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导游词(精选3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鼎湖山导游词300字”。
第1篇:鼎湖山导游词
鼎湖山导游词
肇庆中学 陈梓荃
“鼎鼐巍峨屹星岩,湖泊恬淡生绿烟。山色空蒙涵青玉,水光潋滟蕴蓝田。风从碧霄临云下,景羡瑶台叹散仙。如是姮娥濯霓袖,笔难抒丹青颜。”各位游客,欢迎大家来到“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鼎湖山。现在就由导游我,带领大家进入这如诗如画的地方寻幽探奇。
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一,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生态观测站。这里中峰圆秀,山麓在三条山脊向下延伸,远远望去,如一宝鼎嵌于千峰碧翠之中,故雅称为“鼎湖”。那么鼎湖山究竟有没有鼎呢?下面我就会带大家去宝鼎园看一看真正的鼎。
游客们,一段车程后,我们已经到了宝鼎园。宝鼎园地处鼎湖、天湖湖畔,依山傍水,充满了青铜文化浓厚的色彩和岭南园林别具一格的建筑布局。这边观景台是鼎湖山最美丽的地方,俯视四周,湖光山色相映衬,美不胜收。站在这里可以眺望四周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木,可以鸟瞰清波荡漾的鼎湖水库,可以欣赏气魄宏大的青铜宝鼎,也可以远望前面那座鼎湖山最高峰鸡笼山。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有鼎、有湖、有山,加起来不正是鼎湖山吗?
宝鼎园的中心广场是整个景点的核心,在中心广场的正中央,耸立着世界上最大的鼎——“九龙宝鼎”。其高6.68米,宽5.58米,重16吨。鼎身和鼎足共铸有九条金龙,腾云驾雾,栩栩如生。据说在安鼎之时天上日月同辉,一道霞光射下,为宝鼎注入灵气和宝气,所以称此鼎通灵,能予人福气。
参观完宝鼎园后,我们坐车来到庆云寺了。“莲花历劫香初地,云泉飞液响万峰”,庆云寺曾名莲花庵,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是岭南四大名刹之一。该寺历史悠久,依山而筑,殿亭重重,规模宏大。现在我们看到的三百年老茶花树,这就是莲花庵旧址。
“名山显圣灵,古刹藏瑰宝”,下面我们就带大家去参观一下庆云寺的“镇寺之宝”——千人锅。我们看到的这个千人锅,直径约2米,容量1100升,用它煮饭足够1000人吃。古刹的盛况,于此可见一斑。各位虽
然游历过不少名山古刹,恐怕还没有见过这样大的锅吧!
在走了长长的一段山路后,我们终于到达了最后一个景点——飞水潭。大家可以看到瀑布犹如万马奔腾,汹涌澎湃,惊天动地。忽而形成千尺飞流,如白练悬空;忽而溅作满空雨花,如轻纱曼舞。瀑布下,如注的水流汇成一泓碧水,其中有块题有“枕流”的大石。飞水潭动水与静潭完美的糅合而深得游人的喜爱。
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崖壁上刻有宋庆龄手书的“孙中山游泳处”六个大字。孙中山先生偕夫人宋庆龄游览鼎湖山时,曾在此游泳。崖壁上还镌刻着许多摩崖大字和方寸小楷,像上面的“能移我情”、“天然图画”、“飞泉咽危石”等,形象点出了飞水潭诗情画意的美景。在这里观瀑、玩水、濯足保证令各位遍体清凉,烦热顿消。
饱览完飞水潭的美景后,我们再往下走。鼎湖山空气负离子含量高达105600个每立方厘米,为全国最高的负离子含量区。负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是空气里面一种有益的成份,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尤为明显。鼎湖山山幽、林绿、水碧、气清、景美,大家可以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让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君品味,引君遐想。
这里就是停车场,大家请排队上车。“两山不能相遇,两人总能相逢”,希望将来在鼎湖山我们还能相会,各位游客,再见!
第2篇:新鼎湖山导游词
新鼎湖山导游词
各位贵宾,欢迎大家肇庆参观肇庆的一宝-----鼎湖山,现在就由我带领大家进入这一个充满了神奇的“绿色宝库”中去寻“宝”,去寻找我们在城市生活中遗失了很久的自然之美和那份纯真。
鼎湖山位于北回归线上,如果从高空上往下看这里是一片绿洲,有“沙漠带上的绿色宝库”之称,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韶关的丹霞山、惠州的罗浮山、佛山的西樵山并称为“岭南四大名山”,除此之外鼎湖山完整地保留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原始面貌,所以被誉为“岭南第一名山”。
鼎湖山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市区内,这里群峰列峙,满目青翠,古木参天,鸟语花香;这里有涓潺的溪流,有高悬的飞瀑,有浩瀚的林海,更有令当今都市人回味的各种少见的天然食品;鼎湖原来的名字叫“顶湖”(是山顶的顶),因山顶本来有个天然湖,后人说“顶”字俗气,显不出山的气势,所以用了“鼎”字。另一种说法是在明清时期,有文人墨客说它中峰圆秀,山麓在三条山脊向下延伸,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宝鼎座落在群山之中,故雅称为“鼎湖”,最早出现“鼎湖”二字明正统年间;另外,鼎湖山也有很多神话,最出名的就是“黄帝铸鼎”的故事:相传黄帝平定了中原以后,便来到一座大山中开炉铸鼎。黄帝向上天祈求铸鼎之水,于是上天在三峰鼎立处灌满了碧水给黄帝铸鼎,从此山顶有了湖!宝鼎铸好后,玉皇大帝派来了神龙把黄帝接到天上做神仙去了。后来人们把顶湖山称为黄帝铸鼎的地方,更名为“鼎湖”。其实不管是山顶的“顶”还是宝鼎的“鼎”,在粤语里都是发音相同的,那么鼎湖山是黄帝铸鼎的地方,究竟有没有鼎呢?下面我就会带大家去看一看真正的鼎,以及跟大家介绍一下鼎的历史与文化。
我们常说的“鼎湖山”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天溪景区,第二部分是天湖景区,第三部分就是云溪景区,而我们今天主要参观的是云溪景区以及天湖景区,因为这两部分是对外开放的,其他的就属于自然保护区的范围了。
好了,各位团友我们现在已经到了鼎湖山的门票处了,请大家在门前集中一下,我们在右边的线路示意图前讲一下要走的线路,进了门票后大家首先会看到的是鼎湖山为和环保需要而安排的达到目前国际先进标准的一环汽车,我们可以自由购票(20元)坐车上山,首先我们坐车到达的是宝鼎园,之后我们到达的是天湖景区,最后我们坐车过到庆云寺,我们在庆云寺后就走路下山,到飞水潭方向然后在飞水潭下山,到达避暑山庄停车场后我们就坐最后一程车下山到门票处集中,整个游览时间是四个小时到五个小时之间。
坐了第一段上山车后,我们已经到了宝鼎园了,宝鼎园是2000年时建的让鼎湖山名副其实的一个景点,它占地面
积为1.3万平方米,地处鼎湖、天湖湖畔,依山傍水,环境优雅,充满了青铜文化浓厚的色彩和岭南园林别具一格的建筑布局,形成鼎、湖、山的完美格局。
首先在前门这里大家看到的是两个用青铜浇铸的古人,他们究竟是什么人?大家猜一下!有的团友讲了怎么把印第安人立在门口了,其实他们是越人,是汉代以前这片土地上的主人。大家知道,汉代以前,生活在我国南方的古代民族,统称为“百越族”,而岭南越族是“百越族”的分支,叫“越人”,他们头带羽冠,断发纹身,身着草裙,在水边居住,以捕鱼打猎和种植水稻为生。他们脚下踩的是鼓,鼓在他们的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战争中他们以鼓而进,以鼓为号,生活中他们击鼓而舞。在商周这个青铜器发达的时代,这里是越人繁衍生息的地方,那么现在还有没有越族人的后代呢?有,在广西的壮族就是越人的后代,在现在的真正的广东人已经不多了,怎么区分呢?大家有穿凉鞋的团友就可以看一下,自己的小脚指,如果小脚指的指甲是由两片指甲组成的,那恭喜您了,您就是正宗的广东人---越人之后了!如果是一片的,您就是北方移民的后代,不是正宗的广东人了。
经过两个雕像后大家看前面的这个照壁,设计的非常独特,是由整块梅花坑砚石雕刻而成,这个砚叫做“端溪龙皇砚”有两吨重,上面刻有108条神态各异的云龙和水龙,有138粒石眼,都是好意头的数字,肇庆的端砚是文房四宝(笔
墨纸砚,湖笔徽墨宣纸端砚)中最好的砚台,以“易磨墨,不损毫,隆冬不冰,石质幼嫩,细腻、滋润、用其磨出的墨作画“虫蚁不蛀”等特点,成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而闻名于世。端砚石采自端州东面羚羊峡中,从唐代已开始制作。是历代的贡品,中国历代文人墨客都以能拥有一方好的端砚为荣。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在他的诗歌里写到:“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所以苏东坡就把他自己所用的砚称作紫云砚,北宋时包青天在肇庆做了三年官,最后离开时把砚工们送给他的一方砚台,投到江中化成砚洲岛的故事,更增加了端砚的神奇色彩,令后人拍案叫绝。大家再看旁边这两块称为绿端石,也是砚石的一种,因为资源比较多,所以一般用来作桌面或茶几,绿端石又称长寿石,希望见到或摸到的人都能长寿。
我们住左边走看到的是青铜文化展廊,青铜一般指的是铜与锡、铜与铝的合金,颜色呈青灰色,所以叫做“青铜”。一般来说青铜是出现在夏代以前,然后到商代最为鼎盛,到周代铁器出现后开始慢慢没落,到后来青铜只能在一些小件的生活用品上应用,像铜镜香炉等,那么而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鼎在以前是一种器具,相当于我们现在“锅”的作用,当祭祀或大型集体活动时,用来煮食牛、羊或盛放牛羊的。因为在古时候金属都不容易得到,所以基本上都给王公贵族垄断了,所以后来鼎又变成了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商周时
代天子用九个鼎,诸候用七个鼎,卿大夫用五个鼎,土大夫用三个鼎,它是区分等级的一种标志。
在鼎廊里,展现的是不同朝代的那些具有代表性的鼎,鼎在商代为四足,方形,到西周时期,出现了圆形鼎和三足鼎。鼎由四足演变为三足,证明科技是向前发展的,因为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图案多为生息,繁荣,崇拜的神或想象的动物,如龙、四不象等,这是人民对安居乐业,团结兴旺,和平稳定的一种追求。
这鼎廊里鼎都是仿制不同的朝代那些具有代表性的鼎,下面我们就来参观一下。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兽面纹方鼎,它最大的特点是方斗形。
往下我们看到的是大禾方鼎,它是个长方形的鼎,四面饰有浮雕人面,除了眼、鼻、口外,两侧的大耳分外夺目,耳上方有个小小曲折形角,耳下还有兽爪,说明这不是一个普通人,而是个神人,什么神?就是我们的祖先黄帝。相传黄帝有四张脸,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可以照顾到,管理着四方,您看他两目大睁,有神,面带着微笑,又有一点严厉,你做了什么坏事,他都会知道的。如果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是贵相的话,可以看看黄帝的面相,中国传统的相学上认为额短者为福相,而且眉毛要粗,唇要厚,人中要深!这样的样子才是福相,黄帝是具备了这些特长,所以才能称为人中之龙!
那这个鼎呢的原件放在湖南省博物馆里面,原件没有这么大,这是按比例扩大了的!
下面我们看见的是龙纹鼎,鼎的腹部有三个龙头大耳,恰恰与腹下三只相对应,这一形式在青铜上仅少见的,它也是西周时代最大的青铜鼎。
再往下是秦公鼎,它的腹内铸有“秦公作铸用鼎”六个字,据说这是一个叫秦公的人自己铸的鼎自己使用,最特别一点是他的足是马蹄形,这样既是稳定的需要,也是反映了当时是战马重要的时代,是战争比较频繁的年代!
下面看到的是四联鼎,长足鼎是典型的战国晚期楚鼎的风格,四个鼎相连在一起的形式更是世上少见。上面饰有卧牛,牛是当时的吉祥物,这也说明牛在当时的农业生产中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主要的生产力之一。
走出长廊以后我们见到的是世纪宝鼎,它是1995年10月21日,为了庆祝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江泽民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的世纪宝鼎的兄弟鼎。江泽民主席在致辞上说:“鼎象征着团结、统一和权威,是代表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赞扬道:“宝鼎体现了中国文明的伟大品质,体现了值得自豪的古老历史和创造更伟大未来的决心”。
宝鼎园的中心广场是整个景点的核心,在中心广场的正中央,耸立着一台巍峨的巨鼎,那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鼎,它
高6。68米,宽5。58米,重16吨,它的名字就是:“九龙宝鼎”。古人认为历史是从0开始的,“0”愈多才能有灵气。所以我们专门挑了2000年10月30日作为安鼎的日子,这是上一个千年中这是“0”最多的日子,是“灵”气最强的日子。据说在安鼎之时天上日月同辉,一道霞光射下,为宝鼎注入灵气和宝气,所以说这个宝鼎已经有了灵性,能给人带来福气,如果大家想祈福,将福气带回家,可以在旁边请一个祈福球,写上你的心愿,将您的心愿投向鼎中,问鼎祈福,如果能投中的话,有求必应就能将福气带回去,同时大家更可以到鼎右边的工艺品展出厅里请一尊宝鼎回家镇宅安居。
各位团友,这边是观景台,它是鼎湖山最美丽的地方,站在这里可以鸟瞰鼎湖水库,湖光山色相映衬,美不胜收;也可以眺望四周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前面那座山峰就是鼎湖山最高峰鸡笼山,海拨1000.3米,在这里我们看到有鼎有湖有山,加起来不正是鼎湖山吗?
好了,各位团友,这边是香港、澳门回归宝鼎,这两尊鼎是由港澳同胞捐资制造的,也是仿制的,同原件一般大小,原件各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你看这个就是香港宝鼎,鼎身上有紫荆花纹饰;那个是澳门宝鼎,鼎身上有木莲花纹饰。这里还有一块空地,大家都知道是留给谁的吗?对了,这是留给宝岛台湾的,我们相信当台湾回归祖国的时候,就可以见到台湾宝鼎的风采了。
大家的前面是一个环丘,这个环丘处于宝鼎园的核心空间,也是个直径二十米的圆形表演台,是仿制北京天坛制作的,天坛是拜祭天宇的地方,且古人有天园地方之说,这个环丘是园的表示天,前面的台为方形表示地,大鼎就座落在天地之间,人站在这里,正好瞻仰大鼎、放眼山川。环丘的中间还有一种神奇的回音效果,大家可以站在环丘中心高声呼叫,让山谷响应您的声音。
各位游客请往这边走,这边是博钟亭,里面的钟名叫博钟,椭圆形,高63厘米,重38.25公斤,是参照西周中期的克钟原形而铸成的。它的钟体是椭圆形的共鸣箱,前后左右备有一条立体蟠龙弯曲勾连形成的透雕棱脊,组成了悬挂状的钮,腹部饰有龙纹。相传钟有灵性,善于传情,大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用行动来表达自己的心愿。
整个宝鼎园总共有9尊鼎,寓意深刻。一言九鼎言出必行永不反悔是中国人优秀品格的体现;它又象征稳定和团圆,在这里大家可以许一个心愿,许一个一生平安、幸福快乐的愿望。
参观完宝鼎园后,我们步行到了天湖景区的入口,大家可以看到右边是湖水,而左边是山涧,我们脚下的就是大坝了,为了保证鼎湖山长年的水流平均而专门修建的。大家可以到前面坐船到中间的小岛上去参观一下蝴蝶谷,上面有专
门培育的几千只蝴蝶,还可以到走一走探险路线,领略一下鼎湖最为幽静的一面。
参观完天湖景区后我们下面座车到庆云寺,现在我们走的地方就是庆云寺的后山,庆云寺建在鼎湖山莲花峰,背倚葱笼奇伟的三宝峰。与曲江南华寺、潮州开元寺、广州六榕寺并称为岭南四大名刹。另有一种说法把庆云寺、飞来寺(清远)、南华寺称为广东三大丛林,不管称谓如何,庆云寺在岭南佛教中的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外享有盛名。庆云寺占地面积为1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共有大小小殿堂100多间。庆云寺始建于崇祯年间,就是1633年,该寺坐西面东,依山而筑,殿亭重重,规模宏大,鼎盛时僧众近千人。然而始创时,这里困草茂盛,灌木丛生,是有名的“虎窝”。那么,这块佛家的宝地是如何发现的呢?传说明朝末年,鼎湖山下蕉园村有个财主,其父死后,请风水先生在鼎湖山虎窝择了一块风水宝地葬下,谁知白天下葬下,晚上棺木就被人挖了出来摆到一旁,如是者三次。财主以为有人故意与他捣鬼,便请看更人晚上到坟边守夜。当晚更人在坟边朦朦胧胧地听到有人悄悄地说:“这是佛家之地,狗骨怎能葬上去”。看更人吓了一跳,以为掘墓人又来了,谁知,星光之下只见棺木又被挖出来摆在一旁,却不见掘墓人,看更人慌了手脚,马上飞报财主佬知道,财主闻讯大惊,便把其父的棺木搬到别处安葬。从此,财主便有心向佛,思量寻
访高僧在此宏法。一天,在掺法师到达虎窝后,发现这里群峰环绕,状若莲花,雾气重重,是佛家之地,便欣然应允在此宏法,并选址于原财主墓地处结茅为庵,取名莲花庵,并手植白茶花一株。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寺中的三百的老茶花树,这就是莲花庵旧址。看过了庆云寺的第一宝后,现在我们在观音殿前面的广场上我们可以看到,看前面的山峰叫“百丈岭”,因山形如同两只追逐的大、小白象,所以又叫“百象岭”。更有风水先生断言这地方“大象追小象,代代出和尚”,是一个建立寺院、成佛作祖的好地方,庆云寺便座落在“小象”前的莲花峰上。当然这些都只是关于庆云寺的一些故事及传说。其实真正的历史是在明代崇祯年间(1633年),居士梁少川(今鼎湖区蕉园村人)与十四信徒在这块宝地上建起了莲花庵。继后又与学问渊博的新会朱子仁合力开山垦土,种松载竹,使莲花庵面貌渐改。次年,粗成殿宇及左右禅房。因鼎湖山层峦叠嶂,气候迥然异于山外,旦暮阴晴,气象万千,祥云时常缭绕于山中,于是改莲花庵为庆云庵。
高僧栖壑从江西博山得法后归隐广州白云山蒲涧寺,经朱子仁二度恳请,在崇祯九年(1636年)三月拜辞蒲涧入主庆云寺,并改庆云庵为庆云寺。
栖壑,法号道丘,明末清初岭南禅宗曹洞法门的一代宗匠。在庆云寺二十二年,并为庆云寺制订了一整套规范的佛
教仪轨及严谨的寺规等,再经历代的建造,使鼎湖山香火隆盛地由白云寺移至庆云寺,但庆云寺僧人从来都尊白云寺为“祖庭”。
而后面的观音殿是正对着前面的百象岭的,观音殿里面供奉的是千手观音,千手观音为六观音之一,六观音包括准提菩萨、圣观音、千手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如意轮观音。在佛教中,千手观音的千手表示法力无边,可以拯救众多于危难;千眼则表示智慧无军,可以普观世界,明察秋毫。千手观音及其一般来说有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二臂、十六臂、十八臂、二十六臂、四十二臂、四十八臂、千臂观音等,我们这里看到的就是四十二臂的!
过了观音殿后大家再往下面走,这边是五百罗汉堂,在中国佛教里面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八百罗汉的说法,十六罗汉是最早由印度的佛教传过来的,到中国后因为中国人喜欢九的倍数后来就加上了两位成了十八,八百罗汉了是佛经是有记载的,而我们看到的这五百罗汉通常指的是佛祖释家牟尼生前的五百个弟子,在《报恩经》里面有记载古印度的一个国王,他非常喜欢吃大雁的肉,于是命令全国的猎人为他猎承大雁,有一天猎人们在捕猎大雁进看到了一个雁王带领着五百只大雁飞过,于是开始捕杀,最后雁王误入网中﹐雁群中一雁在雁王前撕心裂肺地哀叫﹐雁群亦在半空中盘桓而不去。猎人由此大为感动﹐便放了雁王。
国王听说此事以后认为大雁是有灵性的东西,从此改正了自己的错误,不再猎杀大雁,此雁王即是佛祖释迦牟尼﹑他为了让国王改正错误,于是自己舍身而去感化他,而跟随着他的五百只大雁就是五百罗汉了,而那只叫得最惨的就是他的大弟子-----阿难!
过了罗汉堂后我们现在进入的是七佛殿,全国有七佛殿的寺庙不多,关于七佛名号,各种佛经所列不一。据《长阿含.大本经》、《增一阿含.不善品》、《七佛经》记载,七佛是指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上述七佛的前三佛为过去庄严劫千佛的最后三位佛,后四佛为现在贤劫千佛的前面四位佛。又,这七佛中除释迦牟尼佛外,都是过去了的佛。故统称“过去七佛”。
再往前就是睡佛楼,睡佛又叫吉祥睡,这种姿势在佛教里面是最为吉祥的姿势,因为佛祖释迦牟尼是以这种姿势涅槃的,所以佛家认为这种姿势最好!
看完睡佛楼后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毗卢遮那殿,这里供奉的是华严三圣:即华严经所指华藏世界之三位圣者。中间那位是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意为遍一切处。他理智完备,所以又称法身佛。左边这位是普贤菩萨,骑的是白象,普贤菩萨主理门。右边这位就是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意思为妙德,他骑的是青狮,文殊菩萨主智门。
这边供奉的是成就佛是事业之王,如果有对事业的愿望可以在这里许一个愿望!
我们常说“名山显圣灵,古刹藏瑰宝”。下面我们就带大家去参观一下庆云寺的“镇山三宝”的另外两宝——千人锅和舍利子。其中千人锅是当年牺壑大师应平南王尚可喜之邀,道广州举行无遮法会,为死者超渡亡灵后,令庆云寺名声显赫,僧徒、香客随即猛增,平均每日进山的信徒、香客几多大800人。人一多,吃饭问题自然使厨下僧犯愁。于是在浙江绍兴找到了一家能铸千人锅的厂家。千里迢迢的从浙江运回了肇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千人锅,锅深0.95米,口径2.05米,容量1100公升,用它来煮饭足够1000人吃。各位,你们虽然游历过不少名山古刹,恐怕还没有见过这样大的锅哩。这口千人锅在庆云寺度过了250多个春秋,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庆云寺的发展和兴盛。
在说完这个锅后,当然就要说一下这个锅是煮什么的啦,就是庆云寺的真正一宝是能吃的宝-----“鼎湖上素”,它是佛家十大素菜之一,其色、香、味、形俱全。鼎湖上素采取上好的冬菇、草菇、蘑菇(合称三菇)、雪耳、木耳、榆耳、云耳、砂耳、桂花耳(并称六耳),以及发菜、笋干、腐竹、粉丝、黄花菜等做成,先用清水将其浸发、洗净,再逐一煨制,然后加上配料用猛火共炆。泡制时要边炆边加入大量的清水,而鼎湖山之水纯属清泉水,甘冽清甜,因而做
出来的鼎湖上素是其它寺庙所无法比拟的。鼎湖上素色泽鲜艳,芳香扑鼻,令人有甘香脆口/爽滑鲜甜之感。如果有兴趣的可到斋堂里面试一下。
我们这边到的是这就是参谒舍利子的殿堂了。舍利子,即“身骨”,大小如豆,分红、白、绿三色,红色的为肉舍利,白色的为骨舍利,绿色的为发舍利。相传,释迦牟尼圆寂后,从心胸中喷射出三昧真火,烧了七日七夜,得舍利子八斛四斗,为八国王所分,建塔供奉。据载,“庆云寺得舍利子4粒”,一粒白色的藏于浮图塔塔基,一粒绿色的失落于文革十年的中,现铜塔中两粒白色的,是庆云寺高僧石箭和尚的骨舍利,两粒红色的是释迦牟尼的肉舍利子。是真是假?无可奉告。不过寺里的禅师斗深信不疑,并视为庆云寺的“至圣”、“至宝”。据说,只有有缘、有诚心的人才能看到佛舍利变幻莫测的现象,如看到观音坐莲啦,释迦牟尼遨游太空啦„„,但不管怎样,舍利子,大家总算时参谒了。舍利子是由指定大师加锁严加保管的,只有好运气的人才能参谒。
过了舍利堂后我们到达的是大雄宝殿,大家可以在里参拜一下佛祖,然后我们在门口集中,瑰宝迷人,不差生辉。在庆云寺里还有许多珍贵的文物,这边看到的 “敕赐万寿庆云寺”牌匾是清代末年,由慈禧太后赐给庆云寺的,在文革时曾差点损坏,和尚们在它的前
面贴上了毛主席像才得以保存下来,在正门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庆云寺三字的牌匾,这是清代末年授翰林院编修、御史鼎湖本地人苏廷魁(1800~1878年)亲笔所提,两边的对联是原肇庆的名老中医梁剑波先生所提写,大家可以看到“莲花历劫香初地,云泉飞液响万峰”恰当地描绘了鼎湖山的历史与美景,另外我们在这边还可以看到还可以看到庆云寺大铜钟、百梅诗碑„„。
出了侧门后我们看到的是弥勒佛,他一般供奉在山门后,主要是迎客的,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这是他的真实写照!
过了弥勒殿后,我们看到的是九龙壁,这里也是由善信捐资建造的,是后期建造的,大家可以看到九龙壁上面的几个篆书大字:第十七福地,在中国传统文化上,将九洲大地分成是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这里就是第十七福地!
再往下走就是新修建几年的山门了,出了山门也就是出了寺庙,在别的寺庙里大家一进门首先可以看到是四大天王,那么在庆云寺,大家看不到天王殿,四大天王到那里去了?请大家往山门上看,原来四大天王被安排在柱子上守护着寺庙,这是庆云寺的一个重要特色,充分说明了这里僧人的开明思想。出了山门后大家再往上看:庆云寺规模宏大,殿堂雄伟,古朴清幽,法相庄严,可容纳较多僧人,出家人有戒牒随身的,都可投入其间,真不愧是广东四大名寺之一。
出了山门后我们到达了这里的休息区,大家可以在这里休息一下,顺便尝一下这里用鼎湖山泉水做出来的鲜嫩滑的豆腐脑,吸一下这里的新鲜空气,再感受一下我们庆云寺的庄严气势!
好了,我们往下走,就可以进入到林区了,在这里可以看到整个鼎湖山的植被构成!鼎湖山森林覆盖率达78%,主要的植被可划分自然、半自然和人工植被三大类型。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分布着沟谷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等自然植被。
鼎湖山的季风常绿阔叶林,迄今已有近400年的保存历史,它在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生长发育和进化演替等方面都是研究自然生态平衡的样板。大家看到的这些巨树高达30多米,3-4个人携手才能合围。高大挺拔的树干,粗糙的树皮以及逐显苍老的枝干和树梢,一方面表明它们在森林中唯我独尊,不可替代的长者地位,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它们经过数百年的沧桑风雨,即将走完自己的生命历程。
鼎湖山地势轩昂,地形错落,最高峰鸡笼山海拔1000.3米。两条由西北独自发源的溪流,终年水花飞溅,流泉淙淙。在纵跨整个鼎湖山后于东南出口处合二为一,最终奔向西江。温暖、阴湿和静风,使庆云寺到半山亭一带,以及白云寺附近的山涧谷地上,分布着亚热带南部所特有的沟谷雨林。由凸脉榕、鱼尾葵、橄榄、肥荚红豆等组成的沟谷雨林,下与河岸林相接,上与季风常绿阔叶林相连。虽在群落合成特征上已不如真正的热带雨林,但群落外貌、结构和种类组成有其自身的特点。当你登高俯瞰,这两条溪流好象礼仪小姐所佩戴的绿色彩带,而其间生长着的沟谷雨林又恰似镶嵌在这条彩带上的绿宝石,把鼎湖山装扮得分外妖娆。
倘佯于古林绿海之中,品味“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的意境,令人心旷神怡。那离奇古怪,神秘玄妙的热带森林景观,会使你会味无穷,留连忘返。
植物种对生存空间的激烈争夺,使一些附生植物选择锥栗、荷木等大树苍老的枝干,作为自己的安身之所,将自己发达的根系深扎于树皮裂隙之间,巧取豪夺,繁衍生息。它们或攀附紧贴树干,或悬垂倒挂,风姿绰约,仪态万千,宛如空中花园一般。
植物世界生存竞争最残忍的一幕应是绞杀现象,本来依靠动物和鸟类将种子携带到宿主枝丫和树皮裂缝后,才得以萌发生长的榕树,不但不知恩图报,反而贪得无厌,得寸进尺,凭着自己垂吊而下的气根网,将宿主团团抱住并绞杀致死,进而占据宿主的位置,求其自身的发展。
四方物种,兼容并存,荟萃于此,将鼎湖山装点得花枝招展,充满生机。春天,油麻藤那圆粗的茎干上,则开出了一串串晶莹剔透,丰腴动人的禾雀花,那白的白里泛绿,那红的红中紫,似一群排列有序,振翅欲飞的禾雀。在林木稀
疏的杜鹃山上,20多种华南杜鹃花竞相怒放,红色、白色、紫红色、粉红色,满山遍野,争春斗艳。初夏,锥栗、荷木盛花,一簇簇淡黄色的花球点缀在高低起伏,参差不齐的林冠上,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从而引来成群的蜂飞蝶舞。秋冬季节,山杜英、天料木、山乌桕的叶子由绿变红,似一抹血色涌动在暗绿丛中。鱼尾葵的果实嫣红如玛瑙,俨然串串佛珠,倒悬在笔直挺拔的茎干上,耀眼夺目。红花油茶那鲜红硕大的果实,会使你仿佛走进了春华秋实的苹果园。而桂花那浓郁、沁人心脾的清香,令人魄荡神游,飘飘欲仙。
生物学家把鼎湖山称为“物种宝库”和“基因储存库”,这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植物并兼有多种用途。药用植物更是多达900种以上,除了人们所熟悉的巴戟、肉桂、何首乌外,尚有能治慢性支气管炎的紫花杜鹃,可医肝病的黄根豆,以及灵芝、马勃、霍克斯虫草等58种药用真菌,300多种野生园林观赏植物中,粤万年青、长生铁角蕨,以及各种兰花,在装扮大自然的同时,亦可美化你的居室,与你朝夕相伴。20多种野生果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百年以上的野生荔枝、野生龙眼,虽其果实已退化变质,苦涩难咽,但它们却是改良、复壮、培育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来源。10多种保健饮料植物中,苦丁茶、绞股蓝已受益于平常百姓,但被当代文豪郭沫若赞为“客来不用茶和酒,紫背天葵斟满杯”的鼎湖特产紫背天葵,因锲生于悬崖石壁,数量稀少而十分珍
贵。此外,还有油脂植物180多种,淀粉和芳香植物各40余种,纤维植物110多种,鞣料植物60多种。不胜枚举的资源植物,为人们监测、研究、保存、繁殖和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了丰富的原始材料。这些东西在我们下山的过程中大家都可以在下面的特产店里买得到。
我们在走了长长的一段山路后终于到达了我们的最后一个景点----飞水潭,这里又名龙潭飞瀑,现在我们位于鼎湖山南半山腰,大家可以看到瀑布从40多米高的崖顶深处狂奔而来,直往下飞泻,忽而形成千尺飞流,如白练悬空,忽而溅作满空雨花,如轻纱曼舞。瀑布下,如注的水流汇成一泓碧水,中有巨石,上刻“枕流”2字。飞水龙潭顾名思义是由两部分组成,上飞瀑30余米,下龙潭10余米,潭水深2-3米,面积有400多平方米,鼎湖山上有这样的瀑布如水帘洞天、老龙潭、浴佛池、三昧潭等十多处,但飞水潭以其壮观景色位于众瀑布之首。飞水潭动水与静潭完美的糅合而深得游人的喜爱。飞瀑下的那块题有“枕流”的大石,又称“枕流石”,枕流一词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里面的典故,孙子荆年少时候欲归隐。对王武子说归隐后的生活应是“枕石漱流”,但一下子说错了说成了“漱石枕流”。王武子就嘲笑他说:‘流水可以当枕头吗,石头可以漱口吗?’孙子荆说道:‘之所以枕流,是想洗干净我的耳朵;之所以漱石,是想磨利我的牙齿。所以枕流的意思就是洗干
净耳朵,洗干净心灵,他与下龙潭的“洗衲石”(洗身)、百佛洞前的“洗足石”形象地向游人揭示了以前善男信女上山拜佛前的三个步骤,俗称“三洗”之礼。
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崖壁上刻有宋庆龄手书的“孙中山游泳处”6个大字,在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偕夫人宋庆龄游览鼎湖山时,曾在此游泳,后来宋庆龄重游鼎湖山的时候提写了这几个字。现在潭水由此再往下倾泻,继而形成另一个深潭,据传为蛰龙窟,所以又叫做:浴龙池。飞水潭崖间建有观瀑亭,崖壁上镌刻着许多赞美飞水潭的摩崖大字和方寸小楷,像上面的“喷雪”、“能移我情”、“天然图画”、“飞泉咽危石”等,都形象地点出了鼎湖山诗情画意的美景。夏天的时候到这里,观瀑、玩水、濯足能令您感到遍体清凉,烦热顿消,这里也是附近有名的避暑胜地。
大家过到潭的这边还可以看到这块牌,空气负离子含量,十万零五千六百个,全国最高,好么负离子是什么,很多人认为是直头发的,其实它是空气里面一种有益的成份,它是空气中一种带负电荷的气体离子,有人把负离子称为“空气维生素”,并认为它像食物的维生素一样,对人体及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有的甚至认为空气负离子与长寿有关,称它为“长寿素”。在自然界空气负离子产生有三大机制:第一种是大气受紫外线,宇宙射线,放射物质,雷雨,风暴等因素的影响发生电离而产生负离子。那第二种
呢就是瀑布冲击,细浪推卷暴雨跌失等 自然过程中水在重力作用下,高速流动,水分子裂解而产生负离子。负离子称为“空气维生素”,认为它对人体的健康成长不可或缺。并且指出,负离子含量最高的空气往往出现在瀑布旁。瀑布不能分裂成小水滴时,自身带上正电,同时使周围的空气得到负电而产生负离子,身处瀑布旁的人会感到心情舒畅,这就叫“瀑布效应”。所以在飞水潭附近出现高负离子含量就是这个原因了;还有第三种就是森林的树木,叶枝尖端放电及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光电效应,使空气电离而产生的负离子。人是环境动物,当进入吵杂拥挤的人群,或进入空调房内,使人感觉闷热、呼吸不畅等。而人们进入公园、郊区田野、海滨、湖泊、瀑布附近和森林等的时候,头脑清新,呼吸舒畅和爽快。负离子对人体可以令脑力活动加强,精神振奋,能改善睡眠质量。对于改善心脏功能和改善心肌营养也大有好处,有利于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患病人的病情恢复。同时负离子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最明显。可以提高人的肺活量。
大家在欣赏完飞水潭的美景后,我们再往下走,鼎湖山森林茂密,大家看到的这些植物不断地分泌出植物精气,能杀死细菌,净化空气,创造自身最佳的生存环境。大家可以在鼎湖山这个大面积无细菌区域里,在充满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植物精气的森林中,在空气负离子呼吸区里跑步或呼吸调
整,在静养场静养或踝足慢步健身;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下次再来鼎湖山上,在鼎湖山上住上一段时间,调养一下自己的身心,完全摆脱都市生活的繁嚣,投入到宁静的森林中去!
下面我们就到达了最后一程乘车区,大家可以排队上车,坐车到出口,我们的旅游车已经在停车场等待大家!
第3篇:鼎湖山庆云寺导游词
鼎湖山庆云寺导游词
【篇1:鼎湖庆云寺导游词】
鼎湖庆云寺
讲解线索:
【花园区】—【牌坊、蹬道】—【弥勒殿】—【寺门】—【护法殿】—【大雄宝殿】—【东偏殿】—【斋堂】—【中金诸殿堂】—【后进诸殿堂】
不知大家发觉没有,每当岭南人提起山,总会说广东有“四大名山”;提起寺,总会说广东有“四大名寺”。能将名山与名寺聚在一起的,就是我们现在前去游览的鼎湖山与庆云寺了。
到明朝末年,当地乡绅梁少川、居士陈清波以及新会人朱子仁等,在鼎湖山莲花峰选址,结社礼佛,草创了莲花庵。后来,朱子仁到广州蒲涧寺拜名僧栖壑为师,剃度受戒,法号在犙。在犙回鼎湖后改莲花庵作庆云庵,并邀请栖壑来当主持。栖壑也预料到明朝天下将乱,为了深藏避害,终于答应了。崇祯九年(1626年)农历五月廿六日,栖壑正式在鼎湖开山主法,改庆云庵为庆云寺。据说当他第一次开坛受戒时,就见有五色云于峰顶,应验了“庆云”二字。
在栖壑等几代主持的倡导下,庆云寺制订了严格的寺训僧约,植树造林,还把本地及外地的一些寺院纳入庆云寺子孙丛林系列。清康熙年间又经大规模的扩建,使庆云寺盛极一时,成为广东名刹。1982年,国务院将星湖(含鼎湖山、七星岩)列为全国第一批4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1983年,庆云寺被定为全国142座重点寺庙之一。
早在解放前,孙中山先生、学者章太炎、画家高剑父就到过庆云寺并留下墨宝。解放后,叶剑英、朱德、贺龙、赵紫阳、陶铸、李富春、古牧等老一代领导人以及郭沫若、王力、周杨等知名人士都曾到过庆云寺。近年,江泽民、朱镕基、李长春等国家领导人也上过鼎湖山。
【花园区】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走进庆云寺你的花园区了。在清代,文人墨客就拟订了“鼎湖山十景”;湖山鼎峙,峡水朝宗;憩庵环翠,小歇群峰;方池月印,曲径云封;龙潭飞瀑,凤岭疏钟;菩提花雨,塔院香风。我们眼前的就是“方池月印”了。各位请靠前,仔细看看围着水池的石围栏,二十六块栏板中有二十四块浮雕,每块都在叙说一个故事。有谁猜得着?这是古代的“二十四孝。”
看到对面墙上“南无阿弥陀佛”几个大字,有佛教常识的朋友可能马上会
说:“庆云寺信奉的是净土宗吧。”其实,庆云寺是以禅宗为正宗,亦兼修净土宗与律宗,谓之“禅、净、律三宗具善”。
【牌坊、蹬道】
再往上看,那是座四柱三间冲天柱式的石牌坊,它起着标志和导引的作用,是作为“序曲”的建筑。正面的字牌上刻着:“岭南名刹”。我们到背面看,上面的字牌刻有“云鼎胜境”。这标榜了庆云寺的旅游资源以及在佛教界的“江湖地位”。
这蹬道中间的云龙石雕彷如太和殿前的丹陛,道旁还立着两根华表石——这不是王宫建筑的标志物吗?对了,庆云寺享有皇家建筑的规格档次。
上到这个平台,我们身边的这两棵菩提树,是咸丰年间由锡兰(今斯里兰卡)以为将军委托香港总督的母亲献给庆云寺的,至今快150岁了。“菩提花雨”一景就指这里。【弥勒殿】
迎面的是弥勒佛,两边的“二十诸天”。二十诸天都属山门的守护神,只不过他们各有神通罢了。
【寺门】
这是庆云寺主体建筑的大门,门边悬挂的对联是:莲花历劫香初地;云液飞泉响万峰。上联可以理解为:莲花峰这里虽经历多次劫难,但佛寺仍旧香火鼎盛。下联则说:酒液般的山泉和飞溅的瀑布在山间回响。庆云寺虽在深山,但历史上亦多次随着国运时世而兴衰枯荣。是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庆云寺才得以重现生机、盛况空前。【护法殿】
各位游客,请抬头看看这道屏风上悬挂的红色竖匾:敕赐万寿庆云寺。“敕赐”就是“皇上批准赐予”。这是慈禧所赐的。
绕到屏风背面,上面身穿甲胄的中国肚带武士模样的及时韦陀了,他是佛寺的守护神之一。
这天井两旁的廊庑墙上,有清代的《咏梅百首》碑刻。
【大雄宝殿】 庆云寺的大雄宝殿有自己的特点,殿内除三宝佛外还设有师祖堂和伽(qie,应念“茄”,不念“加”)蓝殿。
三宝佛中间是释迦牟尼佛,左为阿弥陀佛,右为弥勒佛。一般寺院的三宝佛分“横三世”或“竖三世”。净世宗多供“横三世”,禅宗与律宗多供“竖三世”。庆云寺既是“禅、净、律三宗具善”,故与一般寺院不同,而且开山以来就是如此。
右边是师祖堂。龛内供奉的东土禅宗始祖达摩、五组弘忍、六祖慧能的坐 像。
左边为伽蓝殿。龛内中间是给孤独长者,左为关羽,右为华光。他们被奉为伽蓝神,也就是寺院的守护神。
【东偏殿】
以往这里是放焰口的地方。现在安放供奉舍利子的小铜塔,让游客瞻仰。东晋时佛舍利从印度传入,分别藏于内地各名山大寺中。据说江西庐山就存有三瓶。明代憨山大师从中得到几颗。庆云寺栖壑从憨山的戒传弟子那里得到的四颗,作为镇山宝。其中一颗红色、一颗桔黄色,两颗白色。
【斋堂】
庆云寺的素菜及仿荤菜远近闻名,山水豆腐、罗汉斋很具特色,而“鼎湖上素”更成了斋菜中的著名品牌。
清朝时庆云寺僧人很多,光绪同治年间的全盛时期,僧众达千人以上,各位请看,这口大锅与乾隆十一年(1764年),由佛山万声炉铸造。用它煮粥,可供千人吃,所以叫“千人锅”。也是庆云寺镇山宝之一。
【中进诸殿堂】
这一层由东至西有成就佛殿、毗卢阁、宗堂、双树堂、七佛殿及西边偏殿的罗汉堂。
成就佛殿供奉的是不空成就佛,是密宗五智如来之一的北方佛。据说能使众生成就所作,从不落空。
间供奉毗卢遮那佛,左奉“智慧的化身”文殊师利菩萨,右奉“真理的化身”普贤菩萨,后奉准提观音。关于佛绅的说法有六种之多,毗卢遮那是释
迦牟尼投身莲华藏世界当教主时,为十地菩萨现身说法的形象,即“报身佛”。“毗卢遮那”意译为“光明照遍”。准提观音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之一。她有三目十八臂,据说能摧毁众生的惑业,使众生消灾延寿。“准提”意译为“洁净”。
宗堂内供奉着庆云寺历代主持的牌位。
双树堂的木雕佛龛内是大卧佛,是释迦牟尼的涅槃像。
七佛殿内供奉着过去世最后的三位佛和现在世的前四位佛,即释迦牟尼及其以前的六位像。
各位游客,穿过通道这座偏殿就是罗汉堂了,里面供奉着五百罗汉。南方人有“数罗汉”的习俗,各位看看门口的说明,不妨进去数一数。
【后进诸殿堂】
寺最高的一层殿堂。这是从西往东为旃(zhan,音“毡”)檀林、荣睿大师纪念堂、法堂、方丈、初祖堂、浮屠殿、三圣殿及二代祖堂等。
旃檀即檀香,旃檀林是庆云寺僧人每天为认购了牌位的施主或其先人供香的地方。
荣睿纪念堂叙述了一个中日文化交流的悲壮故事——日本美浓人、奈良兴福寺僧荣睿,于日本天平五年即唐开元而十一年(733年),奉旨赴唐求法。先导洛阳大福寺拜谒道璿(即“璇”,xuan)律师,迎请东渡弘法。圣武天皇七年道璿到日本广传律法。荣睿与普照又到扬州大明寺拜谒鉴真律师,迎请入日本传律。东渡数次均受阻。第五次东渡遇风,飘到海南岛。鉴真一行经广西入广东,行到端州(肇庆)时,荣睿因积劳成疾,圆寂于端州龙兴寺。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鉴真不改初衷,应邀请第六次东渡,次年到达日本,被迎入奈良东大寺,授“传灯大法师”,奉诏传戒并建了唐招提寺。鉴真带去
【篇2:鼎湖山导游词】
鼎湖山
鼎湖山风景区距肇庆市区18公里,整个景区由鼎湖、鸡笼、伏虎等十多座山峰组成,主峰鸡笼山海拔1000.8米,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最高峰。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鼎湖山以其是集风景旅游、科学研究、宗教朝拜于一体的胜地而被称为岭南四大名山之首。鼎湖山的得名,众说纷纭,有说是因山顶有湖,四时不涸,故名顶湖;有说是因中峰圆秀,山麓诸峰三歧, 远望有如鼎峙,故名鼎湖;又有民间传说黄帝曾赐鼎于此,故习惯称作鼎湖山。鼎湖山是一个旅游胜地。早在清康熙年间,鼎湖山风景区就分东西两片,有“十景”的名目。解放后,经逐步开发、修茸,形成现在的二十景。东区为天溪--天湖景区,包括小歇群峰、碑亭凝谊、曲径云封、庆云环翠、龙潭飞瀑、幽谷奔雷、双虹飞堑、艺苑飘香、远眺砚洲、天湖探险等十景;西区为云溪--老鼎景区,包括鹤亭小憩、伏虎听泉、葫芦妙迹、白鹅戏水、圣水浴佛、水帘洞天、三昧幽胜、古潭潜龙、跃龙古庵、白云怀古等十景。
鼎湖山又是佛教圣地。早在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禅宗六祖惠能高弟智常禅师在此创建龙兴寺(宋改白云寺),并建有招提三十六所。从此,前来朝拜和游览的香客游人日众,不久便兴旺起来,成为佛家圣地。
明崇祯六年(1633年),当时有个名号在参的和尚来到三宝峰,发觉这里众山环抱,面临谷地,峰峦起伏,状若莲花,“山灵之气全聚于此”,便结草为庵,号称莲花庵。后来,在参和尚请栖壑和尚作住持,大兴土木,重建山门,并按地势倚山筑殿,改莲花庵为庆云寺,几百年来香火不断,被誉为岭南四大名刹之一。
庆云寺,广东四大名刹之一,在一个左右有山为屏,中间向阳的坡谷上,座西面东,依坡筑就而成。
即使我曾去看过所谓的天下第一名刹白马寺,或者位于祟山之麓历代君王封禅的中岳庙,以及西湖之畔的灵隐古寺,相比起来,没有任何一座古寺,给我予庆云寺这般“山中无岁月”悠长联想。
寺在坡上,建于明朝,旧址为莲花庵。山势稍陡,楼梯就很多,我和唐是从上往下走的,一层一层落下去:水潭塔殿;毗卢殿、观音殿;中正堂;大雄宝殿、祖师殿、伽蓝殿;斋堂、千人锅、客堂、钟楼、韦陀殿??全寺按中轴线对称布局,共有七级平台,每平台皆有塔、或鼎、或炉、或缸;气势恢宏。每级平台上又各有主题树木,或桂、或菩提、或兰、或榕,清峻幽润。
云寺”牌匾等,庆云寺附近有纪念中日文化交流先行者日本荣睿大师的荣睿碑、荣睿纪念亭和荣睿纪念堂。庆云寺下的飞水潭,上有观瀑亭,下有天然泳池。
这里百尺瀑布,飞流直下,泻玉喷雪,蔚为奇观。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曾在潭中游泳,今潭壁上镌刻有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题书的“孙中山游泳处”6个大字。
【篇3:《鼎湖庆云寺》教材导游词】
鼎湖庆云寺 讲解线索:
【1、概况】【2、花园区】【3、牌坊、蹬道】【4、弥勒殿】【5、寺门】【6、护法殿】【7、大雄宝殿】【8、东偏殿】【9、斋堂】【10、中进诸殿堂】【11、后进诸殿堂】 1、概况
不知大家发觉没有,每当岭南人提起山,总会说广东有“四大名山”;提起寺,总会说广东有“四大名寺”。能将名山与名寺聚在一起的,就是我们现在前去游览的鼎湖山与庆云寺了。
1982年,国务院将星湖(含鼎湖山、七星岩)列为全国第一批4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1983年,庆云寺被定为全国142座重点寺庙之一。早在解放前,孙中山先生、学者章太炎、画家高剑父就到过庆云寺并留下墨宝。解放后,叶剑英、朱德、贺龙、赵紫阳、陶铸、李富春、谷牧等老一代领导人以及郭沫若、王力、周扬等知名人士都曾到过庆云寺。近年,江泽民、朱镕基李长春等国家领导人也上过鼎湖山。2、花园区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走进庆云寺的花园区了。在清代,文人墨客就拟定了“鼎湖山十景”:湖山鼎峙,峡水朝宗;憩庵环翠,小歇群峰;方池月印,曲径云封;龙潭飞瀑,凤岭疏钟;菩提花语,塔院香风。
我们眼前就是 “方池月印”了。仔细看看围着水池的石栏杆,二十六块栏板中有二十四块浮雕,每块都在叙说一个故事。有谁猜得着?这是古代的“二十四孝”。
看到对面墙上“南无阿弥陀佛”几个大字,有佛教常识的朋友可能马上会说:“庆云寺信奉的是净土宗吧。”其实,庆云寺是以禅宗为正宗,亦兼修净土宗与
律宗,谓之“禅、净、律三宗惧善”。3、牌坊、蹬道
再往上看,那是座四柱三间冲天柱式的石牌坊,它起着标志和导向的作用,是作为“序曲”的建筑。正面的字牌上刻着“岭南名刹”。我们到背面看,上面的字牌刻有“云鼎胜景”。这标榜了庆云寺的旅游资源以及在佛教界的“江湖地位”
这蹬道中间的云龙石雕仿如太和殿前的丹陛,道旁立着的两柱华表石—这不是王宫建筑的标志物么?对了,庆云寺享有皇家建筑的规格档次。上到这个平台,我们身边的这两棵菩提树,是咸丰年间由锡兰(今斯里兰卡)一位将军委托香港总督的母亲献给庆云寺的,至今快150岁了。“菩提花雨”一景就指这里。4、弥勒殿
迎面的是弥勒佛,两边的“二十诸天”。二十诸天都属山门的守护神,只不过他们各有神通罢了。5、寺门
这是庆云寺主体建筑的大门,门边悬挂的对联是:莲花历劫香初地;云液飞泉响万峰。上联可理解为:莲花峰这里虽经历多次劫难,但佛寺仍旧香火鼎盛。下联则说:酒液般的山泉和飞溅的瀑布在山间回响。庆云寺虽在深山,但历史上亦多次随着国运时世而兴衰枯荣。是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庆云寺才得以重现生机、盛况空前。6、护法殿
各位游客,请抬头看屏风上悬挂的红色竖匾:敕(chi)赐万寿庆云寺。“敕赐”就是皇帝批准赐予。这是是慈禧所赐的。
绕到屏风背后,上面身穿甲胄的中国古代武士模样的就是韦陀了,他是佛寺的守护神之一。
这天井两旁的廊庑墙上,有清代的《咏梅百首》 碑刻。7、大雄宝殿
庆云寺的大雄宝殿有自己的特点,殿内除三宝佛外还没有师祖堂和伽(qie)蓝殿。
三宝佛中间是释迦牟尼佛,左为阿弥陀佛,右为弥勒佛。一般寺院的三宝佛分“横三世”或“竖三世”。净世宗多供“横三世”,禅宗与律宗多供“竖三世”。庆云寺既是“禅、净、律三宗俱善”,故与一般寺院不同,而且建寺以来就是如此。
右边是师祖堂。龛内供奉的东土禅宗始祖达摩、五组弘忍、六祖慧能的坐像。左边为伽蓝殿。龛内中间是给孤独长者,左为关羽,右为华光。他们被奉为伽蓝神,也就是寺院的守护神。8、东偏殿
以往这里是放焰口的地方。现在安放安放供奉舍利子的小铜塔,让游客瞻仰。东晋时佛舍利从印度传入,分别藏于内地各名山大寺中。据说江西庐山就存有三瓶。明代憨山大师从中得到几颗。庆云寺的舍利子是栖壑从憨山的戒传弟子那里得到的四颗,作为镇山宝。中一颗红色,一颗桔黄色,两颗白色。9、斋堂 庆云寺的素菜及仿荤菜远近驰名,山水豆腐、罗汉斋很具特色,而“鼎湖上素”更成了斋菜中的名菜。
清朝时庆云寺僧人很多,光绪同治年间的全盛时期,僧众达千人以上。各位请看,这口大锅铸于乾隆十一年(1764年),由佛山万声炉铸造。用它煮粥,可供千人吃,所以叫“千人锅”。也是庆云寺镇山宝之一。
10、中进诸殿堂
这一层由东至西有成就佛殿、毗卢阁、宗堂、双树堂、七佛殿及西边偏殿的罗汉堂。
成就佛殿供奉的是不空成就佛,是密宗五智如来之一的北方佛。据说能使众生成就所作,从不落空。
毗卢阁中间供奉毗卢遮那佛,左奉“智慧的化身”文殊师利菩萨,右奉“真理的化身”普贤菩萨,后奉准提观音。关于佛身的说法有六种之多。毗卢遮那是释迦摩尼投身莲华藏世界当教主时,为十地菩萨现身说法的形象。“毗卢遮那”意译为“光明照遍”。准提观音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之一。她有三目十八臂,据说能摧毁众生的惑业,使众生消灾延寿。“准提”意译为“洁净”。
宗堂内供奉着庆云寺历代主持的牌位。
双树堂的雕佛龛内是大卧佛,是释迦牟尼的涅槃像。
七佛殿内供奉着过去式最后的三位佛和现在世的前四位佛,即释迦牟尼及其以前的六位像。
各位游客,穿过甬道这座偏殿就是罗汉堂了,里面供奉着五百罗汉。南方人有“数罗汉”的习俗,各位看看门口的说明,不妨进去数一数。11、后进诸殿堂
这是庆云寺最高的一层殿堂。这是从西往东为旃(zhan)檀林、荣睿大师纪念堂、法堂、方丈、初祖堂、浮屠殿、三圣殿及二代祖堂等。
旃檀即檀香,旃檀林是庆云寺僧人每天为认购了牌位的施主或其先人供香的地方。
荣睿纪念堂叙述了一个中日文化交流的悲壮故事----日本美浓人、奈良兴福寺僧荣睿,于日本天平五年即唐开元而十一年(733年),奉旨与普照赴唐求法。先到洛阳大福寺拜揭道璿(xuan)律师,迎请东渡弘法。圣武天皇七年道璿到日本广传律法。荣睿与普照又到扬州大明寺拜揭鉴真律师,迎请入日本传律。东渡数次均受阻。第五次东渡遇风,飘到海南岛。鉴真一行经广西入广东,行到端州(肇庆)时,荣睿因积劳成疾,圆寂于端州龙兴寺。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鉴真不改初衷,应邀第六次东渡,次年到达日本,被迎入奈良东大寺,授“传灯大法寺”,奉诏传戒并建了唐招提寺。鉴真带去的药物、艺术品等,对日本医学、雕塑、美术、建筑有一定贡献。日本人尊称鉴真为“过海大师”和“唐大和尚”。
浮唐殿即塔殿,中奉绿色玉石宝塔一座。一般的寺院无塔殿,有塔殿的大丛林的标志之一。这也是十景之一的“塔院香风”。
浮屠殿内,塔左为地藏菩萨,塔右为千手千言观音。
三圣殿供奉的是西方三圣---阿弥陀、观世音和大势至。
刚才我们经过的“初祖堂”是供奉庆云寺开山祖师栖壑大师的;“方丈”是现在庆云寺主持的住所;“法堂”就是讲经说戒、传授佛法的讲堂。现在见到的“二代祖堂”是供奉庆云寺第二代主持、草创莲花庵的在犙大师的;各位请看,堂前的这株白茶花树,就是他在1633年建庵时栽种的,至今已有三百六十多年了,依旧年年繁花满树。它已成了庆云寺“镇山三宝”之一。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庆云寺的全貌了—背靠三宝峰,前瞰伏虎岗,北面有青狮岭,南面是大、小白象岭,正所谓“北青狮,南白象,大象追小象,代代出和尚”。而庆云寺的主题建筑群落则依山而建,布局严谨对称,主次分明,三进两路,前低后高,循序渐进,步步推向高潮。
各位游客,庆云寺给你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呢?我们现代人物物质丰富却精神焦虑。有一些感觉,正在离我们远去;有一些快乐正变得越来越浅显。其实,除了宗教皈依之外,我们还有更好的精神救赎之路:无私的给予、执着的求知、博爱、寻美?
谢谢各位!
新鼎湖山导游词各位贵宾,欢迎大家肇庆参观肇庆的一宝-----鼎湖山,现在就由我带领大家进入这一个充满了神奇的“绿色宝库”中去寻“宝”,去寻找我们在城市生活中遗失了很久的自......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肇庆鼎湖山森林生态游导游词,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肇庆鼎湖山森林生态游导游词范文现在我将带领大家进入鼎湖山这个“绿色宝库”寻幽探奇,希望在这个旅程中能让各位既领略到山岳景区的美景野趣,又洞悉大自然中生态的奥秘,一洗现......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肇庆鼎湖山森林生态游的导游词,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鼎湖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