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企业文化中的以人为本”。
[摘要]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面对生存和发展的新环境,构建以人为本的新型企业文化将成为21 世纪企业管理的主题。
[关键词] 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建设
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思考
1、企业文化的实质
现代企业的管理正在告别单一的经验式管理、理性管理而向更高层次的文化管理方向迈进。在知识经济时代,良好的文化将成为企业的巨大财富。哈佛商学院约翰科特用几年时间对两百多家公司进行的研究表明: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语言,在今天的快速变化、更具竞争性的商业环境中,企业文化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还有大量的事实表明,现代企业中,企业所拥有的信息、人才、创造能力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围绕这一切所形成的企业文化的价值将远远大于各组成要素的简单相加。企业文化不是摆设,而是生产力!
2、正确理解企业管理文化的“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基本含义在于: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而企业管理中强调“以人为本”则以一种企业价值观而存在,在其作用和引导下,企业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行为方式、规章制度及道德规范所存在的不足与弊端,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促使企业更快更好实现经营目标。然而,企业要加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前提是深刻理解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本质,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而对于企业曾名而言,以人为本的“人”包括消费者、员工、企业利益相关者。企业加强“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塑造,借此打造更优秀的企业管理模式。
3、加强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经营业绩的促进作用已得到企业家的认可。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作用,在21 世纪将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中强化“以人为本”,是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得以真正快速、稳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其丰富的内涵、科学的管理思想、开放的管理模式,为企业管理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加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研究、运用和实践,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也是完善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途径。企业界应切实重视“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建设,真正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
按照我国国情,眼下企业多为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一些有限责任公司。由于其所有制性质和生存环境决定了其利润导向型的价值观。许多企业主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赚钱。有时不惜坑害消费者利益。在企业主个人素质缺乏的同时,企业员工也因为没有与企业主形成共同价值观理念,一方面为了个人利益私下搞第二职业,挖企业墙角;另一方面,员工之间争夺利益,不能团结共事。因为来企业就是为了赚钱,少干活多拿钱就成为员工普遍心理。在这种企业里,“打工”的感觉和思想表现得十分明显。企业要想做强做大,依靠的还是员工,所以,必须加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和建设。
上述种种现象究其原因,就是企业“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缺失或不够,就像一个人失去了精神动力,萎靡不振。其实企业就像人,应该有灵魂、思想和理念。
4、企业加强“以人为本”管理文化建设的作用
4.1 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建设,扩充人力资源。世纪最大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掌握了人才,在竞争中便占据了最佳的优势。在过去很多年,随着人才流动的自由化,很多企业用工资待遇和灵活的机制吸引了一大批技术及管理人才,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而大量涌入的国际知名
企业,这种优势不复存在,广大企业中人才流失日益频繁和严重。至此,如何吸引并留住人才,成为成为困扰企业的一个大难题。世纪是科学经济的时代。而人作为科技的载体,必须引起企业在管理中的高度重视,因而企业管理要以人为本。但什么是以人为本、如何以人为本?很多企业主都还没能很好的弄清楚。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另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这就意味着员工工作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赚钱生活,此外还有良好工作环境、和谐人际关系以及对自身价值的追求。“企业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对员工的态度”如果这种认识成立的话,那企业文化更应加强“以人为本”层面建设,以“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赋予企业对人才更大的吸引力,使得为之工作的员工心情舒畅,从而更容易发挥能力实现个人对价值的追去,为企业创造更多成绩。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才竞争形势,企业只有加强企业文化中“以人为本”层面的建设,强健“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建设才能解决问题。否则,后果堪忧。
4.2 建立并改善现代企业制度。
大多数企业在管理中呈现出不规范、家族模式、决策随意性的等弊端。既然未来全球化的竞争是大势所趋,那么要参与其中就必须熟悉规则,就要与国际化的管理模式接轨。那么改善“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必然之路。在强硬的规章制度之外,有实现软性管理的企业文化作补充。
它更多的体现出人性管理的一面,符合人的本能需求。在企业文化中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特点,同时兼顾强大的约束力量,为企业员工树立无形的规章。企业文化塑造并非只是“口头运动”。它要求从有形中体现无形,用无形强化有形。在规划自身文化的过程中,企业应从物质层(产品、办公环境、厂房绿化)制度层(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和精神层面(价值观、人才理念、工作理念等)全方位塑造时,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
4.3 打造企业形象与品牌。
鉴于生存条件的桎梏,导致大多数企业在早期的发展道路中无法很好的注重产品或企业的品牌塑造,相反在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历程中,某些行为甚至破坏了
企业自身的形象。提到温州,当初假冒伪劣的印象至今未完全消除,而2008 年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企业中的“人本”的思索和重视。
企业文化在“以人为本”层面的塑造,不仅培养了内部的文化氛围,更有利于在对外的文化传播中,塑造起企业“以人为本”的大众形象,从而也提高了其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信任度。
4.4 全方位提高企业综合素质。
企业家的素质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如果当家人的素质不高,那么可以肯定即使企业能走下去,也走不远走不长久。而企业文化中应深化“以人为本”的一面,大力提倡民主决策和学习精神。前者可以为决策最大程度上的正确提供保证,而后者则能帮助全体员工(包括民营企业家)不断提高文化素质、生产技能、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平。加强企业中“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建设,有利于全体员工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5.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如何塑造
5.1从尊重员工开始
要真正塑造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必须注意言行举止,正所谓“己不欲,勿施与人”,身体力行的行为必将会更有效的带动员工的认同性和主动性。这就是为什么说“身教”胜于“言传”的道理。解决这个问题最治本的方法还是从“心”去了解去尊重自己的员工,真诚的对待他们,真正站在他们的立场为他们考虑和解决问题。
5.2让员工参与管理
根据员工参与管理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控制型参与管理、授权型参与管理、自主型参与管理和团队型参与管理。员工参与管理,可以表现为对企业目标与发展方向、管理规章制度等的制定的参与和讨论,这样员工为产生被尊重被重视和自己是企业的主人的感觉。
5.3为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要以负责的心态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以此显示出公司是真正在为员工的工作前景思考。使员工有被重视的感觉,可以满足员工对自我尊重、自我价值
实现的需求。而且职业生涯设计出来后,员工会为了实现自己美好的前景努力,努力学习未来所需要而自己现在欠缺的知识,在公司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5.4关注员工关系
让管理亲和于人,让管理者与员工彼此间在无拘束的交流中互相激发灵感、热情和信任,这样的理念在世界级企业家的心中越来越获得共享。上级在与下级沟通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一些能有效促进沟通的技巧。从而更好地理解对方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以消除或降低沟通中的文化障碍。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中强化“以人为本”,对于增强企业内在竞争力,对于企业解决有关问题或为之做好准备,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对于企业迎接下一步更激烈的国际竞争也是非常紧迫的。
【参考文献】
1.董福荣,刘勇《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2.周朝奋,当代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商业研究,2000年9月版
3.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4.劳伦斯·S·克雷曼,人力资源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5.李晓红,徐杨,张霞,企业人力资源新概念及管理策略,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2年第九期
6.柳文勇,知识经济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初探,经济师,2006年第三期
7.杨美玲,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
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很多企业都在强调“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标准的说法是:“客户满意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是首先要有满意的员工,这些满意的员工才能服务好客户,才能有满意的客户,......
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化生活用品生产基地企业文化核心标语企业宗旨创新突破确保品质落实管理提高效率 诚信互利合作共赢实力引领行业风范企业精神专业执着精益求精 全员参与铸......
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从而在企业中营造一种团结友爱、互相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了团体意识,使企业职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了共同的目标和理......
以“人”为本,践行文化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大约62%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年,只有2%的企业存活达到50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一般的跨国公司平均寿......
企业文化管理在经济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里,群雄逐鹿的激烈竞争环境下,为求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当代的管理者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懂得如何根据实际的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