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若干问题思考_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章程规章制度 时间:2020-02-28 21:05:4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章程规章制度】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若干问题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若干问题思考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工资薪酬研究室副主任岳颖

XX年,事业单位改革将全面铺开,这是我国所面临的最重要、最复杂、最艰难的因而迟迟未能全面推进的改革之一。数量近130万个,约有3000多万从业人员的事业单位承担着社会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这项改革能否顺利推进?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最近,中央电视台在央视网做了一份题为“XX年国家将全面推行事业单位改革,您怎么看?”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网友认为,有利于改变事业单位不好作风、引入竞争;%网友认为,推行起来肯定有不少困难;%网友认为,肯定有一部分人利益受损;%网友认为,肯定是问题多多,拭目以待。下面,就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突出问题及改革设想谈谈几点意见。

一、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进展情况

建国60年以来,我国事业单位中央到地方,已扩展到130万家,事业单位的资产约3000亿元人民币以上,从业人员约3000万人,占公共部门就业人数的41%,这其中 61%的人员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70%以上的科研人员、95%以上的教师和医生都集中在各类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从业人员,教育、卫生和农技服务从业人员三项相加,占总人数的3/4,其中教育系统人员即达到一半左右。事业单位因其公益性的组织属性而显示出与政府、企业不同的鲜明特点。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总结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加快政策研究制定,加强对不同行业推行改革的分类指导,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整个改革稳步推进、不断深化。

第一,聘用制已在全国全面推行。自XX年起,聘用制开始试行,推行面不断扩大。据统计,全国实行聘用制的单位占事业单位总数的比例从XX年的36%、XX年的44%,逐步增加到XX年的 51%,XX年的74%,逐步增加到XX年的80%。签订聘用合同的人员占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总量的比例则从XX年的45%、XX年的 51%,逐步增加到XX年的59%,总数达到了1700万人。迄今为止,全国推行聘用制已超过80%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10个。XX年将在全国全面建立聘用制度。

第二,公开招聘正在规范事业单位进人环节。从XX年1月1日起,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政策性安置和涉密岗位的人员外,都要面向社会实行公开招聘,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截止到XX年9月底,全国有28个省(区、市)开展了公开招聘,其中15个省公开招聘范围超过50%,聘用了约33万多人。据我部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XX年1至6月,全国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共计419万人,实际聘用万人,新进人员中有84%是通过公开招聘方式进入事业单位的。北京、山东、重庆、江西等11个省市,以及科技部、卫生部、审计署等22个部门推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比例已达到100%。通过实施公开招聘,事业单位进人环节正逐步得到规范。

第三,岗位管理正在逐步展开。XX-XX年《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及其实施意见,以及11个分行业的指导意见下发,首次对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进行了基础性规范,明确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其中管理岗位分10个等级,专业技术岗位分13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中技术工岗位分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目前岗位设置的工作正在逐步展开,这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朝着规范化管理迈出的又一大步。

第四,未聘人员得到妥善安置。在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处理受到高度重视。在推行聘用制中,对未聘人员安置坚持以内部消化为主、多种渠道安置、不能简单推向社会为原则,在解决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问题的基础上,逐步探索扩大社会接纳的渠道和办法。根据未聘人员的实际情况,有关部门与单位分别采取了转岗培训、自谋职业、托管、内部待聘等方式给予妥善安置,积极为未聘人员提供上岗机会,并保证其基本生活。

第五,事业单位绩效工资逐步推开。按照国务院的部署,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分三步展开:第一步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第二步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第三步在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目前,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已基本兑现到位,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正在组织实施。下一步,将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慎推进”的原则,研究稳妥有序地在包括非义务教育学校在内的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问题。

第六,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正在部分省市试点。XX年11月份,由中央编办印发并内部传达的《关于事业单位分类试点的意见》为目录编制和分类改革步骤提供了原则指导。上海、重庆、浙江、广东、山西5省市于XX年率先在全国进入分类改革试点,分类改革试点于XX年1月起实施,省直事业单位改革于XX年底完成,市、县、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于XX年底完成。

第七,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正在部分省市试点。XX年初,国务院原则通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和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工作,试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养老保险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退休待遇与缴费相联系,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建立和企业年金一致的职业年金制度,实现改革前后待遇水平上的平稳衔接。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各省市尚无实质性举措。

第八,《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暂行条例》正在研究制定过程中。这是一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行政法规,它立足于确定基本制度、规范基本环节、解决基本问题,将为建立系统性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按照岗位管理的要求,将逐步制定和完善贯穿于人员“进、管、出”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如岗位设置、人员聘用、考核、培训、奖惩、工资福利、退休、人事争议等。系统性的制度建设将使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走向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方流芳教授曾经说过:“试图用一个定义去概括事业单位的一般属性,多半会犯简单化的错误。因为事业单位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已经远远超出了任何言词定义所能够概括的极限。”正是由于事业单位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使得我国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

(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严重滞后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人事制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实质上也是一种人事分类制度。但是这项改革却迟迟没法出台,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人事制度改革。比如,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必须建立在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基础上,需要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提供分类管理的依据。但是,我们的工资制度改革却先行出台,因此带来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如何准确定位?如何科学合理地核定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绩效工资分步实施带来的一系列矛盾与问题,某种程度上说,正是没有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没有实施的情况下“摸着石头过河”带来的结果。

事实上,对全国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改革,中央早在XX年前即开始着手准备,浙江、江苏、辽宁、山东先后积极行动制订了本地实施方案。XX年年底国家相关部门曾一度拟定了一个全国性的事业单位改革总体方案和四个配套性方案(分涉分类标准、人事制度、财政供给、养老保险等改革内容),准备全面实施事业单位改革。但随后一些地方从财政条件和社会稳定角度表达了困难,其他一些配套政策的制定部门社保部和财政部、人事部也提出了一些看法。此后,步伐就开始往回缩,决定先行制订一个试点方案试试,总结经验再推广,直至如今仍在试点之中。

(二)“聘用双轨制”导致“身份歧视”,“岗位管理”部分回归为“身份管理”

目前,在推进聘用制和实施岗位管理中,不少人还认识模糊,甚至对这两种制度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导致在具体的人事管理上出现违背这两种制度的目标要求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身份歧视。由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处于新旧交替阶段,各单位都存在着聘用制改革前的“老人”与聘用制改革后“新人”同时并存的局面。从改革的稳妥性考虑,提出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则。但在不少单位,对这一原则的理解存在着极大的误区,例如新、老人之间同岗不同酬,新、老人之间在职业发展和福利待遇上实行两种政策,“新人”在岗位晋升、福利待遇等方面受到某些不应有的限制等,导致出现新的身份歧视现象。

2.合同用人混乱。一个表现是合同签订混乱,有签聘用合同的、有签劳动合同的,甚至不签合同的,给规范管理带来困难;另一个表现是一些单位合同短期化现象十分严重,许多是一年一签,甚至有的用人单位将聘用制作为随时“开”人的方便理由来运用,使“新人”缺乏职业稳定感。

3.“岗位管理”部分回归异化为“身份管理”。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以现有职称、职务序列为基础,按照职称、职务、任职年限、工龄、获奖等因素来进行岗位评价,并且绝大多数都没有再次竞聘上岗,而直接按照职称和资历对应到岗位和岗位工资,使“名义上岗位管理”回归异化为“实际上的身份管理”。按照国家文件规定,专业技术岗位设置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置8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设置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这是一种全国统一的通用性的岗位分级,无法囊括千差万别的事业单位的岗位特征和责任大小,依旧只能是以职称为基础的身份性岗位。真正意义上的岗位必须是按照各事业单位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来设置,并且由各单位自行设定,国家和行业都无法越俎代庖。出现以上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在思想观念层面,岗位设置认识不到位、政策理解不充分;惧怕可能面临的困难、回避改革的矛盾;怀疑政策执行的效果,观望改革的进程。在政策实施层面,专业技术岗位的级别比例分配缺少科学依据;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脱离事业单位实际;管理人员心理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难点和关键所在,也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基础。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体现了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各项社......

对深圳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

对深圳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林芳内容提要:当前深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政治体制改革也在稳步推进;科技、教育、......

关于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

为积极做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省**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通知精神,以及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考察报告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考察报告站领导:3月25日至30日,人保科罗旭萍参加了由广州市人才培训中心组织的赴重庆进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学习考察。本次考察主要是与重庆市人事......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考察报告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考察报告站领导:3月25日至30日,人保科罗旭萍参加了由广州市人才培训中心组织的赴重庆进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学习考察。本次考察主要是与重庆市人事......

下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若干问题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若干问题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