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导游词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青岛崂山导游词”。
崂山
各位游客: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崂山
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道观是崂山的太清宫,它是崂山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观,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距今已有2140多年历史,有“小江南”之称。
太清宫的创始人是江西人张廉夫,他因做官不顺,弃官修道,在此修建了一所茅庵,供奉三官,取名“三官庙”。到了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又扩建庙宇供奉三皇,取名“三皇殿”。宋朝时期,道士刘若拙又自修了一所茅庵供奉老子神像。从此,太清宫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太清宫主要有“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等多间建筑。
这里是太清宫牌坊,1997年太清宫出资修建,高8米,宽16米,由底座、立柱、额枋、字板四部分组成,为四柱三门式。牌坊又称牌楼,是中国特有的门洞式建筑,虽然它只是中国古建筑中的“小品”,但其古老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其被公认为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加上它具有强烈的装饰、衬托、气氛渲染的风格,自然被广泛地应用到寺观庙宇的建筑中来,起到了标识引导、空间分界、装饰美化、纪念颂扬的作用。牌坊阳面“崂山太清宫”五字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志亭所题。牌坊前面是太清湾,后面是修竹茂林。古树名木掩映中的千年古刹,就是古今闻名的崂山太清宫。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三官殿的正门,在大门两边大家看到的这两棵古老高大的树是银杏树,是宋太祖为道士刘若拙敕建道场,修建太清宫时栽种的。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树龄。
现在我们进入的是三官殿。我们首先看见的是两棵“耐冬”树,耐冬又叫山茶,因盛开时正值隆冬季节,却能迎风怒放,所以称为“耐冬”。耐冬是青岛市的市花之一。右边这棵耐冬就是蒲松龄老先生《聊斋志异》“香玉篇”中“绛雪”的化身。在我们左边的这棵山茶,开的花是重瓣白色的,树龄也有400多年了。开花时节,它与绛雪一红一白,交相辉映,争芳斗艳,实为太清宫隆冬季节的一大奇观。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这个殿就是三官殿。三官殿主要供奉的是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大帝,也就是我们的三位祖先尧、舜、禹。相传尧敬天爱民,上应天象,风调雨顺,被人尊为“天官”。
接下来我们来到的这个院落,是清代翰林尹琳基修建,所以后人就将此院称为“翰林院”。尹琳基在这个院子的正厅供奉东汉时期的大经学家郑玄,所以,此院原名又叫“经禅祠”。
接下来请大家看一下对面的这棵树,这棵树是一棵“棕榈”,棕榈是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在北方的室外很难生长,但这棵树却依然生长的枝繁叶茂,原来是因为太清宫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气候非常温和,不是江南,胜似江南。棕榈树旁边那棵树是素心腊梅,属梅花中的上品,花色浅黄,给人以清雅高洁之感。不禁使人想起王安石的咏梅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棕榈树的下面也是两棵南方植物,那棵叶面上布满黄色斑点的植物是“桃叶珊瑚”。桃叶珊瑚旁边的那棵是“木兰”,因为含苞的花蕾,形状像一枝笔一样,又称为“木笔”。干燥的花蕾则可入药,被称为“辛夷”。通常木兰每年只在春季开花一次,这棵木兰却每年开花两次,四月份一次,七月份一次。花瓣硕大厚实,内层洁白,外层紫红。传说这棵木兰原来也是一年开花一次。有一年,宫中道长夜间作了一个梦,梦见巾帼英雄花木兰示意饮酒出征。道长醒来,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披衣起身,到院中散步,忽见木兰花在月光中摇曳起舞,道长猛然领悟,匆忙取来存封多年的老酒,浇灌在木兰树下。从此这株木兰就显了灵气,每年开两次花,成为宫中一奇。
现在我们看见的这棵高大笔直的树是水杉,这棵水杉是五十年代栽种的。水杉旁边这棵树是枫树,大家对枫树非常熟悉,但这棵树却与众不同,春天它的叶子是红的,夏天变绿,到了秋天又变成红色,所以俗称“两头红”。走出三关殿,在通往三清殿的路上我们可以看到诸多景点。
经过黄杨树,我们可以看到一棵弯弯曲曲的榆树,因为它是唐朝道长李哲玄亲手栽植,所以把它称为“唐榆”,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榆树叶面上有一层沙质,摸上去比较粗糙,所以它的学名叫“糙叶树”,又因为它树干盘曲,形状似龙头,又被称为“龙头榆”。现在这棵树高约19米,树冠东西长25米多,南北约33米,遮荫面积达一亩多地。
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大殿是太清宫的主殿三清殿。三清殿供奉的是三清尊
神,中间这位是玉清原始天尊,他手持元珠象征洪元;右边这位是上清灵宝天尊,他怀抱如意,象征混元;左边这位是太清道德天尊,也就是老子,他手持宝扇象征太初,张道凌创教时把他尊为教祖。三清是道教的最高境界,这三位天尊也是道教信奉的三位最高尊神。
崂山矿泉水,驰名中外,山有多高,水就有多深,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泉就是崂山的四大名泉之一的“神水泉”。“神水泉”三个字,据说是宋代华盖真人刘若拙的亲笔手迹。为什么叫它神水泉呢?据说它有三“神”:一“神”水质清澈甘洌,含的矿物质非常丰富,杂质却非常少。据说崂山道士们用过多年的暖水瓶从来没生过水垢;二“神”大旱三年泉水不涸,大涝三年不溢。无论怎样取水,水平面始终与井口保持一致,只可惜在近几年的一次修复中,因地基打的不好,水位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三“神”饮用此泉水,有助于治疗胃溃疡,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达到有病必治,无病健身,延年益寿的效果。
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殿,叫三皇殿,大家看到中间那手里擎着太极图的是天皇也就是伏羲氏,旁边那位手捻稻菽的是地皇神农氏,另一边手握护板的是人皇轩辕氏。关于这三位老祖先传说很多如:伏羲制八卦;神农尝百草;轩辕皇帝做兵器、造舟车等,他们都被尊为开创华夏文明的始祖。三皇殿两侧供奉的是中国古代的十大神医,其中有创始诊病四法的扁鹊;有发明麻沸散、创健身五禽戏的华佗;有作《伤寒杂病论》的张仲景;有著《千金药方》,后被尊为药王的孙思邈;有修《本草纲目》的李时珍等等。由此可以看到,三皇殿正殿所供奉之神都是对我国和人类文明做出过非凡贡献的历史人物,他们的智慧和勤劳一向受到人们的崇敬。
在正殿屋檐下有两块碑刻。东边是成吉思汗敕谕邱处机的护教文,西边是成吉思汗颁给邱处机的金虎符文。行文年代是癸末年,就是公元1223年,至今已有780年的历史,是当今崂山庙宇现存碑记最古老的两块,有很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十年*期间,太清宫的碑刻大都被毁,这两块能保存下来,据说是因为当时有人在上面用油漆写下“万岁”两字,所以才没人敢轻举妄动。
现在请大家看一下西配殿,西配殿是“耿祖祠”,供奉“扶教真人”耿义兰道士。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救苦殿,救苦殿供奉的是“太乙救苦天尊”。
现在请大家看一下这棵树,它是一棵桧柏树,是由汉代崂山道士张廉夫亲手
栽植,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树龄。
很早以前,在这棵树上寄生了一棵凌霄树,像龙一样,缠在树干上,这一奇景被称为“汉柏凌霄”,但在一次雷雨中遭到雷击,引起火灾,凌霄被烧死,这棵树的树冠,也被烧毁。几年后,奇迹出现,不但这棵树又重新复活,而且在树干的一侧又长出一棵凌霄。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已经明白了,原来这棵树非同一般,它是由四棵不同种类的树长在一起的,这一奇迹被称为“四树一体”,它具有四大特点:一是常绿乔木、灌木、藤木相结合;二是阔叶树木与针叶树木共存;三是开花与不开花树木共荣;四是落叶与不落叶树木共体,实为大自然创造的奇迹。
接下来请看这块大石崮,上面有大小不一的洞穴,形状像北斗星座,这是太清宫道士拜北斗的祭坛“拜斗石”。传说唐朝道士李哲玄,在此拜北斗,见红光自天而降,于是由此得道。另外,据有的研究资料考证,这石崮上面的洞穴,是因为海水浸蚀形成的,学名“海蚀穴”,证明过去崂山曾在海底。因此,它对研究崂山地质变迁现象具有一定价值。
各位游客,全真派第二丛林太清宫的游览到此为止已经结束。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崂山导游词,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崂山导游词作为一名可信赖的导游人员,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是讲解当地的基本情况,介绍风土人情的文章。那么什么样的导游词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崂山导......
崂山导游词3篇导游词是导游在带团出游的时候所使用的一种书面材料,用做景点讲解的过程。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崂山导游词3篇,欢迎阅读参考!崂山导游词(1)华严寺位于崂山东麓返岭......
青岛崂山导游词作为一名乐于为游客排忧解难的导游,就有可能用到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讲解词。那么应当如何写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青......
崂山的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