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输血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登记报告制度
1、临床输血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患者输血后若达不到预期效果或病情比输血前加重,又不能用原发病解释时,应及时向输血科反馈或请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指定专家会诊,共同分析原因,重新制定输血治疗方案。
2、处理输血不良反应应首先查明原因,明确诊断。但在一时原因尚未查清时,不能等待诊断,耽误病情,临床医生应视病情变化,暂停输血,保留静脉通路,由临床医生为主进行必要的对症治疗,并应完整地保存未输完的血液和全部输血器材待查。
3、临床科室在进行输血治疗时,一旦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必须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详细记录受血者的输血史、妊娠史及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便迅速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请输血科技术人员协助会诊,并应将《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及时送回输血科。在紧急情况下先处理患者并电话通知输血科,后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回报单是输血反应的凭据,未送此单者输血科视为无输血不良反应发生。
4、怀疑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应执行以下程序: 1)核对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记录单;
2)核对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新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离心,观察血浆颜色,并进行血常规、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 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5)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5、怀疑血液污染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按以下程序处理:
1)观察血袋剩余血的物理性状:如有无混浊、膜状物、絮状物、气泡、溶血、红细胞变成暗紫色、血凝块等,有上述情况之一均提示有细菌污染的可能; 2)取血袋剩余血直接作涂片或离心后涂片镜检,找污染细菌;
3)取血袋剩余血和患者血液,在40C,220C,370C条件下同时作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
4)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6、发现病人有特殊抗体如需继续输血,协同血液中心寻找适合的配合血源。7、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的经过应详细记录并入病历保存,《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由输血科保存10年。
8、输血科工作人员根据《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把信息维护到计算机的血库管理系统,并在相应登记本作好记录。
9、确是血液质量等问题,涉及科室当事人,按差错事故处理。
输血不良反应登记报告制度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输血不良反应登记......
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制度一、输血不良反应,主要是指输血发热反应,过敏反应及溶血反应等。对患者危害最大的是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二、临床输血后若发现有溶血反应或明显的发热......
输血不良反应管理制度一、发现输血不良反应后,应立即报告科主任、输血科及医务部。必要时抽取患者的血样,将未输完血液(供者)和全部输血器材一并送输血科复验血型、配血,分离血......
宁城县蒙医中医医院输血科NCXMYZYYYSXK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制度1.输血不良反应指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发生的与输血有关的不良反应,包括输血副作用、经血传播疾病、血液输注无效......
输血不良反应范文秀2017-10-20 概念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之后,受血者发生了与输血有关的新的异常表现或疾病。输血要求一、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