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识别患者制度与程序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流程”。
正确识别患者制度与程序
医务人员必须以就诊患者的一卡通号或腕带作为患者唯一识别标识。病房号及床号不得单独作为患者的身份识别标识。
一、门、急诊患者使用姓名、一卡通号作为标识。
二、急诊抢救患者使用患者姓名(对于身份不明的昏迷患者,由接诊医护人员临时命名,在“腕带”上填写无名氏-就诊卡号(住院号))与一卡通号作为识别标志,在患者进入抢救室时记录在腕带上。
三、全院所有住院患者、新生儿、急诊危重症、留观患者使用腕带。
四、住院患者以姓名和腕带作为患者识别标志。医务人员在执行医嘱、实施检查、治疗、手术、转科、护理之前,必须认真核对和识别患者身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五、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采集供临床检验及病理标本、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及操作前,实施者不得直接称呼患者姓名而获得患者的应答,应请患者自己说出自己的姓名;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六、职能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监控和督导工作人员正确使用患者的识别标志。发现不符合要求行为要及时纠正,避免出现患者识别错误。
七、急诊、病房、产房、手术室、ICU之间患者识别程序
1、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病历;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腕带信息、病情、置管情况、用药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2、门诊急诊患者与ICU、手术室、病房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病例、入院病例;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腕带信息、生命体征、意识状况、皮肤完整情况、出血情况、引流情况等,填写门诊急诊患者与ICU、手术室、病房交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3、病房与手术室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查对,做好手术前准备;认真与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内容包括:腕带信息、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准备、药物情况等,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患者交接记录单。
4、手术室与病房、ICU转接患者:手术后,手术室护士与病区、ICU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的交接,填写手术室与病房、ICU患者交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5、病房与ICU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负责转送,保证搬运安全;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输液、各种引流、皮肤完整情况等,填写病房患者与ICU交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6、病房与产房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患者腕带信息、子宫收缩情况、会阴准备情况、胎心音、药品、并发症等,填写病房与产房患者交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7、产房与病房转接患者:产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分娩情况、会阴情况、子宫收缩情况、药品应用情况、新生儿情况等,填写产房与病房患者交接记录单。
吴忠市新区医院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与程序1.为了执行各种查对制度的准确性,在执行各种诊疗操作前应至少使用四种以上的识别方法(床号、姓名、性别、年龄), 不得仅以床号作为标识依据......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与程序1、来院就诊息者,应提供真实的身份信息。住院患者以住院号作为患者的唯一标识。2、住院患者,由病区责任护土给患者配戴腕带,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
涟水三院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与程序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护士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别方......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1、护士在抽血、给药时,必须严格执行三查,至少同时使用二种患者识别的方法(如:姓名、性别、所患疾病),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2.在手术病人转运交接......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核对程序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活动中,应同时使用床头卡、治疗卡、腕带等方法确认患者身份;对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