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政管理实习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水法与水政实习报告”。
水政管理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11年10月12日
实习地点: 水利部海委漳河上游管理局河道管理三处 红旗渠纪念馆 实习目的及意义
通过水政管理实习,让我们到水利部海委漳河上游管理局,亲身感受水处理纠纷的种种事件。全面而深刻地了解他们的组织运行现状,把相关的课本理论知识和管理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能够用专业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学会从专业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或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并且能够进行反思,在思考和探索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领悟。实习内容
2011年10月12日。天气不晴朗,但是经过前几天雨水的冲刷,空气格外的清新。我们七点三十分钟在旧教门口集合,八点准时出发,开始了一天的实习。
我们实习的第一站是水利部海委漳河上有管理局—河道管理三处(漳河上游管理局水政监察总队—水政监察三支队)。经过三个小时的颠簸,我们到达了漳河上游管理局—河道管理三处所在的村庄。由于所在处是山区,旅行客车不能直接送到目的地,裸露的岩石是山中的一大景色。我们步行三十分钟到达了最终目的地。
漳河上游管理局河道管理三处是在1993年4月底成立的,负责管理漳河干流、清漳河匡门口水文站以下至观台水文站以上河段。大跃峰渠首枢纽控制工程由拦河坝、进水闸、退水闸等几部分组成,大跃峰渠首枢纽工程控制灌溉面积30.5万亩,属于三等三级的中型工程。来到河道管理三处后,为我们讲解的是毕业于武汉大学农业水利工程的一位工作人员。
他带领我们参观了引水渠和退水渠的工作室,工作室里面十分干净。同时他一边为我们讲解河道三局的主要工作任务及平时的工作任务。介绍了成立河道管理三处的主要目的是对浊漳河侯壁水文站以下、清漳河匡门口水文站以下至漳河干流观台水文站以上的水事纠纷多发河段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实施漳河水量分配方案,解决漳河水事纠纷,保持该地区水事秩序稳定。还有河道管理局成立的背景。自50年代以来,两岸群众就因争水和争滩地等问题发生纠纷。1976年河北、河南两个沿河村庄因围河造地发生械斗,河南省古城村一人被枪击致死。80年代后,沿河邻省边界地区因无序开发而引起的水事纠纷愈加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先后发生爆炸、械斗、破坏水利工程等多起恶性事件。党中央、国务院数十次批示,要求两省政府采取措施,解决纠纷,维护稳定。1989年6月3日,国务院批转了水利部的《漳河水量分配方案》。1992年水利部又协调两省签订了《关于解决漳河水事纠纷的协议书》,还专门设立了漳河上游管理局,负责三省边界地区108公里河段的统一管理。上游局成立后,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热点矛盾,犹如消防队员,四处奔波,八方扑救。尽管与两省各级政府协同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没有从水资源这个根本抓起,治标未治本。1999年春节期间,河南省林州市古城村与河北涉县黄龙口村间因水事纠纷又发生爆炸、炮击事件,3000多间民房遭到破坏,近百名村民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00多万元。
在参观完后,工作人员在院子里的石坐上为我们具体讲解了漳河上游管理局河道管理三处的地理位置,漳河上游管理局管辖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区漳河水事纠纷多发河段的108公里河道,涉及山西省平顺县、河南省林州市、安阳县和河北省涉县、磁县。上游是山西,下游河北、河南两省以河为界。沿河直接从漳河引水的有著名的河南省红旗渠、跃进渠,河北省大跃峰渠、小跃峰渠等灌区。河道虽不长,但两侧崇山峻岭,悬崖峭壁,耕地很少,群众只能依赖人均只有几分地的河滩地,生活贫困。所以出现水处理纠纷的事情就比较多。平时的主要工作也是处理水纠纷,主要是处理省级水纠纷。随后又为我们讲解了他当时处理水纠纷的亲身经历。在工作人员为我们讲解的同时,热情的后勤人员为我们准备了热水、一次性水杯还有山区纯天然的柿子。
工作人员在讲解完后,我们开始了自己的午餐,吃完自己带的食物后,我们便回到了客车上。准备向下一站出发。
我们实习的第二站是红旗渠风景区。经过大约三十分钟的路程,我们首先到达了 洛丝潭风景区。络丝潭风景区座落在青年洞西约1公里处,亦名“天桥断”。“络丝潭”因其潭深一络蚕丝而得名,又因浊漳河有“九峡十八断”,此处乃一较大断崭跌水,上有连接豫、冀两省的峡谷索桥,故称“天桥断”。这里有漳河名胜“小三峡”,可放艇畅游而尽享潭中山水风光;有神秘莫测的“神龟洞”,可欣赏神龟救民的美丽传说;还有凌空高悬的“铁索桥”等古迹名胜。这里到处是裸露的岩石,这里是三省交界处,在瀑布的南面边是河南省,西面是山西省,北面是河北省。在这里我第一次走过铁索桥、浮桥。走在上面虽然晃动比较大,但是还是感觉比较安全的。我们在这这里尽情的玩耍,拍照。给实习带来了莫大的乐趣。大约90分钟后,我们便乘车到达了红旗渠纪念馆,红旗渠纪念馆,位于河南省林州市,是为了纪念六十年代林县人民为了改变缺水旧面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修造红旗渠这一伟大创举而建立的。是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红旗渠于1960年2月动工,1969年7月竣工。10万人苦干10个春秋,削平1250个山头,架设152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共挖砌土石1515.82万立方米,建成总干渠长70.6公里,灌区渠道总长4013.6公里,中小型水库和塘堰396座,库容6000余立方米,形成为引、蓄、提、灌、排、电相结合的大型水利工程。被称为“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奇迹”。当缓步走在渠边,仔细辨听着渠水流淌时的声音,不禁感叹红旗渠工程的伟大。正是这绵延1500多千米的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变了林州人世世代代贫穷缺水的命运;也正是达伟大的人造奇迹中孕育而生的红旗渠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奋发进取,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红旗渠就是这样淌着血汗修成的。伟大的红旗渠精神就是在这样的修建过程中孕育而成的。到达了纪念馆内我们一边听着导游介绍,一边参观展厅。听着导游介绍当时缺水的情况和感人的故事,心情骤然失落起来,同时感觉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看到其中有这样一幅场景:一位老汉双膝跪地,双手向天,似向苍天求救,老汉身后,放着一副空空的水桶和一根被压弯的扁担,导游介绍说:这就是发生在“桑耳庄”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位杨老汉,刚刚取了个如花似玉的儿媳妇,在大年三十一大早,杨老汉就挑着水桶到十里以外去挑水,井边挑水的人,队伍排得如长龙。好不容易,杨老汉打上水赶回家中,儿媳心疼公公,急忙去接,一不小心,两桶水打翻在地。儿媳望着洒在地上的水,泪流满面。她知道,没有了水,这个年就过不成了。公爹安慰她说:明天咱去邻家借水过年。可是,到哪去借呢?这比油还贵的水,谁愿意借?这些挑水回来的山民,为了保住桶里的水在半路上不被人抢,常常故意抓一把沙土撒到水里,使水变浑,回家等澄清后再吃。这位刚刚过门的儿媳妇,得觉自己太没用,对不起公爹,于是在大年三十晚上,用一根麻绳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杨老汉含恨薄葬了儿媳,自己也在大年初一的早晨悬梁自尽„„。红旗渠开闸那一天,聚集了上万名群众,从图片上,我们可以看到黑压压的一片,人头如蚁。望着哗哗的渠水,全场沸腾,人们欢呼着、雀跃着、笑着、哭着„„老人们激动得把脸贴在水面上,让泪水和渠水一起流。他们没有物质上的奖励,只有薄薄的一张奖状,这就是红旗渠精神。在“红旗渠纪念亭”内,主要有曾在中国农业展览馆展出过的大型红旗渠电控模型,墙壁上有介绍林州干旱历史及体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的珍贵照片,沿墙橱窗内陈列着当年修建红旗渠使用过的工具及充饥采集的野菜标本。“碑林”记载了红旗渠修建的全过程;军民携手共创伟业的战绩;领导人亲切关怀和支持的题词手迹。在这里既能全面阅览红旗渠的历史,又能尽情享受林簇水韵,气象清新的宜人风光。
经过一天的实习,身体虽然疲惫,但是很快乐,收获甚大。我们不仅亲身感受水纠纷的种种事件。把相关的课本理论知识和处理水纠纷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还感受到红旗渠精神,这种精神激励我们去努力奋斗。
2005年度水政水资源管理工作总结2005年是我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年,是全面实施创新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之年。我市水资源......
2005年度水政水资源管理工作总结2005年是我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年,是全面实施创新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之年。我市水资源......
2019年度水政水资源管理工作总结-范文汇编2005年度水政水资源管理工作总结2005年是我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年,是全面实施创新发展、......
报告是一种传达信息的方式,可以帮助他人了解我们的工作成果以及所面临的挑战。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份较为完善的报告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报告的目的和读者群体,这有助于确定报告......
报告的结构应该清晰明了,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等部分,每一部分都要有明确的内容和逻辑关系。报告的结构要清晰明了,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等部分,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把握整个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