过程。
17、求证: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能力提高部分
18、如图,△ABC、△DEF都是等边三角形,且D、E、F分别在AB、BC、CA上,请你在图中找出相等的线段,并写出证明过程.
19、已知:如图,△ABC(AB≠AC)中,D、E在BC上,且DE=EC,过D作DF//BA,交AE于点F,DF=AC.求证:AE平分∠BAC.达标练习
一、选择题
1.若等腰三角形底角为72,则顶角为()A.108
B.7
2
C.
54
D.36
2.小明将两个全等且有一个角为60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其中两条较长直角边在同一直线上,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A.4
3.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7cm,一边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为两部分的差为3cm,则腰长为()A.20cm
B.10cm
C.10cm或4cm
D.4cm
A
F
第2题图
B.
3E
H C
D
C.2
B
D.
14.如图,△ABC中,ABAC,A30,DE垂直平分AC,则BCD的度数为()A.80
二、填空题
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cm和4cm,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_;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cm,一边长是5cm,则另两边的长是__________。6.如图所示,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12cm,B.75
C.65
D.45
B
第4题图
∠ABC30,那么底边上的高AD.
D 第6题图
7.如图所示,把腰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折叠两次后,得到的一个小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_.
第7题图,D为BC边上一点,连接AD,若△ACD和8.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
△ABD都是等腰三角形,则∠C的度数是.
三、解答题
9.如图,△ABC中,∠ABC、∠ACB的平分线交于点F,过点F作DE∥BC分别交AB、AC于D、E,已知△ADE的周长为20cm,且BC=12cm,求△ABC的周长
o
10.如图,△ABC中,ABAC,BD是∠ABC的平分线,且∠BDC=75,求∠BAC的度数。
C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D、B、C、D
二、填空题5.10cm或11cm7.5cm和7.5cm6.6 cm7
.1
三、解答题
9.解:∵∠ABC、∠ACB的平分线交于点F∴∠DBF=∠FBC
又∵DE∥BC∴∠DFB=∠FBC∴∠DFB=∠DBF∴BD=DF同理 EC=EF
∵△ADE的周长为20cm,即AD+AE+DF+EF=20cm,∴AD+AE+BD+EC=AB+AC=20cm 又∵BC=12cm,∴AB+AC+BC=32cm 即△ABC的周长为32cm。
10.解:∵BD是∠ABC的平分线∴设∠ABD=∠DBC=x
∵ABAC,∴∠ABC=∠ACB=2x
8.36或45 2
在△BCD中, ∠DBC+∠ACB+∠BDC=180 又∵∠BDC=75,∴x2x75180 ∴x35
∴∠BAC=180707040
o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证明吧,证明是具有证明特定事件效力的文件。我们该怎么拟定证明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等腰三角形的性......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一、选择题1.在四边形ABCD中,O是对角线的交点,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AD∥BC, AD=BCB.AB=DC,AD=BCC.AB∥DC,AD=BCD.O......
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命运我把握学科导学卡课题17.1 等腰三角形主编王海鹏 审核在合作中提升学习兴趣,在探索中追求知识的真谛B你说我讲 快乐课堂 你争我抢放飞梦想......
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说课稿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
等腰三角形: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都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