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亚热带果树新品种引进示范基地申请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示范基地申请报告”。
热带亚热带果树新品种引进示范基地申请报告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始建于1962年,是广东省属公益一类科研机构。主要从事热带南亚热带果树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栽培生理、病虫害防控、果品保鲜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全所现有职工85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39人,中级研究人员18人;博士20人(博士后3人),硕士1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3人,试验站站长1人;入选广东省岭南水果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1人,岗位专家5人。全所占地面积30公顷,其中试验果园面积23公顷,各种温网室 1万余平方米。建有 ‚农业部南亚热带果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果树种质--广州香蕉荔枝圃‛、‚农业部广州香蕉种质资源圃‛、‚农业部广州荔枝种质资源圃‛、‚农业部华南地区热带果树脱毒中心‛、‚广东省南亚热带果树种质资源库‛、‚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果树研究重点实实验室‛、白云区科研基地等研发平台。
本所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活跃,是多个国际组织如国际香(大)蕉改良网络中国代表处、国际热带水果组织中国代表处、亚太香蕉网络指导委员会、国际热带水果组织等的挂靠单位。是国家外专局认定的‚国家引进智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热带亚热带果树新品种引进‛、广东省科技厅认定的‚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欧美、东南亚等地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机构建立了密切的科技合作关系。多次承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2009-2012年承担了联合国商品共同基金项目1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6项、农业部‚948‛项目2项、国家外专局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示范推广)10项、广东省科技合作项目4项等具有引智工作内容的各类项目。
二、引智工作开展情况
(一)与国外科研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情况
- 1 - 与康奈尔大学蛋白质与质谱研究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名称为‚Collaboration Agreement for Research on Fusarium Wilt of Banana‛,有效期为5年;
与南非Stellenbosch大学植物病理系、美国Maachusetts大学、乌干达国家农业研究院(NARO)、IITA、巴西CNPMF-EMBRAPA研究中心、比利时鲁文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名称为:Collaboration Agreement for Research on Global Evolution of 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and Resistance Germplasm Creation, 有效期为10年。
与泰国一心公司签订了龙眼产业科技研究合作协议,有效期为5年。
(二)科技人员出国(境)开展合作研究或学习交流情况 为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使我所科技人员更多了解相关学科的国际发展新动态,增长新知识,2009-2012期间我所先后派遣20多人次前往美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接受技术培训、培养或交流。
2010年12月,金燕博士赴马来西亚国际热带水果网络组织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学习交流,参与组织内部协作管理工作,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国际热带水果网络组织的各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0年1月16-30日,科技部的‚马达加斯加荔枝高产优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基地建设‛项目组成员欧良喜、向旭、蔡长河以及广东电视台记者一行5人到塔马塔夫示范荔枝园现场,对合作方人员就果树、果园的管理技术进行了指导,并参加由马达加斯加政府荔枝咨询平台协会会长、FALY EXPORT 公司懂事长Rasamimanana Faly先生组织的当地农技人员培训会,参加培训人员210人次。
2011年5月,孟祥春博士赴以色列农业研究组织凡卡尼研究中心新鲜产品采后科学系DOV PRUSKY教授实验室进行为期1年的学习进修,主要是从该实验室已测序的胶孢炭疽菌的基因组序列入手,采用in silico方法筛选与该菌侵染果实分泌氨,导致宿主环境碱化相关的致病性相关功能基因,然后采用基因敲除的方法,研究验证受碱性条件控制的部分基因的功能。通过此研究可学习掌握研究水果采后病理及分子机理的最新思路、方法和技术手段,以后可以建立同该单位开展进一步合- 2 - 作的基础,以提升果树所采后学科的研究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广东的水果行业。
2011年,为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香蕉科学研究与发展,受美国康奈尔大学蛋白质组学与质谱研究中心主任Sheng Zhang的邀请,派遣了杨乔松博士对康奈尔大学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访问和合作研究。此次合作研究目的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寒害频繁发生危害香蕉产业的突出问题,采用新一代的RNA-Seq和前沿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深入挖掘大蕉抗寒关键基因和蛋白,系统阐述大蕉抗寒的分子机理,为后续的香蕉抗寒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2011年9-12月,为更好的执行‚香蕉枯萎病菌生物多样性和进化规律的研究‛(项目编号 2 0 1 0 D F A 3 2 4 7 0)这一国际合作项目,我所李春雨博士申请访问了南非Stellenbosch大学植物病理系,与对方一起开展研究,完成项目中的相应内容,共同研究全球范围内香蕉枯萎病菌进化和迁移规律,为在世界范围内控制该病害做出贡献。2011年10月28日至11月4日,应台湾农业资源永续发展基金会的邀请,我所魏岳荣博士参加了由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博士生导师程萍率团一行25人赴台湾对台湾农业进行了考察和交流,先后访问了福昌种猪场分子育种中心、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农业试验所花卉研究所等单位。该次访问促进了两岸农业的合作与交流,对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2011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应南非University of Stellenbosch植物病理系主任Altus Viljoen教授、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IITA)香大蕉项目主管Jim Lorenzen博士和乌干达国家农业研究院(NARO)国家香蕉研究项目主管Wilberforce K.Tushemereirwe博士等人的共同邀请,我院易干军研究员、副院长带领果树所香蕉研究中心魏岳荣副研究员、盛鸥博士,访问了上述位于非洲的著名香蕉研究机构。
2011年11月20-26日,应泰国湄洲大学龙眼研究中心副主任Pawin教授的邀请,果树所龙眼课题组在副所长袁沛元、主任潘学文等赴泰国清迈省和尖竹汶省就泰国龙眼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并就两国 - 3 - 龙眼栽培和采后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双方经过良好的沟通交流,本着互利合作的精神,同意在龙眼生产技术研究方面展开合作,达成合作意向,并有待确定相关合作条例后签署合作意向书。
2011年11月26-12月6日,在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马达加斯加荔枝高产优质关键技术合作研究与示范‛的支持下,我所向旭研究员到马达加斯加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的实施工作,一方面对本国际合作项目予以指导,另一方面对马达加斯加荔枝产业各环节作了解和考察。
2012年11月18日派出易干军研究员、李春雨博士等赴台湾参加国际香蕉学术研讨会及2年一度的亚太香大蕉网络组织学术合作会议(BAPNET)。项目组成员分别做了香蕉转基因育种进展、香蕉抗逆蛋白质组学进展、香蕉种质资源分子评价、香蕉抗枯萎病转录组学研究进展和抗病机理研究、抗枯萎病防治等研究方向的口头报告7个,墙报2个,展示了本项目的最新研究进展,扩大了本课题组乃至我国香蕉研究学界的影响力。另外,项目组成员还考察了Formosana、台蕉5号、台蕉7号等台湾最新抗枯萎病品种种植现场,以及参观学习了台蕉所在抗病种苗繁育、有机栽培防控枯萎病等方便的设施和研究基地。
2012年11月18日派出钟广炎、曾继吾、钟云出访西班牙参加国际柑橘学大会。本次出访先后参观了西牙最大的柑橘脱毒苗圃、大型机械化柑橘果园、大型包装贮运公司、最大的鲜榨果汁公司。学习了解西班牙柑橘产业生产链结构及各环节的生产过程,为本国柑橘生产链的各环节过程提供参考或经验。大会期间我们分别听取了柑橘各行各业的研究最新进展情况,我们也做了口头报告及提交墙报多份,并与许多参会者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为我们今后研究的方向、策略、方法、材料等启发了不少新的思路与创新点。
(三)邀请和引进国(境)外专家、学者等来访与交流情况 该引智示范基地从2008年至2012年共邀请和引进国(境)外专家、学者30多人次来访与学术交流。
2008年9月和10月分别邀请了菲律宾大学采后园艺研究和培训中心实验室主任Elda B.Esguerra和Jutatip Poubol博士来我所进行学
- 4 - 术访问及交流。期间两位专家为我们做了关于热带水果采后及鲜切水果研究领域的报告,并与我所果品贮藏保鲜研究室的科技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并达成初步的科研合作协议。来访期间,两位专家亲自带领课题组人员开展了鲜切木瓜、芒果和菠萝的加工及保鲜实验,为我们指出了鲜切水果生产过程中的各关键技术要领,并亲自传授了鲜切水果产品质量的评价及检测方法,为鲜切水果研究项目的进一步深入、顺利执行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2009年9月23日,俄罗斯著名昆虫遗传学专家Mitrofanov Vladimir教授和Ilya Mertsalov博士就‚转基因桔小实蝇整合载体构建和胚系转化研究‛项目来我所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合作研究。我所易干军博士接待并详细介绍了我所的有关情况,并就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提出了建议。我所果树病虫害研究室田世尧博士课题组与Mitrofanov Vladimir教授和Ilya Mertsalov博士就上述项目开展深入合作研究。
2009年11月3日,台湾国立屏东科技大学农学院农园生产系柯立祥教授课题组成员博士研究生梁佑慎先生到我所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研究工作。将台湾的45份荔枝种质用我所自主开发的EST-SSR分子标记进行了分子指纹鉴定,并与我所国家种质圃的近300份荔枝种质进行比较,以确定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种质,此项工作为海峡两岸科技交流及荔枝种质创新利用奠定了基础。
2010 年7月3日下午,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SIKONINA Victor先生带领马达加斯加荔枝生产和出口商一行三人访问我院。易干军副院长接待了大使先生一行。大使先生本次来访是希望推进两国在荔枝生产和贸易上的合作。大使先生一行在易副院长陪同下参观了荔枝资源圃,并就与我院在荔枝产业技术上的进一步合作,与易副院长进行了充分的洽谈。大使先生表示,荔枝是马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希望能通过与中国政府和农业科技机构的合作提升马国的荔枝产业水平。双方通过洽谈,达成初步意向:我院果树所与马国荔枝生产和出口的大企业签署技术合作协议,开展荔枝育种与生产技术的合作;大使先生将代表马国政府与中国政府磋商,争取将合作上升到两国政府间合作层面。
- 5 - 2011年9月21日邀请国际著名香蕉研究专家Agustin B.Molina博士于来果树所进行了为期6天访问交流。与果树所香蕉研究中心科技人员在枯萎病抗性品种评价和防控技术等领域,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学术交流,展示了现今香蕉枯萎病研究的发展趋势,交流了双方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双方讨论了今后学术合作的模式,突出了加强与亚太香大蕉协作网以及国际生物多样性组织的联系,积极参与国际及地区性重要项目的协作与执行的重要性,此次交流将会大大加强果树所与国际香蕉权威研究机构的紧密联系,促进我所在种质资源交换、学术互访、人员交流和研究生合作培养等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
2011年9月29日,泰国清迈大学农学院Kamon Lertrat博士等一行五人我所参观访问。参观了我所的龙眼基地,双方就龙眼生产技术研究合作事宜进行了交流沟通,进一步为合作达成共识。
2012年6月17~26日和11月26~28日两次邀请了南非Stellenbosch大学植物病理系Altus Vljoen教授来访。Viljoen Altus教授是南非Stellenbosch大学植物病理系系主任,在香蕉枯萎病菌的研究方面具有世界领先水平。A ltus教授掌握着国际认可的24个香蕉枯萎病菌的标准tester,提供香蕉枯萎病菌 VCG 分析技术作为合作研究的核心内容,即利用营养亲合体营养亲和性(VCG)研究技术研究病原菌的生物多样性和进化,并且其在主持一项南非科技部支持的国际合作项目‚Diversity in and evolution of the Fusarium wilt pathogen on Cavendish banana‛(香蕉枯萎病菌多样性和进化的研究),Altus教授与项目组成员进行了香蕉枯萎病的致病机制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学术交流(图10),探讨了香蕉与枯萎病原菌互作的研究思路,并进行下一步利用比较转录组学进行枯萎病原菌致病机理研究。
另外,Altus教授来应邀参加了有项目所在单位承办的第五届热带亚热带水果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做了‚The Diversity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of 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文中以我国香蕉枯萎病发病园中所采的样本为材料,鉴别了我国枯萎病原菌主要的VCG的类型及丰富的多样性。Altus教授还与项目组成员赴位于东莞的枯萎病重区进行调研。
2012年6月17~23日邀请了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安默斯特校区(University of Maachusetts Amherst)植物病理系Lijun Ma副教
- 6 - 授来访。Ma博士在Broad Institute网站上公布了Foc TR4(VCG 01213)的全基因组序列,基因组大小约46 Mb,组装的contig一共716个,Supercontig一共716个,目前已经开始合作采用新的技术optical Mapping辅助组装,做真菌精细图。Lijun Ma课题组以其掌握的包括香蕉枯萎病菌之内的镰刀菌基因组数据库和娴熟的比较基因组学技术做为本项目的关键技术和资源投入。Lijun Ma博士近5年来现主持7个与镰刀菌有关的项目,总经费约485万美元,其中:2项美国农业部功能基因组项目‚枯萎病菌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Comparative functional genomics of plant pathogenic Fusarium species)和‚真菌在侵染植物时的重要繁育过程研究‛(Fungal reproductive and developmental proce),1项美国国家基金项目‚镰刀枯萎病菌寄主转化型的基因组动态研究‛(Genome dynamics of host specificity in the Fusarium oxysporum species complex),2项目澳大利亚CSIRO项目‚镰刀枯萎病菌基因组测序‛,总经费10.4万美元(人民币约65.5万元)。2012年6月17~24日邀请了乌干达国家农业研究院(Natio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Organisation,NARO)Andrew Kiggundu博士来访,指导本项目的香蕉育种技术。Andrew Kiggundu博士所在的香蕉课题组在香蕉遗传转化与转基因技术研发方面具有世界领先的水平,其研发的抗细菌性枯萎病的转基因香蕉品种已经通过了田间测试,已培育出世界第一个可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抗细菌性枯萎病香蕉品。NARO的转基因培育香蕉新品种研究,受到Nature、CNN、BBC等媒体的追踪报道。Andrew Kiggundu博士在本项目中提供香蕉高效遗传转化技术体系,提供本项目合作研究的核心技术。
Andrew博士来应邀参加了有项目所在单位承办的第五届热带亚热带水果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做了‚Status of Genetic Engineering of Banana and Strategies forDeployment of GMO Crops inUganda‛的学术报告,并于项目组进行了深入探讨。在Andrew的大力协助下,项目所在单位与NARO已签署了正式合作协议,主要内容为共同开展种质资源交换、转基因育种、项目合作和人员互访等。
2012年8月8~11日邀请了美国康奈尔大学蛋白质组学与质谱研究中心主任张胜博士来访。康奈尔大学为本项目提供蛋白组分析技术(平台),提供蛋白质组和转录组学技术培训和合作研究,主任张胜博士已与本项目组人员合作进行香蕉蛋白组学研究2年。目前该中心装配有
- 7 - MALDI-TOF/TOF 4700 Analyzer(Applied Biosystems)、hybrid triple quadrupolnear ion trap 4000 Q Trap(Applied Biosystems/MDS Sciex)、hybrid quadrupole, ion mobility, orthogonal acceleration time of flight(Q-TOF)SYNAPT HDMS(Waters)和LTQ Orbitrap Velos Hybrid FT ma spectrometer(Thermo Scientific)四台高分辨率、高准确度、高扫描速度的先进生物质谱仪,分析中心在涉及蛋白质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实验设计方面,建立了完善的科学技术体系。张胜博士为广东省农科院特聘专家,2011年课题组派遣了项目骨干-杨乔松博士赴康奈尔大学进行香蕉枯萎病病原菌发育蛋白质组学和不同抗病香蕉品种对病原菌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研究结果得到了康奈尔大学合作方的肯定。此次张胜博士来访,除继续对项目组从事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香蕉枯萎病抗病机制之外,还探讨了下一步共同的研究计划。2012年11月26~28日邀请国际著名香蕉枯萎病研究专家Agustin B.Molina博士来项目组进行香蕉抗枯萎病育种和防控技术交流,并且接受由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首届‚广东国际友谊贡献奖‛。Agustin B.Molina博士是国际生物多样性组织-亚太香大蕉协作网协调员(Regional Coordinator for BAPNET-Banana Asia and Pacific Network,Bioversity International),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植物病理学博士。Molina博士长期与项目所在课题组合作,帮助本项目引进优异香蕉抗枯萎病育种资源和抗性品种,指导抗枯萎病防治等研究工作,对促进广东乃至全国的香蕉产业健康发展做出较大贡献。Molina博士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学术交流,并签署了一项与国际生物多样性组织合作进行的种质资源抗枯萎病评价项目。
2012年11月26日-12月3日越南北方果蔬所科技人员一行7人应邀来我所访问。首先是进行了学术交流、相互了解、促进合作;然后是参观了本所重点实验室、我院创新中心、及本所在钟落潭、肇庆、东莞等地的基地;最后达成各项合作意向。
这些访问及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为我所的引智工作向多类型、多国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引智成果及示范推广情况
(一)2009年引进新品种/新技术
1、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食品农业科学柑橘研究和教育中心Fred
- 8 - G.Gmitter教授,引进柑橘黄龙病的高效检测,检疫,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建立了无病毒苗木繁育中心,并进行了大面积推广。以A2/J5为引物的更实用的黄龙病检测技术体系。并免费为怀集农业局、阳江果农、梅州农科所、四会拜尔公司、清新飞来峡镇、肇庆农业技术学院、永汉、云南瑞丽等地或单位检测黄龙病100多个样品。为全省各柑桔主产区提供无病毒原种15个,他们在此基础上繁殖无病毒苗木近40万株,占全省无病苗的30%左右。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技术:在德庆县、清新县、龙门县、阳春市和郁南县等地建立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技术示范园1000多亩,在全省举办黄龙病综合防控技术培训班和现场观摩20多场次,辐射推广面积60万亩。
2、从哥斯达黎加Luis Ernesto Pocasangre Enamorado教授、南非Viljoen Altus教授,引进柑橘果树优良品种,并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对引进的优良柑橘品种进行示范推广建立示范基地。与梅州嘉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在梅州的梅县、丰顺两地,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奥兰柚’示范基地500多亩,‘粤引HB柚’150亩,目前生长良好。在梅州市平远县建立‘粤引红脐橙’基地3个,共计350亩;在连南推广种植‘里斯本’柠檬800多亩,这些品种生长结果情况好。
3、从菲律宾Agustin B.Molina博士等处,引进2个菲律宾香蕉,并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快繁技术。在广东中山、番禺、珠海等地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
(二)2010年度引进新品种/新技术
1、引进马达加斯加主栽荔枝品种1个(Mauritius),在引进圃进行隔离管擦。
2、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引进香蕉种质资源12份,包括Ney Poovan、Kuning、Grand Naine、Pilipala、Babibisiana、Cardaba、Pome等。
3、引进生物防治菌株10份。
4、荔枝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 9 -
5、菲律宾热区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及贮运保鲜技术应用方法。
6、有机香蕉栽培管理技术。
7、俄罗斯的转基因桔小实蝇整合载体构建和胚系转化研究。
(三)2011年引进新品种
1、申请从位于比利时鲁汶大学的国际香蕉种质交换中心ITC引进种质资源87份,其中具有抗枯萎病特性的育种材料和潜力品种22份;对具有枯萎病抗性的新品种或优系 ‘中粉1号’粉蕉、‘粤丰1号’香蕉、‘粉杂1号’粉蕉、‘中蕉1号’香蕉、‘中蕉2号’香蕉和优系 ‘WK51’、‘WK52’和‘WSK’进行区试,在枯萎病重病区域建立示范种植点5个,总面积110亩;两个耐枯萎病的品种‘中粉1号’、‘粤丰1号’通过审定,两个高产、优质的香蕉新品种‘中蕉1号’和‘中蕉2号’通过了现场专家鉴定会;对试种表现较好的抗枯萎病新品种或优系‘中粉1号’粉蕉、‘粤丰1号’香蕉和‘粉杂1号’粉蕉,在我国枯萎病发病严重的4个地区进行了示范种植,总面积4700亩;进行田间抗枯萎病品种优系的筛选,在‘抗枯5号’香蕉中发现5株矮化株系,生育期较‘抗枯5号’缩短1~2个月,另发现了2株丰产株系。
2、引进高产优质多抗香蕉品种资源5份。
(四)2012年度引进新品种/新技术:
1、引进香蕉新品种12份,柑橘新品种4份,龙眼新品种2份
2、香蕉产区的枯萎病菌的VCGs类型、柑橘黄龙病防控技术。总之,该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从2009年至2012年间分别与康奈尔大学蛋白质与质谱研究中心、南非Stellenbosch大学植物病理系、美国Maachusetts大学、乌干达国家农业研究院(NARO)、IITA、巴西CNPMF-EMBRAPA研究中心、比利时鲁文大学等相关机构签署科技合作协议;共派遣了20多人次前往美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接受技术培训、培养或交流;邀请和引进国(境)外专家、学者30多人次来访及进行学术交流。引进香蕉、柑橘、荔枝、龙眼等果树种质资源一批,引进柑橘黄龙病的高效检测、检疫、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香蕉育种技
- 10 - 术、热区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及贮运保鲜技术应用方法等新技术一批。从中筛选出通过广东省品种委员会审定的品种:粤引澳卡菠萝、粤引尤力克柠檬、粤引奥灵达夏橙、粤引可口葡萄柚等,并在适栽区进行示范推广种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该基地极大丰富了我国南方果树种质资源,对促进热带亚热带果树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 11 -
蔬菜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项目工作总结蔬菜大棚栽培近年来发展迅速,现已达1500亩,通过大棚种植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茬口,提高土地利用率,从而提高产值增加了农民收入。品种的更......
创业示范基地申请报告......
创业示范基地的申请报告怎么写呢?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业示范基地申请报告,欢迎大家借鉴。更多详情,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创业示范基地申请报告【1】一、概况兹有镇......
NY/T 750-2003 绿色食品 热带、亚热带水果基本信息【英文名称】Green food―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fruits 【标准状态】被代替 【全文语种】中文简体 【发布日期】2003/......
文章标题: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报告一、目的及意义随着近几年作物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品种的优化,我镇已经建立了以洋葱为主的一批经济效益较高的主导产业,2005年我镇洋葱面积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