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制度_诊疗方案的管理制度

章程规章制度 时间:2020-02-28 02:32:2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章程规章制度】

诊疗制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诊疗方案的管理制度”。

诊疗制度

为确保本场生猪生产正常运行,有效降低猪群的发病率,死亡率,减少疾病造成的损失,不断促进猪场疫病防治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订本场诊疗制度:

一、及时掌握本地区疫情动态,流行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等相关信息,制订本场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二、防治人员平时应注意观察猪群健康情况,做好猪群健康状况巡查记录;发现病猪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做好猪病诊疗记录;发生重大动物疫病或可疑疫情,及时向新集镇畜牧兽医站报告。

三、饲养员发现猪只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向防治人员报告,对污染过的栏舍、场地及时消毒。

四、防治人员在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对病猪做必要的临床检查并合理治疗。如测量体温、观察食欲、精神状态和排泄物的变化等,合理用药;有并发症、继发症的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僵猪,久治不愈或无治疗价值的病猪应及时淘汰。

五、防治人员要熟练掌握肌注、静注、腹腔补液、手术、难产等兽医操作技术,治疗时对病猪采取相应保定措施。

六、防治人员要严格按使用说明书用药,给药途径、剂量、用法要准确无误;有毒副作用的药品要慎用,注意配伍禁忌;用药后,注意观察猪群反应,出现异常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有质量问题或过期失效的药品一律禁用。按时提出药品、疫苗的采购计划,并注意了解新药品,掌握新技术。

七、不能确诊的病例,要采集病料送检;病死猪按照本场无害化处理操作手册进行处理。

八、在疾病诊疗的全过程严格遵守消毒制度,规范各个环节消毒。

九、猪场有关疫情、诊疗资料、防治新措施等技术性资料要整理归档,妥善保管。

人员管理制度

一、凡进入猪场的人员,无论是进入生产区或生活区,一律从指定通道严格消毒后入内。

二、外来人员禁止进入生产区,谢绝参观。若生产或业务必需,须经场长同意,并参照生产人员入场时的消毒程序消毒后方可入场。

三、所有工作人员按时上下班,并做好上下班交接工作。饲养人员除工作需要外,一律不准窜舍,工具不得互相借用。

四、任何人不准带饭入场,更不能将生肉及含肉制品的食物带入场内,场内职工和食堂均不得从市场购进猪肉。

五、饲养员和技术人员每两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患有相关人畜共患病的人员不得从事生猪饲养管理工作。

六、场内兽医技术人员不准对外从事诊疗活动,猪场配种人员不准对外开展猪的配种工作。

七、猪场工作人员应根据各自的岗位职责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每日的工作任务并做好相应记录。

1.认真做好日常生产记录,内容包括g1种、配种、产仔、哺乳、断奶、转群、饲料消耗、健康状况巡查等。

2做好饲料来源、配方及各种添加剂使用情况的记录。

3.兽医人员做好免疫、用药、发病和治疗情况记录。

疫苗保存与管理制度

为保证疫苗质量,确保疫苗的有效性,杜绝疫苗在保存与管理过程中发生问题,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的质量事故,本场对疫苗保存与管理做如下规定,希严格执行。

1、对入库的所有疫苗要及时检查验收并填写入库记录,发现疫苗情况异常立即报告。检查验收项目包括:疫苗名称、外观、供应商名称、运输保温或冷藏措施、批号、有效期、数量、规格和保存条件等。

2、所有疫苗必须按说明书要求的保存条件分类保存。

3、每周检查一次疫苗的库存情况,疫苗等兽用生物制品出库应进行质量检查,遵循“先进先出”和按批号,先生产先使用的原则使用并填写出库使用记录。

4、每天上下午各对冰箱等储存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温度进行一次检查,并及时对相关设备进行养护,确保疫苗储存条件符合要求。

5、发现停电或设备出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同时考虑长期停电的补救措施。停电后对所有存放冻干生物制品的冰箱和存放油乳剂灭活苗的冷藏柜的门不得开启,若停电时间达1 2—24小时,要放置冰块进行降温、保温;停电2 4小时以上或储藏设备出现异常时,所有疫苗等生物制品要设法转移到其他冰箱和冷藏柜中保存。

6、对废弃库存疫苗必须无害化处理(焚烧、高压灭菌、煮沸灭菌等)。

7、无关人员严禁开启冰箱等疫苗储存设备,疫苗储存设备中不得存放其它物品。

免疫应急处理制度

为规范本场重大动物疫病科学免疫,减少免疫应激反应造成的不良影响,制定本场免疫应急处理制度。

一、防疫人员应根据我场免疫方案,认真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等疫病的免疫工作,并及时做好免疫档案的登记工作,如有免疫副反应,应仔细观察,详细记录,及时处理。

二、在猪只免疫过程中,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规范操作,并做好在免疫过程中发生免疫副反应的常规急救药物的准备工作。

三、免疫接种后,在疫苗反应期间,要注意观察免疫猪群的饮食、精神状况等。猪只在接种疫苗后出现的短时间精神不振或食欲稍减等症状,此类反应一般可自行消退,不需作任何处理。对有异常表现的猪只进行详细记录,出现严重反应的要及时救治。

四、猪只在免疫接种后如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应采取抗休克、抗过敏、抗炎症、抗感染、强心补液、镇静解痉等急救措施,常采用注射肾上腺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对合并感染的病例用抗生素治疗,同时对确实出现不良反应造成死亡的,按要求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和记录,并及时报告场长。

免疫档案管理制度

一、免疫档案由养殖场防疫人员和新集镇畜牧兽医站共同管理,建立健全免疫档案,确保免疫档案的连续、完整和记载信息的真实性。

二、防疫人员每次防疫后,应及时规范填写免疫证和免疫记录。免疫记录应载明猪品种、防疫病种、防疫动物数量、耳标号、免疫日期、疫苗名称、疫苗生产厂家、生产批号、接种剂量、免疫日期、免疫人员以及治疗、驱虫、消毒情况等。

三、建立疫苗出入库台帐。出入库台帐应载明:疫苗来源、疫苗名称、生产厂商、规格、生产批号、有效期及出入库数量、领用人等。

四、每月向新集镇畜牧兽医站报送养殖场防疫情况月报表,自觉接受新集兽医站的防疫指导、防疫监管和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监测。

五、在免疫档案归档期,由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及时向防疫人员收集应该归档的原始资料并保存。

六、免疫档案保存时间为2年,重大动物疫病监测档案保存期为3年。

消毒制度

猪场各个生产环节管理员负责相应工作区的卫生消毒工作,门卫负责办

公生活区环境等其他区域的卫生消毒工作,每个区域各自做好消毒记录,并定期将消毒记录上交业务主管检查归档。

一、环境消毒

1.猪舍周围环境每月第1周和第3周用消毒液喷雾消毒1次。

2.猪场出入口的车辆消毒池、猪舍出入口脚踏消毒池和洗手消毒盆,每周一和周四更换药水,保证消毒药的有效浓度,如遇大雨等特殊情况应及时更换。

二、人员消毒

1.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更衣、换鞋,并在装有紫外线灯的更衣消毒

室内消毒1 5分钟以上,换下的衣服、鞋子放在消毒间消毒。

2.各饲养管理员不准相互串舍,进入猪舍必须脚踏消毒池或消毒垫,手在消毒盆清洗消毒。’

3.外来人员原则上不许进入生产区,有特殊需要必须进入生产区时,必需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在紫外线灯下消毒1 5分钟以上,并遵守场

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进入。

三、猪舍消毒

1.饲养管理员每天负责打扫猪舍,清除排泄物;料槽、水槽和用具等保

持清洁,做到勤洗、勤换、勤消毒。

2.猪舍每周进行1次全面消毒(夏季每周消毒2次),栏内及猪体用可

带畜消毒的消毒药;舍内生猪出现疫病时要每日消毒1次。

3.每批猪调出后,彻底打扫空舍顶棚、墙壁、地面,用高压水枪冲洗,然后进行喷雾消毒。

四、用具消毒

1.饲养管理员每月对保温箱、料槽、饲料车、料箱等进行1次消毒。

2.防疫、治疗用的器械每次使用前后都要严格消毒。

五、带猪消毒

用可带猪消毒的消毒药每周对猪体表进行1次喷雾消毒,可与猪舍消毒 同步进行;猪群转入新的猪合前需要经过全身消毒后方可转入。

六、车辆和售猪通道消毒

进出猪场的运输车辆,特别是运猪车辆,要严格全面消毒后方可进入;每 售一批猪后对售猪通道、场地、磅秤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七、其他消毒

工作服、工作鞋等由专人管理,每周清洗、消毒一次;生活区的办公 室、食堂、宿舍及周围环境每月进行一次大消毒

消毒更衣室管理制度

一、员工必须在消毒更衣室更衣换鞋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二、上班时,员工换下的衣服、鞋帽等留在消毒更衣室指定衣架上,在消毒室穿上工作服、工作鞋后进入生产区。

三、下班时,工作服留在消毒更衣室指定衣架上,然后穿上自己的衣服鞋帽等回到生活区。

四、消毒更衣室内必须保持整洁,工作服和工作鞋摆放整齐。

五、地面保持清洁干净、整齐有序,无异味。

六、上班员工应该互相检查督促,切实落实消毒管理措施。

七、消毒更衣室每天用消毒液喷雾消毒一次,工作衣、鞋每天用紫外灯消毒1 5分钟以上,每周清洗一次工作衣和工作鞋。

八、由门卫兼后勤人员负责消毒更衣室及消毒更衣室内物品的清洗消毒和管理工作。

入场消毒制度

一、对出入场区的所有运载工具(车辆)进行消毒。车辆进入场区必须

经过消毒池,并用喷雾消毒机,对车体进行喷雾消毒后方可进入,随车人员如需下车,必须先在场入口处的消毒室登记、消毒。

二、凡进入猪场办公区的人员,必须经猪场入口处消毒室进行登记,换鞋,在紫外线灯下消毒,并用消毒药洗手消毒后,脚踏消毒池进入。

三、场区出入口的车辆消毒池、消毒室出入口脚踏消毒池和洗手消毒盆,每周一和周四更换药水,保证消毒药的有效浓度,如遇大雨等特殊情况应及时更换。

无害化处理制度

为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和发生,规范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根据“动物防疫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无害化处理的方法和要求,按照根据国家《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

无害化处理规程》(GBl 6548—1 99 6)和《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制

定的本场无害化处理操作手册执行。

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结束后对病害猪污染过的地方要彻底消毒。

三、生产污水和粪便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才能排出还田;沉淀在化粪池中的固体粪渣每3—5个月要疏通清掏一次,确保化粪池正常运转。

四、认真做好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档案和记录,档案记录保存两年。

五、本场无害化处理实行场长负责制。

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猪场的生产管理,及时掌握生产情况,提高资料档案的利用率,依照《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农业部(2006)第67号令]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场养殖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一、本场由赵根负责资料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工作,努力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科学化。

二、本场建立的养殖档案包含如下内容:

1、养殖档案:包括生猪来源、配种、繁殖、哺育、引种、销售等记录;

2、免疫档案:包括疫苗的购进、使用记录,生猪免疫记录、监测报告、消毒情况记录;

3、投入品档案:包括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和兽药的来源及使用情况记录;

4、诊疗档案:包括生猪的发病、诊断、用药、痊愈或死亡以及无害化处理情况记录。

三、本场养殖档案按省市规定的格式要求规范建立。

四、所有档案记载的信息要求填写及时、连续、完整、规范、真实,字迹工整、清晰。

五、每年1月份将过去一年的各类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并装订成册,妥善保存。

六、档案保存时间:商品猪2年,种猪长期保存。

分级诊疗制度

分级诊疗制度一、分级诊疗的含义 所谓分级医疗,就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各有所长,逐步实现专业化。将大......

住院诊疗制度

住院诊疗制度必须做到合理收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严格收费标准,杜绝门诊转住院、挂床住院、分解住院,小病大治,过度医疗等违规现象,有效控制住院人数和医药费用的过快增长。住......

分级诊疗制度

分级诊疗制度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我市医改工作,落实省委、省政府卫生计生惠民政策,确保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规......

分级诊疗制度(最全)

分级诊疗2014年9月17日,四川省卫计委、省发改委等6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意见》,2014年10月起全面实施。目标是将综合运用医疗、医保、价格、宣传等手段......

职业病人诊疗制度

职业病人诊疗制度公司办公室负责公司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人诊疗管理。依法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

下载诊疗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诊疗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