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导游词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张家港的风景”。
篇一:张家港导游词
——远古时期的农耕开发
张家港地处太湖流域、长江下游,是我国较早发展农耕经济的地区之一。几千年来,勤劳勇敢的张家港先民,顺应自然,开垦种植,兴修水利,发展农耕,在建设锦绣江南的历史进程中做出了卓越贡献,积累了丰富经验。
原始社会的稻作文化
据志书记载,早在六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大江南北从事耕种,饲养牲畜,并在耕作上进入耜耕阶段(见《江苏省志·农业志》第517页)。这一结论,是从有关文物考古成果中得出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浙江河姆渡遗址和吴县草鞋山遗址等处先后发现大量的炭化稻谷。考古学家经过考察分析,认为早在六七千年前江南先民就已经从原始狩猎、采摘野果转入种植水稻、简易农耕阶段,并由此产生了原始社会时期的稻作文化学说(见中华书局《吴地文化一万年》第26页)。1989年,东山村遗址在风景秀丽的香山东麓发现。从遗址出土的红烧土里发掘出明显的稻谷、稻草的遗迹遗存,在出土器物中发现了原始农耕工具石耜。南京大学的考古专家在孢粉中又化验出水稻蛋白石成分。由于东山村遗址已确认为距今约八千年,是目前太湖流域和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古文化遗址,据此,专家推断,张家港的先民
早在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张家港地区是江南地区较早从事简易农耕经济生产的地区之一。
在张家港境内,发现稻谷、稻草遗存的并不仅仅是市域西部的东山村遗址,还有位于市域东部的徐家湾遗址。徐家湾遗址在今塘桥镇鹿苑境内,距今约五千五百年。从遗址中发现的稻谷遗存经考古专家化验,证实有粳稻和籼稻两个品种,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考古发现。考古学界对于水稻的起源和进化曾进行过深入探讨,大多数人持“野生稻-籼稻-粳稻”的观点。如果此说成立,那么徐家湾遗址稻谷遗存的发现,说明当时的农耕生产水平比起二三千年前的东山村时期又有了显著进步。
尽管由于没有文字记载,后人对于远古时期稻作文化的具体情况难窥其详,但是从东山村遗址和徐家湾遗址的考古成果可以进一步证实,中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太湖流域和长江下游地区是我国稻作文化主要发源地之一。
春秋时期的江南开发
公元前1100多年,张家港境内已经属于奴隶社会的商代末期。周国先王古公亶父的儿子太伯、仲雍为避国让贤,从中原地区千里迢迢来到江南。当时的江南含张家港地区,虽然已有简易的农耕经济,但总体发展水平落后于中原地区,用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话说是属于“断发文身”的“荆蛮之族”。
太伯、仲雍来到这里后,放下贵族子弟的架子,入乡随俗,争取民心,发展经济,生根立足,为开发江南做了许多有益工作。
其次,教民稼穑,发展生产。太伯、仲雍毫无保留地把中原地区发展农耕的劳动方式和生产经验传授给江南百姓,所谓“教民稼穑”(见《江苏省志·农业志》第517页)。同时结合江南的气候、土壤、光照等环境特点,发展农耕,种植水稻,栽培桑树,饲养家蚕,努力解决老百姓的吃饭、穿衣问题。还引导百姓饲养家畜、家禽,改善人们生活。在无锡梅里附近,至今还有两个分别称作鸭城和麋城的地方,据说就是当年太伯建造的规模很大的养鸭场和麋鹿场。此外,太伯弟兄还传授制作陶器的工艺,发展江南制陶手工业。这样一来,老百姓的生活很快富裕了起来。
第三,修筑围城,安定人心。由于太伯、仲雍尊重江南习俗,发展地方经济,所以很得民心,不出几年就有千余家土著居民前来归附。
太伯考虑到中原地区战火频繁,可能会殃及到江南,于是在梅村(今属无锡)附近修筑了一座围城,城的周长有3里20步,外延部分却有300里之广,老百姓就住在围城里面。与此同时,弟兄俩还把中原地区比较文明的道德理念、生活方式教育当地百姓,把“半生为食”的饮食习惯改为“全熟而食”,把“窝棚而居”的住宿习惯改为“建房立巷而居”,以此逐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俗和社会风气。在此基础上,太伯就顺理成章地在江南建立起国家,称作“勾吴”,也写作“句吴”。
由于江南地区呈现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喜人景象,太伯、仲雍两位先哲由此被百姓尊奉为“田神”、“种田老祖”。(见无锡太伯庙导游词)。晋代诗人陆机在《吴趋行》诗中赞美吴地民风清嘉、百姓富庶时,有“太伯导仁风,仲雍扬其波”之句,高度概括了两位先贤的卓著功绩。篇二:苏州概况导游词
.篇三:导游词
古之凤阳,久以封建统治,自然灾害频繁,世代农民勤劳辛苦,饥寒交迫。县境解放,民获新生,然温饱之愿,犹未实现。穷则思变,首推小岗村,率先实行农业大包干责任制,事实证明,旺盛不衰。
小岗村位于安徽省凤阳县东部,距县城40公里,隶属小溪河镇,由小岗、大严两个自然庄组成,距京沪铁路5公里,省道307线13.5公里,明光、临淮两个淮河航运码头20余公里,现有108户人家,476人,劳动力180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150人,其中大学文化5人,耕地面积1800亩,人均耕地4.85亩,其中承包耕地面积为1070亩。
1978年以前的小岗村(即“大包干”发源地的小岗自然庄或村民小组)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当时二十户人家个个当过队干部,“算盘响,换队长”已成为这里特有的规律。到1977年底,小岗队社员已是一无所有,不论户大户小,户户外流;不论男人女人,只要能蹦跳的都讨过饭。
1978年12月,小岗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颗红手印,搞起了“大包干”,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由此小岗村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1993年,小岗自然村与另外一个自然庄——大严村民组合并在一起成立为小岗村。
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小岗村全面加强了道路、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小岗村创造良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并全面实施了改水改厕和绿化美化工程,建起了“大包干”陈列室、村民图书阅览室、档案室、卫生室、有线广播电视、农民科技文化学校和一座完全小学。
小岗村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与其他地方一样遭遇了难于致富的困境。当地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年越过温饱线,二十年没过富裕坎。进入20世纪90年代,小岗人在经历了一系列思索后,认识到“无工不富”,并开始创办企业,先后招聘3名有文化、懂技术的能人进村办厂,并引来了几家外资企业,同时向外转移劳动力,共有70多名小岗年轻人走出小岗,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一批年轻的小岗人不是外出乞讨,而是经商、办厂、学本领,做新一代“以工兴岗”的好青年。小岗村的年轻一代正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崛起。
年创利税超亿元的全国最佳经济效益村——张家港市长江村向小岗村伸出橄榄枝,与其结成姊妹村,在多方面实施合作,重点帮助农民捕捉市场信息,解决小岗村可持续发展和如何富裕起来的问题。在长江村的帮扶下,小岗村于2001年建成占地面积近80亩的优质葡萄种植示范园,并在全村推广种植。长江村还多次选派专家实地指导。目前,小岗村108户村民90%以上的农户都种植了葡萄,总面积达450亩。2004年小岗葡萄获得大丰收,最高亩产达3000公斤,总产近25万公斤。早在葡萄成熟之前,小岗人就积极搞宣传、跑市场,实行订单销售,还在滁州举办了为期30天的首届小岗村葡萄节,以进一步扩大小岗葡萄的知名度,促进销售。全村人均种植葡萄收入逾千元。200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3500元。小岗村第二代领导班子制订了小岗人共同富裕的目标,确保人均年收入递增400元以上。采取的措施包括:结合小岗的地理特点,大力发展优质葡萄、小香猪等高效种养业;利用好”小岗”品牌,吸引投资,加快小岗村办工业及集体经济发展。同时,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凤还巢”,利用现在在外务工的70多名年轻人的人才、技术、资金优势,逐步摒弃一家一户式的生产经营方式,走农业生产集体化道路,力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利用”小岗”品牌,开发旅游业着力兴办生态观光农业。今年6月19日开馆的大包干纪念馆由安
徽省委、省政府,滁州市委、市政府,凤阳县委、县政府共同投资建设。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著名建筑学家、东南大学齐康教授设计。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该馆于2004年11月9日开工,2005年6月19日竣工开馆。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同志题写馆名。
馆内分为主展厅、多功能厅、附展厅、餐厅等。主展厅由《抉择》、《追梦》、《关爱》三个展区和大型群雕《十八颗红手印》以及实物展台、展柜组成,真实再现了当年大包干从酝酿到发生、发展的惊心动魄的历史过程,其中部分珍贵图片和史料属首次公开。大包干纪念馆已被列为全省和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让人们感到欣喜的是,2003年12月21日,由小岗村、长江润发集团、滁州通力集团、滁州绿丰公司、张家港中兴房产联合投资的“小岗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运营。
“口袋鼓起来”一直是小岗人的梦想。当年“大包干”的带头人严俊昌曾感慨地说过:“我们是一步越过温饱线,25年未进富裕门。”如今,得益于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小岗人,正生机勃发实施“三步走”,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引进优良品种,发展养殖业等一系列措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富裕。
小岗村门票:
1、免费参观景点:村史馆(村档案馆)村委会 村民活动中心 十八户带头人家 大包干纪念馆 大学生创业园 葡萄园 小岗村工业园 农贸市场
2、当年农家:20元/张
小岗村导游词
小岗村,位于凤阳县东部25公里处,距南洛高速凤阳出口15公里。享有“中国十大名村”、“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安徽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等称号。
小岗村在凤阳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凤阳县文化旅游局、凤阳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精心策划、量身打造,大力发展小岗村红色旅游景区建设。目前,小岗村已开发形成的旅游项目有:大包干纪念馆、当年农家、村文化广场、葡萄采摘园、蘑菇大棚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等景点。
大包干纪念馆:
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包括展览室、报告厅、门厅、餐厅和相关辅助设施。展览馆共分溯源、抉择、巨变、崛起、关爱等五大部分,全面介绍了大包干发生、发展的历程。馆名是原全国人大委员长万里同志题写的。
当年农家:
人生就是一段记忆。当年农家,以保存完好的茅草房、瓦房、厨房、猪圈、牛棚、茅厕等组成的农家院落为载体,通过生产、生活用具等实物展示,再现了上世纪60-80年代生产、生活场景,使人们穿越时空,收藏时间,留住记忆。
葡萄园:
小岗村葡萄科技示范园占地600亩。种植藤稔、夏黑等优质葡萄品种,纯绿色食品,可提供采摘服务。每年8月份举办葡萄节。
村文化广场:
包括雕塑、广场、紫藤长廊、邓塘、生态停车场,占地15600平方米,是村民休闲、娱乐和举办大型活动的场所。
蘑菇大棚(大学生创业园):
首先是由3名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到小岗村创业,而后吸引了众多大学生来到这里种植双孢菇。2007年,发展到179棚、占地150亩,现已成为大学生创业园基地。
2008年9月30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小岗村视察农村工作后,凤阳又举办了“江淮情——凤鸣九州”大型文艺演出。凤阳县文化旅游局、凤阳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抓住当前有利时机,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把发展凤阳旅游工作作为核心任务来抓,并提出:“振兴凤阳、旅游有责;发展经济、旅游先行”的企业口号。通过举办一系列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全面预热凤阳旅游市场。
目前,来自全国各地参观者、旅游者络绎不绝,日接待量1000多人,农家乐示范户日接待近200人次,吃乡村土菜,宿农家院,体验农家乐,小岗旅游日创收近2万多元,全县日旅游收入10余万元。自9月30日以来,全县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00%。欢迎社会各界朋友到凤阳小岗村参观考察!篇四:苏州简单导游词
一.古城楼房矮为什么呢?苏州古城区里园林多,往这儿指是元代的,往那儿指是明代的,遍地都是。其中拙政园和留园位列全国四大名园,另外呢,拙政园,留园,环秀山庄和网师园又被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苏州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有几百座园林,就像天上的星星,太湖的珍珠一样,没法数其多,没法夸其美。这时候,如果高楼大厦往旁边一站,不就把园林的风水都给抢走了
吗,园林不就变成了小矮子,不就破坏了这古典美了吗? 二.道路太狭窄怎么的?苏州水多河多桥多,自然把路给挤窄了。土地少,没办法,只好把房子建在水边上了,这就叫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因此有人说“人家尽枕河”,这样也好,要喝水,只要弯一下腰就可以了,但现在好像不能了,有点小污染。三.撑船多老太 干嘛撑船?路又窄又少,赶集时人太多,自然会超载堵塞了。这时,小船一摇,多方便,摇呀摇,就到了外婆桥了。到苏州,我们也可以亲自摇摇了,可千万不能做落汤鸡呀。大家肯定又问,老太怎么能撑船,卖个关子,好好听下回分解。
四.珍珠脖上戴苏州女子不管姑娘太太还是婆婆,都不时兴戴铂金黄金和钻石项链,一根珍珠项链春夏秋冬。为什么呢? 一是出于对地方特产的偏爱。太湖珍珠,慈禧最爱,曾说东珠南珠不如太湖珍珠。二是珍珠是凉性的,尤其夏天戴时,能保护嗓子。三还可以用来养颜。慈禧太后早晚各一勺珍珠粉,强身美体;平日里还用珍珠粉和着鸡蛋清做面膜,黄金搭档。她老人家用着舒心,我们用着放心。自然,就有力气摇船了,有勇气出来见人了。人老珠黄的,不都把游客给吓跑了。恐龙来了,跑。苏州的大小商场有珍珠制的口服液,珍珠粉,珍珠膏,保健品,化妆品,千款万款,真假难辨,哪儿货真价实,小导我自会告诉大家的.五.男主内女主外苏州男子烧的菜可称一绝,难不成他们都参加了厨师培训班了不成?不是的了,勤能补拙。天天练的,自然工夫就深了。为什么呢?苏州的女子忙着卖珍珠,卖丝绸,唱昆曲,刺苏绣,哪有空做饭?凭苏州女子的娃娃般的肌肤,彩云般的丝绸衣裙,手上再执一把苏扇,口中讲着吴侬软语,这样地现身说法,生意能不好吗? 另外,不是我戏说历史,就是女外男内的典型就是吴越之争。大家都知道些关于吴王阖闾和夫差,臣子伍子胥;越王勾践,谋士范蠡的故事吧。真是这些英雄好汉,却让一个美女来决定战争的成败。常说山川载不动太多悲哀,难道西施就载得动吗?西施真难呀。京华烟云里的牛似道得知女儿牛素云为了求他,把自己送给了别人做没名份的小,举杯叹道:一本吴越春秋,若没有西施舍身,哪来勾践复国?悲哉。篇五:苏州导游词
苏州的文化:苏州是一个历史现代完美结合的产物,各种文化得到最完美的融合。苏州是昆曲,苏剧的故乡。苏州的宋锦、苏绣啊,都是在我国数的上的排名。其中双面绣更是他的特色。吴江更是我国第二大婚纱产地。苏州的桃花坞木刻年画和我们潍坊的年画是齐名的。
去到异地旅行,相信大最感兴趣的无非就是景点和吃的。
说道苏州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还是:“风物雄丽为南冠:”?还是“苏州园林甲天下啊”,大家就去好好领略一下苏州园林的小巧精致吧。
苏南人呢自古就是书香门第比较多,房屋典雅,菜肴也精致。就像我们说的过的比较讲究,仔细哈。苏南的女孩子呢都是比较小巧的,很温柔的。除了比较唠叨以外还是很适合做媳妇的。苏南的男人们呢也是长的细皮嫩肉的,为人温柔,性格稍显的懦弱。不想我们北方人真么直爽。
张家港学习心得 张红艳拖着鼓囊囊的行李箱,带着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期望,我们一行12人,在学校彭书记的带领下,于2010年10月16日晚离开丹桂飘香的家乡——桂林,乘飞机前往学校教育科......
张家港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张安监〔2017〕54号关于印发张家港市安监局安全生产执法“百日会战”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局各科室、监察大队: 现将本局安......
中华情张家港主持词尊敬的全国政协张思卿副主席,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晚上好!金秋港城洋溢着丰收的喜庆,美好的时节迎来了八方的来客,今天我们欢聚在......
张家港全日制劳动合同......
张家港市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关健词] 张家港、发展现状、制约因素、解决方法于2010年8月17日最新公布的全国百强县排名中,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常熟市再次作为“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