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野外实习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动物学野外(陆地)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13-06
实习地点:中山大学博物馆,广州动物园,长洲岛 实习内容:了解动物基本知识,采集昆虫制作标本。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1、通过在野外直接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及外形特征,熟悉各种不同类群动物的分类特征,巩固并应用在课堂上所学动物学知识。
2、学习采集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同时学会运用诸如图片比照、动物分类检索表、主要特征鉴别等方法进行动物分类鉴定。
3、通过这次实习,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反思理解动物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一次明确的规划。
二、实习内容
6月13、14两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分别在中山大学博物馆,广州动物园,长洲岛进行了一系列陆地动物实习活动。
在博物馆,看各色的动物标本,硕大的亚洲象,肥大的北极熊,数亿年前的恐龙化石…都让我印象深刻。在动物园,看活灵活现的真动物,长颈鹿,小熊猫…也让我大开眼界。至于长洲岛的昆虫捕捉及标本制作也让我更深刻的认识了动物。
相对于单一和乏味的课堂理论知识的介绍和灌输,动物学实习实在有它精彩之处。实习既有趣又好玩,使我们充分的理解课本里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考问题的方法和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普遍学生都会更喜欢这种自主性强的教学方式。在这次实习中,我们不但学到了很多丰富的动物学专业知识,而且学到了专业以外的很多东西,实在是收获匪浅。
三、实习数据
1、昆虫简介:
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通常有两对翅和六条腿,翅和足都位于胸部,身体由一系列体节构成,进一步集合成3个体段(头、胸和腹),通常具两对翅。1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一生形态多变化,遍布全球旺家族。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种。昆虫纲不但是节肢动物门中最大的一纲,也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纲。而植物(包括细菌在内)的已知种类为33.5万种左右,只有昆虫种类的1/3。要想知道昆虫的精确种类数是很困难的,因为分类学家们还在不断地发现新种,例如,根据统计,鳞翅目昆虫(蛾、蝶类)到1931年止为8万种,到1934年增至10万种,到1942年以达到14万种。昆虫纲中最大的目是鞘翅目,种类已超过25万种,而其中的象甲总科竟多到6万种左右。
昆虫不但种类多,而且同种的个体数量也十分惊人。一个蚂蚁群体可多达50万个个体。曾有人估计,整个蚂蚁的数量可能会超过全部其他昆虫的总数。小麦吸浆虫大发生灾害的年代一亩地有2592万个之多。一棵树可拥有10万的蚜虫个体。在阔叶林里每平方米的土壤中可有10万头弹尾目昆虫。
昆虫的分布面之广,没有其他纲的动物可以与之相比,几乎遍及整个地球。从赤道到两极,从海洋、河流到沙漠,高至世界的屋脊--珠穆朗玛峰,下至几米深的土壤里,都有昆虫的存在。这样广泛的分布,说明昆虫有惊人的适应能力,也是昆虫种类繁多的生态基础。
2、部分昆虫标本:
菜粉蝶:又称菜青虫,属鳞翅目,粉蝶科。广西各地均有发生。寄主植物有十字花科、菊科、旋花科、百合科、茄科、藜科、苋科等9科35种,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尤以芥蓝、甘蓝、花椰菜等受害比较严重。
玉带凤蝶:又称白带凤蝶、黑凤蝶、缟凤蝶;昆虫纲、鳞翅目、凤蝶科。翅展77-95mm。雌雄异型,斑纹变化很大,翅黑色。雄蝶前翅各室外缘有小白斑,状如缺刻,各白斑自后角至前角依次渐小;后翅中部白斑斜列成带状。反面外缘有淡红色新月斑。
豆娘:昆虫纲,蜻蜓目,束翅亚目科。体形娇小,休息时翅束于背上方。豆娘是一种颜色鲜艳的食肉昆虫,身体细长,复眼发达生于头两侧,咀嚼式口器,触角刚毛状,前后翅形状相似,翅脉中室四方形,翅翼生有翅柄,与蜻蜓同属蜻蛉目,与蜻蜓不同点在于豆娘歇息时翅膀伸长叠在一起,且豆娘的四个翅膀几乎一样大小,而蜻蜓的两个后翅膀稍长并且比两个前翅膀宽。
蜻蜓:无脊椎动物,昆虫纲,蜻蜓目,差翅亚目昆虫的通称。一般体型较惖大,翅长而窄,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视觉极为灵敏,单眼3个;触角1对,细而较短;咀嚼式口器。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
七星瓢虫:鞘翅目、瓢虫科。体长6.5~7.5mm。翅鞘呈红色,左右两侧各有3个黑点,接合处前方尚有一个更大的黑点。无近似种
盾蝽:昆虫纲半翅目盾蝽科。小型至中大型。背面强烈圆隆,腹面平坦,卵圆形。许多种类有鲜艳的色彩和花斑。头多短宽。触角4或5节。小盾片极大,U形,能盖住整个腹部和前翅的绝大部分。前翅与体等长,膜片不能折回。臭腺发达
蜜蜂:膜翅目蜜蜂科体长7—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头与胸几乎同样宽;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口器嚼吸式,后足为携粉足,两对膜质翅。
苍蝇:双翅目。它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蛆)、蛹、成虫四个时期,各个时期的形态完全不同。
蝗虫:蝗科,直翅目昆虫。俗称“蚂蚱”,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后翅宽大而柔软,善于飞行,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
蝉:蝉科昆虫的代表种。雄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雌的不发声,但在腹部有听器。幼虫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的根,成虫吃植物的汁。蝉属不完全变态类,由卵、幼虫(若虫),不经过蛹的时期而变为成虫。
蚂蚁:一种有社会性的生活习性的昆虫,属于膜翅目,蚂蚁的触角明显的膝状弯曲,腹部有一、二节呈结节状,一般都没有翅膀,只有雄蚁和没有生育的雌蚁在交配时有翅膀,雌蚁交配后翅膀即脱落。蚂蚁是完全变态型的昆虫,要经过卵、幼虫、蛹阶段才发展成成虫,蚂蚁的幼虫阶段没有任何能力,它们也不需要觅食,完全由工蚁喂养,工蚁刚发展为成虫的头几天,负责照顾蚁后和幼虫,然后逐渐地开始做挖洞、搜集食物等较复杂的工作,有的种类蚂蚁工蚁有不同的体型,个头大的头和牙也发展的大,经常负责战斗保卫蚁巢,也叫兵蚁。
蜚蠊(蟑螂):泛指属于蜚蠊目(Blattodea)的昆虫,目前已被发现大约有4000多种。蟑螂是这个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虫之一,曾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生活在野外或室内。根据化石证据显示,原始蟑螂约在4亿年前的志留纪出现于地球上。亿万年来它的外貌并没什么大的变化,体扁平,黑褐色,通常中等大小。头小,能活动。触角长丝状,复眼发达。翅平,前翅为革质后翅为膜质,前后翅基本等大,覆盖于腹部背面;有的种类无翅。不善飞,能疾走。不完全变态。产卵于卵鞘内。
金龟子:金龟子属无脊椎动物,昆虫纲,鞘翅目是一种杂食性害虫。除为害梨、桃、李、葡萄、苹果、柑橘等外,还为害柳、桑、樟、女贞等林木。常见的有铜绿金龟子、朝鲜黑金龟子、茶色金龟子、暗黑金龟子等。金龟子是金龟子科昆虫的总称,全世界有超过26,000种。可以在除了南极洲以外的大陆发现。不同的种类生活于不同的环境,如沙漠、农地、森林和草地等。
蚊子: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全球约有3000种。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通常雌性以血液作为食物,而雄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日本脑炎等其他病原体的中间寄主。除南极洲外各大陆皆有蚊子的分布。其中,以按蚊属、伊蚊属和库蚊属最为著名。
马蜂:又称为“胡蜂”、“蚂蜂”或“黄蜂”,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的昆虫。属膜翅目之胡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针,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马蜂通常用浸软的似纸浆般的木浆造巢,食取动物性或植物性食物。
四、实验总结
野外实习是为了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不仅使我们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也使我们掌握课外学习的方法,所以动物学野外实习是动物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野外实习,可以弥补课堂上、书本上的种种不足,令书本上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清晰。有了实践,可以与理论结合在一起,使我们对动物学的知识有更深刻的把握。
除了理论知识得到丰富和完善之外,在实习过程中学到的各种技能更是我们这次实习获得的重要宝物。要到野外实习,就必须掌握相关的技能,在这次实习中,我学会了很多有用的技能。
捕捉昆虫的时候,我学会了如何使用捕虫网、如何处死各种昆虫。制作标本的时候,蝴蝶、蜻蜓等有翅膀的昆虫必须要进行展翅处理。展翅的过程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很好的耐性。要展开一定的程度而且尽量要避免损坏昆虫的翅膀,然后用各种合适的昆虫针进行固定,然后放在通风处风干。不需展翅的昆虫应用细小的昆虫针固定,不同的昆虫插针的部位都不尽相同。这些细节在制作昆虫标本的时候都要十分注意。此外,到中山大学和广州动物园参观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世界不同类型的动物都有它们相应的生存环境,动物园都会根据动物的习性特点,为它们建造一个适应它们的环境。同时我也发现动物可以根据自身身处的环境,为适应环境,它们的生理现象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另外,看到一些现存很少的珍惜品种时,总会令我长生很大的感触。这些动物数量骤减,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人类过度开发致使环境受到破坏。物种多样性有助于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我们人类一直需要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安稳长远地居住在这个美丽的地球。
动物学野外实习中的标本采集、制作、动物生态习性的观察研究等大部分内容是课堂教学无法涉及或侧重的,这些重要的知识只有通过野外实习来学习,因此动物学野外实习又是课本知识的深化和补充。
人类对自然界了解还很有限,有许多自然现象引人入胜,启人深思,在与自然界接触中,学生的好奇心被开启,结合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能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锻炼科学研究的能力。
许多生物系的学生毕业后,将从事教学工作,他们把在野外实习中获得的知识结合到教学中,无疑会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一些学生即使将来从事其它领域的工作,野外实习时获得的一些实践知识与基本原则方法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
自然保护最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方法就是走进自然、了解自然。学生在野外实习中深入大自然,能充分感受到自然界中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水流,丰富的物种,自然的和谐与美妙会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增强他们保护自然资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是十分有意义的。
野外环境地形复杂,气候多变,野外作业工作量大,时常还要忍饥挨饿,跋山涉水,顶酷暑冒风雨,这种艰苦的环境对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其战胜困难的信心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不同的生境,不同的物种具有千差万别的形态结构,动物学教学若离开了标本,就会变得抽象而空洞,动物学野外实习为积累标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同时积累的标本还可向学生及社会开放,普及环保知识。
通过这次动物学实习,我不仅学会了相关技能,还学会了一些方法。例如,在出外实习前,应该做好事前准备,将实习活动中需要的工具和事项清楚充足的准备好。其次,到了野外要遵守规矩,不能肆意妄为,按照老师的指导和要求,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务。最后,若然遇到突发事件,应该保持冷静,让自己头脑清晰,在根据当时情况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措施。
动物学野外实习使学生从课堂走向自然,在千姿百态的自然界中去了解形形色色的动物种类及生态习性,这是比课堂教学更为复杂、生动的学习方式,它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前言:2010年4月19日早上,我们一个班的同学准备前往沅江进行为生物专业的野外实习,此次实习这是我们第一次外出实习,也是我们生物科学专业的一次很重要的专题......
实习目的:理论联系实际,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将我们所学的理论落实到真正的事物上,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识别一些上课是没有涉及到,并且课本上也没有详细说明的植......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野外实习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野外实习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实习报告是指各种人员实习期间需要撰写的对实习期间的工作学习经历进行描述的文本。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野外实习报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野外实习报告1今年7月中旬,为了深刻认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