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思想政治融合企业文化”。
试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武¥¥
国有企业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竞争中,面临的不仅仅是市场的竞争,还包括企业文化的竞争。我国已加入WTO,国内企业尤其是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将进一步融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之中,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企业如何在一个更加广阔的竞争环境中扬长避短、站稳脚跟,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立于不败之地,值得我们深思。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历史和现实都一再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仍是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企业文化作为当今最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已被世界优秀企业证实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以人为本”,虽然两者在范畴上还是在适用范围上存在着不同之处,但二者在方向上、目标上、内容上、方法上都有明显的一致性。两者的正确关系是不能互相代替,但却必须有机地结合。本文就国有企业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与现代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加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是国有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企业文化是指导和约束企业整体行为以及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它具有企业个性信念和行为风格,它是一种“以人为中心”新的管理思想,重视“人”在企业中的作用。从管理的层面上讲,企业文化是是企业体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把治理结构、产权制度、管理制度看作企业体制中的“硬件”,那么企业文化就是“软件”。
企业是由一群人组成的团体,它既是一种经济组织,又是一个人际群体。在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企业领导人、经营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成为企业上上下下所有员工都接受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所有员工日常的行为。因此,企业经营管理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做“传教士”,向员工灌输企业文化,帮助员工在对企业的认识上树立起三种理念:第一,企业是与员工共同生存与发展的平台;第二,企业是制度共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大家庭;第三,企业是一所大学校,即学习型组织,员工在为企业作出奉献的同时,自身素质也会得到提高。只有在企业里树立这种理念,职工才会发自内心爱护企业、维护企业、发展企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企业的产权制度、管理制度、技术创新能力、营销能力、价值观念和企业文化等。在企业竞争中企业文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只有创建属于自己企业的企业文化,才能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更加科学化,才能培养每名员工的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海尔集团是一家被国家重点扶持冲刺世界500强的企业,其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兼并行为时有发生。海尔对被兼并的企业输入的海尔本身的企业文化,这是海尔人对外兼并的主要管理策略之一。顺德爱德洗衣机厂设备及产品均为国内先进水平,但由于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濒临倒闭,被海尔兼并后,海尔仅向其派出3名管理人员,输入了海尔的管理模式:以企业文化为导向,重视、树立、发展企业文化。这样,未对其原有人员进行改组撤换,竞使这家企业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可见任何企业只要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也就为企业打造了一支打不败、拖不垮、战无不胜的员工队伍,而这支用优秀企业文化武装起来的队伍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公司上下正进行新一轮改革,在改革中各种观念的对接、交融、碰撞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对接、交融、碰撞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先进文化的巨大作用,积极建设具有二局特色的企业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激活选人、用人、分配机制,激活员工精神,激活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新制度。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切入中心工作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形成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过程中,是起过巨大作用的。但不可否认,国有企业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流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它服务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发展目标,既有很多优良的传统,也有很多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落后因素。尤其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往往与经济工作脱节,缺少有效的方式方法,大部分采取生硬的灌输式做法,将活生生的工作对象“人”物化,容易流于形式,缺乏活力,无法有的放矢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般效果不太理想。企业文化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所要求的教育内容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具体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精神动力和激励手段,促进企业发展,从而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进入中心。
从我国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发展现状来看,只能说尚处于较低层次,“企业文化战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还存在着不足。一些企业有十分系统和严明的各种规章制度,这些制度规定了员工必须怎样做和不能怎样做,但没有明确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倡导,疏于对员工的教育与培训。这样的企业通常活力不够,死气沉沉,缺乏忧患意识,严重者可能出现明显的离心现象。也有一些企业本想跟上企业文化发展的新潮流,尤其是年轻人作为创业的主体力量,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远大抱负和文化理想,其倡导的理念往往会超出该企业文化的负载能力,“大而空”的口号使人们失去信任感。而在更多的国有老企业中,传统的固有的文化氛围抑制了人的个性,只重视了人的“集体性”,抹杀了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难以形成企业的内聚力。
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起来,可以发挥以下五个方面的作用:(1)导向作用,即把企业员工引导到确定的目标上来;(2)约束作用,即成文的或约定俗成的厂规厂风对每个员工的思想、行为都要起很大的约束作用;(3)凝聚作用,即用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信念使整个企业上下团结;(4)融合作用,即对员工潜移默化,使之自然地融合到群体中去;(5)辐射作用,指企业文化不但对本企业,还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 改革是为了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也应顺应形势,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将它融入到现代企业文化中去。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特点,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当今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式的灵活方向发展,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新经济环境下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建设将进一步受到关注,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比竞争对手保持着优势。
科学对人的研究已进入新的时期,表明人的思想与需要越来越复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适应这种情况,也必须向高层次、高水平前进,要汇集对于教育有关的科学知识,要懂科学、懂技术、懂工程。既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修养,又要有科学技术及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修养。也就是,要全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既有思想修养又精通专业技术的复合型管理者,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
2、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
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养成的习惯,国有企业往往更关注上级领导的评价,对企业形象不是特别在意。而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声誉卓著,企业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能得到周围邻里的支持和帮助。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核心。企业要努力培育“生与死”的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海尔的文化建设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典范。海尔集团极具远见,对职工的工作给予不断鼓励,使他们对工作经常保持新鲜度,责任感无形中得到加强。
企业文化将从商业氛围中升华出来,更重视人本身。商业化管理的本质特征是以物为中心,以全面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忽视人的因素,在管理上迷于铁的纪律、绝对服从和至高无上的权威。这样劳资之间变成了纯粹的雇佣关系。著名学者杨振宁说:“二十一世纪企业的竞争是人才与科技的竞争,是中国超越发达国家的主战场”。企业文化绝对不是片面的发掘职工体力,更重要的是发掘职工的智力资源,更注重人的因素。况且企业文化理论的本质特征是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学,反对“见物不见人”的管理思想,主张将培育进步的企业文化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为企业管理的主导环节。所以企业不能再受商业化的束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把精力投向人,大力加强“人”的建设。
3、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
在国有企业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保证企业党组织更好地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使企业党员和群众同心同德,为实现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而艰苦奋斗。在国有企业中,开展文化建设,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思想,党组织尤其是要代表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关心员工切身利益,增强企业的亲和力,让员工有一种归属感。要让职工心系企业,首先要企业管理者,特别是党组织应该尽可能地为他们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切实感觉到企业是一个温暖的家。
国有企业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提升企业价值观等方面,从自己做起,身体力行,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必须带头做到;凡是要求群众抵制的,自己必须带头抵制。企业各层次的管理人员要以身做则,言行一致,率先垂范,廉洁自律,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带动和影响广大员工。
国有企业过去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些好的传统,应该在增添新的活力后,继续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例如典型示范模式,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在平凡的工作中发现能代表企业精神的闪光的人和事。培养典型、总结典型、宣传典型、推广典型,抓住职工中的先进思想和先进事迹,进行大力表彰和推广,树立榜样,表彰先进,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骨干作用、带头作用,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对先进模范人物的宣传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形成一个学习先进、尊重先进、爱护先进的良好风气。
总的来说,国有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也有自己的优势,一是可以继承和发扬过去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二是可以借鉴当今世界最佳企业的企业文化先进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只要我们坚持观念创新、体制创新,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能够推动国有企业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国有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融合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1-01-06 15:03:00 ]作者:未知编辑:studa20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煤炭企业为适应新的形势,迎接市场挑战,重视......
企业文化建设要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赴广汽集团学习考察有感辰溪矿业公司党委工作部:张灵华为期一周的广汽学习,感触良多。广汽集团作为一家即将上市的大型企业,在推行“......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正确认识和处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关系,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课题,探讨并处理好二者间......
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策略赵晋青(晋煤集团宏圣运盛物流有限公司,山西 晋城 048006)[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励,如何保证企业的良好发展,......
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摘要】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贵州茅台酒厂作为国有企业,就需要按照时代的要求塑造自己,这也是提高行业竞争力、促使本企业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