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制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医患沟通制度试行”。
三台县第二人民医院 医患沟通及告知制度
为保护患者合法权益、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维护良好的医疗秩序及广大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确保医疗安全,化解医患矛盾,从更深层次上稳步提升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医务人员在实施诊疗活动过程中,应详细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所患疾病的诊断情况、主要治疗手段、重要检查目的及结果、病情的转归及其预后、某些治疗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药物不良反应、手术方式、手术的并发症及防范措施、医药费用清单等内容,并听取病人及其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回答其所要了解的其他问题,让病人“明明白白看病”,同时也可避免因沟通带来的医疗纠纷。
(一)医患沟通要求
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医务人员必须与患者或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且沟通必须贯穿于医疗的全过程,包括门诊接诊时沟通、入院时沟通、住院期间沟通、出院时沟通和出院后回访等。
(二)需要进行医患沟通的对象和时间:
1、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医患首次沟通。
2、患者病情恶化,尤其是危、急、重症患者病情恶化时;
3、变更治疗方案时;
4、贵重、自费药品、材料使用前;
5、发生欠费且影响治疗时;
6、高风险诊疗活动前(如手术、化疗、放疗;使用植入医用器材;有创检查;试验性检查和治疗);
7、会造成较大经济负担的检查和治疗前;
8、术前和术中改变术式时;
9、麻醉前(应由麻醉师完成);
10、输血前;
11、对医保患者采用医保规定以外的诊疗前;
12、严重的药物毒副反应时。
13、患者出院时,(医务人员应向患者或亲属说明患者在院期间的总体治疗情况及疾病转归,并详细交待出院医嘱及出院后注意事项)。
14、对于临床治疗尚在进行,而因各种原因患者要求自动出院者;
15、本次住院实施了各种医疗器械植入性手术治疗者;
16、患者出院后必须进行后续治疗或定期监测复查,否则可能出现严重后果者;
17、出院后需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活动及功能锻炼者。
(三)医患沟通的内容
1.入院24小时内首次沟通内容必须包括:
(1)病人入院前后的主要病情及重要体格检查结果;(2)目前考虑的诊断;(3)拟采取的诊疗措施
(4)可能的预后—疾病进展、恶化或好转;(5)医疗风险,并发症以及拟用药物的不良反应;(6)病人本人和家属应注意的事项;(7)预计的医疗费用。
2.在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或家属介绍患者的疾病诊断情况、主要治疗措施及病人对治疗的反应情况、重要检查的目的及结果、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某些治疗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药物不良反应、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及防范措施、医疗费用情况等,并听取患者或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回答患者或家属提出的问题,在不违背医疗原则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患者或家属的意见,必要时将沟通内容记载于专用医患沟通记录单上。
3.手术前沟通,着重强调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案的选择,手术的风险,特别是各种并发症和各种意外的可能性及手术效果的不确定性。要注意沟通的实效,病人或其委托人应该就如果手术效果不佳或出现各种并发症或意外等情况,作明确的接受或不接受的表态。4.沟通过程中应着重强调目前医学技术的局限性、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治疗的风险性,有的放矢地介绍给患者或家属,使患者和家属充分理解各种治疗所包含的客观风险,从而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保证临床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5.护士在患者入院时,应向患者介绍医院及科室概况和住院须知,并安慰患者。
(四)医患沟通的技巧和方式方法(1)基本要求
一个根本 :诚信、尊重、同情、耐心;
两个技巧:倾听,就是多听患者患者或家属说几句话;介绍,就是多对患者或家属说几句话;
三个掌握:掌握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和检查结果;掌握患者医疗费用的使用情况;掌握患者及家属的社会、心理状况;
四个留意:留意对方的情绪状态;留意受教育程度及对沟通的感受;留意对方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身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
五个避免:避免强求对方及时接受事实;避免使用易剌激对方情绪的词语和语气;避免过多使用对方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避免刻意改变对方的观点;避免压抑对方的情绪。(2)沟通方法
1、预防为主的沟通: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只要发现可能出现问题的苗头,并把此类作为重点沟通对象,针对性的进行沟通。在晨会交班中,除交医疗问题外,应把当天值班中发现的不满意苗头作为常规内容进行交班,使下一班医护人员有的放矢的作好沟通工作。
2、交换沟通对象:在某医生与病人或家属沟通困难时,可另换一位医生或科主任与其沟通。.
3、对恶性肿瘤及涉及个人隐私的疾病,在沟通时要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与告知义务的结合与统一。
4、书面沟通:对丧失语言能力或某些特殊检查、治疗的患者可用书面沟通。
5、先请示后沟通:当下级医生对某种疾病的解释不肯定时,先请示上级医生,然后再沟通。
6、协调统一沟通:诊断不明或疾病恶化时,在沟通前,医—医之间,医—护之间,护—护之间要相互讨论,统一认识后,由上级医师对家属进行解释,以避免各自的解释矛盾,使家属产生不信任和疑虑的心理。
7、实物对照讲解沟通:对一些难以理解的医疗情况用实物对照的方法进行解释说明,以期达到最好的沟通效果。
(五)医患沟通的记录和签字
1.对医患沟通的情况,医护人员须在病人的病历中结合《四川省病历书写规范》和《三台县第二人民医院关于对医患沟通的相关要求》按规定形式记录清楚,在记录的结尾处要求患者或家属签名。2.非患者本人签字应有其委托授权人签字。
3、未成年人、精神患者等相关规定不能履行行为活动的签字无效。
4、已婚妇女终止妊娠需夫妻双方签字。
5、危重、急诊及其他特殊需抢救、治疗且无法取得患者本人和委托人签字的报院办备案、由院办统一处理。
6、其他未涉及的按相关规定处理。
(六)医患沟通的评价
1.医患沟通作为病程记录中常规内容,纳入医院医疗质量考核体系。
2.因没有按要求进行医患沟通,或医患沟通不当引发医疗纠纷,参照《三台县第二人民医院病历质量控制标准(试行)》、《医务人员考评细则》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医患沟通制度一、医患沟通的内容(一)医疗、护理、保健、急救、门诊、后勤等各个部门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医护人员主要应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所患疾病的诊断情况、主要治疗手段、重要......
医患沟通制度一、医患沟通内容(一)在医疗、护理、保健、急救、门诊、后勤等各个部门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医护人员主要应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所患疾病的诊断情况,主要治疗手段,重要检查......
医患沟通为加强医患沟通工作,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制定本制度。一、指导思想及原则全面贯彻落实“以病人为中心”和“医患携......
医患沟通制度一、接待患者时,要严格遵守医务人员的行为规范,正确使用文明用语,态度要和蔼、认真。二、重视沟通技巧的学习,每一位医务人员都应清楚沟通能力是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
医患沟通制度医患沟通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与患者及其家属在信息、观念、情感方面的交流,它是实施临床医疗的一项基本技术,能密切医患关系,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提高医疗质量,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