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校园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高新区中心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为积极预防、妥善处理在校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依据《安全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其它相关法律及有关规定,以及上级有关学校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和校园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要求,在紧急情况下积极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学校重大安全事故,高效、有序的展开事故抢救、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学校师生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一、学校建立健全各类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和预案,一旦发生突发事故,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把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
二、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学校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和处理,学校负责人不得在事故处理期间擅离职守。较重安全事故和一般安全事故学校相关处室和相关责任人应积极调查和妥善处理。
三、学校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学校负责人;学校负责人接到安全事故报告以后,除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第一时间通知120,校医协助)外,按规定程序上报教体局和相关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同时现场有关人员和学校负责人要组织力量保护好事故现场,及时固定证据。
四、学校发生一般、较重安全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的一日(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将事故发生、处理情况报区教体局。
学校发生师生伤亡、学校财产重大损失的重大安全事故、群体性伤害事故以及危害社会安定、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事件,应在第一时间(2小时内)报告区教体局和相关职能部门;随后应当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随时补充报告事故的最新情况,8小时内向区教体局写出书面报告,事故处理结束后向区教体局写出书面报告。
五、学校安全事故的分类及报告对象
学校安全事故分为重大事故(Ⅰ类)、较重事故(Ⅱ类)、一般事故(Ⅲ类)。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安全事故
在校园范围内可能发生的造成一次死亡1人以上(含1人)或重伤(急性中毒)10人以上(含10人)或财产损失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以及其他性质特别严重,将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应急处理方案。事故包括:
(1)重大火灾事故:指因学校管理不善引发的,重伤1人以上或者有师生死亡现象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2)重大交通事故:指在校园内或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中发生的,重伤1人以上或者有师生死亡现象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3)重大危险物品安全事故:指学校化学药物等危险品在教学、使用、储存、运输、废液处理过程中因管理不善等原因致使大量有毒物质泄漏、扩散,造成中重伤1人以上或者有师生死亡现象的。
(4)重大工程建设安全事故:指学校建设工程中和教学用房发生坠落坍塌、倾倒等造成重伤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以上;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5)特种设备重大安全事故:指学校的锅炉、压力管道、教育教学器材及其它特种设备因管理使用不当而发生爆炸、倾倒、触电,重伤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以上;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6)大型活动安全事故:指在学校教学过程和外出大型活动中,因管理不善,教职工失职,重伤1人以上;或者导致死亡1人以上。(7)外来暴力侵害事故:指外来人员非法侵入校园,因管理不善,措施不当,而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以上;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8)食物中毒事故:指学校违反《食品卫生法》,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师生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导致死亡1人以上;或者中毒重伤1人以上。
(9)自然灾害事故:指学校或其学生遭受洪水、暴雨、雷击、台风、地震等侵害,导致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以上;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10)学校失盗,损失达5000元以上的或者引起恶劣社会影响的。(11)学生打架斗殴或打群架或带管制器具进校园,导致重伤一人以上或死亡的,或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的。
(12)学生发生踩踏事故,造成重伤一人以上或有死亡的。
(13)教职工行为不当,造成学生或教职工重伤一人以上或死亡的。(14)学生私自一人从学校出走20小时内,联系不上;或2人以上同时私自从学校出走的,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15)其它导致重伤一人以上或死亡的或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的。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重安全事故。
(1)无论以什么方式造成学生或教职工需要住院观察及以上严重程度的,以及伤害在重伤以下的为较重安全事故。
(2)有较重安全隐患。学生有严重的轻生言论或迹象、有较重的自残现象、有集体(3人及以上)私自出走的准备的、有计划和准备重害他人或集体群殴准备的等均视为较重安全隐患。
3.其它各种方式或行为造成了学生或教职工受到伤害或影响,但不需要住院观察及以下轻微程度的为一般安全事故。
4.报告对象:现场人员或知情者或有关责任人,预料或发现有安全事故发生应及时报告,一般安全事故应报告到相关基层干部(班主任或年级主任)和政教处处理;较重安全事故要报告到政教处、校安保办处理;重大安全事故要报告学校安全领导小组、校长办公会处理。凡知情不报、或隐瞒、或拖延缓报、或私自处理导致事故扩大、或失控的,相关人员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六、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1.预计或者发现重大事故(包括外来暴力侵害事故)即将发生,在现场的任何一名教师或者学生要立即报告学校的老师、班主任或者学校领导,直到校长得知。知情不报者将严肃处理。
2.学校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后,应当按事故的类别、性质向相关部门报告:
①火灾事故。拨打火警电话“119”,向消防部门报告和求援施救。②治安(刑事)事故。拨打匪警电话“110”,向公安部门报告和求援施救。
③食物中毒事故。拨打急救电话“120”,向区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和求援施救。
④其它事故(意外伤害事故、自然灾害事故等),分别报告相关职能部门。
重大事故发生后,学校要立即将事故情况分别报区教体局和当地公安机关,并马上派人员到达现场,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随后向区教体局主管科室报送文字材料。
3.保护好事故现场。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有意破坏现场的应承担相应责任。
七、安全事故报告的必要内容。
事故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学生(班级)、教师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同时通知有关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妥善做好善后工作。必要时可通知公安、安监、卫生、保险等部门,给予支援和帮助。报告单位、报告人及它应当报告的事项。
马村明德学校 2012.2 学校安全工作信息传递制度
在学校安全工作中,应及时做好信息的传输,确保信息畅通。具 体要求如下:
一、信息传递责任人:
学校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门负责信息传递的责任 人,负责学校安全工作中各类信息的采集、传递等工作。
二、传递内容;
学校安全工作中的各类计划、总结、预案、报表、突发事件及处理情 况,好人好事及其他相关信息。
三、传递网络:
1、全体教职员工都有责任将各类安全隐患、突发事件等在第一时间 内向条线、部门负责人汇报;
2、各条线、部门负责人应注意收集安全工作信息,并及时传递校长 和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信息传递责任人应及时将各种安全工作信息向上级主管部门、业 务主管部门、家长、甚至新闻媒体传递。(主要联系电话见安全工作 总预案)
四、传输方法和渠道:
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小组成员应公开联系电话,以便师生能及时沟 通。在信息传递过程中
可采用专人汇报、电话、电子邮件,信件等 多种渠道和形式。
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制度1、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财物被盗(破坏)、群体性治安事件、各类安全事故、自然灾害、师生非正常死亡等涉及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的......
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制度为进一步严格执行安全报告制度,使学校安全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制定本制度。一、学校安全事故报告范围包括:校内校外各种非正常死亡,对校园秩序和师生人......
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制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制......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制度,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制度一、报告范围:凡校园内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各类人员伤害、安全事故、疫情、校产损毁、自然灾害等等。二、报告办法:凡在工作期间发生的事件,向本部门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