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科举制度与高考的异同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科举与高考的异同”。
小议科举制度与高考的异同点
今天是2012/5/27,距离今年的高考还有11天。老师让我们写一篇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论文,思来想去,感兴趣的东西太多,不知道从哪写起,又想到“高考”这个万家瞩目的焦点已临近,于是就想到了就写它,就地取材。
先来看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吧。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明,至清末〔1905年〕被废除,在中国沿 用了1300余年,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唐朝于进士科外,增设明经、秀才、明法、明算、明书等非常设科目,其中惟明经、进士科为士人所趋。武则天时设武举。宋初因袭唐制,后考试科目、内容和方法发生多次变化。宋太祖时确定殿试之举,科举考试遂定为三级,殿试及第者即行授官;英宗时定为每三年一试,为后世相袭。宋代扩大了及第名额,提高及第待遇,并建立糊名、誊录制度,严格考试规定。元朝规定以“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出题,用朱熹《四书章名集注》作答。自此,朱程理学占据了科举考试内容。明清两朝仅开进士一科,考试采用八股文体,分作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诸级。
科举制度的最初确立和九品中正制相比,有了一定的客观标准,并使一些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有了入仕的机会,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但随着封建统治的没落,科举制度的敝病也愈加明显。由于考试内容局限于儒家经义的范围,考试的方法注重死记硬背,日益流于形式,其结果是束缚了学术思想的发展,败坏了学风和士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发表上谕:从丙午〔1906年〕起,所有岁科考试、乡试、会试一律停止。至此,在中国封建社会实行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正式废除。
再来看看现如今的高考制度。
1904年,清政府在张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颁行了《奏定学堂章程》,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寿终正寝,从此中国现代教育登上了历史舞台直到清朝灭亡以前,高等教育的规模很小,当时全国的高等学堂只有24所。高校招生对象为具有中等教育程度的学生。考试科目包括外语和国文以及理化、文史等文化课程。高考是高等学校选拔新生的基本制度,它是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机制,影响到学生将来的工作、收入、名誉和地位,因此备受社会关注。我国有1300多年科举考试的历史,这一制度曾显示出选拔人才的优越性,深深地影响了东亚各国。1905年,清廷出于发展新教育、培养实用人才的需要,废除了科举制度,转而引进西方的学校考试制度。中国现代高考制度的建立,就有这样两个重要来源:一是科举考试制度所形成的传统考试思维和价值,二是西方现代考试制度的模式和手段。由此可见:如今的高考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科举制的继承。
二者有十分明显的相同点:
其一,都是人才选拔制度。
两种制度都是我国不同时期最有效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是大堆汉代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的扬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它有一套明确的人才选拔标准,这样,对于那些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普通百姓甚至是贫困的农民能够有机会进入仕途,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也使得那些拉帮结派、任人唯亲的人不能任意妄为。而如今的高考制度,给了学生拼搏的动力和压力,经历高考的努力和汗水,才能见到风雨之后的彩虹,走进人生的盛夏。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那是他走出农村,走进城市很好的途径;对于一个职工子弟来说,那是他提高自己,为父母挣得荣誉和自豪的一种方法;对于任何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高考提供了一个向上的平台。孩子们为什么要参加高考?全国高考自从1977年正式恢复后,其实质便是恢复公平、拓宽公众上升的通道,为社会的前行输送新鲜血液和智力支持。正因为如此,1977年、1978年,那些丢下锄头重
新拾起书本的年轻人,创造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考试,报考总人数达到1160万人。直至今天,高考依然给绝大多数青年以平等竞争的权利,和享受高等教育的相对均等的机会。此外,选拔人才的标准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标准只能有一套,这一套标准对所有准备踏上仕途的人提供了平等的机会。科举制让所有试图通过科举考试的人通过层层严格考试,最终才有资格进入仕途。而高考制度,则更不要说了,只要发现有任何形式的弄虚作假,那么考生的所有付出都将付诸东流,而且会在考生的人生中留下永不磨灭的污点。
其二,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在传统中国社会里,由于官僚的身份不是世袭的,而一个官僚在退出仕途之后,在传统中国约定俗成的财产继承方式的制约下,他的田产又在数个儿子中均分,这样,其后人则很容易在二三代以后又下降为平民。而平民又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而取得功名,从而再次进入上述地主、士绅与官僚之间的精英循环过程。对于高考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上基本是照搬苏联的教育管理模式,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上借鉴了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从1951年开始,实行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的统一招生考试来选拔培养人才。而现在世界各国选拔新的培养人才基本上全部都采用这一方法。高考制度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废除了十年,从而导致我们国家严重的人才断档。邓小平同志在1997年曾经提出:“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在当年的科学和教育工作会上,邓小平同志明确表示:“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10月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了招生工作文件。国务院批转了经邓小平同志修改的教育部关于高校招生的两个文件,宣布当年立即恢复高考。
其三,二者都是竞争性的选拔考试。
采用公平竞争考试,择优录取的考试原则,以考试成绩作为标准,在成绩面前人人平等。在封建社会,存在严重的等级制度,科举制的出现,给一些平民和知识分子提供公平竞争进入官僚系统的机会。而如今的高考,被认为是最公平的考试制度之一,在高考面前,只要分数达到一定标准即可继续深造。
但同时,二者也有不同点:
其一,考试目的不同。
科举制主要是为国家和君王选拔官员和政治人才,是为社会政治服务,科举制在当时成为许多学子跨入政府官员的主要途径,也为一些学子们毕业和具有一定资格的途径。也就是说,科举制不仅是教育制度,同时也是人事选拔制度。但高考主要是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作为学生进入大学的一个门槛,不受政治的影响。
其二,报考条件、考试内容不同。
科举制的报考条件非常严格,尤其是在进入三年一次的考试时,必须由官员和有身份的人推荐,否则不准参加。而高考制度下,报考条件限制较少,只要达到一些基本的要求就可以参加考试。科举制考试内容狭窄,四书五经是主要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也通常比较呆板,主要就是写文章,文章写得越有文采,越能博得阅卷老师甚至是最高统治者的青睐越好,同时还必须了解一些官场上的不成文的规矩,否则即使是优秀的文章也不一定能达到最终统治者的手中。而如今的高考制度,考试内容诸多,涉及文、理、综合,同时还有体育、实验考试,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特别高。考试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笔试、机试、实验、体育测试,部分专业还对考生的身高、视力作出特别要求,不得不承认:如今的高考制度下,考生的压力非常大!远远大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同时,高考的考试内容紧跟时代步伐,理论联系实际,十分注重考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其三,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
科举制在当时社会教育结构中的地位远远要比当代高考地位高。由于科举录取的人数规模小,如状元、榜眼、探花各一名,在明清时代,录取比例不到1%。而如今的高考制度下,虽然每年报考的人数非常多,但不可否认的是:每年录取规模比例都呈上升趋势,至少很少有比例下降的年份,部分省录取比例达到60%。就二者作用而言,科举制主要是选拔官员,而高考培养人才,因此,科举制在社会和教育结构中的地位远远高于高考。
其四,考生在通过两种考试后的社会地位不同。
作为古代的科举制,每三年进行一次,只要考生考中了就成为官员,只不过是职位高低不同,每年所拿俸禄不同,但归根结底他们都是官员,都比普通百姓的社会地位高。而如今的高考,高考考生毕业毕业之后都是普通劳动者,不管是考入名牌大学还是普通大学亦或是高考落榜,考生们的社会地位都是一样的,不存在谁凌驾于谁之上。而且,就算是考入名牌大学的考生在大学毕业后也不一定能找到比那些高考落榜的人更好的工作,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全能型人才,并不只是会读死书的“书呆子”。
其五,性别要求不同。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报考者均是男性,没有女性。所以当出现“女驸马”时,朝阳内外会引起强烈影响。这与中国古代男权至上是分不开的,只有男性才有权力去学习知识,即出现所谓的“女子无才便是德”。而当代的高考制度,男女均可参加,甚至很多时候,女考生比男考生更优秀,不得不承认:时代的发展为女子带来了希望,这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综上所述,科举制与高考制度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二者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它们在当时的社会地位都是至关重要的,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都是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二者。
报告与请示的异同点-请示在生活中,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报告与请示的异......
关于桥牌与80分的异同1、比赛用具相同点:扑克牌不同点:80分:两副牌(有底牌8张)桥牌:一副牌(去掉大、小王,每人13张)每门花色13张 ,以及叫牌器。2、比赛方式相同点:至少4个人,两两搭档联......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报告与请示的异同点-请示,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异同点,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香港公司与BVI公司异同点www.daodoc.com香港公司与BVI公司代表了海外注册的两个阵营,以香港为代表,如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地方都算不上真正的离岸地,因为它......