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感想大学生消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学生社会实践感想”。
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表
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社会调查评价表
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暑期“思政课”社会实践
关于河南理工大学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时 间
前 言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2011年7月20日
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调查经过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决定对河南理工大学在校生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弄清楚大学生要花多少钱,花在了什么地方,花的是否合理,以及该如何改进。
在调查过程中,对调查对象实行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进行询问,以保证问卷的回收时的有效性。
在经济管理学院随机抽取40个人进行调查,来代表整个学生群体的消费观念。通过网络、书籍、文献等方式进行收集,让整个调查的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然后对得到的结果进行综合整理,对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以及应该采取的对策及建议,最后汇总得出结论。
一、提出问题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决定对理工大学学生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弄清楚大学生要花多少钱,花在了什么地方,花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怎样改进??
二、问卷调查方法
(一)直接询问法:在调查过程中,对调查对象实行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进行询问,以保证问卷的回收时的有效性。
(二)抽样调查: 在川科院内随机抽取20个人进行调查,来代表整个学生群体的消费观念。
(三)资料收集法: 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进行收集,让整个调查的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三、数据统计和分析
(一)、每月生活费消费情况 统计结果表明,消费情况基本每月成饱和状态,并且生活费不够花的现象普遍存在。但也有少部分的学生每月有消费剩余情况。60%的大学生没有记账的好习惯,有习惯记账的学生却只占5%。
(二)、消费方式分析
由表中数据可看出,消费方式普遍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乱花钱的比例较高,计划合理花费的方式在学生群体中占30%,学生群体应该提高合理的消费方式。
(三)、通讯支出 随机问卷得到的结果,拥有手机的同学占98%还多,可见大学校园手机的普及率之高,这也跟目前手机价格大众化有关。在拥有手机的群体中,月花费30-40元的同学占45%,这方面的消费还是比较的合理,这可能与在校生平时时间紧张篇2:关于大学生消费水平社会实践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报告
杭州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编制
内容摘要: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群体比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到底是如何的,大学生关于消费的价值观又是怎么样的。消费观念作为价值观的一种,反映了大学生对待其可支配收入的指导思想和态度以及对商品价值追求的取向。而如今大学校园中互相攀比,盲目追从等不正确的消费观念滋长丛生,作为大学生——社会消费群体中的一个特殊部分的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个问题。
关键字:大学生消费水平 偏颇的价值观念积极指引
调查原因: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
调查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文化现状,引导大学生消费文化的健康发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确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调查时间:2012年4月22日—2012年4月25日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过程:采用调查问卷和网上问卷的方法
调查结果:1.本次调查问卷100份,问卷人数100位,其中网上问卷50份,其中男生62位,女生32位。来自城市的占37%,来自城镇及农村的占63%.2.每月生活费。月平均消费金额600元以下的占3%,600元~1000元占77%,1000~1500元占13%,1500元以上占7%。大多数同学的生活月生活费主要在600-1000元左右,其次在1000-1500元左右,有的低的600元或以下,而高的却在1500元以上。费用相差的还是有点大。3.拥有的电子产品。现在的大学生每人都具备的通讯工具就是手机,其次就是mp3/mp4,接着就是手提电脑,再次就是数码相机,最后是电子词典。4.每月的饮食开支,100元~200元占11%,200元~300元占19%,300`~500元以上占65% 500~800元占5% 300-500元的人数所占比重最高 5平常购买学习资料的钱。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80元以下的占41.5%,80元~100元占49.5%,100元~200元占6%,200元以上占3%。
6.平均每月电话费。平均每月电话费支出在50元以下的大学生占11%,50元~100元占64%,100元以上占25%。7.最大开支的是饮食,学习,衣饰,玩乐(交际等)
1.调查显示,生活费来源较单一,学生独立意识淡薄,高达87%的被访同学的主要生活资金来源于父母,说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暂时不具备独立的经济来源。多数学生无法真切体会到这些钱的来之不易,没有生活资金来源的压力,容易轻率地消费。大学生在生活费来源方面绝大多数主要依靠父母,但随着年级的上升这一比例略有下降。不难看出我校大学生的生活费自理能力比较低,对父母的依赖性比较大,在独立、自立方面的能力比较欠缺。
⒉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消费在社会整体消费机构中的定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目前社会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针对特定群体的消费产品不断出现,加之电视广告、校园广告、网络广告的渗透,对大学生的消费视觉形成冲击和诱导,对某类商品或某个品牌形成消费偏向,很多大学生也因此失去了辨别能力,以各种广告媒体的宣传作为自己选择消费的参考标准,容易受媒体诱导并形成刺激性消费,往往消费过后才发现商品的媒体广告宣传和实际价值不相符。
3.消费结构不合理,总的来说,大学生的消费可分为四个方面:饮食方面、学习方面、休闲娱乐、人际关系方面,由此可以看出,消费差距还是很大的。由于家庭条件的不同,在消费上有一定的差距是自然的。但是,这个高低的跨度悬殊太大,有的学生月均饮食消费1000元以上,他们主要来自城镇,尤其是独生子女。有的却不足200元,而且这些人数不占少数。这反映了有些同学在饮食方面大手大脚,挥霍浪费现象严重,节约意识淡薄,没有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而有些同学却是相当地节省,每个月不足50元,但这样的饮食支出是极不正常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当中主要是女生,很多女生为追求“骨感美”以自身的健康为代价而大量节食,大大缩减饮食上开支。并且不难看出,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支出相对较低,在学习上的支出也大大缩水,大学生对服装消费的档次越来越高,大多数男生买衣服的宗旨是不买则已,要买就买质量好的、价格高的;女生买衣服则总是买个不停,只要自己喜欢的都会买回来,不喜欢了,马上就不穿了。大学生对品牌商品的忠诚度高,炫富心里严重,他们购买名牌商品,一方面为了满足自己的实用需求,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增加自己的被关注度。
大学生消费构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迷惑。同时也受到社会不良消费风气影响、校园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家长不当消费观念的延伸等等。
建议:大学生:大学生应自觉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增强自身的独立性。对大学生自己而言,首先应当确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学会勤俭节约, 懂得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大学生应弘扬这一优良传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不摆阔气、不跟人攀比;适当消费,正确对待金钱, 保持消费心理健康, 将钱花到实处;同时, 应当自觉、坚决抵制享乐主义, 有创业的精神和吃苦的毅力。
家长:父母则应该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性,不过分宠爱子女。“再穷也
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而现在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也不断得到改善,这就在客观上为学生消费提供了物质基础;父母在子女小的时候就应该教育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灌输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以自己的良好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与习惯来影响和引导子女。并且培养孩子独立意识,适当鼓励孩子做兼职。
学校:作为学校,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并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规划安排,是个人消费标准与家情相适应;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理财意识。篇3:暑期社会实践之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常州大学社会实践小分队调查报告
实践课题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院 系 经济管理学院班 级 会计102 指导教师 张凯
二0一零年七月三十日
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会计102调查组成员:董芳旭、刘江江、罗婷、吴璇、薛宇、邹绮君 调查方式:问卷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渐繁荣,人民大众的钱包也逐渐鼓起来,从而消费水平也日渐提升。大学生作为这支
消费队伍中特殊并且重要的一支,到2005年初高校的在校人数达1800多人,再加上电大及网络教育等其他形式教育的学生的人数,总共有2100万之多。从而形成了一个拥有人数众多的高等教育市场。大学生消费市场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大学生的一份子,我们更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刻的细致的调查,使得我们对于自身的消费状况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对于大学生的消费对于整个市场的影响。
二、数据统计
1、一个月生活费:300-500元占13%,500-800占66%,800-1000元占16.2%,其他占4.8%;
2、家庭月收入:2000以下占13.1%,2000—4000占35.2,4000-6000占37.2%,6000以上占14.5%
3、每个月消费主要项目(除去吃饭):娱乐占43.7%,学习占16.1%,购物占30.2%,其他10%;
4、平均每月电话费:0-40元占43%,40-80元占27%,80元以上占30%
5、用餐:在校75% 校外5% 混搭20%
6、是否有理财习惯:留心10%偶尔关注60% 从来没有整个习惯30%
7、是否在校兼职:计划并且实施过20% 计划过但没做过50%没有计划过20%
三、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了很多有趣、引人深思的现象,很能够反应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能够像镜子一样引起我们大学生的足够反思,在这里总结出小组成员比较感兴趣的几点。1.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级分化
总生活费额是一个学生消费水平的首要体现,一个月生活费的多少直接反映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当今大学生的消费方向主要指向基本生活。由于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性,年轻且经济来源单一,这一群体的恩格尔系数普遍的高,而且能供应得起大学生的家庭一般都未处在社会阶层金字塔的底层,消费层次两级分化程度不似社会上那么明显,但是由于中国当今处在剧烈的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来自于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起的各个地域,一些家庭收入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多,学生的总生活费多,构成了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体现在旅游、电子产品的等方面。而一些家庭的收入则要捉襟见肘得许多,对学生的经济供给也不是很多,这部分大学生的消费往往较为收敛。2.理财意识
根据国际经验,在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阶段,财富迅速增长必然推动理财观念的觉醒。显然,大学生的收入水平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然而我们看到还是有一些大学生能够自觉地养成理财的习惯,做好消费计划,在消费之后能够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消费是否理性,并吸取教训,减少冲动消费。与此同时,有一些同学显然没有任何对于理财的概念,经常不注重储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穷爸爸、富爸爸》的美籍日本作者)曾经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问卷中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而大部分的同学往往是“凭感觉”去消费,这样的“凭感觉”,还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消费额度的,只是缺乏细致的打算和总结。
3、消费观念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5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4、学习支出比例有待提高,娱乐方面比重过重
相比较花费在娱乐、恋爱上的钱,大学生在购买书籍、报名学习班的人数占较小的比例,这反映了大学生在当今越来越丰富的生活中还是有些浮躁。在这个知识社会,需要多一点的大学生去在学习方面做多一些投入。但大学生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有想法的同学,在正常的学习之余,还融入现在的考证、考研热中,报名参加辅修,加之当下各种补习班的费用不菲,而家长们对这部分的投资乐此不疲,这些人的消费中,丰富大脑的支出占了很重的比例。另一方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除去生活上必须的一些消费,还是有很多大学生还是把主要的金钱用在娱乐上,可能是大学生活还是相对于高中生活或者工作之后来说较为清闲,课业负担不是很重,没有升学压力,而且刚刚从高考的重负中解脱出来,很多大学生都有“放松一下的”想法,结果就可能一下子就“放松”了四年
5、消费方向多样化
大学生除去生活必须消费,他们的消费的方向也多面化:聚餐费用、电话费、网络费、电子产品的更换、外出旅游费用、送礼物费用、恋爱费用、健身房费用、女生还有买衣服、化妆品的费用,一些男生还有在网络游戏上面的支出,这些纷繁多样的花钱方式让我们也从侧面看到当今大学生的生活和社会一样,在变得多样化,反应了大学生这一即将步入社会的群体的特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老状况发生了变革,大学生们主动地在接触社会,也主动地去在这个社会中学习如何消费。
6、消费中时尚元素较多
调查显示,年轻的大学生在娱乐消费中,电子产品、网络通信、网络费用这些有时尚色彩的花费又占到了相当
一部分的比例,这反应了当代大学生与时代的潮流紧密地裹挟在一起,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当今大学生是与时俱进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大学生是沉迷于此的,在这些新潮事物上花了太多的精力和金钱,频频换手机、电脑,甚至因为这些方面花的精力太多,影响了正常的学业,更有甚者,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和身体。所以,我们认为大学生追逐时尚的脚步应当放慢些。7.恋爱支出过大
在调查中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50-25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500 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大学生处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在这个越来越开放的社会,我们并不反对大学生谈恋爱,但是恋爱时的消费问题确实不容我们忽略,恋爱的大学生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而进行物质投入,常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过多的恋爱支出甚至影响到大学生的基本生活,一些异地恋的大学生情侣常常要节衣缩食去“千里来相会”。而大学生之间的爱情总是像水晶,剔透美丽,然而易碎,这就造成了大量的经济上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学业、浪费了感情和精力。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是父母,所以没有必要为了在对方面前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大把大把地消费,可惜很多恋爱中的大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8、经济独立意识较差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得知,很多大学生并没有外出兼职过,大学生在消费上可以出有着接近工作后的独立性,然而在取得收入方面,仍有很多大学生甘当“啃老族”。即使有些有过兼职经历的大学生,他们在填写原因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填的是“为了增长社会经验”,而非是补贴生活费或者是家庭使用,这体现了当今大学生的自我性很强,但是责任感还是未达到足够走入社会的程度,我们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16岁就要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
四、结论与建议
以往有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之说,尽管现在大学扩招,使得更多的人进入了大学,大学生仍然是我国将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排头兵。另一方面,大学生也正处在心理急速成熟的年龄,他们的一只脚已经踏入了社会。所以对大学生的消费提出一些必要的建议是必要并且紧迫的。
那么对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我们能提出什么建议呢?
(一)、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
现今的社会是经济社会,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和记账,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而个人盲目的冲动消费不是独立,是任性的表现,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这就要我们多多学习理财知识,科学地理财。
(二)、克服冲动消费、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是人性的弱点,可能人人都有。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首先,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
(三)、大学要引导校园风气
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附件1 大学生消费问卷调查
您的性别 1 男 2 女学校: 专业
一、单项选择 1.在学校期间,你在哪里就餐()a 学校食堂.b 校外.c 看心情^-^ 2.你的主要经济来源是()a父母给的生活费 b自己兼职 c a和b都有d 3.你知道自己每个月花了多少钱么()a.知道,会留心 b偶尔会统计 c从来没统计过 4.你有没有冲动消费过()a经常会买一些事后让自己后悔的东西 b不,我的消费很理性 c偶尔会冲动消费 5你每月可支配的钱有多少()a 500-800 b 800-1000 c1000-1500d1500以上 6 你每月大约结余多少钱。
梁娇:通过此次调查,我深切的感受到:人需要在实践中去提升自己。在与人的沟通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情况也是不一样的。通过调查整理数据可以......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大学生消费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大学生消费社会实践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大学生消费社会实践报告一段难忘的社会实践结束了,回顾坚强地走过的这段时间,取得的成绩实则来之不易,为此需要认真地写实践报告了。到底应如何写一份漂亮的实践报告呢?下面是小......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要求,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需要,是加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升华思想的有效途径.积极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