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市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红利释放情况及各方反应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商事制度改革红利研究”。
辽源市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红利释放情况及各方反应
辽源市工商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工商局的领导下,以服务辽源转型发展和经济发展为主线,按照“便捷高效、规范统一、宽进严管”的原则,切实发挥工商企业登记登记职能,从2014年3月1日起,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以市场主体的市场化为导向,以为市场主体减负松绑为目标,进一步简政放权,不断激发社会投资热情,营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实现了辽源市场主体数量和质量的显著提升。
一、释放登记改革红利,实现主体数量大幅增长。通过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最大限度地为市场主体松绑,使市场主体“零障碍”进入市场,有效释放了辽源市创业活力。全市实有企业9795户,个体工商户61,13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767户,家庭农场205户。从3月份开始实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10个月里,辽源市共新设立企业1255户,新注册资本共计54.1亿元,新就业人数为8839人,分别同比增长57.7%、163.6%、88.5%。2015年,新登记个体工商户7216户,同比增长11%;新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355户,同比增长25%;新登记家庭农场71户,同比增长52.98%。2014年3月中旬,景福生来到辽源工商窗口咨询公司登记,工商干部他详细的介绍了登记制度改革情况。3月20日,景福生正式提交了材料,工商干部为他落实了注册资本认缴、“前置改后置”和“零收费”等政策,当天就发放了注册资本3000万元的“辽源市御红酒业有限公司”营业执照,还减免了1.6万元的工商注册登记费。景福生惊喜的说:“我的创业梦能够实现,多亏了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各项措施。”
二、贯彻落实改革措施,破除注册登记五道门槛。从2014年3月份开始,全面放宽准入条件。一是破除“注册资本实缴”的门槛,实行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登记,通过取消验资报告为企业节省验资费1002.1万元,企业登记省时省力省钱;二是破除“最低注册资本限制”的门槛,实行“一元钱”就可以注册公司登记;三是破除行政审批“前置许可”的门槛,实行“前置改后置”登记,缩短企业成立周期,有669户企业做到了“先上车,后买票”;四是破除开办企业必须有门市房的门槛,实行“住宅改商用”登记,为598户放宽了企业住所登记条件;五是破除企业“每年报送年检验材料和加盖年检戳记”的门槛,实行“年检改年报”,推行市场主体信息由企业自行公示制度,构建市场主体诚信体系格局,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同时,各级工商窗口全面实行工商业务“零收费”政策,2014年,共为企业减免工商注册登记费达到了343万元,用真金白银实实在在的减轻了企业负担,支持了企业发展。
三、大力宣传优惠政策,社会满意程度明显提高。辽源工商部门为贯彻落实好改革措施,积极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从2014年3月1日起,全市工商系统通过组织企业座谈、开展企业登记培训、在窗口设置宣传板、发放办事指南及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短信等多种方式,全面准确宣传工商登记改革的意义、内容和便民服务措施,及时解答和回应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并进行权威解读,提高社会对工商登记改革认知的深度和广度。为了更好的让企业了解工商部门情况,及时解决企业存在问题,工商部门还开展了企业登记电话回访活动,注重宣传工商登记政策,征求企业在设立、变更登记过程中对工商窗口的业务能力、服务态度、工作效率和廉洁自律的意见和建议,实际回访企业1996户,解答企业问题264条,企业的满意率是100%。目前,企业普遍认为工商部门的行政效率明显提高,审批时限缩短,办事流程简化,企业办理注册登记等事项更加便捷,对工商部门的工作满意度持续增长。回访中,辽源市特别粥道餐饮服务有限公司的史新辉经理对工商部门的窗口工作非常满意,还特意在微信“朋友圈”中发送了他在工商窗口领取执照的照片,让不少人都为工商登记工作“点了赞”。
四、持续优化窗口服务,切实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辽源工商登记窗口在实行重大项目企业“直通车”服务、“首席代办制”、首问负责制、首办负责制、“AB”岗工作制、现场办公制、限时办结制和不限时服务制基础上,还针对特定企业提供“量身定制”和审批事项、成立登记指导组、开通疑难问题会商服务和实行工商联络员制等特色服务。2014年,为了更好的落实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精神,辽源市工商局企管分局立足实际,开拓创新,实行了 “一次告知、一窗审核、一天办结和一网服务”的企业注册登记“四个一”工作制度,做到了“当天受理、当天审核、当天发照”的高效审批。2014年9月1日,辽源天弘商贸有限公司从申请核名到取得执照仅用2个小时,企业的罗兴贵高兴的说:“这工作效率太棒了,让咱的心里真亮堂!”全年,该分局共受理各类登记事项3184件,一天办结的登记事项共有2981件,一天办结的登记事项占总登记数的93.6%,其他203件均在法定时限内提前办结,提前办结率为100%。
五、工商改革不断深入,事中事后监管任重道远。改革后,辽源市场主体数量大幅上升,大量的事前审批转变为事中和事后监管。市场主体“宽进”的准入方式,得到了全社会的一致拥护;而“严管”的监管方式,让各部门的压力不断加重,相关的监管职责需要进一步明确。一是工商监管模式发生重大改变。按照改革要求,工商总局于2014年7月14日废止了沿用17年的市场巡查制,从10月1日起全面实行企业公示抽查办法,将日常普遍巡查改为随机针对抽查,并将抽查情况及处罚情况予以公示,以强化企业主体的第一责任。因此,工商部门能否尽快适应监管方式的转变,能否解决一系列的突出问题,有待于工作中逐步检验。二是“前置改后置”登记中涉及前置审批企业的后续监管问题。目前,“谁负责审批,谁负责监管”的工作原则初步形成,但是还有个别部门不愿主动承担监管责任。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梳理明确各相关部门监管职责,进而构建良好的后续监管工作机制。三是工商登记改革中其他部门不同步。比如,工商部门已经实行资本认缴,企业无需验资报告,即可取得营业执照,但是企业在向其他部门申请资质的时候,个别行政部门还要求企业提交验资报告。因此,需要修改相关部门的法律规范,与改革精神保持一致。四是急需整合各部门工作数据。由于质检、药监、税务、公安、银行、金融机构等职能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交换方面并未实现真正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强化监管方面缺乏统一的技术平台支撑。因此,应以工商部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数据库为基础,全面深度融合各部门的数据库,组建统一的跨地域、跨部门、跨产业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数据平台,形成市场主体“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严管”机制,推动市场主体自律自治。
释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红利省政府召开专项工作会议,要求更好地——释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红利17日,省政府召开全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决定专项工作会议,贯彻落......
运用信用监管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兼论基于“大数据”背景的企业诚信制度构建摘 要:诚实守信是企业开展交易活动的重要原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企业诚信建设在我国社会......
2014吉林省公务员时政:吉林省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亮点采撷“过去办营业执照,企业需要先到工商部门申请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再到许可审批部门办理行政许可手续,最后再回到工商部门......
杭州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实施细则杭州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实施细则根据杭州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特制定本实施细则。在试点期间,高新区(滨江)范围内执行改革政策的......
摘要:美国《财富》杂志称:“世界五百强企业中不使用表外融资的公司是少见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进行业务拓展和壮大规模,进行表外融资似乎成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